楊杰
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互助互學、團結合作的精神,合作的意識,合作的技巧,對學生的成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的任務式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它以人為本,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生的進取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真正使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提供較好的幫助。
我對語文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經驗,來談一談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看法。
一、制定常規(guī),形成習慣
由于一些班主任在座位安排上主要根據成績、身高和紀律,較少考慮學生性別、個性、氣質、基礎等因素,而日常課堂教學如果簡單的把前后桌的同學分成一組,就很容易造成各組之間水平相差懸殊。如此能力較強的一組,很容易地成為活動中的“明星”。反之,弱勢學習小組在合作過程中不斷受挫而成為旁觀者,使小組合作學習失去意義。一些班別的小組雖然精心設計,并且是名實相符的,但是也存在合作學習的學生個體各自的參與程度嚴重不均的問題。學習優(yōu)秀或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fā)言,思維活躍,儼然是小組中的“權威”,其他學生則似乎成了“多余人”,懶于思考,坐享他人之成。這使得合作學習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
因此,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相互尊重、差異互補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實效的關鍵,“讓每一個人都動起來”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fā)展”。首先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親和等把四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充分發(fā)揮組長的帶頭作用,鼓勵不愛講話的同學先說、多說,教會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后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避免優(yōu)生“唱戲”,差生“觀戲”的局面出現(xiàn),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自主性,產生強烈的內驅力,使全體都得到了鍛煉。例如: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通過收集資料、分享資源、討論疑惑、代表發(fā)言、整理組合新的內容,每個小組角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樣,保證了每個組員的全程有效參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二、教給方法,培養(yǎng)能力
為了確保語文教學小組的高效合作,語文教師對古詩文、文言文、現(xiàn)代文、作文講評課教學,也應摸索出相應的較為固定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合作學習時有規(guī)律可循。
比如,對文言文教學,我的方法是 :
前半節(jié)課----組內預習:
第一步:組內讀文(自讀,輪讀,齊讀)(每種文體的文章都有這個步驟)。
第二步:自譯,快速翻譯并畫出不會之處。
第三步:組內合作了解作者,寫作背景,解釋題目,查看教輔書,翻譯全文。
后半節(jié)課----教師分配任務,各組完成。
步驟:翻譯句子----解釋字詞(主要是識記生僻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說明句子的作用----概括段意----設計要提問的問題(1~2個) ----組內試講。
有了明確的學習方法,課堂上的無效教學大大地減少了,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了“活而有序”。
三、加強指導,培養(yǎng)習慣
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的推進,除了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方法外,語文教師還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以避免小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習慣,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作出評價;培養(yǎng)學生欣賞同伴的習慣,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培養(yǎng)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和合作規(guī)則的習慣,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有了這些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語文課堂才能真正做到“活而不亂”。
四、創(chuàng)設氛圍,以生為本
為了能使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語文教師還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不同學科的學習規(guī)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學條件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但寬松、和諧、默契、尊重、信任的學習環(huán)境,卻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共性”。因此,教師要在語文課堂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心情舒暢的狀態(tài)下學習工作,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倦?!币虼?,教師要充分創(chuàng)設合作氛圍,以生為本,提高學習效率。
五、規(guī)范評價,激發(fā)熱情
要使每個同學都能持久地保持參與小組學習活動的熱情,必須有可作為動力的評價機制。評價既要體現(xiàn)個人的努力因素,又要體現(xiàn)集體合作因素。但是不少教師對過去分數(shù)的評價不滿意,對復雜的表格量化也不勝其煩,有沒有行之有效但不分流太多精力的評價機制方案呢?
1.等級評價?!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很有意義的評價建議:“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法,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資料?!蔽以O計一份“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成長記錄”,其中包括“課堂表現(xiàn)”、“合作主持語文學習活動”、“合作參與語文課外活動”、“課內外作文評價”、“合作態(tài)度”、“寫作及參賽成果”等項目,每周開一次小組長會議評價,從而指導下周的學習。我認為語文和其他科目不一樣,不應該以分值來衡量,而應該以“優(yōu)、良、中”三個檔次來衡量。
2.情感評價。課堂上引導學生注意傾聽,評價到位。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要耐心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時要善于傾聽他人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還要善于陳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各種不同意見難以統(tǒng)一時,學會保留自己的見解,以便進一步探討。反饋評價時將學生的自評、互評與老師師評相結合,其次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合作的情感、態(tài)度、表現(xiàn)等及時進行恰當?shù)狞c評。
3.注意評價的技巧,重視小組結論。合作結束進行發(fā)言匯報時,教師要引導各小組的代表匯報時,把“我認為”,表達為“我們認為”。教師對小組匯報的評價也應該把常常說的“你說得真好”表達為“你們說得真好”。這樣的評價使學生認為教師評價的不是最后發(fā)言者的功勞而是小組的功勞,并為小組而驕傲。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小組結論。
中學生蘊藏著極為豐富和巨大的創(chuàng)造潛能,關鍵是我們的教育能否提供他們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潛能的機會。合作性學習的適時提出,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的,尤其是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的,有利于他們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抓住合作學習的特點,讓合作學習這朵課改之花在語文課堂上越開越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健康成長,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