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摘要】《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指出“激勵與評價”是教師的一項重要的專業(yè)能力,它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同時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一次美術教育活動的實錄,對教師的評價行為進行分析討論, 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議:教師保護好幼兒想象力應將評價權還給幼兒,在評價時應學會傾聽、理解,還應善于抓住教育契機開展評價。
【關鍵詞】教育評價 幼兒發(fā)展
【基金項目】此論文是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發(fā)展基金課題,課題編號FZJJ20130101885。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22-02
一、引言
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中,教師教育評價對幼兒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是教師和幼兒溝通的橋梁,也是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日本教育家鳥居昭美曾說過:“幼兒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庇變旱淖髌肥怯變簩ν饨缡挛铮瑢γ赖莫毺卣J識和情感體驗的表達,是其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的反映,反映了幼兒個性化心理需求和情感表達。因此,合理評價幼兒的作品是教師讀懂幼兒內心表達,進而更好地保護幼兒的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二、案例實錄
在一次家長開放日中,教師在藝術活動《圖形變變變》的評價行為引起了我的關注與思考。下面我結合對此次藝術活動的反思,來談談教師應如何合理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
在該活動中,教師分別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種圖形,引導幼兒分別說說:“這是什么圖形?”于是教師在繪畫紙上分別運用這三種圖形示范變出房子、魚,接著她請幼兒操作?;顒咏Y束教師選擇若干幅幼兒作品進行分享評價,師:我最喜歡這張,你們看這位小朋友用圖形寶寶貼出了什么呢?小朋友的回答都以能變出房子,魚為好的作品。接著教師又選擇一張畫面較雜亂的作品:你們看這張是什么呢?(小朋友一陣騷動,大家都說,呀!亂七八糟)師:“恩,這位小朋友可能沒想好?!痹u價結束了,小朋友們都陸續(xù)的離開座位,有一位小朋友對媽媽說:“媽媽,力力小朋友貼得亂七八糟?!?/p>
面對這樣的活動,面對老師的評價和孩子們的態(tài)度,處在現(xiàn)場的我起身走到臺前,拿起了那張亂七八糟的作品,找到了力力并將她帶出教室,蹲下身子問她:“這是你的畫嗎?”“是的,這是游泳池,小魚在游泳池里?!蔽一腥淮笪颍瓉硭J識的游泳池是由一塊一塊正方形的馬賽克拼成的,所以她選擇了許多的正方形將它貼在紙上,而藏在正方形下面的三角形就是魚,這是她的已有經驗。我非常高興地對她說:“這是游泳池,你想的真好,你的畫不是亂七八糟。”此刻,就在我起身準備帶著孩子回班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力力的父親竟然已在一旁。我便與力力的父親交流起來,交流中父親一臉無奈說:“可能是我錯了,我一直讓她去欣賞一些很抽象的畫,比如畢加索的作品,所以她的畫才這樣?!蔽壹泵φf:“不,你沒錯。你做的很對。”父親繼續(xù)說:“她在家里畫畫,我都是隨她畫,她有一次畫了一個太陽用綠色涂顏色,我問她太陽為什么是綠色的,她說因為樹是綠色,太陽照在樹上它也變綠了。”我笑著對父親說:“不,你做的很好,我們就應該這樣,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對孩子的想象力應該給予肯定與鼓勵,不要輕易地抹殺?!蓖瑫r我也為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家長做出了道歉。
三、案例分析
在該案例中,教師是評價的主要發(fā)起者,本次活動中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既評價幼兒的作品(且只關注在作品的評價上),同時又引導幼兒相互評價。然而這樣的評價是否有效?通過現(xiàn)場實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的評價不但未能引導幼兒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意圖,而且固化了孩子的創(chuàng)作想象力,并且打擊了孩子的創(chuàng)作興趣,反而還對家長開放式的的教育觀念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本次活動,教師的評價方式毋庸置疑是不正確,也不合理的。
首先評價是以自我意識為中心,忽略了幼兒主體地位。選取教師自認為比較好的作品供幼兒參考。雖然教師運用了“喜歡哪一副作品?”“為什么喜歡”這樣的引導語,但是幼兒的評價以教師喜歡的標準為參考,都是建立在是否做出了與教師一樣的魚,房子為參照,灌輸給孩子固有標準,沒關注到幼兒間的不同差異及內心體驗,制約了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
其次,沒有提供給幼兒表達的機會,當面對“亂七八糟”的作品時,教師卻沒有提供給幼兒解析自己作品的機會,竟然用一句:“這位小朋友可能沒想好”來評價幼兒的作品,教師這樣的評價完全是以自己的想法猜測幼兒的內心活動,沒關注到幼兒不同的情感表達,加之其他幼兒的態(tài)度,無形中傷害了幼兒。《指南》明確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教師不合理的評價,無形中會造成幼兒越來越不敢畫,不會畫并對繪畫失去興趣甚至有的孩子會對繪畫產生恐懼。如果教師一味把繪畫結果作為評價的標準,那么,受到老師表揚的永遠是那幾個孩子,而那些缺乏繪畫技能,但擁有超強想象力的孩子們卻永遠得不到老師的肯定,久而久之也就缺乏自信心,想象力也隨之扼殺。所以評價需要教師對全體幼兒的作品有區(qū)別對待,把對幼兒作品的評價轉變?yōu)橛變河袡C會自主表達內心的情感和繪畫的意圖。對幼兒的繪畫表達教師要予以正確的評價與鼓勵。
同時,在案例中,教師的評價行為影響了家長的教育觀念。案例中力力的父親一直以來對力力的教育方式是本著不禁錮,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因此孩子的想象力得以很好的保護與發(fā)展。可是在幼兒園教學中,這種想象力卻得到了“亂七八糟”的評論時,現(xiàn)實的沖突動搖了家長的教育理念,使他只能無奈的說了一句“可能是我錯了”,來承擔自己教育的“過失”。
四、總結與建議
幼兒的繪畫是稚嫩的,卻又是充滿詩意與想象的。從成人的角度來看其作品,或許是雜亂的、不美的、不像的,但它卻真實地反應著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真正地“蹲下來與幼兒交流”,才能發(fā)現(xiàn)兒童世界的美好。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尊重是前提、理解是途徑、給予幼兒愉悅體驗與表達的機會、以幼兒為主體,保護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一)樹立正確的美術作品評價觀
教師在美術活動中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不應是給幼兒的作品下一個“對不對”、“像不像”、“好不好”的結論,或評定繪畫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體現(xiàn)對幼兒的關注和關懷,對幼兒藝術天性的保護,同時幫助幼兒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快樂全面成長。例如在中班繪畫活動《畫魚》中,紅紅不知道螃蟹有幾條腿就模仿東東的畫了一邊有八條腿的螃蟹。在一旁的教師看到了這一幕,沒有說話,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有意識選擇紅紅的畫,教師首先表揚了紅紅今天能大膽的畫畫,然后和大家一起討論螃蟹的腿是怎么分配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螃蟹的腿到底怎么分配的呢?”老師隨即出示一張螃蟹的圖片供大家觀察,大家在討論與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了問題,這樣的評價方式無疑是合理的。
智慧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首先應報以欣賞的態(tài)度,肯定幼兒的進步,幫助幼兒建立信心。其次,在發(fā)現(xiàn)幼兒錯誤的時候,教師沒有用“像不像”、“對不對”去衡量和評價,也沒有輕易的去糾正和改動幼兒的作品。相反,她善于抓住契機,以幼兒主體,啟發(fā)幼兒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保護幼兒的想象力還幫助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對螃蟹的認識,讓幼兒形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
(二)學會傾聽、理解幼兒的想法,保護幼兒的想象力
孩子的繪畫活動結束了,當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鑒賞他們的作品時,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畫我們看不懂,這意味著他們的畫“形”不似,可是當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解釋自己的作品,立即會讓人感到一種“神似”,亂七八糟的畫竟然是游泳池,魚在泳池里游泳;涂滿黑色的大山竟然是被太陽曬黑了;太陽涂上綠色是因為樹是綠色,太陽照在樹上所以太陽也變綠了;一座小房子的周圍畫滿大大小小的星星是因為羊村停電了,美羊羊摘下星星照亮羊村等等。這就是孩子們的世界,他們是天生的藝術家??墒侨绻扇瞬惶峁C會給他們,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藝術妙想,可貴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從這些孩子身上褪去。所以作為老師、家長應該聽取他們對自己作品的表達與設想,給予每位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和權力,時刻尊重他們的想象力,不要輕易抹殺他們的最難能可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將評價權交給幼兒,突出幼兒主體地位
評價不是教師的評價,而是要將權力交付給幼兒,幼兒自評以及同伴間的相互評價則能讓幼兒通過暢所欲言、相互對比、各抒己見,在表達與互相學習中取長補短,引發(fā)新思考,獲得新知識,創(chuàng)造新思路。例如,大班美術活動繪畫《小鳥》,本次活動教師的評價采取的是幼幼互評的方式,鼓勵幼兒講講其他小朋友作品的可取之處。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喜歡這幅畫是因為它的顏色很豐富,五顏六色的,有的說我喜歡是因為她畫的小鳥有不同的動態(tài),還有的說我喜歡這棵大樹是因為樹干上有一個大洞等等。這樣的評價方式是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幼兒自評以及同伴間的相互學習的方式,這樣的評價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過程不僅幫助教師讀懂孩子的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意思,還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和尊重他人想法,嘗試從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去欣賞他人的作品。分享中:俊俊看見同伴畫的小鳥的頭涂著雜亂紅色線條,就說:“我不喜歡這幅畫,因為它的小鳥顏色涂得不好”。這時候我可以請作者與他對話,從對話中得知,她之所以在小鳥頭上用紅色的雜亂線條,是因為小鳥撞到了墻上,頭撞破了。如此一來,之前對小朋友作品的批評,竟然是自己的思考與別人不同,進而了解每個人的觀點、立場和角度都不同。
(四)保持教師的專業(yè)性,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育兒觀
當今社會,家長普遍認為幼兒階段的教育是幼兒園的教育,因此家長對幼兒園及教師的期望很高,在他們的心中,幼兒園與教師的教育是正確無疑的?;顒又形野l(fā)現(xiàn),在幼兒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許多家長總是習慣性的用“怎么和老師做得不一樣?”“你看一看老師是怎么做的?”等語言提示幼兒模仿教師的范圖。這樣看來,教師的教育行為不僅影響到孩子,也同樣會影響到家長的育兒觀。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及教育理念,保證其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教育理念的正確性及先進性。如果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正確的教育手段及評價方式,并善于捕捉幼兒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多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與鼓勵,不僅僅只是給了幼兒一個好的教育,更能給家長樹林一個好的標榜,促進家長正確育兒觀念的形成,這樣通過家園合力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我們需要做的便是為其創(chuàng)造條件與機會,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讓這顆小小的種子能夠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
參考文獻:
[1]沈徐翔.在繪畫中激活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學前教育2010,8
[2]胡軍輝、許卓婭.對優(yōu)化美術活動分享評價環(huán)節(jié)的思考,幼兒教育2015,3
[3]許涼涼.發(fā)展幼兒繪畫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策略,學前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