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
摘 要: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正處于革新發(fā)展的階段,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引入能夠增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加透徹的了解,激發(fā)其數學學習興趣,因此,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將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進行滲透,實現生活化教學策略的不斷改進與完善,更好的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實行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加強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中蘊含的生活的智慧,生活知識包含在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之中,教師需要善于發(fā)現、善于聯系,更多的讓數學知識走入學生的生活之中,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增強其生活性,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化,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領悟到數學知識的內涵。
一、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激發(fā)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情況,要想使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就需要尤其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直觀的思維特點為主。而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則是以理性為主,突出的是數學知識具備的邏輯性和推理性,進而達到兩者的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讓人感到困惑、矛盾,有不可調和之感,但是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引入,就能將這一矛盾進行有效的化解,使得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更大的活力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實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連接,一方面能夠把教材上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另一方面也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新奇感與好奇心,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的實施讓學生逐漸感受到解決實際問題獲得的成就感,對于提升其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幫助的。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注重的是數學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切實的應有。要想對這一教學理念進行積極踐行,教師就需要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發(fā)現相關的數學問題,并且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生活中具體的難題。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學生就會形成一種潛在意識,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蘊含的學問。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通過積極的探究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綜合數學素養(yǎng)都得到顯著的提升,這也是新課改活動實施所要實現的最終目的。
二、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
1.從數學教學實際出發(fā)聯系實際生活
教材內容包含的情景,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活動的效果,當前使用的教材因為受開發(fā)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呈現的案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知識背景存在一定差距。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實際內容,對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應用,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與設計,并且按照需要去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實現生活與數學學習的真正連接。
比如,在“百分數的應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內容進行重組與優(yōu)化,將其中包含的數學知識與“購物”這一生活化情境進行結合。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況中去感受、理解并解決數學問題。首先,引入主題,一個大型超市在搞活動,店鋪內的商品統一七折出售,詢問學生看到這樣的信息你想怎樣做?學生回答:商品降價了想去看看。七折也就是70%,比原商品降價了30%,也就是便宜了30%。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去思考問題,比教師單純的進行講解效果要好。如果用120元買了一件衣服,請學生算一算,這件衣服的原價是多少?學生能夠立即解決這一問題,還可以提出問題,商店提出的“買十送一”與“九折優(yōu)惠”的活動哪一種比較便宜?讓學生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積極進行自主探究與討論,各抒己見。為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而去學習數學知識,將學知識轉變?yōu)閷W經驗,讓原本枯燥的“百分數的應用”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富有現實意義,這也是對新課程理念的一種貫徹。
2.推動教學方法的生活化發(fā)展
從教學方法上,教師應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的應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與掌握相關規(guī)律,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不管事實際問題或是理論問題都需要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科學的去制定探究步驟,讓學生在探究中形成清晰的思路。為了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對其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比如教學“數據處理”時學習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思考哪一個統計圖是銷售冰激凌的?哪一張統計圖是銷售烤地瓜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冰激凌在夏季會迎來銷售高峰;烤地瓜的銷售高峰則出現在入冬之后,這樣就可以得出結果了。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解題的依據,形成正確的思考方式,有利于學生的自我進步。
3.積極開展各種數學活動
在數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數學知識提供給學生一些數據,讓學生自主的去設計相關方案。比如,要組織班級45名學生去游覽博物館,門票每張30元,而滿50人就會享受8折優(yōu)惠。讓學生去設計一種最佳的購票方案。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探討,最終得出最佳的實施方案,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財意識,還能增長相關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將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功的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結語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也應該積極的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做到與時俱進,讓學生能夠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去更好的學習與理解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出生動的生活情境與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解決相應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使其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改變過去數學課堂枯燥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葛芳.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劉景標. 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104-105.
[3]魯靜. 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