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迎如
社會-認知視閾下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對比研究
肇迎如
本研究根據(jù)Kecskes(2013)社會-認知語用框架,建構(gòu)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社會-認知互動模型,基于中美政治道歉真實語料,采取卡方檢驗,探究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策略異同。從注意與意圖互動維度探析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產(chǎn)生差異的深層社會文化認知動因。
社會-認知 政治道歉言語行為 道歉策略
道歉作為一種言語實踐,具有彌補傷害,化解仇恨的人際功能?,F(xiàn)代漢語詞典(2002:400)將道歉定義為“表示歉意,特指認錯”。當社會準則遭到違反,構(gòu)成冒犯事實或存在潛在冒犯,道歉作為一種言語行為便付諸實踐(Olshtain & Cohen,1983:20)。語言學領(lǐng)域道歉研究主要集中在認知語言學、語用學、語篇分析、社會語言學等分支。道歉研究由識別道歉言語行為語義公式,擴展到識別特定言語行為使用的社會語用背景。關(guān)于政治道歉語言使用與政治意圖、行為操縱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亟需加強。
政治道歉是指政府通過政治道歉發(fā)表公開聲明,對其因施政不當而給本國人民或他國家民眾造成的傷害進行懺悔同時承擔相關(guān)責任(Hook,2008:3)。政治道歉言語行為是說話人為政府或組織的過錯向受害人致歉;準備條件是道歉方具有道歉立場,承認行為不當,道歉策略與語言形式與事實相符;真誠條件是道歉人懷有愧疚態(tài)度;根本條件是話語被看作道歉,道歉意圖被識別(劉風光,鄧耀臣,肇迎如,2016:3)。Olshtain & Cohen(1983)提出道歉的五種策略主要包括“表示歉意”、“解釋情況”、“承認負責”、“提供彌補”以及“保證不再犯”。本研究進一步完善該道歉言語行為策略模型,提出五類政治道歉策略即:言外之力指示手段、承認應(yīng)付責任、解釋辯解、彌補、承諾克制策略。
基于Kecskes (2013) 社會認知語用框架,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社會-認知互動模型包含兩條交際主線。一方是道歉方,另一方是由被冒犯方、公眾及媒體組成的道歉話語接收方。雙方在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產(chǎn)生和解讀階段自我中心機制作用下,受前語境社會文化模型、道歉經(jīng)驗及背景知識影響,本能地生成道歉言語。同時受合作主導,雙方就既定政治現(xiàn)實情景語境進行協(xié)商。道歉方產(chǎn)生修復(fù)國家形象、維護國際秩序,解決國內(nèi)國際爭端以及增強政治互信的前意圖和涌現(xiàn)意圖。被冒犯方以維護國際正義、保護國家利益及解決政治糾紛為目的進行協(xié)商。政治道歉者與被冒犯方及第三方公眾在各自注意支配下,實現(xiàn)前意圖與涌現(xiàn)意圖協(xié)調(diào),完成政治道歉交際。
(一)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策略
表1 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策略對比
言外之力指示手段策略超過全部道歉策略半數(shù)以上是成為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首選策略,如(1)和(2)。承認應(yīng)付責任表達策略是中美政治家第二大高頻使用策略,如(3)和(4)。此外,中國政治家采取提供彌補策略表達道歉,而美國政治家通常采用解釋辯解及承諾不再冒犯策略致歉。
作為一省之長,我難辭其咎,深感內(nèi)疚和痛心, 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到傷害的農(nóng)民工兄弟及家屬,表示道歉!向全省人民檢討!
The time has come to apologize for misdeeds that resulted from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ignorance and bigotry.
作為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對這個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That does not mean no one is responsible and we accept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tragic accident.
本研究對表一數(shù)據(jù)進行卡方獨立性檢驗,在置信水平為95%時,x2=11.7,df=4,p=0.02<0.05,中美兩國在五種政治道歉言語行為使用策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分別對五種政治道歉策略進行卡方擬合優(yōu)度檢驗,發(fā)現(xiàn)在置信水平為95%時,中美兩國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在“提供彌補策略”(x2=3.903,p=0.048<0.05),“解釋辯解策略”(x2=7.118,p=0.008<0.05)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注意-意圖互動下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差異社會認知對比分析
交際以行動為導向,意圖是激發(fā)行動的先行條件。政治道歉人、事件、直接間接后果等政治語境會影響道歉方原意圖的形成。原意圖、涌現(xiàn)意圖及注意的動態(tài)互動揭示了中美政治道歉策略選擇背后的政治意圖。以2016年美國國務(wù)卿希拉里郵件門道歉案例,希拉里道歉言語行為的變化展現(xiàn)了政治家道歉意圖與包括冒犯方在內(nèi)的第三方公眾的注意互動。郵件門事件伊始,希拉里原意圖是壓制輿論、掩蓋事實、消除不良影響。僅承認“the arrangement was a poor choice that I regret”。當FBI介入調(diào)查,大量限制級危害國家利益的私人郵件曝光后,公眾注意轉(zhuǎn)移到其危害國家的不當行為,希拉里民主黨團隊在新的政治語境介入后產(chǎn)生涌現(xiàn)意圖,“sorry the issue is confusing for people”以 及“nothing I ever sent or received was marked classified at the time”。面對共和黨攻擊,希拉里在喪失選民支持的政治情景下,涌現(xiàn)新意圖,企圖通過道歉挽回選民支持率,將選民注意轉(zhuǎn)移至對其團隊的政治信任:“That was a mistake. I’m sorry about that. I take responsibility”。美國政治道歉意圖屬于原因解釋型及不當行為克制型。而中國政治道歉趨勢意圖是問題解決型和損害修復(fù)型。其原意圖的不同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美政治道歉策略選擇。
通過對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真實語料定性定量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美兩國使用頻率最高的道歉策略均是“使用言外之力指示手段”和“承認應(yīng)負責任表達”策略。美國政治家更多地使用“承諾克制”及“解釋辯解”策略,而中國政治家更多地采取“提供彌補”策略,修復(fù)不利后果,彌補過錯,承擔責任?;贙ecskes(2013)社會認知語用框架,在政治道歉言語行為社會-認知互動模型中,以合作為基礎(chǔ)的前政治意圖在相關(guān)現(xiàn)實政治情境語境關(guān)聯(lián)性的支配下,影響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在公開跨文化即時語境中的解讀。
[1] Hook, G. R. The political apology as a millennial phenomenon [J]. MAI Review,2008,2(2):1~13.
[2] Kecskes, I.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3] Olshtain, E. & Cohen, A. D. Apology: a speech-act set [A]. in Wolfson, N., Judd, E.(ed.),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MA: Newbury House,1983.
[4]劉風光,鄧耀臣,肇迎如.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6):1~15
[5]呂叔湘,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大連外國語大學)
本文系大連外國語大學2016年度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社會-認知視閾下中美政治道歉言語行為對比研究”(YJSCX2016-1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肇迎如(1991-),女,滿族,遼寧沈陽人,大連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