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松 趙 鵬
尺澤穴為肺經合穴,既具有合穴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古代針灸醫(yī)籍,治療半身不遂多取陽經穴,如合谷穴、手三里穴、百會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現代醫(yī)學一般會配合內關穴、尺澤穴等陰經穴,彌補了古代針灸醫(yī)籍的不足。
尺,長度的單位;澤,指水之聚處。在“考骨度法”中,有從腕至肘定為一尺者,穴在肘窩深處,為肺經合穴,屬水,楊上善指出水井泉,流注行已,便于入海,因名“尺澤”。
尺澤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即是此穴。
伸臂向前,仰掌,掌心朝上。微微彎曲約35°。以另手手掌由下而上輕托肘部。彎曲拇指,指腹所在的肘窩中一大凹陷處即是。(圖①)
咳嗽、氣喘、肺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中暑、肘臂腫痛、皮膚瘙癢、過敏、乳癰。
彎曲拇指,以指腹按壓尺澤穴,每次左右手各按壓1~3分鐘。
治療功用:清宣肺氣,瀉火降逆。
乳癰
配伍穴位:少澤穴、膻中穴、尺澤穴、乳根穴。
疾病概述:發(fā)于乳房部的癰,統(tǒng)稱乳癰,即急性乳腺炎。多見于女性產后,其病因有肝氣郁結,胃熱壅滯;或乳汁積滯;或乳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感染熱毒;或產后血虛,感受外邪,以致濕熱蘊結,氣血凝滯。
按摩順序與技法:首先以拿捏法拿捏小指的少澤穴20次,再揉按膻中穴2分鐘,接著按壓尺澤穴30次,最后用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稍微用力按壓乳根穴3分鐘。每天堅持直至完全康復。
列缺穴是肺經與大陽經的絡穴,在臨床診斷上,具有可以辨證虛實的特點。脈氣實的時候,此穴會顯現腫塊或隆起狀態(tài);脈氣虛時,便會有陷下的現象。各種頭痛、頭暈、目?;蚣嬗锌人浴⒀屎砟[痛等頸部病癥的人,按壓列缺穴都有立竿見影之功效。
列,是指“分解”;缺,就是“器破”的意思。列缺,指的是“天閃”,中國古代稱閃電,就是天上的裂縫。
列缺穴屬手肺經經脈的穴道,在橈骨莖突的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兩手拇指張開,兩虎口接合成交叉形。再用右手食指壓在左手橈骨莖狀突起上部,食指尖到達的位置即是。(圖②)
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痹、橈骨部肌炎、咳嗽、哮喘、感冒、支氣管炎、鼻炎、齒痛、項強、驚悸、半身不遂、神經性頭痛。
用食指指腹揉按,或用食指指甲尖掐按,先左手后右手,每次各揉(掐)按1~3分鐘。
治療功用:止咳平喘,通經活絡,利水通淋。
項強
配伍穴位:列缺穴、角孫穴。
疾病概述:項強指頭部后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癥狀。—般是由于外感風寒,寒邪侵入太陽經絡,經氣不舒所致。也有由于濕邪阻滯肌肉,或熱邪灼傷筋脈而致。急診中多見頸部劇烈疼痛并出現明顯的功能障礙等。
按摩順序與技法:雙手交叉,讓一只手的食指剛好落于另一只手的列缺穴處,順時針按摩20次,再逆時針按摩20次;接著將雙手抱住頭部,拇指落于角孫穴處,按摩3分鐘即可。
經渠穴是肺經經水流經的渠道。據《甲乙經》記載,此穴位“不可灸,灸之傷人神明”,意思就是說對這個穴位不能用針灸,否則會損傷神明;《資生經》中云其“治足心痛”,即能醫(yī)治腳心的疼痛。經常按摩這處穴位,有宣肺利咽、降逆平喘的作用,現代臨床中醫(yī)學經常利用它來治療各種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
經渠,經過、路徑的意思;渠,指水流的道路。經渠穴,顧名思義,就是肺經的經水流過的渠道。
位于前臂掌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外側處,橈側腕屈肌腱外側。
伸出左手,掌心向上,用右手給左手把脈,中指所在位置即是。(圖③)
咳嗽、喉痹、咽喉腫痛、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扁桃體炎、腰酸背痛、食管痙攣、肩周炎。
用中指指腹揉按該穴,每次4~5分鐘。
治療功用:止咳平喘,通經活絡,利水通淋。
肩周炎
配伍穴位:合谷穴、經渠穴、中府穴、內關穴、后溪穴、中渚穴。
疾病概述:肩周炎是以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早期肩關節(jié)呈陣發(fā)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fā),以后逐漸發(fā)展為持續(xù)性疼痛,并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側臥,肩關節(jié)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jié)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縮。
按摩順序與技法:合谷穴、經渠穴、中府穴為一組,內關穴、后溪穴、中渚穴為另一組。每次按摩一組,兩組輪換。每穴按揉30~50次。每天按摩1次,30次為1個療程??沙掷m(xù)3~4個療程,直至痊愈。
在課堂上講課,很多教師都喜歡在講臺上放一杯水,講了一陣后,喝一點水,潤潤嗓子。可是,仍然有很多老師在講完一堂課后,覺得嗓子干燥,聲音嘶啞。魚際穴對那些由于講話太多,引起聲帶發(fā)炎,從而導致失聲的人,具有良好的療效。
魚,比喻水中之物,陰中之陽;際,際會、會聚的意思。因為魚際穴位于拇指后內側,在隆起猶如魚形的肌肉邊際的凹陷處,故名。
魚際穴屬于手肺經經脈上的穴道。手掌心朝上,在第一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的交際處。
以一只手手掌輕握另一只手手背,彎曲拇指,以指甲尖垂直下按第一掌骨側中點的肉際處即是。(圖④)
失音、咽喉腫痛、咳嗽、支氣管炎、頭痛、眩暈、胃出血、風寒。
拇指彎曲,用另一只手手指甲尖沿垂直方向輕輕掐按第一掌骨側中點處,會有痛感及強烈的酸脹感。每次按1~3分鐘。
治療功用:清熱利咽,散發(fā)脾熱。
失音
配伍穴位:啞門穴、天鼎穴、扶突穴、魚際穴。
疾病概述:聲音嘶啞,甚至完全不能發(fā)出聲音為主要臨床表現。
按摩順序與技法:施術者右手拇指指腹輕揉患者啞門穴區(qū),然后,左手扶其前額,右手指間重取啞門穴;接著左手扶患者頭頂,囑其頭略后仰,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捏拿其兩側天鼎穴與扶突穴,用力適度;最后按壓魚際穴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