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 阮錦蕓 魏建
【摘要】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相比以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顯得更為活躍,大學生理想信念整體呈現(xiàn)較為良好的態(tài)勢和方向,但也有著鮮明時代特征和不容小覷的現(xiàn)實問題。高校要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須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本文就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 理想信念教育 現(xiàn)狀分析 探討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91-02
一、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xiàn)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措施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和教育。大學生群體正處于相對叛逆的成長階段,他們有著獨立的自我意識,在思想教育有著一定的抗拒心理。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追求上形成了求真務實的理念,積極進取、注重實干、追求實效。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潮和思想文化一擁而入,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各種信息大量涌入校園,一些反動的、錯誤的和愚昧的東西攙雜其間,對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產生著持續(xù)的沖擊和影響,也使得當代大學生要保持思想上的純潔和政治上的堅定面臨著諸多新的考驗。現(xiàn)在大學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誠信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質欠佳、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等現(xiàn)象。少數大學生也出現(xiàn)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的不良思潮,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理想信念危機。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總書記指出,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目前,國內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為課堂教育和實踐教育,但課堂教育的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以至于教育效果不明顯,收效甚微。另一方面課后教育學生更看中實際活動,對活動深度和意義考慮不多。這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造成了巨大沖擊,也構成了思政教育的復雜現(xiàn)狀。
二、加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毛主席曾專門就這個問題發(fā)表了如下觀點:“現(xiàn)在需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青年學生,都應努力學習,除了努力學好專業(yè)知識 外,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這就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笨梢?,思政教育具有給人們提供了前行的方向和動力的源泉的重要意義。當代大學生在理想信念的構建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新問題,成為了當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從大學生自身來講,大學時期處于一個人的青年時期,也是理想信念的形成時期,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前進的方向、奮斗的目標、成才的動力和精神的支柱。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以,必須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樹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與各種錯誤思想作堅決的斗爭,這樣才能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才能使他們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從而使他們走好未來的人生道路。
其次,從社會的發(fā)展來看,在改革開放、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條件下,資本主義的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如潮水般涌入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資本主義國家的生活方式也侵蝕著大學生的心靈。特別是近些年來,西方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的思想不斷產生沖擊和影響。各種思想觀念必然相互交匯、相互沖撞、相互激蕩。新生的、進步的東西會催生涌動;而消極的、腐朽的、落后的東西也會沉渣泛起。有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不強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放松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去占領他們的頭腦,那么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
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育,加強對他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并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遠。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討
1.發(fā)揮思政理論課主渠道
大學生的思政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點領域,在思政教育中占著極大的比重。大學生要加強理論學習,堅實理論功底,使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高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供正確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支柱。
2.延伸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課堂
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很好地發(fā)揮大學生的第二課堂,使大學生重拾理想,堅定信念。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就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在當代的大學生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理想信念的喪失固然跟社會壓力以及某些負面事情的影響有關,但歸根到底,卻是他們本身沒有堅定的去實現(xiàn)他們的理想。有了理想,有了信念,大學生的成長才有了健康的方向,才會有面對困難時披荊斬棘的力量。
3.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網絡化
隨著信息網絡的發(fā)展,大學生可以從網絡上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若思政教育還僅僅局限在課堂理論教育上,是必然無法取得好的效果。當下的網絡實情,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言論,年青的大學生們并沒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受一些負面社會情況的影響,他們往往容易變得更為偏激,有時甚至是盲目的轉發(fā)一些或錯誤或偏離實情的言論,對社會的穩(wěn)定形成了很大的影響。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就堅決不能放棄網絡陣地。充分利用網絡,引導大學生能夠有條理的分析事實,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看待事情。用事實去說話,用真相去服人,在這樣的網絡傳遞中,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潛移默化扎根心底。
4.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植入實踐活動。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于科學的理論,但要始終保持這種理想信念,必須與為實現(xiàn)這種理想信念而不懈奮斗的實踐結合起來。實踐本身不應過于流于形式,不追求利益化,應具有長期連貫性,應挖掘教育的本質,使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應與各類社會志愿服務相結合,激發(fā)起廣大青年學生的熱情,引導他們對社會的關注,在實踐鍛煉中提升理想信念。
5.發(fā)揮黨團干部先鋒作用
做好同輩輔導,發(fā)揮黨團干部學生作用,將理想信念教育擴散到整個學生群體。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群體的先進分子,他們的言行舉止很容易輻射到所有的學生,而作為學生干部,他們也比較堅持自己的理想與信念。那么,如何運用好黨團干部的先鋒作用,即是發(fā)動了廣大先進集體的力量。通過專門的實踐與教育,使學生干部率先樹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他們也會無意識地擔當起思政教育的傳承者與教育者角色,理想信念教育的功效自然顯著。
6.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專業(yè)化、專家化進程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素質的關鍵要素,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主要還是依靠引導教育和思想灌輸。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隊伍,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輔導員要把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要針對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加強理論研究作出科學回答;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進行科學指導,使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擔任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往往在理論的縱深上有所欠缺,對于學生而言,教育者缺乏說服力的實施教育,不足以使學生信服,無法產生正面的效應。因而,有必要對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加快思政教育者的專業(yè)化、專家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唐紅.論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5):72-73.
[2]程幼金.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J].高校問題研究,2003年.
[3]王成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重點關注的三個問題[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第8期.
[4]徐柏才.必須大力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
[5]陳衛(wèi)東.對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7(2).
[6]翟瑞.社會轉型期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調查與重構[J].職業(yè)圈,2007(5).
[7]趙野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重點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7期.
[8]胡楊,徐建軍.轉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大學生和諧社會心態(tài)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9期.
[9]錢雙逢.突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