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
陳某某訴A市人民政府行政協議案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
2011年8月11日,A市人民政府做出征收決定,對市白酒廠以西、水利路以東、光華街以北、鐵路專用線以南范圍內國有土地上房屋進行征收,陳某某的房屋在征收范圍內。2013年7月18日,陳某某與A市人民政府簽訂了《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約定了補償方式及補償數額,但未約定補償款的領取時間。陳某某的房屋經市人民政府驗收合格交房后,市人民政府一直未支付陳某某房屋征收補償款。陳某某認為市人民政府未按照約定履行房屋征收補償協議違法,于2015年6月24日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二章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規(guī)定: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行政訴訟法》第二章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A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系行政補償協議案件,屬于人民法院可以調解的案件范圍,確定了先行調解的處理方案。在對雙方當事人積極進行調解后,最終促成陳某某與市人民政府達成調解協議,本案得以調解結案。
本案的典型意義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案件類型新穎。2011年施行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和相關司法解釋均未明確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的性質,也未明確不履行協議產生的糾紛應進行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2015年開始施行的《行政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了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本案即屬于新《行政訴訟法》實施后法院受理的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案件。二是調解結案效果較好。根據可以調解的新規(guī)定,審理法院積極進行調解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解決實質糾紛,實現案結事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責任編輯/胡蕊hur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