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明+鄭磊磊+鄭云南+楊文杰+鄭滿法
摘要:在江蘇省淮安市采用搭架栽培推廣種植食用栝樓籽品種的基礎上,從選地整地、搭棚架、分根繁殖、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收處理等方面,全面系統(tǒng)介紹了食用栝樓籽品種的搭架栽培技術措施,為進一步在淮安及其周邊地區(qū)推廣食用栝樓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食用栝樓;搭架;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318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05-0135-02
栝樓別稱瓜蔞、藥瓜、吊瓜等,為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雌雄異株。栝樓品種繁多,全世界栝樓屬植物共有80余種,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澳大利亞北部;我國有栝樓屬植物40多種,主要分布在安徽、山東、河南、浙江、四川、云南等地[1]。根據用途栝樓可分為藥用品種和食用品種兩大類,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對栝樓資源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栝樓除具有傳統(tǒng)藥用價值外,還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作用。栝樓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氨基酸,并含有三貼皂苷、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其籽仁蛋白質含量為30.04%,油脂含量更是高達56%,其中主要成分為油酸、亞油酸、栝樓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而且栝樓籽籽肉飽滿、風味獨特,是良好的保健休閑食品[2-6]。
目前,栝樓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東等省有較大的種植面積,種植面積已超過5 000 hm2,特別是籽用栝樓品種。栝樓適合溫暖濕潤的氣候,以土層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為佳。當前農業(yè)生產上已經初步形成了平地栽培、搭架栽培、田間套作栽培3種模式。江蘇淮安市于10年前開始種植栝樓[7],2014年開始引進推廣搭架栽培食用栝樓籽品種,3年來發(fā)展勢頭良好,搭架栽培具有1年投入、多年收益的優(yōu)點。本研究結合生產實際介紹搭架栽培食用栝樓品種的相關技術,為在江蘇淮安及其周邊地區(qū)進一步推廣種植食用栝樓提供技術支撐。
1選地整地
栝樓生長習性是既怕旱,又怕澇,因此,種植栝蔞的地塊最好選擇既能排水、又能灌溉的沙質土壤,同時,忌選鹽堿地。一般在霜凍來臨前深翻土地,有利于冬季低溫凍殺部分害蟲、病菌及有害微生物等。另外,在深翻前施用腐熟好的農家肥 15 000 kg/hm2 或商品有機肥7 500 kg/hm2。從第2年起,按照15 000 kg/hm2基肥用量,在深翻前施用腐熟好的農家肥基礎上,加施450~750 kg/hm2的過磷酸鈣、15~30 kg/hm2的硼肥。并于栽種前7 d,清除地塊內的雜草及雜物,整地起壟,壟面寬2.5 m,壟與壟間開溝,溝寬1.0 m、溝深0.4 m。田間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壟面無積水。
2搭棚架
搭設棚架能夠使繁茂的栝樓莖蔓分布均勻,且有更好的通風透光。棚架高1.8 m,可用長2 m的水泥預制柱,下埋 20~30 cm,1行栝樓1行立柱,立柱間隔3.5 m,2~3行間搭一橫架。在架子上面、兩端、中間及對角拉纏鋼絲(選用2.2號鍍鋅鋼絲),然后在鋼絲上面覆蓋1層尼龍網即可。棚架使用壽命一般在10年以上,每2~3年只需更換尼龍網即可。待栝樓出苗后,在每株栝樓旁邊埋插竹竿,用尼龍線將竹竿連接于上端架子頂部的鋼絲,將栝樓莖蔓牽引至棚架上。
3分根繁殖
以收獲果實種子為目的,挖根時注意多挖雌株的根,少挖雄株的根,雌雄株的根要分別擺放,以免混雜。春分前后,挖取2~3年生健壯的栝樓根,直徑2~3 cm,斷面白色新鮮的作為種根。然后,將種根切成6~8 cm的小段,用草木灰涂抹切口,并攤于室內通風干燥處晾放1 d,待切口愈合后即可下種。在整好的壟內按株距為0.75~0.80 cm挖穴,將種根段平放在穴內,覆土3~4 cm,用手壓實,再培土10~15 cm,形成小土堆,以利保墑。種植密度以3 450株/hm2為宜。栽后約20 d,待萌芽時移去上面的保墑土,1個月左右即可出苗。如遇天旱,1個月后仍不出苗,可在離種根10~15 cm處開溝澆水,但不能直接在根部澆水,以免爛根。
4田間管理
4.1中耕除草
在栝樓生長的春秋季節(jié)中耕,既可提高地溫,加速根生長,又可除去雜草,節(jié)省肥力。中耕宜淺不宜深,以免損傷種根??梢允褂眯⌒托麢C在壟間旋耕除草,靠近栝樓苗處應采用人工除草,最好不用除草劑。在夏季栝樓滿架后,雜草少,則無需除草。
4.2施肥
栝樓產量高,需肥量大,科學施肥是高效栽培與獲取高產的重要因素。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第1年可多施氮肥,以勤施少施為原則,需每年追肥3次。以農家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追肥一般在苗高30~50 cm時追施尿素提苗,用45~75 kg/hm2兌水7 500 kg進行根施。5—6月,可結合中耕除草,以穴施的方式進行追肥,可追45%復合肥300 kg/hm2。8月可再追肥1次,穴施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氮磷鉀含量為 5% ∶[KG-*3]15% ∶[KG-*3]22%,追肥用量以300 kg/hm2為宜。7—8月還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以保花保果。
4.3剪枝打杈與授粉
疏芽在上架前進行,每株留2~3根粗壯的莖蔓,去掉其余的分枝和腋芽。上架后及時摘除瘋杈、腋芽,剪除瘦弱和過密的分枝,并視情況對架面上的主莖及時斷頭促其分枝,合理安排使莖蔓分布均勻,避免擠壓。若肥力足、密度大時,架面上枝蔓會有2層重疊,此時,應及時剪除嫩頭、老葉,這樣既保持了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又減少了養(yǎng)分消耗,同時還能減少病蟲害,確保多開花、多結果。
栝樓為雌雄異株植物,一般雌雄株比例為100 ∶[KG-*3]5,因此,自然授粉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其坐果率、結實率不高。為了提高果實和種子產量,開花期間宜進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
栝樓屬無限開花,一般8月份以后的花蕾為無效花蕾,應及時去除。單株栝樓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可掛果約100個,但掛果過多會使栝樓果型、籽粒變小,品質變差,因此,當栝樓掛果數達到目標值時,應按照留強去弱的原則及時疏果,食用栝樓一般保留25個左右。
4.4病蟲害防治
栝樓病害主要有根結線蟲病、蔓枯病、斑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根腐病和病毒病,防治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8-12]。防治根結線蟲病,首先,以預防為主,減少初次侵染病原;其次,要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用25%克線磷乳油200倍液浸種根1 h,防治效果可達到100%。此外,深翻曬土也可有效消滅土壤中的線蟲,防治效果可達80.2%。也可用0.5%阿維菌素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
防治蔓枯病可采用抗枯寧噴灑、灌根或浸種,藥物防治必須在播種前處理土壤或苗期施藥才有一定防治效果。苗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淋根,用量約300 mL/株,淋1~2次;幼苗和伸蔓期,可用稀釋500~8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250 mL/株灌根處理。而在重病區(qū),整地時可施入石灰粉改變土壤pH值,也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出苗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杜邦福星)800倍液進行莖基部噴霧或稀釋 300~500倍的5%菌毒清溶液進行灌根或全田噴霧。
炭疽病的防治,可用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噴霧。
栝樓易遭受的害蟲有蚜蟲、介殼蟲、小食心蟲,可用10%吡蟲啉或48%毒死蜱(樂斯本)進行防治;瓜娟螟(俗稱青蟲),則可選用0.36%苦參堿水劑或15%茚蟲威懸浮劑(安打)3 500倍液防治。對于栝樓的害蟲,在7—8月分別防治2次,效果最佳。
5采收處理
一般在10月,栝樓果皮變軟,顏色由青綠變?yōu)槭咙S色時,即可采收。從果蒂部將果實對剖開,取出種子和內瓤,將瓜皮曬干或烘干,即成栝樓皮。將內瓤和栝樓籽放入盆內,加入適量的草木灰,用手反復揉搓,然后,在水中淘凈內瓤,再將栝樓籽曬干,去除雜質和癟粒后分級銷售。
參考文獻:[HJ1.5mm]
[1]滕勇榮,王連俠,張永清,等. 瓜萎藥理研究進展[J]. 齊魯藥事,2010,29(7):417-419.
[2]李真,韓麗麗,管仁偉,等. 瓜蔞的資源、質量與栽培現(xiàn)狀分析[J]. 中醫(yī)研究,2010,23(12):11-14.
[3]劉金娜,溫春秀,劉銘,等. 栝樓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13(5):843-848.
[4]宋振巧,王洪剛,王建華. 栝樓的研究進展[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05(5):72-75.
[5]鄭向麗,陳敏健,韓海東,等. 福建道地瓜蔞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 福建農業(yè)科技,2010(3):47-48.
[6]云建成. 栝樓栽培技術[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4):112.
[7]杜小鳳,楊文飛,吳傳萬,等. 意楊林間栝樓高產栽培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2008,14(9):129-130.
[8]林邦宜. 栝樓病蟲害及綜合防治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3):151-152.
[9]馬沖,馬士仲,劉震,等. 栝樓根結線蟲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0):64-65.[ZK)]
[10]徐勁峰,檀根甲,韓翔. 瓜萎炭疽病發(fā)生危害及綜合控制技術研究[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34(15):3741,3784.
[11]胡顯海,周曉飛. 栝樓炭疽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6(21):84-85.
[12]吳興財,周曉飛. 栝樓枯萎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J]. 長江蔬菜,2007(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