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延勝
(鄭州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河南 鄭州 450001)
“代馬依北風(fēng)”簡析
袁延勝
(鄭州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漢代“代馬依北風(fēng)”說法,對我們認識代地歷史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首先,代馬是產(chǎn)自代地的良馬;其次,代馬是北方之馬,北方是代馬的故鄉(xiāng);再次,隨著秦漢時期代地的郡縣化以及匈奴崛起的影響,“胡馬”逐漸取代“代馬”用來指代北方。
代地;代馬;胡馬;漢代
“代馬依北風(fēng)”一語見于《鹽鐵論·未通篇》:
文學(xué)曰:……故“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1]191
王利器先生注曰:
《淮南子·說林》篇:“鳥死反鄉(xiāng),兔走歸窟,狐死首邱,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高誘注:“哀猶愛也?!薄夺屆め屟哉Z》:“哀,愛也,愛乃思念之也。”[1]199
班超在西域年老思歸的時候,也說過“代馬北風(fēng)”的話:
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fēng)。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fēng)首丘之思哉?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殲,??帜晁?,奄忽僵仆,孤魂棄捐。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節(jié)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為沒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遣子勇隨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雹俜稌稀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傳》,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 583頁。另外,東漢王符《潛夫論·實邊》亦載:“且夫士重遷,戀慕墳?zāi)?,賢不肖之所同也?!R望北,狐死首丘,邊民謹頓,尤惡內(nèi)留?!眳⒁娡醴?,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82頁。
對此,唐李賢等注曰:
《禮記》曰:“太公封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编嵭⒃唬骸罢鹗?,正首丘也?!贝っ?,在趙北?!俄n詩外
傳》曰:“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揚故巢”也。[2]卷四七
不管是《鹽鐵論》中的“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翔故巢”,還是班超所說的“狐死首丘,代馬依風(fēng)”、《韓詩外傳》中的“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揚故巢”,都是借動物的不忘本,來表達對故鄉(xiāng)家園的懷戀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漢代人的表述中,多次提到“代馬”,并用“代馬依北風(fēng)”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依戀,這體現(xiàn)了漢代人對代地、代馬的認識,對我們研究代地歷史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第一,代地產(chǎn)良馬。戰(zhàn)國時期,蘇秦游說楚威王時就提到了代地的良馬:
大王誠能用臣之愚計,則韓、魏、齊、燕、趙、衛(wèi)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宮,燕、代橐駝良馬必實外廄。[3]卷六九
蘇厲在游說趙王的信中提到一種假設(shè),如果秦國和燕國合謀進攻趙國,那么“逾句注,斬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馬胡犬不東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3]卷四三,《史記正義》“言秦逾句注山,斬常山而守之,西北代馬胡犬不東入趙,沙州昆山之玉亦不出至趙矣”[3]卷四三。在這里,代馬是作為趙國的“三寶”之一提出來的。
蘇秦在游說秦惠王時也提到了“代馬”:“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guān)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3]卷六九《史記索隱》:“按:謂代郡馬邑也?!兜乩碇尽反び钟旭R城縣。一云代馬,謂代
郡兼有胡馬之利?!盵3]卷六九賈麗英先生贊成《史記索隱》中的后一種說法,即“一云代馬,謂代郡兼有胡馬之利”[4]。
《鹽鐵論·論儒》御史曰:“故馬效千里,不必胡、代;士貴成功,不必文辭。”[1]150從“馬效千里,不必胡、代”來看,代地產(chǎn)名馬、出千里馬。
此外,目前有官印和封泥共11品的“代馬丞印”,賈麗英先生認為“代馬丞印”是秦印,“代馬”是秦官署名稱,設(shè)在良馬產(chǎn)地代郡,主要目的是馴養(yǎng)良種馬,以備軍、備胡。[4]所論很有道理。
從以上記載看,從戰(zhàn)國到秦漢,代地盛產(chǎn)良馬,一直是大家的共識。代馬作為代地的“特產(chǎn)”而成為代地的象征。
第二,代馬是北方之馬,北方是代馬的故鄉(xiāng)?!按R依北風(fēng)”中的“依北風(fēng)”表明代馬是北方之馬,不論身在何地,都不忘家鄉(xiāng)的方向、家鄉(xiāng)的風(fēng)土。這里的“北風(fēng)”,與“飛鳥翔故巢”的“故巢”、“狐死首丘”的“首丘”一樣,都是自己故國家園的地方。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是季風(fēng)性氣候,北風(fēng)吹來的方向當然是北方,代馬“依北風(fēng)”,就是代馬對北方故土的依戀。
代馬“依北風(fēng)”還與馬的習(xí)性有關(guān)。大家知道有個成語叫“風(fēng)馬牛不相及”,該成語源于《左傳》。《左傳》僖公四年載:“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5]289該說法也見于《尚書》和《史記》?!渡袝べM誓》:“馬牛其風(fēng),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復(fù)之?!盵6]513-514《史記·魯世家》:“馬牛其風(fēng),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復(fù)之?!盵3]卷三三對“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解釋,歷來說法不一。但馬牛見風(fēng)則背走的說法值得注意。因為牛喜順風(fēng),馬喜逆風(fēng)。龔嘉鎮(zhèn)先生曾就此事請教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xué)院的王德恩先生,王先生函復(fù)云:“我曾在草原當騎兵五年,與蒙古族戰(zhàn)友、牧民長相處。戰(zhàn)馬跑失后尋找,均需頂風(fēng)尋找(因為馬的鬃毛長,順風(fēng)即迷眼),牧民亦如此尋馬。”“馬好動,其頂風(fēng)行遠的習(xí)性很明顯。但在風(fēng)雪撲面的冬季,因雪花迷眼,馬牛均順風(fēng)而行了?!盵7]正因為馬有頂風(fēng)而行的習(xí)性,而代馬的故土在北方,因此,當北風(fēng)吹來的時候,代馬迎風(fēng)而上,朝著北方奔跑,人們就賦予了代馬依戀故土的人文意蘊。
第三,“代馬”指代北方逐漸被“胡馬”指代北方所取代。秦漢時期,隨著統(tǒng)一的中央帝國的建立和代地的郡縣化,原來用“代”指代北方,就逐漸被北方的胡人(匈奴)所取代。如漢初張良規(guī)勸劉邦定都關(guān)中時說:
夫關(guān)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3]卷五五
《史記索隱》引崔浩云:“苑馬牧外接胡地,馬生于胡,故云胡苑之利?!薄妒酚浾x》:“《博物志》云‘北有胡苑之塞’。按:上郡、北地之北與胡接,可以牧養(yǎng)禽獸,又多致胡馬,故謂胡苑之利也?!盵3]卷五五張良所言“北有胡苑之利”,就含有用“胡”指代北方之意。
前引《鹽鐵論·論儒》御史曰:“故馬效千里,不必胡、代?!盵1]150盡管還沒有把“代馬”排除在外,但在講到北方良馬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胡、代”連稱,似乎已有以“胡”取“代”的趨勢。
漢代人在講到匈奴的時候,多以“胡馬”指稱。鄒陽在勸諫吳王時說:“大王不憂,臣恐救兵之不專,胡馬遂進窺于邯鄲,越水長沙,還舟青陽?!盵8]卷五一董仲舒在講到如何約束匈奴時說:“故與之厚利以沒其意,與盟于天以堅其約,質(zhì)其愛子以累其心,匈奴雖欲展轉(zhuǎn),奈失重利何,奈欺上天何,奈殺愛子何!夫賦斂行賂不足以當三軍之費,城郭之固無以異于貞士之約,而使邊城守境之民父兄緩帶,稚子咽哺,胡馬不窺于長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國,不亦便于天下乎!”[8]卷九四下東漢桓帝時,陳龜拜為度遼將軍。陳龜臨行時上疏曰:“宜更選匈奴烏桓護羌中郎將校尉,簡練文武,授之法令,除并、涼二州今年租更,寬赦罪隸,掃除更始。則善吏知奉公之祐,惡者覺營私之禍,胡馬可不窺長城,塞下無候望之患矣。”[2]卷五一
正是由于兩漢時期漢朝人逐漸用“胡馬”取代了“代馬”,那么,“代馬”指代的北方之意,也逐漸被“胡馬”所取代。東漢時期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載: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9]409從這首詩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西漢時期還流傳的“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翔故巢”之語,已經(jīng)被東漢后期“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的古詩所取代。而且《行行重行
行》中“胡”“越”對稱,明顯是指代北方與南方。這時的“代馬”已經(jīng)被“胡馬”取代。
“代馬”被“胡馬”取代的原因,可能是代地在秦漢時期郡縣化以后,代地不再具有戰(zhàn)國時期獨特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其地位也被緣邊諸郡如五原郡、云中郡、雁門郡等沖擊,戰(zhàn)略地位有所下降。加之,秦漢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已經(jīng)成為中原王朝的主要對手,匈奴的鐵騎成為漢軍的主要作戰(zhàn)對象,在這種情況下,“胡馬”已經(jīng)成為中原人對北方匈奴族的一個指稱①胡人,還包括北方的鮮卑、烏桓等民族。。但“胡馬”這個稱謂包涵有民族區(qū)別和政治思想的意蘊,與“代馬”僅指地域的概念不同。這是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
當然,“胡馬”一詞出現(xiàn)后,“代馬”一詞并沒有消失。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六:“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xí),土風(fēng)固其然。”[10]54李白的《豫章行》:“胡風(fēng)吹代馬,北擁魯陽關(guān)。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盵10]885“代馬”不斷被李白提起,這時的“代馬”已經(jīng)成為代表邊塞、代表北方的一個符號。歷史就這樣不經(jīng)意間,把代國、代地厚重而輝煌的歷史封存在了“代馬”一詞中,任憑后人去尋覓、去探尋、去感慨。
[1]王利器.鹽鐵論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2]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賈麗英.“代馬丞印”小研究[J].石家莊學(xué)院學(xué)報,2017,19(1):46-52.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0.
[6]孫星衍,陳抗,盛冬鈴.尚書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龔嘉鎮(zhèn).也說“風(fēng)馬牛不相及”[J].文史知識,1997,(3):99-101.
[8]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9]蕭統(tǒng),李善.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0]詹锳.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卷二[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責(zé)任編輯 程鐵標)
An Analysis of the"Dai Horses' Nostalgia"in Han Dynasty
YUAN Yan-sheng
(School of Histor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52,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Dai (Mobei,a place in history,in north desert of Inner Mongolia)that the horses from Dai thought fondly of the north then the north wind blew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Firstly,the horse was a good horse which was produced in Dai;secondly,it was the horse of the north,and the north was the hometown of the horse;thirdly,the horses from Hu gradually replaced those from Dai to refer to the north with the country fe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ise of the Hu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Dai;the horse from Dai;the horse from Hu;Han Dynasty
K207
A
1673-1972(2017)01-0039-03
2016-10-09
袁延勝(1972-),男,河南南陽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秦漢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