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認同
----現(xiàn)代希臘國家中的馬其頓人

2017-04-14 05:51:03王小平竇紅梅
關鍵詞:愛琴馬其頓希臘政府

王小平,竇紅梅

(山西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認同(identity)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其最初的研究主體主要指向微觀層面的個人,關注個體對自我現(xiàn)狀、現(xiàn)實情境、社會期待等各層面的感知,追求自我的統(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隨著對認同研究的不斷深入,對認同主體的研究也上升到群體層面,涉及到家庭、社區(qū)乃至民族和國家。20世紀七八十年代,歐洲社會心理學派系統(tǒng)地提出了社會認同理論,該理論奠基人泰弗爾認為社會認同“來源于個人對自己作為某一(或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的認識,以及附加于這種成員身份的價值和情感方面的意義”[1]。隨著社會認同理論的提出和發(fā)展,以此理論為依據(jù),從宏觀的民族角度出發(fā),有關民族認同的研究也得到發(fā)展。根據(jù)社會認同理論,民族認同來源于個體對自己作為民族群體成員身份的認識,更多強調的是民族成員共有的價值觀和個體對民族的歸屬感。英國學者安東尼·史密斯在研究民族主義時,把民族認同界定為“由民族共同體成員們對構成諸民族獨特遺產的象征、價值、神話、記憶和傳統(tǒng)等模式的持續(xù)復制和重新闡釋,以及帶有這些傳統(tǒng)和文化因素的該共同體諸個體成員的可變的個人身份辨識”[2]20。簡單而言,就是個體承認自己是某民族的一員以及對該民族文化上的認可和情感上的歸屬。

古希臘作為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其文化對周邊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希臘民族主義者看來,亞歷山大大帝及古馬其頓人都成長于希臘文化,都是希臘人,并不存在馬其頓民族。故現(xiàn)代希臘自獨立以來,為實現(xiàn)民族認同的統(tǒng)一,希臘政府就努力致力于重塑希臘民族,通過國家政策和政府權力的介入來構造現(xiàn)代希臘的民族歷史神話,強調古代希臘和現(xiàn)代希臘在種族和文化上的連續(xù)性。在此過程中,希臘北部愛琴馬其頓的馬其頓人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團體,其權利和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同化和壓制,因此,關于這一群體的民族認同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xiàn)代希臘民族認同的建構

希臘經獨立戰(zhàn)爭實現(xiàn)民族獨立后,就積極構建自己國家的民族認同,即努力構造古代希臘和現(xiàn)代希臘之間的歷史連續(xù)性,將現(xiàn)代希臘人視為古代希臘人的后裔。在其國家建設過程中,通過歷史教科書的編撰和學校教育的開展,構造出了一套關于現(xiàn)代希臘民族的歷史神話,認為現(xiàn)代希臘民族是自古希臘以來,經拜占庭帝國后而形成的具有歷史連續(xù)性的單一民族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是對“使命”的信仰,希臘人相信:作為偉大文明的繼承者,只是在曾經的蠻族統(tǒng)治下受到奴役而有所貶損,希臘人注定要在凈化自己后,在整個東方播撒文明。[3]249而連接古希臘和現(xiàn)代希臘的希臘民族重塑過程,實則是希臘民族認同的建構與表達過程,是一個把同一身份從古老認同轉變?yōu)樾碌恼J同的歷史性嘗試,是一個構建過去和現(xiàn)代之間歷史橋梁的過程。

現(xiàn)代希臘民族認同的建構是在其獨立以后才興起的,它的連續(xù)性卻已經受到了質疑。正如弗里德曼所說:“希臘認同代表了真正的古代,但是這種代表源自歐洲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西方古典文明‘根源’的復興,而在古典文明中,希臘發(fā)揮著核心的作用,是哲學、科學、自由和民主的源泉,這些反過來成為現(xiàn)代歐洲新出現(xiàn)的意識潮流的標志?!盵4]而且,在不同社會政治背景下,民族認同所關注的側重點并不相同。例如,與現(xiàn)代希臘民族主義者的主張相反,在古希臘時期沒有所謂的身份認同,那時政治身份認同關注的是個人所屬的城邦,唯一的明顯區(qū)別是城邦和個人。因此,對古希臘的民族認同是現(xiàn)代以來歐洲歷史發(fā)展的產物。結構主義學派和一些歷史學家們也指出,發(fā)生在羅馬擴張、拜占庭帝國建立和奧斯曼帝國出現(xiàn)之后的不明確的身份認同模式的轉變都發(fā)生在全球壓力下。

隨著基督教國家東羅馬帝國的建立,“希臘人”指的是外邦人、非基督徒,而“羅馬人”指所有地中海的基督徒——“羅米人”(Romoioi)就是用來區(qū)分這些人群的。這與種族認同并不矛盾,因為希臘人并不是一個種族。在羅馬帝國時期,希臘人作為類別仍然存在,但類指的是在基督教秩序外圍的異教徒。由于對“希臘人”的定義不明確,因此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為一個種族劃分標準還不是特別清楚。而后出現(xiàn)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宗教劃分類似于種族的差異化,帝國制定了自身的宗教結構,基督教已經擴散到了所有的希臘人都是羅米人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那時東西部正統(tǒng)教會出現(xiàn)了矛盾,東正教代表“真正的”基督教,而西部代表著異教徒,曾經的神學分歧到現(xiàn)在轉變?yōu)榱艘环N種族差異。在某種意義上,在奧斯曼帝國系統(tǒng)中,宗教對立的民族化是希臘認同的基礎。事實上,希臘人更傾向于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把自己歸入東正教徒的政治宗教范疇。

此外,希臘民族認同的建構在一定程度上是伴隨著反對“羅米人”的宗教身份而出現(xiàn)的。隨著希臘地區(qū)逐漸融入歐洲經濟,它也很快被納入為新興的歐洲認同的一部分。在歐洲經濟、科學和民主進一步發(fā)展過程中,構建希臘民族歷史神話的聲音也被提出,這種對希臘認同的重新建構,相對于東方專制文化而言,是可以為西方國家利益服務的。從這種角度看,現(xiàn)代希臘民族認同也是一種西方帝國主義的建構,而且對新興的歐洲認同也至關重要。因此,新的希臘民族認同在本質上是一種歐洲民族主義。

希臘民族主義者積極維護古希臘和民族認同之間的鏈條,在此情境下,他們聲稱歷史作為一個不變的事實可以被建構和重新呈現(xiàn)。他們從精神、政治等不同的層面來解釋其意識形態(tài)的民族認同,這些都離不開渴望恢復與古希臘聯(lián)系的這一希臘民族認同建構的背景。因此,現(xiàn)代希臘民族認同建構的中心是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過渡,如果沒有這個過渡,希臘民族認同的建構就不能實現(xiàn)其功能。

總之,從希臘民族認同建構過程的演變中我們可以得出:首先,這種演變不能理解為僅是希臘本土范圍的演變,它是全球化過程中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次,關于希臘人的重新定位以及與古希臘之間的歷史連續(xù)性的構造,是一種現(xiàn)代歐洲民族主義的體現(xiàn)。最后,希臘民族認同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全球緊密聯(lián)系的社會政治關系中以各種形式變化形成的,這樣的民族認同是在發(fā)展中不斷被建構的,同時也受到全球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

二、現(xiàn)代希臘國家中馬其頓人的身份

18世紀中期以前,在巴爾干半島,宗教被認為是區(qū)分民族認同的決定因素,并根據(jù)人們的宗教信仰來劃分他們的認同。所有奧斯曼帝國內的東正教徒,不論其文化背景,都是羅米人。單詞“羅米人”含有一種政治宗教關系含義,一般而言,羅米人中擁有希臘文化背景的人們構成了更高的社會階層。自17世紀以來,希臘語就成為巴爾干半島中東部地區(qū)最主要的商業(yè)文化用語,因此,羅米人中講希臘語的人們相比于其他東正教徒來說在希臘文化中更占優(yōu)勢地位。然而,主要的巴爾干國家的建立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在巴爾干半島發(fā)展起來的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下,人們的自我認同和對希臘人、保加利亞人等詞的賦義也發(fā)生了改變。隨著新的具有民族意義的希臘人、保加利亞人等概念的出現(xiàn),民族主義者把現(xiàn)存的社會文化視角納入到民族主義視角中。那些曾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希臘文化影響或希望得到希臘文化熏陶的人們更愿意稱自己為希臘人,而不再是羅米人。同樣的,位于較低社會階層上的人們趨向于稱自己為保加利亞人。國家宣傳在馬其頓人面前設置了一個艱難的選擇:他們不得不選擇一個國家認同,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同時稱自己歸屬于兩個國家。

當然,我們不能拿社會文化特征和社會結構來解釋民族認同或偏向于某一個民族,因為其他各種各樣的因素也會影響民族認同的選擇。民族認同的決定因素取決于擁有決定權的人們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和對各因素優(yōu)先順序的考慮,可能是種族優(yōu)先、家庭優(yōu)先或個人優(yōu)先。這種多因素決定的民族認同使得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在馬其頓人中普遍存在“民族認同的流動”現(xiàn)象。由于馬其頓人的民族認同具有流動性,因此總會有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發(fā)生:例如同一家庭的成員屬于不同的民族,如父親是真正的希臘人,卻也會撫養(yǎng)具有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認同的孩子。很多時候,教區(qū)、村莊的馬其頓人中持希臘認同的人會轉變?yōu)楸<永麃喍街鹘痰闹С终?,反之亦然。令人驚訝的是有時他們還會再次轉為他們原先的民族認同。總之,民族認同的流動在馬其頓人中是一種常態(tài),而非個例。

雖然民族認同是個人的政治決定,但并不意味著馬其頓人可以自由選擇民族認同。作為家庭成員的馬其頓人不能只顧自己的真實感受去選擇一種民族認同,因為在那種“生活已失去它的價值和意義”的大環(huán)境下,他們?yōu)樯孢x擇一個民族認同意味著至少有一個政治組織可以去保護其家人免遭其他民族的迫害。

同時,希臘馬其頓人的民族認同也具有一種模糊性。在現(xiàn)代希臘國家建設的同化過程中,他們大多都講希臘語,使用希臘文字,和希臘人的文化大致相同,但希臘的單一民族政策則把他們排除在希臘認同的大門之外,不承認希臘有馬其頓民族的存在。因此馬其頓人在認同過程中存在著糾結和沖突。希臘馬其頓人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在大的希臘民族認同中遭到了身份的喪失,認同出現(xiàn)混亂。小認同在大認同下受到打擊和壓制,馬其頓人的身份出現(xiàn)尷尬。

三、希臘政府對馬其頓人的同化和壓制

巴爾干戰(zhàn)爭(1912—1913年)標志著土耳其帝國的覆滅,從而導致馬其頓從土耳其帝國中分裂為塞爾維亞(瓦爾達爾馬其頓)、保加利亞(皮林馬其頓)和希臘(愛琴馬其頓)。[5]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重新劃分了馬其頓的領土,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三個國家分別開始了一個對馬其頓人的強制性同化過程,這三個國家進行強制同化時所采取的方法差不多相同,不過相對而言,希臘政府在主導國家建設進程中對馬其頓人的同化最為成功。強制性的希臘語言教育、掠奪、殺戮、大批的逃離、生理和心理恐嚇等形象地形容了愛琴馬其頓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的特征。今天,我們用新術語“種族清洗”來形容一個種族團體對其他占有土地的種族成員實施控制的系統(tǒng)性消滅。然而,這個術語是新的,與其相類似的其他實質性內容在二十世紀初的馬其頓就早已存在,換句話說,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各國不僅想同化馬其頓人,而且想破壞深深植根于馬其頓人民的有關文化、語言、宗教等民族文化遺產。

馬其頓人口版圖在1919年希臘和保加利亞簽署條約相互交換人口后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導致大約六萬的馬其頓人不得不離開希臘而移居保加利亞。不久,同樣的情形于1923年間又發(fā)生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1923年希臘和土耳其簽訂的以宗教而非族群為名義的人口交換條約,主要是以土耳其的東正教徒與希臘的穆斯林人口的交換,而這種名義上的宗教人口交換致使大概四萬馬其頓人被迫離開了希臘。這種人口的轉移對希臘馬其頓人來說是災難性的,在巴爾干戰(zhàn)爭之前他們在希臘北部整個區(qū)域內人口還是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此時他們則變成這一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因此,在國家建設和保護少數(shù)民族權利進程中,希臘政府在統(tǒng)治愛琴馬其頓之初采用的是不公正的政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馬其頓人不是被同化就是被壓制。在這期間,希臘承認了馬其頓人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并稱之為說斯拉夫語的希臘人。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其希臘化,讓愛琴馬其頓人通過抹去從馬其頓那里繼承的文化,使他們融入到希臘文化中。在1926年所有城鎮(zhèn)和村莊的馬其頓名字被改為希臘名字,在1927年所有教堂的斯拉夫語印刷品全部被銷毀,馬其頓語也被嚴格限制使用。希臘政府這種狹隘的政策在梅塔克薩斯君主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專政時期達到了頂峰,甚至個人私下里使用馬其頓語也是禁止的。而馬其頓人對這種政策的反抗導致了更嚴苛的政治對待,許多反抗者被定罪,流放到荒涼的希臘孤島。1936年希臘政府還通過法令強制馬其頓人改用希臘名字。

南斯拉夫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立對愛琴馬其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二戰(zhàn)結束后,愛琴馬其頓為了抵御法西斯的占領,形成了斯拉夫民族解放陣線,成為希臘共產黨的一支力量。在1946—1949的希臘內戰(zhàn)時期,大多數(shù)的馬其頓人加入了民主主義共產黨的陣營。希臘共產黨為了吸引馬其頓人為他們而戰(zhàn),保證了馬其頓人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并承諾在希臘共產黨統(tǒng)治下愛琴馬其頓有很大的自治權。然而在1949年內戰(zhàn)結束,希臘民主主義共產黨失敗,君主派獲勝。希臘君主主義派的勝利意味著馬其頓人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在希臘不會繼續(xù)被承認。

內戰(zhàn)結束后不久,希臘政府試圖同化那些戰(zhàn)后仍留在希臘的馬其頓人。20世紀50年代,政府在馬其頓民族的聚居地——弗洛里納地區(qū)開設了許多幼兒園,用希臘語而非馬其頓語來教化當?shù)睾⒆觽儭?959年,希臘政府在狹隘地對待馬其頓民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迫使馬其頓人公開表示在公共集會中不再使用馬其頓語。在希臘的軍事專制獨裁時期,(1967—1974)馬其頓人居住的邊界地區(qū)被視為限制區(qū)域,人們進出該地區(qū)的活動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更有甚者,1969年的一項法案規(guī)定希臘居民可以占有逃離的馬其頓人留下來的財產,愛琴馬其頓人民在接下來的幾年一直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迫。所有這些事實顯示,現(xiàn)代希臘政府對馬其頓人一直以來都實施的是狹隘的民族政策,對他們的同化和壓制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基本權利和利益。因為馬其頓人在希臘得不到官方承認,他們的各項基本人權也都受到限制,這種情況迫使許多馬其頓人移民到別的國家。

總之,希臘政府并不承認希臘馬其頓人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存在。希臘官方對它本國所有的少數(shù)民族的態(tài)度可以簡單地總結為一句話:在希臘只有一個少數(shù)民族可以得到國際的認可,那便是少數(shù)宗教派——色雷斯的穆斯林。從希臘官方的態(tài)度我們能夠看出馬其頓人在希臘的位置——對希臘政府而言,他們是不存在的。希臘雖承認在愛琴馬其頓有不同的人們存在,但視之為“講斯拉夫語的希臘人”。因此,希臘馬其頓人連自由表達自己民族認同的權利也被剝奪了。馬其頓人針對希臘在國家建設中的殘忍政策也曾團結起來發(fā)起數(shù)次爭取民族權利的斗爭?,F(xiàn)今在希臘仍有數(shù)個馬其頓人的組織在為得到希臘官方承認、維護其民族權益和保留和傳承其民族文化而奮斗。這些組織從未提出如自治或脫離等敏感的話題,然而希臘政府不僅沒有同意這些運動組織的請求,反而還對他們的活動進行殘酷地鎮(zhèn)壓。

四、結語

毫無疑問的是,希臘政府對愛琴馬其頓少數(shù)民族的壓制剝奪了其基本的民族權利,并在此基礎上損害了他們的其他權利,如建立文化組織機構的權利、少數(shù)民族語言教學的權利等。希臘政府除了承認希臘人以外不承認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存在,不僅不允許馬其頓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還堅持對他們的同化,只要有人挑戰(zhàn)希臘民族認同的神話,狹隘的民族政策便會針對、迫害他們。這對于被譽為“民主的誕生地”的希臘而言無疑是一場悲劇。

現(xiàn)代希臘民族認同的構建和希臘官方愛琴馬其頓地區(qū)馬其頓少數(shù)民族的態(tài)度可以為其他現(xiàn)代民族國家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通過教育體系、大眾傳媒、公共權力干預等手段自上而下構建的民族認同,可以使人們共同享有具有同質性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群體內的情感歸屬和群體整合,進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但對除本國主體民族外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排斥和敵視,甚至通過公權力的強力介入對實現(xiàn)對少數(shù)民族的同化和壓制,進而達到消除民族文化的異質性的目的,這些做法不僅會嚴重損害少數(shù)民族人們的基本權利和利益訴求,也與我們倡導的堅持文化多樣性的理念背道而馳。

[1]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2] (英)安東尼·史密斯.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tài)、歷史[M].葉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希)約翰·科里奧普羅斯,薩諾斯·場在戲劇結構中的美學價值維萊米斯.希臘的現(xiàn)代進程[M].郭云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J Friedman.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4.

[5] 郝承敦.從巴爾干聯(lián)邦計劃看蘇南在冷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略分歧[J].聊城大學學報,2002,(6).

猜你喜歡
愛琴馬其頓希臘政府
黃碼
小黑驢
故鄉(xiāng)槐花滿山崖
2019馬其頓數(shù)學奧林匹克(初中)
馬其頓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群眾(2019年4期)2019-03-19 12:02:46
馬其頓更名記
第一財經(2018年23期)2018-06-26 09:18:06
希臘債務危機的現(xiàn)狀、原因和對我國的啟示
希臘危機:高盛“巨獻”
繽紛愛琴
流行色(2005年7期)2005-04-29 00:44:03
隆尧县| 新竹县| 长汀县| 湘潭县| 建始县| 菏泽市| 邳州市| 澳门| 清丰县| 舞阳县| 汽车| 虞城县| 色达县| 根河市| 江永县| 高雄市| 翼城县| 崇仁县| 华宁县| 施秉县| 镇原县| 扎兰屯市| 南投市| 历史| 嘉峪关市| 昭通市| 十堰市| 绥棱县| 洱源县| 苏州市| 景洪市| 缙云县| 马公市| 永丰县| 兰州市| 平度市| 无锡市| 新兴县| 东源县| 十堰市|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