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化州市第一小學 楊鵠后
淺談如何讓學生愛上作文
文/茂名化州市第一小學 楊鵠后
學生若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文難”的問題就可以找到解決的突破口。那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呢?
俗語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由于小學生的閱歷淺,沒有多少詞匯和生活經(jīng)驗,所以寫作文時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字下紙的窘境,選材的范圍也是非常狹窄,甚至是因襲陳舊,題目內(nèi)容大致雷同。那么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是首要的提前,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涉獵多方面的有益讀物,如:動物、植物、人物故事、生活趣事、天文、地理方面知識的書籍。在引導學生多看書的同時,教師應分時間段,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預定閱讀的目標,然后在班上制訂讀書表格,注明每位學生的讀書情況,比一比,誰看的書最多。與此同時,在班中成立一個愛書吧、圖書角,讓學生們把喜歡看的書帶來,與同學互相交流傳閱,并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充當小主人的角色,活生生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印象深刻,也是讓學生愛上作文的必要條件。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我常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如做游戲、口頭作文 (即興作文)比賽、開故事會等等。如三年級教孩子們寫 《玩得真開心》。為了指導好學生作文,習作前,我讓孩子們做吹泡泡的游戲,并要求大家要細心觀察同學們吹泡泡時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游戲時,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玩得不亦樂乎。做完游戲后,我再讓學生描述吹泡泡的場面。孩子們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描述起來便繪聲繪色。這樣,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什么難事了,寫出來的文章十分的生動活潑。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要求學生寫人物傳說 (故事)的文章,習作前,我就要求學生上網(wǎng)或查找資料,找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即最崇敬的人)的故事,然后在班上開了一個故事會。由于預先讓學生準備得很充分,所以大家都積極上臺演講。講故事的講得眉飛色舞,聽故事的聽得津津有味。最后讓學生把這次故事會的過程寫下來,學生寫起文章來便有話可說了。通過這些多形式的訓練,訓練了學生的口頭敘述能力和描寫、抒情等多種方式的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在故事人物思想的熏陶下到了情感的教育,還讓學生在故事會中輕松學會作文,提高寫作水平,正可謂一舉三得。
學生寫作的素材來自生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寫作積累素材。學生雖然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現(xiàn)實生活中,但細心觀察者甚少,大多數(shù)對周圍的人和事、景和物往往是熟視無睹,缺乏觀察,寫起文章來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對寫作文便產(chǎn)生一種恐懼感。因此,教師首先要善于引導他們?nèi)プ屑氂^察生活中的事物,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并多進行練筆。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上這樣或那樣的事,有開心的、有傷心的、有感人的……我們作為語文教學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時地寫下來,要寫真人寫實事,要寫出真情實感。寫得詳細感人的,教師要及時讀出來,與大家分享,寫得不多、不具體的,教師也要適時引導及鼓勵。記得有一次,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有一位女生在乘車的途中暈車,嘔吐起來,吐出的臟東西很臭,有的同學忍不住捂住了鼻子,但有兩個同學馬上走到女孩的身邊,給她送去紙巾,問這問那。我趕快過去給她擦些風油精,給她貼上暈車貼。這時,還有一位男同學拿來了掃把和地拖,把臟地板打掃干凈,好像一點都不覺得臭的樣子……看著這一切,連我都感動了。于是,我立即對同學們說: “今天發(fā)生的這件事,就是最好的寫作題材,請同學們回去把你親眼目睹的事情經(jīng)過寫下來……”寫起文章就更有真情實感。
在作文教學中,有時候還要把握好寫作的契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四年級有個單元習作是要求學生寫 《家鄉(xiāng)的變化》,剛好,在我們學校不遠處的街道剛剛修建好,可謂舊樣換新顏。我靈機一動,組織同學們?nèi)⒂^民主路街道的新貌。平時同學們都知曉以往這條街的坑坑洼洼的樣子,通過觀察對比民主路一前一后的變化,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家鄉(xiāng)的變化,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當學生寫起作文時就不愁無話可說了。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