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代 東
(華南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循環(huán)與備胎:斯坎倫道德契約主義面臨的論證難題
陳 代 東
(華南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約翰·羅爾斯在《正義論》中復興的契約論證方式在最近三十多年從兩個互競的方向得到了拓展。一方面是大衛(wèi)·高蒂爾在《協(xié)議而致道德》中通過審慎理性對利益的追求開出道德;另一方面是托馬斯·斯坎倫在《我們彼此負有什么義務》中通過道德理性為道德的正當與不正當所做的辯護,這種契約主義比較忠實地追隨了羅爾斯。斯坎倫的契約主義論證面臨著循環(huán)論證和契約是備胎的批評。不過,對斯坎倫的契約主義循環(huán)論證和備胎的批評失之寬泛和輕率;斯坎倫的契約主義論證在選擇、驗證道德原則中擔負了重要作用,既未循環(huán),也非備胎。斯坎倫的契約主義是當前道德契約論中最為成熟的版本。
托馬斯·斯坎倫;契約主義;循環(huán)論證;備胎
眾所周知,約翰·羅爾斯于1971年發(fā)表的巨著《正義論》被視為契約論在當代得到復興的標志,且應用的領域從政治為主轉向道德為主,從而使道德契約論在當代蔚為大觀。繼羅爾斯之后,道德契約論在相當不同的兩個方向得到了發(fā)展。一個方向是大衛(wèi)·高蒂爾(David Gauthier)在《協(xié)議而致道德》[1]一書中闡發(fā)的霍布斯式的自利道德契約論,他把道德視為為了相互合作的利益而對自己最大化自利理性的約束,從而從審慎理性中開出道德,打通了非道德價值與道德價值之間的通道。一個方向是托馬斯·斯坎倫 (Thomas Scanlon)窮20年之功提出的康德式的非自利道德契約主義,該理論從人們不得不共同生活在一起為基本起點,以合理拒絕(reasonable rejection)為測驗方式,尋求一種彼此都能夠承認的原則,從而為道德的狹義部分(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正當與不正當)提供了一個有影響力的說明,該理論頗具代表性,因此被專門命名為“道德契約主義(contractualism)”。石元康認為:“一個道德理論是契約式的只要并且只有當它宣稱或主張所有的道德原則(包含分配公正的原則以及個人的責任及義務的原則等)都是由契約所導出或是建立在契約上的,無論這個契約是明確的、隱然的或是假然的?!盵2]可見,道德契約的基本觀點是:契約是道德原則產生的唯一根源。更具體地,萊斯諾夫認為,所有契約論都具有唯意志論的、合意的(consensual)、個人主義的、理性主義的特征[3]14-15。然而,近來這些所謂的契約論的根本特征已經受到了質疑,由此導致了契約論傳統(tǒng)面臨的危機。金里卡(Will Kymlicka)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道德理論中根本就不存在一個契約論傳統(tǒng),而只存在一種諸多不同的傳統(tǒng)基于諸多不同的理由加以運用的契約論方法?!盵3]397換句話說,當代的種種被稱之為契約主義的理論,唯一的相同點就只是在于契約論的方法。與此相印證的是,羅爾斯通過契約論方式達成的正義原則并未被廣大學者公認,反而是他的契約論方法成為關注的中心。如果說契約論傳統(tǒng)意味著所有的契約論都共享了相同的形式性要件(如自然狀態(tài)、人性設定、契約過程、締約結果)和實質性要件(自然狀態(tài)的描述、人性內容、契約過程和結果)的話,我們可以認為金里卡的判斷是對的。實質性要件因時代而變化,唯有契約論的形式結構基本上保持了穩(wěn)定。就此而論,如果契約論傳統(tǒng)被擊倒的話,契約論的方法可以被視為契約論傳統(tǒng)的繼承者得以繼續(xù)存在。然而,契約論方法似乎從來就處于一種根基不穩(wěn)的狀態(tài)。契約論方法指的是締約各方經過一個相互之間討價還價的過程而得到共同認可的結果的整個過程,它本身是一種分析工具,而不是指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契約。這一過程對于契約論來說不可還原、也不可取消。但這一契約論者自認的理論優(yōu)勢最近遭遇到了危機。這個危機,一方面來自于契約論遭受到的循環(huán)論證的指責,其基本意思是說,契約論通過締約過程所要達到的結果在理論家對自然狀態(tài)、人性的設定中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或者理論家們?yōu)榱说贸鲂枰慕Y果而去設定什么樣的自然狀態(tài)、人性內容。當羅爾斯認為原初狀態(tài)中的理性人會選擇他的兩個正義原則時,麥金泰爾批評說:“不但處于某種無知之幕后的原初狀態(tài)中的有理性的人確實會選擇如羅爾斯所主張的正義原則,而且只有處在此種原初狀態(tài)的人才會選擇此類原則?!盵4]這其實就指明了其中包含的循環(huán)論證的錯誤。這種指控對霍布斯式契約論和康德式契約論都同樣具有嚴重威脅。另一個威脅來自于“備胎”的指責,其基本思想是,契約在論證中本來應該承擔根本性的作用,然而事實上其作用被其他要素如理由的博弈取代了,它成了一個聊勝于無的備用品,因此,契約論證方法不過是一個當理由博弈不完滿時的一個備胎。對于大衛(wèi)·高蒂爾而言,討價還價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契約不大可能被看成是“備胎”。而康德式契約論則容易受到這方面的批評。這種批評以石元康對羅爾斯契約論的批評為代表,由于斯坎倫契約主義與羅爾斯契約論的親緣關系,很可能這種針對羅爾斯的批評就能夠傳遞到斯坎倫的道德契約主義上。因為,從表面看來,斯坎倫的契約主義由于從某些道德前提出發(fā),得出道德原則,似乎本身天然地帶有循環(huán)的弊??;而且,他把主要論證任務放在理由的互競之上,因此契約似乎只是一個備胎。本文將主要處理對斯坎倫道德契約主義的這兩個批評。
斯坎倫的整個道德契約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理性而自由的人們都希望和他人共存于一個社會中,作為理性的生命,他們都同樣具有內在的價值,他們都希望以一種被他人認為正當的方式去行動,這種行動不能被具有類似動機的人不能合理拒絕的原則所拒絕。他著名的契約主義公式如下:
一個行為如果其實施在某種境遇下會被一般行為規(guī)則的任何一套原則所禁止,那么,這個行為就是不正當的;該套原則作為明智的、非強制的普遍一致協(xié)議之基礎,是沒有人能合理拒絕的[5]163。
從字面上來看,斯坎倫的契約主義公式具有幾個要求:一定的使用環(huán)境,一個行動是否實施需要先得到正當與否的判定;其判定的根據是一套原則;該套原則是人們協(xié)議的結果;人們是否接受該原則要接受合理拒絕的檢測;在斯坎倫的理論中,最終擔當合理拒絕任務的是實質性的理由。其基本的論證程序以倒轉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是:締約的環(huán)境→實質性理由→原則→判定某個具體行動的正當性。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斯坎倫遭到了循環(huán)論證的批評。
但這一批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循環(huán)論證的批評,在我們看來,實際上具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涉及到整個道德領域內部和外部的爭論。這是從論證的結構形式上而言。從論證形式上而言,這一批評可以表達如下:N不等于G,我們應該用N推出G,而不是N推出N,否則就是循環(huán)論證。據此,對斯坎倫的一種典型的批評意見認為斯坎倫的契約主義是循環(huán)的:“它試圖避開要回答的問題。它沒有通過論證得到合作、共識以及尊重他人的道德價值,卻從一開始預設了它們的道德價值?!盵6]303但這個循環(huán)論證的批評存在著一個深厚的背景,即自然主義倫理學與非自然主義倫理學的爭論,道德理論一定要從自然事實中建立起來,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成一體,從人類道德內部自我生長和建構。如果持有一種類似于功利主義的道德理論建立方式,那么毫無疑問道德必須從非道德的自然事實中產生,那么不僅斯坎倫的契約主義,而且任何契約論,甚至美德倫理學都是循環(huán)論證的。因為,這些理論都把人應該有道德看成一個基本前提,不同在于道德以何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和如何發(fā)揮效力。契約論方法的批評者們把這種顯見的循環(huán)視為惡的循環(huán),其典型例子即“單身漢就是沒結婚的男人,沒結婚的男人就是單身漢”。美德倫理學也遭到這樣的批評。而赫斯特豪斯在反駁這類批評時堅持認為,美德倫理學用美德來定義有美德的人并用經驗事實來定義美德,并不是一種惡的循環(huán),而是站在了一個我們事實上已經無法剝離的道德境況中。因此,在道德上,我們肯定無法持有內格爾所說的那種無立場(no where)的立場[6]256。因此,一旦擺脫自然主義倫理學的唯一視角,那種惡循環(huán)論證的批評就是令人質疑的。這一回應可以自然地被引用過來回應對于斯坎倫契約主義的批評:我們已然處于一個道德的境況中,道德論證乃是對愿意道德的人而言的,我們并不奢求對反道德、反社會者給出一個證明。此層次的循環(huán)論證批評,我認為失之于寬泛,且出于不同立場的批評,在立場本身缺乏正確標準的前提下,這一批評并不致命。斯坎倫本人也從拒斥“僅有福祉才具有道德重要性”這一角度進行了回應,指出了具有道德重要性的事物和概念的多樣性。
對契約主義循環(huán)論證的指責的第二個方面在于,在道德內部,他通過一個契約過程,完成的不過是從G到G’(G和G’在此均指決定原則的實質性理由)的流轉,且G等同于G’。那么,這一批評實際上是以實質性要素為載體體現(xiàn)出來的論證形式上的循環(huán),針對這樣一種批評,如果我們能夠表明斯坎倫通過其合理拒絕過程(在此即是契約之討價還價的過程),G并不預設G’且也并不必然等同于G’,同時G’在決定原則之可拒絕性時具有道德上的重要性,那么我們就擊敗了這一批評。因此,這個論證其實包含了兩個步驟:第一,為G指定一個道德空間,其中G’包含在其中,G’包含在其中并不是指定,而是由于情境的決定而納入,換言之是被斯坎倫所說的判斷敏感態(tài)度所促發(fā)。這一階段的推理可以表述為:
在環(huán)境C中,具有一般理由G(G1、G2、G3……),通過合理拒絕的檢測,G’成為決定原則之可拒絕性的最終根據。
經過一個簡單的形式化,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已經不能認為是循環(huán)論證了。這一批評對于羅爾斯或許有效,因為他的無知之幕屏蔽了所有有關個人特殊性的知識,只留下可保持契約公平性的條件,然而,正如斯坎倫自己所承認的那樣:他的契約主義并不采取在無知之幕后選擇的方式[7]。他所具有的前設,只不過是幾乎所有道德理論都需要的人與人之間共同生活、人的理性能力、人與人之間基本的尊重與承認這些稀薄的設定,再加上一個道德的狹義領域:我們彼此之間的義務,即道德對錯。這些設定的確使得哪些原則成為人們的可選項的范圍被圈定了,哪些理由能夠被作為決定根據也被圈定了,但這些原則的選擇、理由的力量都與人們面臨的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它們的力量并不是一勞永逸的,環(huán)境變化會決定顯見的原則和理由是否最終成為實際的原則和理由,這豈是論證循環(huán)能涵蓋的?
這個循環(huán)論證的第二個步驟是:被選出的實質性理由是否具有足夠的道德力量,是否像功利主義的福祉事實這樣具有吸引力。在斯坎倫的整個契約主義體系中,我們注意到,他的理論更主要的是關心道德錯誤:一個行動被判定為道德上是錯誤的,它就是我們不去做它的充分理由。在人際道德中,我們首要的是去關心我們如何使自己的行動能夠向他人證明。這部分道德的核心在權利的保護而不是利益的獲得,雖然獲得利益也很重要。道德正當性顯現(xiàn)自身的方式不是在取得正向利益時,而是在權利被破壞,人格尊嚴被踐踏時;當此之時,它的道德力量和吸引力甚至比道德利益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那時,我們要求的不過僅僅就是得到公正對待而已!例如,著名的“于歡刺死辱母者案”中,于歡被判無期時國民的正義的憤恨就已經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而后來的改判又讓國人深感安慰、正義回歸。
循環(huán)論證的批評在我看來不適合斯坎倫契約主義的核心在于,它把人們生活中直覺性的道德價值、信念看成自明的,斯坎倫似乎經過契約論證以后,不過是對這些價值和信念的認肯而已。但是,斯坎倫的契約主義實際上在這一直覺后面,還有一個更為根本的理由的核查、推理過程,因此,這至少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過程。不清楚這一點,我們就很可能低估他的契約主義的價值。正如布拉德·胡克(Brad Hooker)所看到的:“實際上,契約主義者能夠且應該采納一種雙層圖景的解釋模式。”[8]
然而,這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如果我們把論證的負擔放在理由的核查、權衡和推理上,那么契約是否就成了一種擺設,一種備胎?這是我們下面要解決的問題。
斯坎倫契約主義備胎說本質上否認了其契約論的理論本質。奧羅拉·奧尼爾(Onora O’Neil)在《契約主義與建構主義》[9]319-331一文中對契約主義和建構主義進行了區(qū)分。所謂契約主義的,是指道德原則的證成基于協(xié)議;所謂建構主義的,是指道德原則來自于一個實踐的、反實在論的、客觀性的過程。由此,他認為,斯坎倫的契約主義是建構主義的而不是契約主義的。他的理由如下:第一,斯坎倫對于欲望的理性化理解從根本上斷絕了他的道德原則基于協(xié)議的可能。斯坎倫雖然強調了道德動機的基礎是“一種按照能向他人證明的方式行動的欲望”[5]8,但是動機的能力僅僅是理性之規(guī)范性的一個結果;由于斯坎倫對欲望的理性化理解,使得欲望和需求在他的契約主義中是多余的。但是,欲望在契約論中具有根本作用,締約各方進行締約活動的起點就在于把各種不同的欲望和需求進行矯正、統(tǒng)合,最終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共同意愿,契約各方的交鋒也就是各自欲望的交鋒,正是這種交鋒表現(xiàn)了締約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第二,由于欲望的作用被取消,斯坎倫只能把契約證明寄望于理性證明過程。在斯坎倫這里,這個過程表現(xiàn)為“眾多行動者彼此交流他們各自的理由,從而不得不把(他們認為)其他人能遵守和重視的它們的判斷和態(tài)度展現(xiàn)給他人”[9]329。但是,由于上述理由被斯坎倫看成是多元異質的,我們無法斷定被作為理由的那些考慮的充分必要條件,所以我們也無法提供任何確定的分析。換言之,我們無法通過這個過程得出具體的結論。第三,斯坎倫的道德證明過程無法達到我們試圖向其證明行動和建議的人那里。因此,這一部分,我們需要審視契約推理在斯坎倫道德理論中的作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仔細考慮作為一種契約論,契約在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們看來,有三個地方。第一,契約是否吸引了某種情境中的人們試圖達成契約的狀態(tài);第二,推理、論證過程是否給各個體留下了論辯的空間(討價還價),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推理程序不能是一個人的內心獨白;第三,論辯的結果是否達成了一個規(guī)則、規(guī)范或者原則,它們?yōu)槿藗冸S后的行動提供指導和公共理由。
根據斯坎倫自己的觀點,他的道德理論之所以是契約主義的,原因之一在于“合意”這一概念在契約中的重要作用。他說:“關于一種共有意愿(a shared willingness)——修正我們的私人需求以尋求一個其他人也能合理接受的正當性證明的基礎——的觀念,在回溯到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傳統(tǒng)中是一個核心因素。稱我的觀點為‘契約主義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強調它和這種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盵5]6在此,斯坎倫旗幟鮮明地告訴我們,他的道德理論就是“契約主義的”,因為這個“共有意愿”在其中有關鍵作用。當然,這只是斯坎倫的一面之詞。我們需要仔細看看他的“共有意愿”之來龍去脈。在《我們彼此負有什么義務》一書中,“共有意愿”實際上是指這樣一種意愿,它是締約各方想要達成的意愿,在此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其內容不僅是“為了尋求某種好處,也是為了尋找原則”[5]6;這個共有意愿具有激發(fā)締約各方隨后行動的能力。按照斯坎倫的觀點,“共有意愿”的核心表達就是“對他人的可證明性(justifiability to others)”[5]5。斯坎倫說我們思考對錯道德也就是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思考在他人不能合理拒絕的基礎上思考什么東西是能夠向他人證明的。這個概念之所以被斯坎倫看成是契約主義道德的基礎,就在于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根據他人無法合理拒絕的理由得出“什么是正當的、什么是不正當的”一致意見。根據這些一致意見,道德概念確認了其包含的屬性,并且也對不能證明的行為提出了約束。
就傳統(tǒng)契約論以及羅爾斯的契約論而言,首先需要設定一個自然狀態(tài)或者原初狀態(tài),它們指定了契約活動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主觀條件表明了締約各方的能力條件,比如締約各方的動機、能力,這使締約變得可能;客觀條件表明了締約活動的客觀環(huán)境,這使締約活動變得必要。比如在羅爾斯那里,簡單說來,主觀條件就是相互冷淡或對別人利益不感興趣;客觀條件就是物質上的中等程度的匱乏。這種條件設定就使締約各方既存在利益沖突也存在利益共享,從而使得締結契約變得必要。
斯坎倫的契約主義似乎并沒有指定這樣的環(huán)境;并且,在羅爾斯那里,為了排除不必要的偶然因素對于最終結果之普遍性的影響,羅爾斯引入了無知之幕的概念;斯坎倫的理論中沒有這樣的信息控制。我們也幾乎找不到他對于前締約狀態(tài)和締約后狀態(tài)的描述。那么,這種締約活動是如何變得必要的呢?
實際上斯坎倫的道德理論中也存在著一些對締約環(huán)境的描述。這種描述就隱含在他對那個“共有意愿”之來源和內容的理解中。斯坎倫的道德動機論表面上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人們會具有“尋找原則”這樣的欲望。這個欲望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行動對于他人的可證明性。為什么會擁有這樣奇特的欲望呢?據我們理解,一方面,斯坎倫意識到我們處于這樣一種條件中:我們不得不與他人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這是他們不能合理拒絕的,只要他們也受到這一理想激發(fā)的話[5]163-164。
換句話說,和他人友好地生活于這個社會中對大家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我自己和他人都想享有這種好處。這種理想的進一步的理由其實就在于我在道德動機里面所提到的那些理由,對于人的生命或者理性生命的價值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承認。從這個角度來說,和他人的友好生活為從根本上實現(xiàn)個人的理性本質、自我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斯坎倫已經認識到,價值多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個基本的事實。個體行動者在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計劃(或者自己的善)時,由于價值之間的不可通約,很可能發(fā)生沖突,以致于各方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理性本質本身又給各個體回應這種沖突的方法提出了限制。于是,當我的行動涉及到別人時,作為行動者,我只能寄望于向對方證明我的行動的正當性,或者讓對方接受我的價值,或者取得對方的理解,或者我們就此類狀況形成了一個規(guī)則,以便對我們的行動進行證明和辯護。由此看來,至少說明這個“共有意愿”基本上完成了一般契約論的欲望所承擔的任務。
根據Onora O’Neil的批評,締約各方的共有欲望才是契約論的起點。我在上面的論述都是以欲望的形式來描述的,事實上是斯坎倫已經拋棄了欲望的概念,而代之以實質性理由的概念。但是,根據我在上文中對理由的論述,實質性的理由可以證明一個行動的合理性,但是未必能夠激發(fā)行動者就去那樣行動。而斯坎倫也認為,一個行動真正被實施是和那個具體的環(huán)境有關聯(lián)的。如果是這樣,上面對于“共有意愿”的作用的分析就因為斯坎倫對于欲望的理性化解釋就只完成了一部分。如何保證行動者必定會參與締約活動呢?斯坎倫的辦法是對行動者的能力進行設定。在他看來,締約各方都是理性人,所謂的理性人就是一個“講理的造物——有認知、評估和被理由說服的能力,并因此而具有判斷敏感態(tài)度”[5]10?!拔覛w諸理性造物的能力既包括了為了信念而認知、評估和被理由說服的能力,也包括了為了諸如意圖、恐懼和贊美等其他態(tài)度而認知、評估和被理由說服的能力?!盵5]10從根本上說,理性人就在于他的理性敏感性。換句話說,如果他認為某個理由是具有說服力的,他就會根據那個理由去行動,而不會再去畫蛇添足地尋找什么欲望來激發(fā)自己。“人們有理由希望以一些方式來行動,這些方式的正當性是可以向他人證明的,以及當一個理性的行動者承認某事物是理由時,我們就不需要進一步的解釋,他或她如何能被說服按照理由行動?!盵5]164這句話非常明白地表達了那種共有的意愿被理性化地理解之后為何還具有激發(fā)行動的能力:即推動締約各方參與締約活動的能力。正是理性的行動者認識到了自己的相關處境、自己的目標追求、對人的理性本質的認可使得契約成為可能。
迄今為止的所有倫理學家無不希望能夠給世人提供一個完美的倫理理論,不僅在理論上邏輯清晰、無懈可擊,能為人們的道德辯護提供最為充分的理由,而且也能以理服人,打動那顆已然被物欲所遮蔽的冷漠的心,激發(fā)人們去行動。斯坎倫的道德契約主義試圖從道德理性證明契約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具有整合個體意愿成為共同意愿的強大聚合能力,從而讓康德提出的可普遍化原則以契約主義的方式得到展現(xiàn),就此而論,他無愧于自羅爾斯以來從形式上對康德路線的發(fā)展;而且,由于他對道德正當與不正當特別地位的堅持,并在道德理性基礎上為道德行動辯護,堅持理性對于人的欲望的宰制作用,又從實質上繼承和發(fā)展了康德的道德理論內容。于此可見,他的道德契約主義的論證方式較為一致地處理了理性與情感、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問題,不失為一種比較圓融的道德理論。
[1] GAUTHIER D.Morals by agreement[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
[2] 石元康.羅爾斯[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0.
[3] 邁克爾·萊斯諾夫.社會契約論[M].劉訓練,李麗紅,張紅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4] 麥金太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314.
[5] 托馬斯·斯坎倫.我們彼此負有什么義務[M].陳代東,楊偉清,楊選,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 唐納德·帕爾瑪.為什么做個好人很難——倫理學導論[M].黃少婷,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
[7] 托馬斯·斯坎倫.寬容之難[M].楊偉清,陳代東,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6.
[8] HOOKER B.Contractualism,spare wheel,aggregation[M]//MATRAVERS M.Scanlon and contractualism.Great Britain:Frank Cass Publishers,2003:60.
[9] O'NEILL O.Constructivism vs.contractualism[J].Ratio,December,2003(16).
[責任編輯 邱忠善]
Circularity and Spare Wheel: Problems in Scanlon's Moral Contractualist Argument
CHEN Daid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The way of contractualist argument that John Rawls renewed inATheoryofJusticehas been developed in two competing directions in the recent thirty years. On the one hand, David Gauthier, inMoralsbyAgreement, put the moral theory in pursuit of profits based on prudential ration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omas Scanlon defended for the morality of right and wrong based on moral reasonableness inWhatWeOwetoEachOther, and his contractualism faithfully followed Rawls' approach. However, Scanlon's contractualism is facing the criticism of circularity and spare wheel.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criticism is too broad and reckless; in his moral theory, contractualis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electing and testing moral principles. It is neither circular nor the spare wheel. Scanlon's contractualism is the most sophisticated version of doctrines of moral contract.
Thomas Scanlon; moral contractualism; circularity; spare wheel
2017-01-10
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wym11047);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4ZXX019);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2017GZYB68)
陳代東(1977-),男,四川宣漢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倫理學原理、西方倫理學。E-mail:1172413694@qq.com
B82
A
1004-2237(2017)04-0031-06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