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孜
初看《鍛煉鍛煉》,我總會忍不住笑,但笑后卻感覺有些沉重。我為何笑?而這笑又反映了什么?于是,我?guī)е@些疑問思考《鍛煉鍛煉》的喜劇性。
在《鍛煉鍛煉》中,趙樹理堅持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忠于農(nóng)村真實生活,創(chuàng)作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自私自利、愛偷懶的落后農(nóng)民“小腿疼”和“吃不飽”,愛當“和事佬”、自以為摸透別人性格、不腳踏實地開展工作的老主任王聚海,讓讀者在因書中人物的行為發(fā)笑時也看到了當時農(nóng)村生活的真實狀況。
“小腿疼”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太婆,有力氣瞧小孫孫做做飯的,但就是懶,不肯做,還讓媳婦“照著她當日伺候婆婆那個樣子伺候她”。由此“小腿疼”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就暴露無遺了?!靶⊥忍邸钡膽谐吮憩F(xiàn)在不讓媳婦下地、要媳婦在家伺候她之外,還可從“小腿疼”這個綽號看出來?!靶⊥忍邸睘槭裁唇小靶⊥忍邸?,皆因她年輕時候小腿上生過連瘡,不過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治好了,但她為了使喚丈夫,在治好后和丈夫說留下了腿疼根,這樣也為她的偷懶找到了好借口:“高興時候不疼,不高興了就疼;逛會、看戲、游門、串戶時候不疼,一做活兒就疼;她的丈夫死后兒子還小的時候有好幾年沒有疼,一給孩子娶過媳婦就又疼起來;人社以后是活兒能大量超過定額時候不疼,超不過定額或者超過的少了就又要疼”。反正“疼”是她自己才能感受到的,她自己說“疼”別人也沒辦法證明真假。就算鄉(xiāng)里的醫(yī)務站辦得不錯,可還是拿她的腿疼沒辦法。于是,“小腿疼”就仗著自己的“腿疼”,明目張膽地偷懶,但在有利可圖的時候卻絕不放過機會下地。她既想偷懶又貪圖便宜的自私心理使她的行為矛盾又可笑,她卻毫不以此為恥,還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做得很正確,對自己所處的可笑境地毫無意識,如此滑稽行徑哪能不讓人發(fā)笑。
“吃不飽”原名李寶珠,她嫁給她不算滿意的丈夫張信只是為了找個“過渡時期”的丈夫,等什么時候找下了最理想的人再和他離婚。既然張信只是她“過渡時期”的丈夫,自然她就不會完全按“自己人”來對待他。因此,她暗自規(guī)定并暗自執(zhí)行了一套政策:①她掌握經(jīng)濟大權;②她只負責做飯和針線活,其他活都是張信負擔;③她想吃什么穿什么就吃什么穿什么,對張信自然是她做什么買什么張信就吃什么穿什么。不僅如此,自從實行糧食統(tǒng)購以來,李寶珠時常喊說“吃不飽”而不下地勞動,“吃不飽”這個綽號就由此得來。但實際上,張信不在家的時候,“吃不飽”自己開小灶,做面條吃,還做些火燒餅干鎖在箱里,幾時想吃幾時吃。而張信只能吃“吃不飽”用面條湯和幾顆米熬的兩碗糊糊粥??伞皶r常做假的人,沒有不露馬腳的”,張信常發(fā)現(xiàn)床鋪上有餅干屑,在糊糊粥也有一兩根沒撈盡的面條??蓮埿乓膊桓液汀俺圆伙枴碧幔灰颉耙惶峋偷蒙鷼?,一生氣‘吃不飽就提離婚”。有一次張信端著碗在門外和大家一起吃飯,隊長張?zhí)桶l(fā)現(xiàn)他碗里有一根面條,這下可好了,“吃不飽”暗自執(zhí)行的政策不僅張信知道了,連別家人也知道了??伞俺圆伙枴辈还?,只管自己執(zhí)行政策,一樣厚著臉皮說“實在吃不飽,實在勞動不了”??蓱z真正吃不飽的張信得忍著氣、忍著別人的調(diào)侃下地勞動。值得注意的還有一點,“吃不飽”在有便宜活做的時候絕不會受她的第二條政策束縛,絕不會說吃不飽。由此,人物“吃不飽”的復雜性就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她愛偷懶又愛貪小便宜,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之余也會給丈夫熬點糊糊粥,畢竟丈夫也算半個“自己人”。對于“吃不飽”暗自規(guī)定暗自執(zhí)行的政策,大家心知卻不明說,就看他們夫婦倆的笑話;“吃不飽”不肯下地勞動要偷懶的小心思大家也都看得出來,可“吃不飽”毫無意識,她就覺得別人拿她沒辦法,理直氣壯地繼續(xù)自己開小灶,繼續(xù)在要勞動時喊“吃不飽”。這欲蓋彌彰的行為哪能不讓讀者發(fā)笑?
而老主任王聚?!昂醚芯棵總€人的‘性格,主張按性格用人,可惜不懂得有些壞性格一定得改造過來。他給人們平息爭端,主張‘和事不表理,只求得‘了事就算?!彼J為只有懂得他這一套的人才能當?shù)昧烁刹?,不能照他的這一套來辦事的人就還得“鍛煉鍛煉”??墒胫?,正是因為王聚海這套“和事不表理”的工作方法,間接包庇了“吃不飽”和“小腿疼”,使得他們越發(fā)囂張,群眾對此也十分不滿。而楊小四就和王聚海不一樣了,楊小四用大字報公開批評“吃不飽”和“小腿疼”,不追求什么“了事”,只為能整治落后農(nóng)民的不良習氣。王聚海對楊小四的做法卻十分不滿意,還想阻攔楊小四,勸說楊小四學會用他的這一套方法,多去“鍛煉鍛煉”。結(jié)果,最后要鍛煉鍛煉的人不是楊小四,反倒是要楊小四鍛煉鍛煉的王聚海。老主任王聚海自以為是地運用他的一套工作方法,只看到群眾表面的平和,沒看到底下群眾的不滿;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還要別人去學習他那套工作方法。王聚海這一系列自以為是的行為實在可笑。
生活中的矛盾沖突正是產(chǎn)生喜劇的根源。在喜劇中,美以壓倒優(yōu)勢撕毀著丑,對丑的渺小本質(zhì)進行揭露和嘲笑,而被嘲笑的對象從不認為自己是可笑的?!靶⊥忍邸薄俺圆伙枴焙屠现魅瓮蹙酆H齻€人都處在一個矛盾中,他們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他們看不到自己思想上的錯誤落后,不能對自我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因而無法靠自身改正,更對自己的可笑處境毫無意識,這正是他們的喜劇性所在。
此外,《鍛煉鍛煉》的喜劇性還表現(xiàn)在它的寓莊于諧,其通過“諧”——三個喜劇性人物“小腿疼”“吃不飽”和王聚海的矛盾思想和行為的描寫,表達了“莊”——在整風時期,干部如何改造落后農(nóng)民的落后思想,批評諷刺了落后農(nóng)民的落后思想和工作態(tài)度及部分干部“求和氣”的不良工作作風,贊揚了先進工作分子的整治工作。然而,在我看來,《鍛煉鍛煉》的主題不應僅僅停留在干部如何整治落后農(nóng)民和改變部分干部的不良作風,我們還應作更全面、更深層的思考。固然,“小腿疼”“吃不飽”的思想和行為存在落后性,加以改造是必需的。然而,干部不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落后農(nóng)民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卻用本是群眾在整風時期發(fā)揚民主的武器大字報批評群眾,用“政府的規(guī)定”“罰款”“坐牢”“法院”威脅恐嚇群眾。干部這樣依靠國家機器的蠻橫態(tài)度是不是值得干部反思?其實,“吃不飽”和“小腿疼”的事例也的確反映出:群眾的生活水平不高及公社的工分低,定額高。農(nóng)業(yè)社“大躍進”并沒有提高農(nóng)民的積極性,反而讓部分農(nóng)民消極怠工,然而干部看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考慮的不是工作制度是否合理,而是首先歸咎于農(nóng)民的自私自利,然后對農(nóng)民進行“粗暴的改造”。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整風時期,群眾的民主遭到了踐踏,群眾利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這樣來看,小說中對所謂的新生力量楊小四的“粗暴改造”行為的贊揚不也是一種諷刺幽默嗎?
喜劇不僅僅是讓人發(fā)笑,在喜劇的背后,還有很多值得我們?nèi)ヌ骄康牡胤?。在我看《鍛煉鍛煉》時,我的確感到好笑,但在笑之后,我的心情也莫名沉重,我想這沉重正是喜劇蘊含的深沉內(nèi)涵帶來的,需要我去思考及細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