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了解什么是借物喻人法,并學會在記敘文中予以運用。
【技法指津】
借物喻人法是指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體現(xiàn)人的品格的一種寫作手法。作者將筆下之物作為某種人或者某種精神的化身,以象征、擬人手法著重揭示物的內(nèi)在品質(zhì)。所狀之物與所喻之人之間有某種類似點,從而使所喻之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zhì)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xiàn)。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便高度贊揚了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樹,著力描繪它“筆直的干,筆直的枝”,枝葉“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決不旁逸斜出”它“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以此來贊美團結(jié)一致、力爭上游及堅強不屈的北方廣大抗日軍民。
使用借物喻人法寫作,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確定題材,細描特點
在眾多的事物當中,大部分同學很難系統(tǒng)地概括出事物的品格、精神來,由品格、精神聯(lián)想到人具有的相似品質(zhì)就更難了。所以恰當?shù)剡x擇所借用的事物,對其進行細致的觀察,寫出事物的特點顯得尤為重要。這里所說的特點,就是所借之物的那種喻人的品格。不管寫植物、動物還是寫物品,要能通過自己的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這種事物的特點。如寫小草從石縫中鉆出,在暴風雨中經(jīng)歷蹂躪和打擊后仍存活了下來,我們就可發(fā)現(xiàn)小草的特點是頑強不屈。
二、自然過渡,揭示道理
從所借之物到所喻之人要過渡自然,要把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德、精神,或思想、情感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要在前面描繪事物的基礎(chǔ)上,由事物固有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要贊美的人,不能脫離事物,隨意發(fā)揮。
【牛刀小試】
像草一樣生活
□黃 蔚
如果可以,請允許我像草一樣生活,不必擔心狂風暴雨會將自己攔腰折斷,也不必擔心來年是否美麗依舊……
——題記
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到處都能生長。被人們遺棄的荒城,常年無人行走的古道……都成了小草的樂園,它們在那里旺盛地生存繁衍。從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千里冰封的北國,到處都可以看到小草綠色的身影。
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象征著春天,象征著希望。當嚴冬剛剛過去的時候,人們就會看到一叢叢嫩綠的小草從地下鉆了出來,令人們感到了春的信息,春的希望。當人們剛剛從炎熱的沙漠里走出來時,看見了路邊的幾棵小草,就像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
人們贊美小草,是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它們雖然體態(tài)纖細,卻經(jīng)受得住大自然風雨的考驗,越是風吹雨打,它們就長得越是茁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為草的生命力作了最佳的詮釋。
草的存在是渺小的,在萬千株草簇成的草原中,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不起眼的一株。但這一切,依舊令我快樂。因為我不必像一棵大樹一樣,每天與其他樹比誰長得更高;也不必像一朵花兒一樣,與其他花兒爭奇斗艷。我只用安安分分長在一小片泥土之中,活出自己的風采。
放眼社會,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有人在堅守,“高處不勝寒”的滋味依舊讓人難受。正是因為有了平凡的人在做著各種平凡的工作,才有了這個不平凡的世界。
雖說世界上最高的草——竹子比很多樹都高,但那只是萬千種草中的一種,而它們在開花之后,還是難逃死亡的命運。普通的草,只要不被鋼筋混凝土所覆蓋,即使在小小的縫隙中,它們依舊能自由成長。
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帶來的是一份閑適,而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勇氣值得贊揚。他放棄名利,甘做山間一株默默無聞的小草,只為跟從自己的本心,過悠閑、舒適的田園生活。而我,亦愿追隨陶淵明,做一個平凡的人,做一些平凡的事,像草一樣生活,只為自己而活。
我大可以留一點時間,體味一朵花開的瞬間;留一點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留一點精力,關(guān)心自己愛的人……
讓我像草一樣生活吧。
點評:作者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過描繪平凡的青草,表達了自己對安貧樂道、淡泊品格的肯定。文中,對白居易詩句的引用,陶淵明故事的穿插,都使文章充滿了詩意。全文借物喻人,立意深遠,表達含蓄,充滿了藝術(shù)感染力。
【指導并置評:陳衣攀】
【誤區(qū)警示】
運用借物喻人法寫作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所描述事物的特點要與人的品格有相似之處,讓人讀過文章后,能清楚地認識到作者想要借這個“物”要說明什么或贊譽怎樣的人。如蠟燭的特點就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這與老師何其相似,如果將其喻為父母朋友之類的人,就與主題沒多大關(guān)系了。
【延伸訓練】
請以“做人如做 ”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補充完整題目再作文;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
思路點撥:運用借物喻人法寫作時,應著力刻畫“物性”與“人性”之間的相通之處,使象征物在人們心中的感受(指真假、善惡、美丑等)與作者的褒貶情調(diào)一致。只有這樣,讀者才會對作者表達的生活態(tài)度表示贊同,與作者的愛憎感情產(chǎn)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