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舒
張歆藝:演員,代表作《北京愛情故事》
Q:為了喚起外界對乳癌防治運動的重視,你曾全裸上陣拍攝“粉紅絲帶”寫真,突破史上最大尺度,做這個嘗試你有過掙扎嗎?
A:沒有。我覺得這本身是挺好、挺正能量的行為,就沒有把它認為是一種尺度,反倒認為這是一種奉獻。以身作則嘛,用自己的身體,這種天然的、具有生命力的載體來表達公益的理念,是非常好的方式。而且在我之前已經(jīng)有人做過這個事(全裸拍攝公益寫真)了,她們傳遞出的都是正面的、積極的能量,我還有什么好為難的呢?
Q:用行動支持公益事業(yè),現(xiàn)在是否還有哪些方面是你不愿意嘗試的?或者覺得自己還做不到的?
A:這方面我沒有想象啊,只有事情找到我了才會知道。但我覺得(找到我了)我很可能就會去做,因為做公益是回饋社會的一種美好的方式,尤其是我們這個行業(yè)。我能夠為社會做什么?就是以身作則,把自己作為一個榜樣,這是最好的方式。
Q:幾年前,導(dǎo)演郭柯拍攝中國慰安婦紀(jì)錄電影《二十二》,你在和他并不熟的情況下無條件借給他100萬,不打算要任何回報,也不期待這筆錢能還回來,最后還拒絕出品人署名。為什么?
A:誰都知道拍紀(jì)錄片是很難有回報的,可能成本都收不回來,恰恰因為這樣,我覺得應(yīng)該給予拍紀(jì)錄片的導(dǎo)演肯定和支持。
當(dāng)時郭柯找到我,給我講他想拍慰安婦,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非常多的中國女性被侵略者強征做慰安婦,他對這類人是有關(guān)注的。他說她們過得非常不好,年齡也都很大了,之前還有三十多個,相繼離世,現(xiàn)在剩下有名有姓的就二十二個了,這也是紀(jì)錄片取名《二十二》的原因。他說如果再不去拍的話,這些老人就真沒有了,沒有人聽到她們的聲音,了解她們在那段歷史中是什么樣的抉擇,知道那段歷史對她們造成什么影響。所以他必須得去,他要去十幾個城市,采訪這些老人,每去一個地方拍完一個老人,都要給老人留一筆錢,或者是幫她修繕一下房屋什么的。
我覺得他好真誠、好難能可貴啊,太久沒有聽到有人為這一類人(慰安婦)做事情了,除了一些歷史紀(jì)念日提起,大多數(shù)時候大家是忘卻的。而且郭柯是在跟生命賽跑,我必須要幫助他。我就問他要多少錢,他說“你能不能給我一百萬?”我說好,我給你。他當(dāng)時很驚訝,他見過很多投資方,見過可能比我有錢太多的人,但是大家可能會考慮這個題材的未來和投入產(chǎn)出(所以沒有支持他)。
當(dāng)時他給我的感覺是他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沒有力量去做,他在我的面前稍顯有一絲卑微,我特別受不了有人在我面前很卑微的樣子,這是我的軟肋,我就說,“我一定會幫你,趕緊去拍吧,再不拍老人去世了就太可惜了。”
后來他每次去一個城市,每見一個老人,都會給我拍照片和視頻,告訴我這個老人是誰、多大歲數(shù),告訴我他給老人修繕了房屋,給她留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每次他做了這些事情并且告訴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開心、很驕傲,有一種參與其中的榮譽感。我其實仔細想了一下,這個事情我做得挺好的,因為這就是歷史,我真的參與了還原歷史真相和實現(xiàn)歷史紀(jì)錄的一個團隊里面。后來他來征求我的意見,問我要不要做出品人,我就說不要,我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事情,這就夠了。
Q:你的經(jīng)紀(jì)人說你愛操心,也愛相信人,助理家里遇到事情找你借錢,你會直接打過去幾萬并且不要人還。你一直這樣熱心腸,并且在金錢方面沒什么概念嗎?
A:其實我對金錢很有概念,我爸媽都是普通工人,最早的時候掙錢都不多,我擁有的每樣必須品之外的東西都來之不易。恰恰是因為我對金錢有概念,所以我才知道別人張嘴找我借錢的時候,肯定是他特別著急、特別需要的時候。那三五萬塊錢給他,對于他來說就是幫了很大一個忙,但是我自己是有一定渠道能掙到錢的,我去拍戲、去工作,錢還能再掙回來,那我就給人家嘛。
Q:你這樣的性格來自于什么?
A:我不知道,就是心腸比較軟吧,我見不得別人卑微,特別受不了這種,看了我心里就難受。
Q:你因為在公益上做出的突出成就而獲得南方報業(yè)“年度明星公民獎”,如何理解“明星公民”?
A: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一個正能量的形象輸出,讓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眾人物,演員、導(dǎo)演、藝術(shù)家,大家抱成團一起來做有意義的事情,影響力肯定會比十個朝陽群眾或者一百個廣場舞大媽要強,明星公民就是這種力量吧。
Q:頒獎盛典上,你說希望借助明星號召力做實事。在你看來,明星做公益怎樣才算是“做實事”?
A:就是以身作則,你真的去到山區(qū)看望小朋友、去災(zāi)區(qū)看望災(zāi)民,真的拿出自己一年積蓄的多少比例,實實在在地做一些事情,做一個榜樣。
Q:你覺得自己做得如何?
A:我還挺積極的吧,但做得還是不夠。
Q:所以你才會主動請纓跟隨主辦方去貧困山區(qū)探望當(dāng)?shù)氐男∨笥眩仓鲃忧巴卣馂?zāi)區(qū)救災(zāi)?
A:我是覺得如果不去到現(xiàn)場,那些真實的場面是無法通過想象得到的。去到現(xiàn)場你會有非常多的感慨,你看到災(zāi)區(qū)的朋友失去了親人,你就會想我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什么?你可能會想象如果是自己失去了親人該怎么辦?那你親人還在,所以你會懂得珍惜,對身邊的親人好一些;你看到貧困山區(qū)小朋友的生活那樣艱苦,相比之下自己的生活容易、美滿得多,你就會想是不是該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這讓你既幫助了別人,又有很多感悟和收獲,其實這對我自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Q:你說做善事讓你覺得心里有根,“那種從幫助他人中獲取的安全感猶如上帝之音:我正看著你呢,我善良的好孩子?!睅椭鷦e人如何能讓你獲得安全感?
A:可能跟信仰有關(guān)系吧,我會覺得付出是一種收獲。其實很多宗教的教義是大同的,都是在告訴你,幫助別人其實都是在幫助自己,在為別人做事情、給別人增加能量的同時,你身上的能量會越來越強大,也是在給自己積攢能量。
Q:你十幾歲離家工作,工作幾年之后重返校園,整個大學(xué)四年不見劇組、不見導(dǎo)演、不見觀眾,一心看書和看電影,學(xué)習(xí)專業(yè)。你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嗎?
A:因為大學(xué)生活對我來說很難得,如果不上大學(xué)的話,我的人生可能會有點缺失,在我們那個年代,尤其是對一個女孩來說,上一個大學(xué)、有個大學(xué)文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本來都以為沒有機會上大學(xué)了,所以當(dāng)我努力考上大學(xué),又是行業(yè)最高學(xué)府的時候,我就特別珍惜。
Q:你稱自己為“二姐”,粉絲和朋友也會這樣稱呼你,因為你在生活中總是很迷糊。但你對人生卻很清醒,你說自己“不爭第一,只當(dāng)?shù)诙?,“別人敢往前沖,我要敢往后退,這樣會更快樂”。如何修得這樣的人生觀?
A:我也不知道從何而來,可能我一直是一個追求安全感的人吧,我老是覺得這樣做會讓自己和團隊、戰(zhàn)友很安全。就好像說,大家都覺得一件事情是對的,都往前沖的時候,我可能會停下來,看一看大家去的方向是不是安全的。我這樣的人生觀其實也常常不被人認可,覺得它不是很適合這個行業(yè),但是可以讓自己清醒、客觀一些。
Q:你從中獲得怎樣的益處?是否也有所失去?
A:那要看如何看待獲得和失去,有些擁有不一定是擁有,失去也不見得是失去,不是還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嘛。如果讓我失去快樂、尊嚴(yán),去擁有一些短暫的名利,我是不會要的。但是付出勞動、汗水和努力,贏來尊嚴(yán)和永恒的友情、愛情,或者是在某一個行業(yè)受人尊重的地位,那有些失去是可以的。
Q:如果專注一個領(lǐng)域深入下去做公益,你希望做什么?
A:制止拐賣兒童,我覺得拐賣兒童這個事情就應(yīng)該受到最嚴(yán)厲的懲罰,太可惡了,是社會的一大毒瘤。我們見過太多路邊乞討的、缺胳膊少腿兒的小孩兒,他們很多都已經(jīng)沒辦法說清楚自己的身份,我希望將來能夠研發(fā)一種APP,大家看到街上來路不明的小孩兒,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fā)布信息,馬上就能有社會機構(gòu)來解救這個小孩,至少來核實他的身份,把這些孩子解救出來之后,也有社會機構(gòu)去收容他們,并且通過這個APP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親人。
Q:你是否希望給社會帶來一些改變?
A:我可能改變不了別人,改變不了社會,但是我能夠保證我自己不出差錯,不給這個社會帶來麻煩。其實就是做好自己吧,每一個人都做好自己,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看見流浪狗能把它抱回去,看見需要幫助的老人去幫一把。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這個社會就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