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鮮平 編輯/春苗 設(shè)計/侯宇
春節(jié)回國,見到的小孩子們大都在iPad或者手機上玩游戲,大孩子們多半在自己屋里戴著耳機抱著電腦。媽媽們提到孩子,最普遍的抱怨是:這孩子,一天到晚就惦記著玩游戲……我相信,這種情況對讀者媽媽來說絕不陌生,說不定剛剛你還這樣抱怨過?
說實話,我所見到的英國孩子在這方面的情況要好很多。我家的情況是這樣:上高中的大寶從來不玩電腦游戲,我仔細(xì)回憶,不記得她對電腦游戲癡迷過;偶爾會玩玩手機或iPad上的游戲;對Facebook等社交網(wǎng)絡(luò)她的興趣也很一般。我從不干涉她玩游戲,曾經(jīng)擔(dān)心她對游戲一無所知而影響交友,詢問過得知,她的同學(xué)朋友也一樣,對電游入迷的一個都沒有。我甚至還主動下載流行的游戲讓她玩,我敢于這樣做,因為我有把握,她的習(xí)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興趣愛好已經(jīng)不限于網(wǎng)絡(luò)。其實,我相信當(dāng)今這個離開網(wǎng)絡(luò)、電腦、手機幾乎無法生存的社會,粗暴干涉甚至禁止電游都是不明智的,關(guān)鍵是一個字:度。
二寶呢,我們像很多英國家庭一樣,對他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有嚴(yán)格限制。我問過一些熟悉的英國媽媽,他們給孩子每天看電視玩電游的時間額度在15~60分鐘,年齡大的孩子時間長一些,5歲以下的孩子多是每天15分鐘。而且電游和電視只可以選擇一樣,在周末和假期,時間可能會放寬松一些。
事實上,我還了解到,很多英國家庭就算孩子自己的房間配置了電視機,孩子也只允許在周末看電視;更極端的是,有些人家根本沒有電視機。大寶小的時候,iPad和手機游戲并不盛行,她每天可以看20分鐘的電視。到二寶時,短短幾年,變化巨大,我的政策也跟著調(diào)整為:二寶每天的iPad時間為20分鐘,每年有3天,即生日、圣誕、春節(jié)例外,可以延長為30分鐘;玩了iPad就不能看電視;周末除了20分鐘iPad時間,如果不外出的話,可以在電視上看一部電影。
時間限定了就萬事大吉了嗎?NO,NO,NO。限定時間只是“治標(biāo)”,想“治本”至少還有兩件事要媽媽動腦筋。頭一件就是,開發(fā)iPad及電腦的非游戲功能。iPad一定要用來玩游戲嗎? iPad還能干什么?我自己摸索的經(jīng)驗是,教孩子把iPad當(dāng)成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玩具,幫孩子發(fā)現(xiàn)iPad上比游戲更有趣的內(nèi)容,把他吸引過來。而只要稍稍研究,會發(fā)現(xiàn)這樣做并不難。
那么iPad這個工具對于學(xué)齡前的孩子,可以做什么呢?還是拿二寶來做例子。他其實很少在iPad上玩游戲,從3歲多開始,他做得最多的是看地圖、搜索和打字。
先說玩地圖,我下載了Google地圖和Google Earth,在3D地圖上指給他看我們的房子和街道、附近的公園商店等。一開始,他反應(yīng)不過來,一臉迷茫,我意識到他的思維能力或許還不足以把地圖和具體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就索性跟他一起,帶著iPad去散步,邊走邊指給他看。他覺得很神奇,但是一直不會自己定位、尋找,只是天天纏著我看地圖。
這樣持續(xù)了幾個月,有一天他突然開竅,自己指著Google Earth上我家的后院,說:“哇,這是我們的大跳跳床!”又指出隔壁鄰居家的木屋,這兩樣都是我沒有演示給他的。此后就容易起來了,他可以找出從家到學(xué)校的路線、家到附近購物中心的路線,并比較哪條路線更近等。他還自己在地圖上找到北京、找到奶奶家,還找到從北京到奶奶家的路線。我們現(xiàn)在要出門,都有意地叫他先用iPad給找找路線,現(xiàn)在我正在教他看紙本地圖。
讓孩子去玩游戲確實省心。二寶獨立把身邊的景物和地圖對上號,這一過程用了幾個月,他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要我一起看地圖時,我也克制著自己想清靜的欲望,不把他推給游戲。所以媽媽們,耐心很重要。
搜索功能在二寶3歲半左右我就特意演示給他了。他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就建議:我們一起問問Google吧。并且把搜出來的答案讀給他,他樂此不疲,也是天天要求搜索這個搜索那個。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好問題也多,好多我確實答不上來,比如“耶穌如果活著多大了”“為什么魚睡覺不閉眼”等。很多時候我確實不得不搜索后才能回答他。他迷戀恐龍那陣子,我就教他搜索恐龍圖片;幼兒園講天文,回家就搜太陽系、行星、月亮的圖案和短片來看。
小孩子容易被圖片吸引,我注意慢慢地引導(dǎo)他懂得,圖片和相關(guān)的文字解釋結(jié)合起來,才能了解到比較全面的知識。讓他知道文字比圖片的信息量更大,文字和圖片各有各的用處,不可厚此薄彼,也順便讓他知道識字的重要性。二寶現(xiàn)在覺得Google是最好的助手、最淵博的朋友。他還在班上教小朋友們用Google搜索功能呢。
二寶慢慢地認(rèn)識幾個字了。他主要學(xué)英文,考慮到英文都是字母,容易輸入,我就想到是時候教他打字了。就趁他問我問題的時機,從輸入問題關(guān)鍵字開始演示給他。這個過程很快,他迅速掌握。他學(xué)會輸入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這個媽媽,因為他有了這個能力,“麻煩”我的時候少多了!
從輸入關(guān)鍵字開始,二寶慢慢地也學(xué)著在記事本上寫東西,各種內(nèi)容都有,恐龍名單、購物清單、小故事等,有時候20分鐘不夠用,寫不完,他還會煩躁。但是這個時間的限定是鐵的紀(jì)律,我一向毫不含糊、堅決貫徹。堅持幾次之后,他也能接受改日接著寫了。
說實話,不論地圖、搜索還是打字,對孩子來說就是玩耍。實際上換個角度看,也是學(xué)習(xí)啊。只是對于小一點的孩子媽媽得注意,首先時間不宜過長,其次打字的話每次一句話、甚至幾個字就行,要考慮到中文輸入法的限制,最好用手寫功能代替。這種玩法,雖然有幫助孩子認(rèn)字和寫字的潛在功能,但是,媽媽們最好不要抱著讓孩子學(xué)字的目的性,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厭倦,那就得不償失了。
iPad的功能再開發(fā),也是在20分鐘的時間限定之內(nèi)。所以這篇文章,只是我在20分鐘之內(nèi)的絞盡腦汁。怎樣幫孩子打發(fā)20分鐘之外的時間、消耗掉他的精力,是個更大的課題。我總結(jié)為——開發(fā)孩子電游之外的興趣源。篇幅所限,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