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離開家門,每天放學(xué)對著層層疊疊的遠山,我的心里萌生了很多感慨,也漸漸體會到生存的不易。想想那個一貧如洗的家,想著父親努力地勞作,我心里的愧疚像荒草叢生。
一天傍晚,天空中飄起了雪花。第二天早上,地上已經(jīng)堆起厚厚的一層雪。上午,坐在教室里,陣陣寒意襲來,我冷得直打戰(zhàn)。忽然,老師叫我的名字,說外面有人找我。我扭頭轉(zhuǎn)向窗戶一看,是父親。他憔悴了許多,頭發(fā)長且亂,許久未理的模樣。許是因為天氣冷,他貓著腰,使勁地搓手跺腳取暖,雙眼卻不住地搜尋我的身影。我不知道他來學(xué)校干什么,滿心疑惑地走過去。他慌忙迎上來,哆嗦著身子,從懷里摸出一個袋子遞給我:“給,這是學(xué)費。你媽讓帶來的衣服我放到你宿舍了,下課后自己去拿?!?/p>
我接過袋子,正準備回教室,卻一下子愣住了,只見袋子上沾了斑斑的血印。我猛地轉(zhuǎn)過身子,一把拉住父親的手,父親的手忙不迭地往回收,我拽得緊緊的,怎么也不松開。天!這是雙什么樣的手??!彎曲的手指皴裂著,露出的肉色中滲出淡淡的血絲;手掌上的老繭更厚了,像石頭般硬;手背通紅,生了凍瘡,腫得老高……我呆呆地看著,心里像有異物堵住了一般。父親說“沒事”,一臉輕松地笑了笑,又小聲地對我說一句“快回去上課吧”,轉(zhuǎn)身走了。
(節(jié)選自胡竹峰《手》,題目為編者加)
靈犀一點
貧窮無法阻擋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文中,父親再苦再難,也要盡力給“我”交學(xué)費。貓腰、搓手、哆嗦等詞語,寫出父親的窘態(tài),使讀者尤其是“我”對父親產(chǎn)生深深的憐憫之情;然而,父親皴裂的手、流血的手、生凍瘡的手,更是一下子擊痛了“我”的心,讀者讀之,感同身受。作者在訴說父愛的同時,也讓讀者看到了那個時代特有的閃光之處,比之當(dāng)下,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