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清
摘 要:含山縣農(nóng)機部門通過多年對部、省級水稻全程機械化項目的實施,積累了豐富的水稻機械化生產(chǎn)經(jīng)驗,探索出一套適合江淮地區(qū)水稻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shù)模式。該技術(shù)推廣運用,大幅提高了水稻生產(chǎn)的專業(yè)化、集約化和產(chǎn)業(yè)化經(jīng)營水平,降低了水稻生產(chǎn)成本,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增加了農(nóng)民收入,為全縣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guān)鍵詞: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shù)探討;含山縣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3-0135-04
含山縣位于江淮丘陵地區(qū),主要農(nóng)作物為稻、油、麥輪作,水稻常年種植面積2.67萬hm2左右,以中、晚熟品種為主,油菜種植方式為人工育苗移栽和直播。從2005年開始,含山縣農(nóng)機部門推廣水稻機械化栽插,建立示范點,召開現(xiàn)場會。為加快水稻機插秧推廣工作,2012年安徽省農(nóng)委省財政廳又出臺了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2月,含山縣人民政府又出臺了水稻機插秧在67hm2以上的,每hm2補助1 500元。在政府政策和省部級水稻機械化項目推動下,對我縣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截至2016年5月底,全縣已建成育秧工廠40座,完成機械化種植水稻約占水稻生產(chǎn)1/3,形成了初步的技術(shù)種植模式?,F(xiàn)將水稻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shù)模式總結(jié)如下:
1 水稻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shù)路線 具體技術(shù)路線見圖1。
2 水稻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shù)要點
2.1 播前準備
2.1.1 營養(yǎng)土 分為自制營養(yǎng)土和成品營養(yǎng)土(基質(zhì))。水稻機械化育秧過程中,需要大量土壤,每hm2約1 500kg(基質(zhì)約80L),它分為蓋子土和營養(yǎng)土,蓋子土俗稱“寡土”,是不需培肥的;營養(yǎng)土是需要培肥的,兩者按1∶3備制(使用基質(zhì)育秧,兩者均不需要培肥)。取土的范圍是:一是菜園土;二是稻田土;三是清淤塘壩土;四是多年閑置的土壤。取土的條件是:一是土壤含沙量不能過大,防止機插秧秧針取土時易散,造成飄秧;二是當季施過除草劑的土壤,易造成苗害;堅決不能使用,三是閑置多年的土壤,含草籽量大的,不能使用;四是污染的土壤不能用。土壤的配制方法:一是在冬季,將預留作營養(yǎng)土的地塊,施上一定量農(nóng)家肥(人畜糞)和水稻復合肥,用旋耕機將田塊旋耕,待明年春耕天氣晴好時,在旋耕一次曬干,用碎土機粉碎即可;二是菜園土、閑土、塘壩土和稻田土在冬前沒有培肥的,在育秧45d之前(按照土壤和45%水稻復合肥比例按200∶1,充分拌勻)備好土;或者在育秧之前一個星期內(nèi)和壯秧劑配制,充分混合(營養(yǎng)土和壯秧劑比例200∶1,分2~3次攪拌均勻)即可。
2.1.2 備種備肥 機插秧水稻在備種時,要選擇適宜本地種植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性強、抗倒伏并能穗型兼顧適宜機插的優(yōu)良品種。種子發(fā)芽率、純度、凈度分別不低于90%、98%、97%,水份不超過13%。雜交中稻每hm2按22.5~30kg,常規(guī)粳稻按60~75kg備足種子。水稻品種:中秈稻有新兩優(yōu)6號、C兩優(yōu)華占、Y兩優(yōu)1928等;單季粳稻有當育粳10號、鎮(zhèn)稻11、鎮(zhèn)糯19等。水稻一生施肥可分為基肥、分蘗肥和穗肥。基肥又叫底肥,是在水稻機插前施入大田肥料,盡量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jié)合。追肥分為分蘗肥和孕穗肥,分蘗肥每hm2施尿素120~150kg;孕穗肥每hm2施尿素3~4kg并施45~60kg、磷酸二氫鉀750kg水溶液。
2.1.3 秧盤備制 水稻機械化移栽又分為“毯狀苗”移栽和“缽體苗”移栽,兩者就是根據(jù)插秧機設計要求不同,采用不同的秧盤將水稻種子培育成毯狀苗和缽體苗。毯狀苗為平底塑料硬盤,缽體苗為橡膠軟盤。根據(jù)毯狀苗插秧機行距(30cm和25cm)不同,秧盤也分為兩種即:內(nèi)框規(guī)格為長580mm×寬280mm×高25mm和長235mm×寬280mm×高25mm;缽體苗秧盤618mm×315mm×高25mm,有448個穴,穴口Φ16mm,底部Φ13mm,高25mm。
機插行距為30cm,每hm2需秧盤375個;行距為25cm,每hm2需秧盤525個,缽體苗秧盤需600個,備足秧盤。
2.1.4 機具選型 毯狀苗插秧機有行距30cm和25cm兩種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前者有久保田NSPU-68CM、2ZGQ-8B(NSD8)和洋馬VP6D等;后者有久保田NSPU-88C25、洋馬VP7D等。育秧設備:久保田SR-501C育秧播種機,臺州一鳴YM-0819全自動水稻育秧播種機,云馬2BLY-280B育秧播種機等。碎土設備:臺州一鳴5XY-40圓筒式床土整理篩選機,鹽城ST-45型碎土機等。催芽設備:一鳴ZCY-500移動式全自動蒸汽噴淋式水稻種子催芽機等。水稻缽苗移栽我們選用常州亞美柯公司研制生產(chǎn)的成套設備技術(shù)包括水稻缽苗全自動精量播種機2BD-600(LSPE-60AM)、水稻缽苗乘座式高速移栽機(插秧機2ZB-6A(RXA-60T),行距為30cm)、缽體秧盤電動(手動)清洗機。
2.1.5 秧田準備 首先選擇秧田地點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田塊機耕路要好,方便運秧;二是離水源要近,便于灌溉;三是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通暢,不易被淹,背風向陽。其次秧田耕整:首先按照毯壯苗1∶100(缽體苗1∶50)備足秧田,在育秧前7~10d,每hm2秧田施45%復合肥50~70kg。如是工廠化大棚育秧,施肥后用微耕機將棚內(nèi)土壤翻耕,再到育秧前兩天再用微耕機將土壤耕整細碎,結(jié)合人工將棚內(nèi)土壤整平;如是采用小拱棚、無紡布育秧,施肥后先干旋耕,后上水用旋耕機將田塊整平,開溝做秧床,秧床寬150cm,溝寬30cm,溝深25cm,四周開圍溝30cm,溝深30cm,溝溝相通。做好后,清溝瀝水。在播種前一天,鏟高補低,清除雜草,基本做到“實、平、光、直”。
2.1.6 輔助材料 采用小拱棚、無紡布育秧,還需要準備寬200cm,長度若干,質(zhì)量、透光性好塑料薄膜或無紡布,長度180cm竹弓,相應遮陽網(wǎng)和固定繩等。
2.2 催芽育秧
2.2.1 芽前準備 首先曬種,播種前,應曬種2~3d,提高發(fā)芽率。其次選種,用比重為1.13鹽水選種(50kg水加10kg鹽),再用清水洗凈。再次消毒浸種:中稻或單晚用“浸種靈”或“強氯精”浸種:一般情況下,早稻浸泡40h左右、中稻浸泡30h左右,晚稻浸泡24h左右。撈出浸泡好的種子,將其堆放在網(wǎng)篩上,并用清水沖洗一次。
2.2.2 機械催芽 按照催芽機說明書要求首先在攤放種子的網(wǎng)篩上掏一個直徑200~260mm的圓洞,以便催芽箱內(nèi)熱氣流動順暢。然后打開催芽機門,將網(wǎng)篩放入催芽機進行催芽,待催芽機自動工作15h后,每隔2h觀察一次種子催芽狀況,直至種子破胸露白,將種芽拿出,并放在合適的地方晾干。當種子表面水份含量達到30%時,可進行播種作業(yè)。
2.2.3 機械播種 育秧播種機一般是有鋪土總成、灑水總成、播種總成、覆土總成和疊盤機組成。播種前,按照播種原理組裝好播種機,根據(jù)毯壯苗秧盤尺寸、填土量(不超過秧盤容積2/3)、灑水量(觀察蓋子土很快潮濕為標準)、播種量(10cm盤雜交中稻干谷80g,9cm65g;常規(guī)粳稻干谷分別為10cm120g、90cm105g、和覆土量(以剛好覆蓋芽谷為宜)多少進行調(diào)試;缽體苗以每穴(每穴4~5粒,每盤播量60~70g)種子調(diào)好后即可播種。播種時要注意:秧盤鋪土必須是培肥的土或育秧基質(zhì),噴灑的水必須是干凈、無污染的水,種子必須要破胸露白,蓋籽土必須是沒有培肥的土(育秧基質(zhì)可直接用)。播種就是將秧盤、土壤、水、催好芽種子和育秧播種機通過優(yōu)化組合,一次性完成鋪土、刮土、澆水、播種、覆土、疊盤全過程,播種結(jié)束。將已育秧盤放置催芽室或室內(nèi)2~3d,用塑料薄膜蓋好,待芽苗出齊時,再擺放到已備好秧床上(缽體苗在擺放之前,秧床上擺細孔紗布,防止根系竄長底部床土中)。
2.3 苗期管理 水稻播種結(jié)束后,進入苗期管理階段。毯壯苗、缽體苗皆適用以下3種育秧。首先保溫保濕:小拱棚育秧或無紡布育秧,擺盤時要注意秧盤底面與秧床表面要充分接觸,不能有縫隙,整齊有序。每擺好一棚,要及時插上竹弓,蓋好塑料薄膜或直接用無紡布覆蓋,四周壓實;工廠化育秧要及時關(guān)好棚門。二是濕潤床土:秧苗下地后1~2d內(nèi),白天灌滿溝水,滲透床土,不能淹沒秧盤,溝水不足,及時添加。三是掌握天氣:一葉期前,棚內(nèi)溫度要控制在35℃以內(nèi),防止高溫造成燒苗,連續(xù)高溫時,要罩上遮陽網(wǎng)。四是揭膜煉苗:一葉期至二葉期溫度控制在20~25℃,齊苗后白天揭膜煉苗,晚上蓋膜保溫,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五是控水壯苗:2~3葉期煉苗,揭膜前要察看苗情,保持盤土濕潤不發(fā)白,苗不倒焉,視天氣情況而定,堅持晴天滿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干水;栽前5~7d,嚴格控水控苗,利于盤根,培育壯秧。六是適時施肥:秧苗到7d左右時,自身營養(yǎng)已耗盡,要施“斷奶肥”,視苗情而定:用壯秧劑或培過肥的營養(yǎng)土和基質(zhì)一般無需施肥,若出現(xiàn)葉色褪淡,可酌情每hm2施尿素45kg對水噴施;對未用壯苗劑或培肥的營養(yǎng)土,每hm2施尿素75kg對水噴施;在機插前3~4d施送嫁肥,每hm2施尿素75kg對水噴施。施后,用清水洗苗,防止肥害。七是嚴防病害:秧苗期要密切注意病蟲害發(fā)生,主要蟲害有灰飛虱、葉枯病、螟蟲等,常見病害有爛秧病、立枯病、惡苗病、和低溫冷害等,應做好防治工作,具體防治方法:以當?shù)剞r(nóng)技部門發(fā)布病蟲信息為準。秧苗在揭膜煉苗時和機插前各施一次藥,施后,用清水洗苗,防止藥害,堅持帶肥帶藥移栽。
2.4 大田耕整 含山縣農(nóng)作物種植方式主要是油稻或麥稻輪作,油菜或小麥在機收時秸稈留茬高度應根據(jù)農(nóng)戶要求在20cm以下,切碎長度6~10cm,均勻拋撒田間中,并施一定量的復合肥、農(nóng)家肥,撒在腐熟劑。均勻撒在秸稈殘體上。用60kW以上拖拉機配套普通旋耕機旋耕二遍滅茬,然后上水泡田3~5d,少水,再用普通旋耕機和踏平器配套將田塊整平,高低落差不大于3cm,沉淀48h以上,做到上糊下實,秸稈殘留量不大于30%,水深1~3cm,然后進行機插秧。
2.5 起苗機插 首先,察看苗情,壯苗指標是:毯壯苗秧齡15~20d,葉齡3.5~4葉,每hm227萬穴(缽體苗25~30d,葉齡3.5~4.5,每hm225.2萬穴),苗高13~18cm,單株白根數(shù)10條以上,拇指指甲蓋大的面積成苗雜交稻1~3株,常規(guī)稻4~6株均勻整齊,莖稈扁粗,葉挺苗綠,清晨和傍晚葉尖有露珠,秧苗盤根好,提起不散。其次要察看盤土,盤土較硬時,起苗時易斷,機插時,取秧易散,造成飄秧;盤土較軟時,裝到插秧機上,作業(yè)時,易拱起,造成取秧量過大,浪費秧苗,給后期大田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在機插前2d,要檢查盤土情況,用食指用力按盤土,指窩下陷量在0.5~1cm為宜,過硬,要適量補水;過濕,要控水。最后,起苗機插:秧苗符合機插要求時,起苗機插。建議:起苗時連秧盤一同起,不要卷苗,這有很多好處,一是方便長距離運輸;二是不傷害秧苗,機插后,縮短緩苗期,沒有死苗現(xiàn)象;三是不會造成秧苗很快失水倒焉,延長機插時間;四是不會象卷苗那樣,造成育秧浪費。機插前,要根據(jù)水稻品種來調(diào)試取秧量、栽插深度、株距和基本苗數(shù),調(diào)好后,秧箱上灑水,用抄秧板輔助裝秧,開始試插。滿足農(nóng)藝要求時,心中規(guī)劃好行走路線,開始機插。
2.6 大田管理
2.6.1 肥水管理 水稻插秧后的前期大田管理,目標是確保秧苗返青成活,促進早期分蘗,增加有效分蘗數(shù),控制無效分蘗。主要是通過加強肥水管理,達到壯根、壯稈和足蘗。一是實行淺水機插,灌1~2cm淺水護苗活棵,濕潤立苗淺水早發(fā)。待自然落干后,等到腳窩有水、田面無水時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環(huán)。二是早施分蘗肥。毯壯苗一般在7~10d(缽體苗栽后5d)后,每hm2用105~150kg尿素撒施,先用分蘗肥的80%全田均勻撒施,其余20%就看田間長勢,長勢好的地方少施,長勢較差的地方多施,施肥后,田間要保有水層,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三是及時曬田。當田間莖數(shù)達到計劃莖蘗數(shù)的80%時(6月末到7月初),及時曬田,曬田要分次進行,曬到田面發(fā)白、地面龜裂、葉色褪淡挺直為止,若遇連陰雨天氣,可采用灌深水來控制分蘗。四是觀察苗情,準確追施促穗肥。在水稻幼穗發(fā)育期追施的肥料稱為促穗肥,促穗肥既有利于鞏固穗數(shù),又利于攻取大穗,提高結(jié)實率和千粒重,促穗肥一般分促花肥期和?;ǚ势趦纱问┯茫ň唧w施法向當?shù)剞r(nóng)技部門咨詢)。
2.6.2 病蟲防治 要根據(jù)病蟲測報,及時防治水稻條紋枯病、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曲病等等,防治時要抓好防治適期,選用對路藥劑,切忌濫用藥,亂防治。以當?shù)剞r(nóng)技部門發(fā)布病蟲信息為準。
2.6.3 草害防治 機插秧秧齡小,栽插淺,對除草劑安全性要求高而且行距大,封行遲,如果不及時防治,就很容易孳生雜草,給水稻產(chǎn)生危害。一般在秧苗機插后一周左右,采用藥土法或藥肥法,每hm2施18.5%芐·異丙草可濕性粉劑450g加10%芐磺隆可濕性粉劑150g,施后保水5~7d。機插后12~15d,用36%秧草凈可濕性粉劑每hm240g或精稻草克675g兌水300~450kg,用彌霧機噴施。要求用藥前排干田間水,用藥后24h復水,進行常規(guī)水肥管理。
2.6.4 機械植保 植保機械是防治病、蟲、草害對植物的侵害的農(nóng)業(yè)機械,能夠?qū)崿F(xiàn)植物保護的自動化和規(guī)模化,確保農(nóng)業(yè)豐產(chǎn)豐收,植保機械我縣主要有:動力噴霧機械如嘉興天地3WZ-45,臨沂華盛3WH-36等、擔架式噴霧機械如富士特FST-80,臺州全通TY3WZ-45等、自走式植保機械如井3WP-500A等、航空植保機械等。我縣已成立植保服務隊68家,服務方式:電話預約,上門服務。
2.7 水稻機械化收割技術(shù)
2.7.1 機具選擇 聯(lián)合收獲分全喂入和半喂入兩種類型,全喂入聯(lián)合收獲是將切割下來的水稻莖穗全部送入滾筒脫粒的方式,而半喂入聯(lián)合收獲僅將切割下來的水稻穗頭部分送入脫粒。聯(lián)合收割就是水稻成熟時用收割機完成收割、脫粒、清選,集糧、秸稈粉碎等程序。久保田、洋馬、湖州星光、中聯(lián)重工等廠方生產(chǎn)的水稻收割機作為我縣重點機型進行推廣。中聯(lián)重機生產(chǎn)4LZY-2.0D、4LZY-3.0Q、4LZY-3.0Z等;洋馬產(chǎn)品有4LZ-2.8A,AG-600等,久保田生產(chǎn)機型有:PRO-688、PRO-988、PRO-588等,湖州星光生產(chǎn)機型有4LZY-1.5S、4LZY-2.0S等水稻聯(lián)合收割機。每種機型必配秸稈還田粉碎機,拋撒裝置帶有導流槽,使切碎秸稈拋撒均勻,便于秸稈還田。
2.7.2 操作技術(shù) 首先作業(yè)前對收割機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選擇坡度較小地段緩慢駛?cè)胩镱^,合上收割離合器,采用三進三退的方法,割出空地,擺正機身;準備好接糧、運糧工具等;其次,在收割前,先試割一段,并對收割機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再次調(diào)整,直至滿足農(nóng)戶要求為止。再次,根據(jù)田塊地形地貌,選擇好行走路線和收割路線,收割機在入田、開割、轉(zhuǎn)彎、倒退、卸糧、田塊轉(zhuǎn)移、過溝等操作技術(shù)要掌握,做到心中有數(shù);最后嚴格按照機械作業(yè)中實行保養(yǎng)制度,定時定期對機械進行維護,檢查作業(yè)質(zhì)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
2.7.3 注意事項 各地應根據(jù)田地爛濕度、種植密度、莖稈高矮、氣候狀況、倒伏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收獲方式。爛濕度:單人站在田土上,抬起一只腳,單腳下陷量不超過10cm,機械即可下田作業(yè)。種植密度:密度大,產(chǎn)量高的田塊,機械在收割時,降低速度,不要滿割幅收割,防止喂入量過大,造成機械“卡死”。莖稈高矮:一般水稻生長高度低于70cm以下,宜采用全喂人聯(lián)合收割機,因為半喂人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時會掉穗,損失大;大于70cm以上,宜采用半喂人收割機收割。氣候狀況:雨后、露水莖葉潮濕時,不能收割。倒伏程度:收割倒伏水稻時,應將割臺降到最低位置,先逆倒伏方向收割,后按垂直倒伏方向。
2.7.4 作業(yè)質(zhì)量 根據(jù)國家水稻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質(zhì)量標準:全喂入式損失率≤3.5%,破碎率≤2.5%,含雜率≤2.5%;半喂入式損失率≤2.5%、破碎率≤1.0%、含雜率≤2.0%。莖稈切碎合格率≥90%且均勻拋灑。收獲后地表狀況及割茬高度≤15cm,無漏割,地頭、地邊處理合理。
2.8 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shù) 水稻產(chǎn)量大、株型髙、密度大,在通過不同機型收割機收割后,會留下不同高度留茬和不同長度的秸稈,根據(jù)留茬和長度不同情況,還田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為了加速還田秸稈的腐解,提高還田效果,在總施肥量與不還田土壤肥料用量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礎上,每hm2增施尿素75kg,腐熟劑30kg,撒在殘體上。
2.8.1 標準留茬 留茬高度在15cm以下且秸稈切碎長度在6cm左右并均勻拋灑田間中,秸稈不需再作處理,可直接用機械播種。
2.8.2 較高留茬 留茬高度在大于15~30cm且秸稈切碎長度在10cm左右并均勻拋灑田間中,先用60kW以上拖拉機配套普通旋耕機旋耕二遍滅茬,即可播種。
2.8.3 非標準留茬 對部分使用全喂入收割機作業(yè)的,因收割時,留茬較高,秸稈很難切碎,鋪撒在田間不均勻且呈堆狀,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處理秸稈,用66kW以上拖拉機配套秸稈粉碎滅茬機進行滅茬或者配套反旋耕滅茬機進行滅茬;也可用70kW以上拖拉機配套耕耙犁一體機進行深耕埋茬,然后再進行播種。
2.9 水稻烘干機械化技術(shù) 通過收割機收割上來水稻水分是很大的,防止發(fā)熱,發(fā)生霉變,應及時將水稻用烘干機烘干。因此,水稻烘干也是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chǎn)關(guān)鍵性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之一。水稻烘干機械化技術(shù),是以新型的谷物烘干機或者多用烘干機為載體,按照農(nóng)藝要求的工藝流程,以機電自動控制技術(shù)為核心,采用批式低溫循環(huán)烘干方式,自動控制干燥溫度和測定水分,達到烘干物料設定安全儲藏水分時,自動控制停機,在烘干機內(nèi)降溫冷卻,實現(xiàn)水稻的烘干。烘干工藝和溫度選擇,應當根據(jù)水稻含水率及使用情況,按照生產(chǎn)廠家烘干機使用說明書進行。當年食用水稻控水率應在15%內(nèi),進倉單獨貯藏應在13%內(nèi)。目前推廣使用的烘干機主要代表有:上海三久、福田雷沃、中聯(lián)重工、無錫金子農(nóng)機等。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