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彥
摘要:一直以來,初中語文的教學都是教師和學生重點關注的學科。學好初中語文不僅可以為學高中語文打好基礎,還能協(xié)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的科目。近年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興趣問題,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語文教學標準的需求,因此需要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關鍵字: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0引言
從以往的教育上看,初中語文的教學都是比較單一且枯燥的。教師在課上的授課方式千篇一律,基本上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效率不佳,語文成績難以提高,加上教學的煩悶枯燥,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就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由于初中語文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它與高中的語文銜接,也與其他科目有相通的地方。要是語文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強,那么對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就會帶來一些困難,并且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不同之處在于,初中語文開始學習文言文、虛詞實詞的用法,并且要求學生掌握對對子、欣賞詩歌等的能力,而不再是簡單的背誦詩歌。那么,為了起到更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教學方式上作出相應的改革,進行多元化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一、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現在的教學計劃,所以改善教學方式,進行多元化教學已經是目前的潮流,但是要如何制定教學方式并且如何實施,這就是教師們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每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但是多元化教學模式是適合絕大部分學生的,并且,學習語文,主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再進行語文知識的教授。那么,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熏陶,并且針對學生的課文理解分析和寫作能力進行訓練。例如在閱讀理解上,我們對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行指定,在課文理解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對所學文章進行分析,并且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從課文內容上讓學生們理解課文的主旨。并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情況和基礎,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那么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實施
(1)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課堂上,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好機會,就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思維和想象力等能力。就如詩歌鑒賞為例,首先要讓學生先了解詩歌主要是分了哪幾種類型,并且根據不同詩歌的類型對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進行不同的熏陶。如借景抒情類,這類型的詩歌主要就是體現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要求學生領會作者對景色描寫所抒發(fā)的情感,并且掌握其寫作技巧和特色,以掌握古代詩詞的文化素養(yǎng)。
多元化的教學就是要脫離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生理解借景抒情類的是個時,要從多個角度上對詩歌進行分析,并且引導學生,在同一個觀點以各種角度去理解。例如王維的《山居即事》,要求學生解釋詩中的后四句表達了怎樣的景與情,這是個抒發(fā)自己觀點的題目。教師應該從中引導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四句詩所寫的景,并且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作者所抒發(fā)的情。那么才能使得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學生融入了教學的意境,了解了古代的詩歌文化,那么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也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2)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
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創(chuàng)造是需要學生的熱情作為依托。所以學生的學習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大部分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那么他們對事物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想法,那么這時候教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并且善于將學生的興趣轉變到學習上,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更有動力。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課堂,教師除了在教室內教學,還能帶領學生帶室外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例如,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校園里一些花草叢生的地方,讓學生體會植物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美好,而后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會更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且語文教師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外出郊游,讓學生親身體驗郊游的樂趣,并根據自己的郊游過程中所體會到的一些細節(jié)運用到寫作當中。那么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有實際的情景作為支撐,學生寫起來也能更得心應手。以不同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最好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意義深遠。目前大部分學校還是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想將多元化教學拓展開,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實踐。教師要制定合適的多元化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學模式,那么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使得思維更為廣闊,不拘一格。只有這樣,才會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沃倫.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導語的設計技巧——以學習興趣為導向[J]. 學周刊. 2012(19)
[2] 邱煥明.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 學周刊. 2012(26)
[3] 李梅.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興趣的激發(fā)[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2(03)
[4] 錢動水. 用“合二而一”思想指導初中語文教學[J]. 教學月刊(中學版下). 2011(12)
[5] 楊懷萍. 讓研究性學習植根于初中語文教學中[J]. 新課程學習(上).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