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綜述了歷史中對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中的角色定位,即張學良為主,楊虎城為輔。通過分析“張學良說”和“蔣介石說”的真?zhèn)?,本文反駁了近十余年來所謂“楊虎城是西安事變的主角”的“新發(fā)現(xiàn)”,以及張學良是名義主角而楊虎城為真正主角的新結論。通過對“楊虎城說”的考察和資料分析,本文得出結論:《西安事變》中張學良與楊虎城實為難分伯仲的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自不宜區(qū)分所謂主次,不能認為張學良是名義主角。
【關鍵詞】 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主角;新發(fā)現(xiàn)
多少年來,不管海內外學者對西安事變之功過是非、褒貶毀譽在主觀認識上有著怎樣的分歧與爭論,但對于事變系張學良、楊虎城“合伙”所為,且張學良占主導地位等基本史實,卻并無太多疑議。進入21世紀后,隨著張學良辭世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毅荻書齋”張檔的對外開放,張、楊的角色定位似乎又成了“未澄清的問題”。有學者撰文稱在張檔里有了“新發(fā)現(xiàn)”,即張學良說過,“楊虎城是西安事變主角”,并認為這“反映出張學良晚年對楊虎城在事變中的作用有新的估計”。[1]亦有研究者得出新結論,認為楊虎城才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角,張學良只是名義上的主角罷了。[2]這些“新發(fā)現(xiàn)”與新結論不僅在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更通過各種媒體傳播,在普通大眾尤其青年讀者中引起了思想認識上的分歧與混亂,因而仍有加以辨駁的必要。
一、歷史中張、楊在西安事變中的角色定位
關于張、楊的角色問題,在事變期間及事變結束以后很長時間內,幾乎眾口一詞,并無疑議。當然,這不排除偶爾也會有不同聲音。如1936年12月19日馬鴻逵曾致電孔祥熙稱:“職意此次事變,張學良少不更事,素無一定主張。楊虎城梟獐成性,險惡毒狠,思想謬妄,此次實為主謀”。并提請南京處置事變時,“對楊逆務特別注意,如向張著手,曉以利害,責以大義,或尚于事有濟;若從楊著手,則依其賦性毒辣,反滋糾紛”。[3]考慮到事變前楊虎城素有“統(tǒng)治”西北的雄心(即外界盛傳的“大西北主義”),并為此而與馬氏不睦,故馬鴻逵電中之語明顯夾雜有個人恩怨在內,未必就完全符合事實真相。
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在此,本文僅指出幾點事實以供識者思考。
第一,事變期間,不僅國內各政黨、各社會團體、各軍事集團、各階級階層的人們,而且國際社會的各國政府及其軍事、外交、情報部門等,均一致將張、楊看成是事變的造謀者、發(fā)動者和領導者,中外媒體報道時也基本是如此看法。由于張、楊兩人在職務、地位和軍事實力上的差異,有時人們往往會將事變的領導者簡稱為“張學良”而不提楊虎城,這在客觀上可能造成了楊虎城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減弱,但并不意味著世人就會誤以為事變是張學良所單獨發(fā)動和領導的??梢哉f,當年的人都承認,張學良是無可爭辯的事變主角。
第二,張學良陪蔣回寧后,1936年12月底,南京軍委會組織高等軍事法庭對張進行審判。法庭即指控張為事變“首謀”,張答詞稱:“這回的事,由我一人負責”;“此事余一人負責,應當?shù)脩弥铮也o一點個人的希求,一切的懲罰我甘愿領受”。[4]而法庭判決書主文亦稱“張學良首謀伙黨對于上官為暴行脅迫,減處有期徒刑十年,褫奪公權五年”。[5]次年1月5日,南京政府則以楊虎城和于學忠(東北軍第51軍軍長,甘肅省政府委員兼主席)“于此次西安事變,顯有附和情事”為由,將此二人撤職留任,行政院和軍政部都在當天發(fā)表了人事任免命令。[6]1月16日,楊、于聯(lián)名通電接受革職留任處分。[7]從南京中央對張、楊、于不同的懲罰或處分來看,此三人在事變中的角色主次應當是清晰分明的。
第三,誰都知道,考察西安事變的相關問題時,幾乎根本就無法脫離開中共的因素或影響去單獨談論任何史事。張、楊之所以能夠或敢于“劫蔣”兵諫,他們與中共結盟形成的“西北三角”或三位一體大聯(lián)合格局乃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或依托的基礎。關于張學良與中共的關系,楊奎松先生曾有深入細致的研究。[8]筆者以前曾撰文分析過西安事變前楊虎城與中共關系的復雜演變進程,[9]也曾探討過事變期間楊與中共合作的基本情況。[10]大量事實可以證明,“西北三角”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不是等距離的,并不能構成一個等邊的三角形關系示意圖。其中,張與中共關系明顯要比楊與中共關系密切許多。從張、楊與中共關系的親疏與交往程度的深淺來看,從張、楊各自在三位一體中的地位及作用來看,究竟誰是事變的主角,也應該是一個一清二楚的問題。
二、如何看待所謂的“張學良說”?
究竟應該怎樣定位張、楊二人在事變中的角色?新發(fā)現(xiàn)和新結論持有者總喜歡以張學良的說法作為依據(jù)。誠然,作為事變的發(fā)動者和領導者,張學良說法具有超乎尋常的份量,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張學良都說了些什么?他究竟是如何說的?怎樣才能準確理解“張學良說”的真意?
我們以為,對于張學良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下的各種說法,都必須予以仔細考量。都必須結合當時的時空環(huán)境、政治氛圍以及張的交談對象、上下文主旨等方面綜合分析,才有可能明白其真意而做出最為準確的理解。任何割裂文句、斷章取義、唯我所需式的做法,只能產生出各種誤讀、誤判與誤導。
據(jù)筆者核查,張學良關于該問題先后有過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1956年冬,張遵蔣令開始寫給蔣的長函(即后來的《西安事變回憶錄》或《西安事變反省錄》),事前,蔣通過劉乙光向張詢問過楊的情況。張回憶稱:“平心而論,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11]
二是1991年初春,張在會見臺灣《時報周刊》編輯的談話中說:“西安事變絕對是我一手策劃的,整個事件是由我負責的,楊虎城只是同意,他是個好人,卻也是個粗人,對事情看不清楚,英雄主義太高”。并說:“我不恨任何人,尤其不恨蔣先生。我說過我們情同骨肉,宋美齡最了解。對蔣先生,我只有一件事不明白,他為什么要殺楊虎城,該處死的是我才對”。[12]
三是1992年1月6日,張在家中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小組張之宇、張之丙姊妹第9次訪談時,在談及為什么會有西安事變及國民黨中央與雜牌軍關系時,張說:“比如楊虎城,他們中央的事,比我知道還清楚。因為我傾向中央,那他們在我之前,中央也開過會的,他講過去他們對中央很不滿的”?!拔靼彩伦兙褪菞罨⒊牵斎晃覀儍蓚€人,那就是楊虎城的不平?。 薄爸醒胱龅氖虑椴粚β?!要裁軍什么的不管了。過去他很不滿。那西安事變,可以說楊虎城他已去世了,已經沒有了。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不過名義上是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他那很不滿”?!八^雜牌軍對中央都不滿的”。[13]
對于這三種說法究竟應該如何去理解?持楊虎城為西安事變主角說者往往依據(jù)張氏第三種說法立論。如楊天石先生認為,這反映出張學良晚年對楊虎城在事變中的作用有新的估計。楊瀚先生則不僅在其所著《楊虎城大傳》中引用了這段話,[14]并將其縮寫為“西安事變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啊……——張學良”一句,印在其新著《楊虎城與西安事變》的封面上。2013年冬,楊瀚先生攜其新著與西安讀者互動時,更明言:楊虎城在西安事變中起了多大作用?是什么角色?蔣介石為什么殺他而不殺張學良?這些都屬西安事變至今仍“未澄清的問題”。楊瀚先生并聲稱,過去人們習慣于說張、楊發(fā)動,張學良居首功,楊虎城輔助,“其實西安事變的主角是楊虎城才對”,“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角是楊虎城,不過名義上是張學良,關于這一點,張學良也是承認的”。[15]
其實,20世紀50年代時,張尚處于幽禁之中,出于尋求自由或“死中求生”之目的,張在寫《西安事變反省錄》《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及《雜憶隨感漫錄》等文字時,不僅曲意恭維蔣氏,主動承認“錯誤”(當然承認的是所謂“犯上”“違紀”等“錯誤”),甚至將自己塑造成“反共戰(zhàn)士”的模樣。為此,張就需要表示自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所以稱楊虎城為“陪襯”,這既有減輕楊虎城責任的考慮,亦間接表達了對蔣殺楊的不理解與不滿。
1991年春,張已獲得了自由,老蔣小蔣均已去世,但臺灣的政治環(huán)境仍無法使張暢所欲言,張氏言談依舊不能不注意分寸。張對《時報周刊》編輯談話時,仍舊自己包攬全部責任,為楊開脫,肯定楊是“好人”。后一段話雖用語平和,但又顯然同情楊的遭遇,對蔣氏殺楊表示不滿?!霸撎幩赖氖俏也艑Α币痪?,亦間接表明自己是事變的主要負責者。
1992年1月初的訪談,這段話主要談論西安事變發(fā)生的緣故,張氏特別強調了中央與雜牌軍的關系,即所有雜牌軍都對中央很不滿,這是激發(fā)事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已整理出版的記錄稿中,標點斷句與文字銜接略有瑕疵。“西安事變就是楊虎城,當然我們兩個人,那就是楊虎城的不平啊”這句話,按其語義,應理解為:“西安事變,就是楊虎城……(的不滿引起的)”。這是張氏在毫無拘束的情況下所言,而且上下文語義主要是就中央與雜牌軍關系這個角度來說西安事變。從楊虎城和各雜牌軍對中央長期不滿的角度來看問題,說楊虎城的不滿、不平引發(fā)了西安事變,張學良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楊虎城是西安事變的主角,這自然并不為過,但這畢竟與從整個事變的宏觀、全局綜合考量來說楊虎城是事變主角有著明顯區(qū)別。如果張學良不是主角或者只是名義上的主角,事變的責任又為何要由他來承擔呢?當然,1992年時,楊虎城已經犧牲了40余年,張學良如此說法,或許還有中國傳統(tǒng)的“功成不居”思想觀念在起著作用。
總之,張學良的前兩次回憶,都把自己看成是事變的主要策劃者、發(fā)動者、負責者,因而一切的罪責與懲罰似乎都應該由他來大包大攬。第三次回憶則是在某一專門話題的基礎上來談論西安事變。也就是說,從楊虎城等雜牌軍對中央長期不滿而激發(fā)事變的角度言,也可以說楊虎城就是西安事變的主角,這實際上相當于我們通常使用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或“就某方面而言”楊虎城也可以說是事變的主角。脫離整段談話的主旨和思路,孤零零地拿出“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那么幾句話作證,顯然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三、當年楊虎城如是說
既然新發(fā)現(xiàn)和新結論的持有者喜歡以“張學良說”為證,那么,我們遵循同一思路,也可以看一看歷史上當年楊虎城是怎么說的。
1936年8月末,潘漢年在西安與楊虎城面談時,楊談到三個問題,其中之一是聯(lián)共問題,但他強調“合作途徑必跟張某走,毋須另起爐灶”。潘提議楊與中共中央直接建立電臺聯(lián)系,以便可以及時聯(lián)絡,楊則“極力表示他的電臺不能用”,要聯(lián)絡就只能通過張學良。[16]
8月31日晚與9月6日晚,張文彬與王菊人、楊虎城分別面談時,話題均涉及“西北聯(lián)合領導問題”。楊虎城曾明確表示:“西北要張領導”,只是他感到“張部復雜,有法西(斯)、有漢奸分子,張亦為繼父業(yè),非經艱苦經營,恐有不可靠處”。[17]
1936年秋,楊虎城赴上?!爸尾 逼陂g,曾致函張學良和自己部下馮欽哉、孫蔚如等,一再表示支持、擁護張學良之聯(lián)共抗日主張。10月下旬返回西安后,他又親口告訴高崇民,“謂西北局面,張負領導地位,如張干,彼一定受他領導”。[18]
1936年11月28日,第十七路軍和西安民眾舉行紀念堅守西安勝利十周年大會,張學良亦率部分東北軍官兵、“東救”會員、東望小學師生等參加。楊虎城在大會演講時表示:我們愿在張副司令領導下共同抗戰(zhàn),“我們要繼續(xù)堅守西安的精神,堅守國土!”
1936年12月16日,楊在西安市民大會上講話稱:“我們更要擁護保障東亞和平的領袖張主任委員,拿出鐵和血的犧牲精神,領導我們收復東北失地”。[19]
1936年12月29日,楊致函孔祥熙稱:“刻下此間一切,悉遵委座與漢卿副司令意旨積極進行”。31日致函張學良曰:“西北各省現(xiàn)亟寧謐,一切均依委座與鈞座意旨辦理”。[20]
1937年元旦,楊虎城在西安舉行閱兵式并對官兵發(fā)表訓詞,內稱:“雙十二事件,就是張副司令以坦白的態(tài)度、偉大的人格適應全民族的要求,來領導我們以求實現(xiàn)這種主張的偉大表現(xiàn)”。“希望大家一致在我們革命領袖蔣委員長、張副司令的領導之下共同奮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失地!”[21]
張學良在南京“自請?zhí)幏帧奔霸廛姺▽徟袝r,楊虎城在致、復張學良、胡宗南、孔祥熙、宋子文、何應欽、張繼、馮玉祥、于右任、居正、孫科、李烈鈞、劉峙、李宗仁、白崇禧等黨國要員函電中,一再表示自己追隨張副司令之后發(fā)動兵諫,“協(xié)同尚有虎城”,“弟事同一體”,論罪平情,不能獨罰漢卿,自己亦應“分任處分”,“同負罪責”,“分負厥責”,“分任其辜”,以“庶昭平允”。在各函電中,楊虎城均明白無誤地將自己放在了追隨者、協(xié)同者的位置上,而將張氏視為蔣介石之外的抗日領袖人物予以擁戴。
善后處理期間,西北方面反復要求南京放張學良回陜。楊虎城又屢屢在函電中表示:“一年以來,此間事宜悉由張副司令負責主持,故欲謀時局之徹底解決,非伊即日返陜,難收明效”。“張副司令一日不歸,西北軍民一日不安”。此類言辭,既是西北三方要求放張的充足理由,亦反映了張氏居于三位一體的核心與主導地位這一事實。
如果按照同樣的思辯方式,我們是否也可以說,楊虎城生前的文字話語足以證明,三位一體的真正核心、西北軍民心目中的抗日領袖當屬張氏無疑。
四、所謂“蔣介石把楊看做是三位一體之中心”
為了證明楊虎城是西安事變的主角,楊瀚先生竟不惜以蔣介石的看法作證據(jù),認為蔣把楊看作是“三位一體之中心,自當稍加另眼看待”。
楊瀚先生所引“另眼看待”一句,系1937年2月7日蔣致顧祝同密電中語。其實,蔣在此密電中主要是授意顧祝同進駐西安后與各方接觸時的策略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其中對中共方面,令顧與周恩來及中共代表接觸時“多與之說感情話”,而經費、防區(qū)等實際問題“皆令其仍由楊間接負責處理,不可與之有確切具體之表示”。初入城與西北三方各人會面時,“不可向之用離間之言及使其疑懼團結;而對虎城認其為三位一體之中心,自當稍加另眼看待,如使其能自動與我方就商其徹底辦法則更妥也”。蔣之所以讓顧祝同“與楊詳商處理西北整個辦法,詳詢其意見”,目的就是要探測楊與紅軍及張部之“方針態(tài)度與其輕重之程度”,最終誘導楊“與中央一致”,尋求所謂徹底解決西北問題的妥善辦法,因此就必須對楊“稍加另眼看待”,或“略示推重之意”。很顯然,這種“另眼看待”或“略示推重”是別有用心的,因而所謂的“認其為三位一體之中心”自然是一種虛假的態(tài)度。蔣氏在電末特意叮囑顧祝同“此電底應即赴丙,切勿帶往西安”,[22]正反映了其內心詭謀的密不可告人。換言之,在蔣、顧等人的內心深處,恐怕從來就沒有真正把楊虎城看成是三位一體的中心。
退一萬步講,就算蔣真的視楊為三位一體之中心,難道這樣的看法就一定符合實際情況?以蔣的密電為證,豈非太過于荒唐?
五、結語:或許不算多余的話
1、數(shù)年前,筆者在撰文考察楊虎城與中共之關系時,曾就張、楊的角色定位問題提出過自己的看法:“筆者贊同絕大多數(shù)學者的意見,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張、楊兩位完全可視為不分伯仲的偉大愛國者,均是高山仰止的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自不宜區(qū)分所謂主次。如果真要人為地強行分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那么,無論就西安事變的全過程而言,還是就他們與中共交往的程度來考察,恐怕配角永遠都不會是張學良吧!”[23]在此,筆者還想補充的是,無論是任何精彩的舞臺劇還是歷史活劇,主角往往都不會是單一的。將張、楊視若難分軒輊的兩大主角,既符合歷史事實,亦與現(xiàn)實的宣傳教育政策圓通無礙。因此,本文并非在一般意義上或者絕對化地反對把楊虎城將軍看作是西安事變的主角,只是不能認可楊是真正主角、張僅是名義主角之類的說法。
2、近年來的新發(fā)現(xiàn)與新結論固然值得注意,但就整體而言,其說之不合事實與邏輯,立論依據(jù)之蒼白無力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憑借著張學良晚年口述史料中那些動輒信口開河、早被人評為“跑野馬”式的話語,就匆忙地構建所謂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結論,不僅顯得太過于匆忙武斷,也未免有點簡單草率了些。西安事變的研究,如果循著這樣的路徑去發(fā)展,其前景恐怕亦未樂觀。
3、在張、楊的角色定位問題上以及張、楊關系的研究中,如果缺乏冷靜的態(tài)度和客觀、公正的精神,如果缺乏對史料的深入研判和對事實的準確把握,或者缺乏對歷史人物“同情的理解”,則極易陷入抑此揚彼、厚此薄彼的泥潭,而這種傾向在某些論著中已然有所顯露。竊以為,此種傾向對于西安事變的深入研究有害無益,亟待學界加以糾正。筆者撰寫本文之目的無他,僅僅也只是為糾正此風而鼓與呼罷了。
【參考文獻】
[1] 楊天石.張學良說:楊虎城是西安事變主角——美國所藏張檔新發(fā)現(xiàn)[J].炎黃春秋,2002(11).
[2] 楊瀚.楊虎城與西安事變[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3][7] 劉東社.西安事變資料叢編(第一輯)[M].香港:銀河出版社,2000.
[4][5][2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西安事變檔案史料選編[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
[6] 東序.西安事變和平解決[J].東方雜志,第34卷第5號.
[8]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系之研究[M]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9][23] 劉東社.西安事變前楊虎城與中共關系新探——西安事變縱橫考之九[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
[10] 劉東社.楊虎城與“西北半獨立化局面”問題探析[A].西安事變紀念館.紀念楊虎城將軍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C].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
[11] 畢萬聞.金鳳玉露——張學良趙一荻合集(第5部)[M].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12] 畢萬聞.金鳳玉露——張學良趙一荻合集(第6部)[M].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13] 楊天石等.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第1卷[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14] 楊瀚.楊虎城大傳[A].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15] 楊虎城之孫重新解讀“西安事變”[N].華商報,2013-11-25.
[16] 張魁堂.挽危救亡的史詩——西安事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17] 張文彬給毛澤東的報告(1936年9月8日)[A].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黨史資料[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18] 朱理治給周并轉張毛的報告(1936年11月4日)[Z].北京:中央檔案館存件.
[19] 楊虎城在西安市民大會上的講話[N].(西安)解放日報,1936-12-17.
[20] 劉永端,丁雍年.楊虎城將軍言論選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
[21] 楊主任委員對官兵訓詞[N].(西安)解放日報西北文化日報西京民報等新年聯(lián)刊,1937-01-02.
【作者簡介】
劉東社(1964-),男,陜西興平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華民國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