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代康
對用大數據創(chuàng)新宣傳思想工作的思考
盧代康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chuàng)新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創(chuàng)新者勝。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不創(chuàng)新就要落后,創(chuàng)新慢了也要落后。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治國理政提出的一個重大論斷,是對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關系的新認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fā)展理念中,創(chuàng)新就昂然居首。
貴陽市委九屆六次全會提出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打造創(chuàng)新型中心城市,出臺了1+4+1文件,這為我們下一步的各項工作都提供了重要遵循。盡管,文件對宣傳思想工作沒有提出具體的任務,但作為黨委主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要部門,圍繞“創(chuàng)新型中心城市建設”這個中心,主動作為,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導向,積極化解影響發(fā)展負因素,全力凝聚發(fā)展正能量責無旁貸。
宣傳思想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媒體做人的工作。但是,伴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媒體市場的不斷細分,新媒體不斷涌現,影響力與日俱增,輿論環(huán)境日益錯綜復雜,對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
當前,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現狀是:“好聲音好故事”不多,對好的典型挖掘不夠,沒有走下去、沉下去。占領輿論高度上手段不夠,看到一些敏感問題的言論,雖然沒有評價、轉發(fā),但卻沒有正面發(fā)聲,忘記了自己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理論教育成效不明顯,群眾甚至一些干部接受度不高??傮w來看,關鍵還是在于我們蕭規(guī)曹隨,新瓶裝舊酒,躺在前人的車上,所以,干部不理、群眾不愛,宣傳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8·19”講話中說,宣傳思想工作的社會條件已大不一樣了,我們有一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chuàng)新。
所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用好互聯網的思維,把握大數據這個武器,在宣傳的理念、手段和基層工作上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宣傳思想工作水平。
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宣傳思想工作理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向社會,對象是人。但現在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往往以教育者為中心,給人以居高臨下進行說教的感覺。有人形容,當前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太“深奧”、輿論太“驕傲”、文藝“太浮躁”、典型宣傳“高大上”、成就宣傳“假大空”,與人民群眾仿佛隔著“一條河”。這種說法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確實反映了一種傾向。比如,貴州電視臺的節(jié)目,《百姓關注》就比較受群眾喜歡;在貴陽日報報業(yè)集團所屬期刊中,《貴陽晚報》也頗得群眾青睞。究其原因,一是堅持了群眾立場,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報道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群眾最切身最關心的“吃喝拉撒”等問題,而不是高談闊論,把老百姓當小學生。二是有地氣,易知、易懂、易用。古人云,“大道至簡”,簡則易知,簡則易用。如果是搞學術研究、理論探討,有高深的玄理、復雜的邏輯、直白的教條,那無可厚非。但用作宣傳,就會讓人昏昏然不知所云。所以,宣傳思想工作就必須以內容為王,通過故事把深奧的道理講淺,把復雜的程序化簡,使宣傳思想工作一看就知,一聽就懂,一用就靈。面對理論工作,要創(chuàng)新手段,要學會集科技、娛樂、設計為一體的宣傳模式,把理論宣傳覆蓋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現有資源,把理論學習編入“靈秀花溪”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大數據研究受眾喜歡什么主題的宣講,要培訓、發(fā)展敢說敢講的宣講人員,分析受眾心理,應需而講,對癥下藥。
其次,要運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新宣傳思想工作手段。我理解,“大數據”的戰(zhàn)略意義在于對含有意義的龐大數據進行專業(yè)化處理,從而實現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fā)現力和流程優(yōu)化能力。傳統(tǒng)的宣傳思想工作,由于條件所限,往往千篇一律、大水漫灌,針對性較差。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在掌握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受眾的特點、需求,有針對性地精準“點穴”,做好工作。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不能對牛彈琴。例如,面對老年人,可以從健康、養(yǎng)生、家庭等入手,去做工作;對于年輕人,可以從工作、創(chuàng)業(yè)、婚戀等切入,尋找共鳴,打開心扉;對于少年兒童,可以運用動漫等形式,引導他們從小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另外,就是要用好“兩微一端”(微信、微博和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使宣傳思想工作低成本、廣覆蓋、快傳播,增強宣傳效果?!氨磉_可以不同,立場不能二心”。無論何種手段,但必須堅持同一導向要求、同一管理標準,絕不能以犧牲導向為代價賺粉絲、博眼球。
最后,要提倡互動分享的宣傳思想工作實現途徑。往一個人的頭腦中灌輸思想,或者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是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在信息匱乏的時期,單向灌輸,我說你聽,就能夠達到宣傳思想工作的目的。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要讓受教育者真正口服心服,必須讓他充分展現真實的思想,找出癥結所在,從而對癥下藥。才能讓受教育者在事實和道理面前,心悅誠服。正如王岐山書記所說,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宣傳思想工作也是如此,你講了千言萬語,不如他自己體會一次。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要互動參與,互動分享。我們在充分依托宣傳骨干力量,切實發(fā)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鄉(xiāng)賢等社會力量作用的同時,還要注意發(fā)揮受教育者的作用,讓經過思想工作轉化的人現身說法,去做其他未轉化人的工作,使人人都成為宣傳思想工作者。真正使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群人影響一座城,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品質。
下一步,結合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全力推廣城市形象。圍繞“高原明珠、貴州客廳”的戰(zhàn)略定位,把在校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以及省外人士等作為重點目標受眾人群,通過花溪經濟、文化、生態(tài)等方面亮點成效的重點挖掘和展示,提升重點群體對花溪的認知度和好感度。
二是要突出核心理念。文化旅游創(chuàng)新區(qū)是我們的發(fā)展定位,也是花溪的城市特質,要大力加強“文化”“旅游”與“創(chuàng)新”的實現途徑宣傳,對外樹立并傳播國際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國家級生態(tài)區(qū)、全省游客集散中心三個方面的形象定位。
三是要打造精品活動。在推介花溪名人名史文化、民族傳統(tǒng)文化、生態(tài)文化等品牌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并推廣一些精品活動。比如,在經濟方面,可以借助數博會這個平臺,策劃組織全球大數據安全試驗等方面的競賽,或利用孟關汽貿城、駿馳F3賽車場等資源,舉辦汽車工業(yè)文化展覽等;在文體方面,持續(xù)打造“花溪之夏”藝術節(jié),“四月八”“六月六”等民俗節(jié)慶,繼續(xù)申辦國際馬拉松比賽、國際賽車節(jié)等;在參與體驗方面,可以組織大型的青黔高綠色騎行、云頂草場露營、紅巖峽谷探險,舉辦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等,逐漸建立受眾的品牌聯想。
總之,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的精神,適應互聯網發(fā)展大勢,精準媒體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的優(yōu)秀宣傳產品,以豐富鮮活的內容和先進有效的手段有效占領輿論陣地,為全域旅游全面提升引導能力和水平。
(作者單位:中共花溪區(qū)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