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五道大餐伴四季,粗茶淡飯心亦甘。人間風光賞不盡,且放寬懷向晚年!”這首詩就是對百歲老人孫福旺的真實寫照。今年101歲的孫福旺老人家住遼寧省臺安縣隆地村,多年來,孫老在生活中培養(yǎng)了五種習慣,并堅持了數(shù)十年,這成了他養(yǎng)生怡情的“快樂大餐”。
第一道菜:閱讀。孫老年輕時讀過私塾和“完小”,所以識文斷字。他家中有數(shù)百冊藏書,兒孫晚輩們來看他時,他要的禮物不是雞鴨魚肉滋補品,而是各種各樣的書籍。有時他還自己“點菜”——列出書目,由晚輩們?nèi)ベI。每年年初,孫老還讓晚輩們給他訂些報刊。一個農(nóng)村老人能有這般“見識”,很不一般。經(jīng)常閱讀,使孫老足不出戶便知天下大事,既擴充了知識面,又活躍了思維,同時還提高了自己與時俱進的能力。
第二道菜:運動。孫老年輕時是生產(chǎn)隊里的主力軍,鋤地、割草、積肥、放馬、駕車、垛柴……樣樣農(nóng)活都能挑大梁。上了年紀之后,家人不再讓孫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孫老忙了一輩子還是閑不住,于是,就自己制訂了“健身計劃”,早上起來到村外散步半個小時,呼吸新鮮空氣;午飯后到房后的魚塘邊巡視30分鐘,往魚塘里扔些青草喂魚,觀察魚塘內(nèi)水質(zhì)情況;晚飯后,孫老到村中的文體廣場上,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扭秧歌。他扭得慢,所以一直站在隊伍末尾,鄉(xiāng)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孫壓軸”。家門口擺放的那些健身器材也是孫老的最愛,沒事兒的時候,他就和孫輩們一起到家門口去壓壓腿,抻抻臂,做些幅度不大的健身活動。這些運動看似簡單,但卻使孫老活動了筋骨,保持了旺盛的體力。
第三道菜:出游。別看孫老是百歲老人,但每個季度,他必由晚輩陪伴出游一次,或是去博物館,或是去名人故居,或是去山里小村小駐幾日。每次出游,老人都玩得很盡興。由于他平時讀書看報,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功底,所以最喜歡去看具有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景點。前不久,迷戀“紅學”的他,還特意讓孫子們陪同去了曹雪芹紀念館,圓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夢想。
第四道菜:伴侶。孫老的老伴去世二十多年了,晚年喪偶令老人有過心靈上的寂寞。但是孫老自有調(diào)解之法,老伴去世以后,他給自己找了兩個“伴侶”:一是一部便攜式收音機,老人隨身攜帶,悶了,就打開收音機,聽聽戲劇、評書和新聞。二是寵物,孫老這些年養(yǎng)了好多貓狗等寵物,每一天,寵物跑前跑后,廝繞膝下,使老人從未感到過寂寞無聊。同時,寵物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憨態(tài)可掬”的表現(xiàn),給孫老帶來了心理上的無限愉悅。
第五道菜:豁達。孫老平時性格開朗,心胸豁達,家庭內(nèi)的“小疙瘩”,鄰里間的“小矛盾”,孫老從不放在心上。他認為,長者應該有長者的“范兒”——老年人,應該寬以待人,豁達處事,常念人之功,不記人之短;常念人之善,不記人之怨;老來胸襟裝日月,但憑江山放肩頭。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五道大菜,組成了孫老健康長壽的“快樂大餐”,也將孫老打造成了小村獨一無二的百歲達人。如今,孫老雖然不能下田勞動,但身板兒依舊硬朗,思路依舊清晰,說話辦事兒,依然毫不遜色于兒孫晚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