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嶺
(黑龍江省綏棱農(nóng)場四海店畜牧科,黑龍江綏化 152241)
肉用仔雞腹水綜合征的診斷和中醫(yī)藥防治
劉俊嶺
(黑龍江省綏棱農(nóng)場四海店畜牧科,黑龍江綏化 152241)
肉用仔雞綜合腹水征也叫雞腹水癥或雞腹水綜合癥,屬于肉雞常見病,主要由缺氧、遺傳因素、高能量飼料等合并致病因素引起,以腹腔積水,心室代償性增大為主要特點,可采取健脾利水,通淋等方法治療和預防。
仔雞;腹腔積水;中醫(yī)藥;防治
導致肉仔雞發(fā)病的合并致病因素主要有缺氧、遺傳因素、高能量飼料等。
(1)缺氧: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有:高海拔,空氣稀簿,氧分壓低,故有稱為“高海拔病”。通風不良,門窗關閉,CO,CO2,NH4,HS有害氣體增高,氧氣減少,尤其是北方冬季為保溫通風條件差,造成需氧不足,如果飼養(yǎng)密度大,濁氣重,均可致使雞慢性中毒。室內(nèi)取暖,取暖爐耗氧,通風與保暖矛盾。環(huán)境寒冷:代謝增高,耗氧量多,飼養(yǎng)的肉用仔雞本身抗病能力差,因寒冷應激發(fā)病。
(2)遺傳因素:雞的品種與年齡、幼齡肉雞代謝旺盛、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健全。遺傳育種,只注重生產(chǎn)性能,忽略其他遺傳因素。
(3)高能與高蛋白飼料:肉用仔雞多是按人的意志用高能量、高蛋白的濃縮飼料添飼,這樣勢必會超出雞生理所需的營養(yǎng)標準;為臟腑加大了負重。首先是胃腸,由胃、腸牽連脾、肺、心、肝先后生理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病癥。
(4)其它因素:如硒、VE缺乏,用藥不當,霉菌中毒等。
本病主要危害20~40日齡幼仔雞,尤其期是快速生長的肉用仔雞,公雞發(fā)病高于母雞,且易在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因本病屬于營養(yǎng)代謝病,不具有傳染性,所以周圍雞場不會因此發(fā)病。
病雞羽毛粗亂,兩翼下垂,生長滯緩,反應遲鈍。皮膚出現(xiàn)水腫,口腔和喉里有痰,鼻涕黏稠,雞出現(xiàn)咳喘,造成呼吸困難,晝輕夜重。因雞有腹水液積,體態(tài)笨重,不愿站立,喜臥,行動遲緩。心積水,雞表現(xiàn)癡呆,減食縮水,重病例皮膚發(fā)紺,腹部著地,甚至死亡。最典型是病雞腹腔部臌大,腹部皮膚變溥發(fā)亮,用手觸壓時有波動感。
剖檢病死雞可見腹腔積水,心室代償性增大。腹腔內(nèi)積有大量清亮、黃色液體,混有纖維素或絮狀物。全身明顯淤血。肺呈彌漫性充血、水腫,心臟腫大、柔軟,心肌弛緩,心包積液,肝充血、腫大,紫紅色或微紫紅色,表面有灰白或淡黃色膠凍樣物,腎充血,腫大,腎尿酸鹽沉著。
治宜健脾利水,通淋。方劑一:白術(shù)、茯苓、澤瀉、桑白皮、茵陳、大腹皮、龍膽草各30g,木瓜、白芍、青木香、姜皮、甘草、檳榔各25g,厚樸、陳皮各20g。煎汁加清水適量,供40只雞飲用,連飲3d。方劑二:芫花(熬)、甘遂、大戟(面煨)各30g,棗50g,葡萄糖100g(身體的重量為1.5kg左右的100只雞的用量)。用法:先將葡萄糖、大棗共煮取汁,上藥研為細末,拌入飼喂的飼料中一次喂給,如不吃料的病雞則摻入1h能飲完的水中,令其自飲,每日服1劑,連用3d,一般用藥第2d顯效,2~3劑癥狀基本消失。用腹水消(成藥)治療,按每袋(250g)拌料50kg,每個療程5d,效果較好,預防量酌減。方劑三:陳皮、丹皮、茯苓、白術(shù)、茵陳各等份,研末水煎,連汁帶渣一起攪料喂雞,每日1次,連用3d。預防量按1月齡肉用仔雞每日每百只25g。治療量加倍,病重者每百只加綿黃芪10g,預防保護率達100%,治愈率達95%以上。方劑四:用夏枯草3份,瞿麥3份,蒼術(shù)1份,煎湯自飲(每只每日量1~2g計算),治療效果好。方劑五:在每100kg飼料中添加含硒生長素500g,并給適量的維生素E。病重者每只用雙氫克尿噻半片,維生素C 10mg。中藥用二居、木通、澤瀉、蒼術(shù)、商陸根、谷子、豬苓、燈心草各500g,竹葉250g共為細末,每只雞每次喂服1g。方劑六:用黃芪60g,白術(shù)40g,白芍40g,柴胡20g,桔梗20g,葶藶30g,大青葉30g,白頭翁30g,豬苓、澤瀉、滑石各60g,甘草10g,大棗60g,病情嚴重者加大戟、甘遂各20g,去甘草,煎水讓雞自飲或粉碎后開水沖飲,效果好。方劑七:丹參50%,川芎30%,茯苓20%成粉,按0.4%拌料或水煎成含生藥1g/ml,以0.15~0.25%比例飲水治療肉雞腹水綜合征,效果好。方劑八:用冬瓜皮100g,大腹皮25g,車前子30g,水煎,取汁讓雞自飲,連用2d(300只體重1kg的肉雞用),治療肉雞腹水綜合征效果好。方劑九:豬苓、茯苓、車前子、白術(shù)、陳皮、甘草各適量成粉,按2%添加于飼料中,進行治療,按0.25%添加于飼料中預防肉雞腹水綜合征,有良效。方劑十:茯苓85g,姜皮45g,澤瀉20g,木香90g,白術(shù)25g,厚樸20g,大棗25g,山楂95g,甘草50g,維生素C 45g,預防按0.4%拌料混飼,喂給8~35日齡的雞;治療按1.5%混飼,連用3~5d,防治肉雞腹水綜合征有良效。方劑十一:蒼術(shù)100g,陳皮80g,山楂80g,桑白皮、豬苓、茯苓、澤瀉、木通、二丑、萹蓄、車前草各60g,甘草10g,配制而成的中藥粉劑按每只每日1克拌入飼料中喂服,治療肉雞腹水綜合征有效率為96%以上,治愈率為87%以上。方劑十二:黃芪、滑石各100g,豬苓、白術(shù)、澤瀉、柴胡、白芍各50g,葶藶子、大青葉、桔梗、白頭翁、大棗各60g,甘遂、大戟各30g(400只20日齡雞1次量)。煎水混飲。方劑十三:黃芪10g,茯苓、澤瀉、白術(shù)、陳皮、丹參各45g,甘草20g(100只體重1.0~1.5kg1次用量)?;旌涎心┌枇巷曃?。
[1] 董禮華,崔平全,姜翠華,等.肉仔雞腹水綜合征的綜合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1996,(4):107.
劉俊嶺(1962—),男,綏棱農(nóng)場四海店人,中專,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治療、防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