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畏
說起旗袍,腦海里第一時間想起電影《花樣年華》里,張曼玉在昏暗的路燈下,穿著旗袍的背影,伴著馬友友悠揚的大提琴聲,這部電影讓旗袍火了一把。據(jù)說張曼玉試鏡時,當她穿著旗袍出現(xiàn)在鏡子前面,整個人都失了神。想必張曼玉自己也沒想到,穿上旗袍的她和平時的自己差別那么大。讓一個習慣了各路服飾的影視明星瞬間失神,可見旗袍的“魔力”有多大。歷史上,現(xiàn)代意義的旗袍誕生于20世紀初葉,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tài),很快從發(fā)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如果你想知道旗袍當時在人們的生活中有多重要,翻翻白先勇、張愛玲他們的小說,看看他們怎么描寫各個人物的旗袍你就知道。
現(xiàn)在已經(jīng)極少有人穿旗袍,假如你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位穿旗袍的女性,無論她穿得好看與否,打眼是肯定的。因為圖新鮮,我曾經(jīng)自己買過幾件,可我總覺得沒有幾個年輕女孩會喜歡旗袍。待我在朋友圈詢問之后,發(fā)現(xiàn)喜歡它的年輕女孩還不少。那天我一時興起問朋友,為啥穿旗袍,答案無非是覺得好玩,好看。原本預想的復古情懷、有文化內(nèi)涵等答案一個都沒沾,想想也是,當初自己買旗袍不也是鬧著好玩?原本最愛40—50年代歐洲古裝的我,壓根沒把旗袍放眼里,覺得那是老阿姨穿的,和我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逛街時路過一家旗袍店,和朋友互相攛掇對方,敢不敢試一下?劃拳定輸贏定誰先試之后,瘋瘋癲癲的倆女孩進店請人推薦了一款,結(jié)果輸?shù)哪俏粵]買,倒是后面試的我?guī)Я艘患丶?,心疼銀子的我發(fā)誓半個月之內(nèi)不再逛街——那時我才剛工作呢。意外的是,這件旗袍引來了一片贊美之聲,贊美的內(nèi)容核心觀點是:穿上這旗袍,終于知道姑娘要有個姑娘家的樣子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媽感動之余,感嘆她過去20多年教育不得要領(lǐng),這會兒終于找到了訣竅:“早知道衣服有那么大作用,滿18歲就給她穿高跟鞋,哪里還用我天天嘮叨她走路姿勢”。從此我媽對我買高跟鞋一事報以夏天般的熱情,并對每一個奇怪我走路姿勢變得“文雅”的人這么解釋:“各種方法教盡了,拿雙高跟鞋來,怕摔倒就立馬規(guī)矩。”可惜好景不長,射手座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再度上演,高跟鞋和旗袍沒過多久就被我壓箱底了。
想來這真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事實:穿上一件合體的旗袍,走路不自覺地就得注意姿態(tài),美觀姑且不談,單單是為了不出現(xiàn)尷尬都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過去旗袍的材質(zhì)大多沒有彈性,穿上它走路的姿勢,步伐的大小,一絲一毫都不能放逸,不然大庭廣眾之下出現(xiàn)紕漏,連回家的臉都沒了。每當提到旗袍,我們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民國的女性,每每談到她們,人們都會稱贊她們溫婉賢淑,氣質(zhì)優(yōu)雅,順便拉上現(xiàn)在的女孩子批判一通,現(xiàn)在的女孩如何不講究姿態(tài)、氣質(zhì)不好,卻看不到現(xiàn)在從小學一年級穿到六年級都不用換的校服——整個人被看不出形體的校服包成混沌一片,怎么抓形體?何來的氣質(zhì)?你以為民國時期人人都有形體老師?
被稱為優(yōu)雅代名詞的奧黛麗·赫本總是說:“照顧你的衣服。因為這會影響到你給別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作為芭蕾舞演員出身的赫本經(jīng)過嚴格的形體訓練,底子比普通人好,尚且對衣服報以尊重的態(tài)度,難怪老人家說的人靠金裝了。
恩斯特·卡西爾說:“人是符號化的動物?!比祟悇?chuàng)造了符號,反過來也被符號所限制。穿衣也是一樣,選擇一種衣服,同時也被衣服所塑造,要么讓它把你的不足掩藏起來,要不就把你的問題放大。在穿著衣服的過程中,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你與衣服的對話,而答案盡在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