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昆明龍泉觀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及其社會功能

2017-03-30 07:17張繼馳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神圣龍泉世俗

張繼馳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論昆明龍泉觀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及其社會功能

張繼馳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昆明龍泉觀作為云南道教的重要活動場所,其起源與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宗教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與發(fā)展過程。通過考察龍泉觀的歷史沿革,可以發(fā)現(xiàn)道教宮觀神圣空間的確立是神圣性與世俗因素交織融合的結(jié)果,神圣場所的興衰交替是宗教因素與世俗因素相互斗爭的表現(xiàn)。龍泉觀既是神圣與世俗的統(tǒng)一體,也是宗教、文化與建筑藝術(shù)的綜合體。

昆明;龍泉觀;神圣空間;社會功能

龍泉觀位于云南昆明龍泉山,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是道教在云南傳播的重要場所。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遭受多次損毀與復修的龍泉觀,是宗教、文化及建筑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也是道教文化研究的重要素材。

一、研究緣起

神圣,作為世俗的對立面,是宗教生命力之所在。隨著宗教力量的強大與發(fā)展,宗教空間的神圣性也不斷強化。系統(tǒng)提出神圣空間觀念的是學者伊利亞德(Eliade),他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神圣與世俗兩種模式。他把那些由于顯圣物的出現(xiàn)而構(gòu)建的非同質(zhì)性的空間,看作是能連接神圣世界的特殊場所,是真實和實在的世界,并把這種突破世俗的存在稱之為神圣空間。[1](P1―2)在他看來這種神圣與世俗的狀態(tài),在各個民族各個地區(qū)的宗教行為、宗教節(jié)日和宗教場所中尤為凸顯。

在現(xiàn)實社會中,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和人類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似乎神圣化力量開始在世俗生活中逐漸衰退,“世俗化”開始成為一個普遍的趨勢,但是伊利亞德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神圣性或是神圣力量的消退。“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以及因之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代人對這個世界的去圣化和對世俗存在狀態(tài)的認同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傾向和行為方式的變化,并不能使我們改變已有的看法(神圣)”。[1](P5―6)神圣與世俗,作為兩種普遍存在的模式,已經(jīng)深刻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并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爱斘覀儊砻枋錾袷サ挠钪婵臻g和人類聚居處的宗教性建筑時,當我們來說明對時間的宗教體驗的種種不同時,……,這個可以分為神圣和世俗兩種存在樣式的塵世將會是顯而易見的”。[1](P6―7)我們不能否認神圣與世俗形式的變化,但要認識到的是,作為神圣性的存在并未消失。它只是開始學會利用各種世俗的元素去裝飾自己,例如文化與建筑。在避開世俗鋒芒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大眾。

經(jīng)過了半個世紀的發(fā)展,神圣空間理論開始在宗教廟宇、建筑藝術(shù)、旅游開發(fā)等領(lǐng)域被廣泛運用。所有作為神圣之地的宗教場所,其本身的建立離不開世俗的力量,其發(fā)展過程也是神圣與世俗力量相互博弈的過程。作為世俗社會中的神圣之地,神圣空間與世俗力量之間的角逐正是維系神圣空間存在的重要力量。在宗教場所這種特殊空間范圍內(nèi),神圣感與世俗性不斷沖突又趨于統(tǒng)一,是宗教得以發(fā)展的一種特殊力量。

作為云南道教傳承的重要場所的龍泉觀,正是這一過程的歷史見證。明代作為云南道教發(fā)展開宗立派的新時期,非常具有研究價值。[2]在這一時期建立的龍泉觀,是道教長春派的重要發(fā)展地,也是長春教派融入云南地域文化中的一大象征。本文從龍泉觀的神圣空間的歷史起源著手,利用神圣空間理論分析其具體職能的變化,探討道教宮觀神圣空間對世俗社會的影響。通過龍泉觀的發(fā)展歷程,分析神圣與世俗是如何在這座道教場所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

二、龍泉觀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

道教一脈講究風水,諸多道教名觀均選洞天福地而建,倚地勢而起。昆明龍泉觀的選址便頗具特色。明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書》(明景泰六年刻本,以下同)卷一《地理志》記載:“龍泉有一處,一出郡城北,高山之麓有靈湫,闊三丈余,周圍樹木陰翳,……湫之傍有祠,祠之西有亭,翼然臨于其上,匾曰第一泉,東則龍泉觀也?!?/p>

關(guān)于龍泉觀的起源,云南地方志上有諸多記載,明萬歷《云南通志》(民國二十三年龍氏靈源別墅重印本)卷十三《寺觀志》載:“龍泉觀,在龍泉東,舊名龍泉道院,洪武間黔寧王建?!泵骶疤对颇蠄D經(jīng)志書》卷一《地理志》則更詳細地記載了修建龍泉觀的事跡:

龍泉觀,在龍泉之東,舊名龍泉道院。王景常記曰:“逾昆明二十里,有山曰龍泉,山之下有穴焉,廣二尋,深稱之。涌泉漫出,鯈魚數(shù)百伏其隩。每歲旱,則云氣勃勃而上,或以為有蛟龍焉。自蒙、段時,水旱必禱,則雨晹時若。其泉廝而東南流,溉田數(shù)百頃,民賴其利。元初嘗構(gòu)祠榮之,中遭兵難,祠毀。皇明平滇陽,環(huán)山皆為屯。今西平侯沐公以為邦微是泉,禾稼且槁死,而祠宇弗葺,神靈不棲。歲甲戌,于泉之傍構(gòu)祠,以棲神。乙亥,又擇地之高亢,構(gòu)道院一區(qū),以為之鎮(zhèn)。院之東堂,曰棲真賓游之所也。西軒,曰超玄休偃之所也。北為重堂,以奉天師像,左右庖湢房宇,翚翼有伉。又上五十弓,復構(gòu)草亭,以備觀覽。一目丘坂,彌漫數(shù)百里;碧雞玉案,諸山羅列幾席。東盤西紆,輻輳如束,真世外之桃源也!既成,命道士徐日暹主之。夫神,依人而行者也,而能與云雨,見怪物則祀之,以其功在生民也。今是泉也,既有澤物之功,又有休征之應(yīng),祠而榮之,宜矣?!?/p>

龍泉觀建于明代,前身為龍泉道院,其所在之處,依山傍水,云蒸霧繞,確為仙人居所的福地,而且能夠灌溉良田,造福百姓。這座頗具神秘性的道教宮觀,最初是為了祈雨祭祀而建的。從這篇志書的記載來看,龍泉觀的修建是建立在當時人們的神仙信仰之上的,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得天獨厚和頗為靈驗的祈雨求福的功能,它得以初步構(gòu)建了自己的神圣空間,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不斷增強其神圣性,擴大其職能。

清雍正《云南通志》(清乾隆元年刻本,以下同)卷十五《藝文志》載:“龍泉觀,在城北三十里龍泉山。明洪武時建,相傳為棲真之地,下有龍湫。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總督范承勛,巡撫王繼文,按察使許弘勛重修?!?/p>

清雍正《古今圖書集成》(清雍正四年銅活字本)之《博物匯編·神異典》卷二百八十《道觀部匯考二》也有記載:“龍泉觀,觀在云南府龍泉山,明洪武時建,相傳為七真之地,下有龍湫,頗稱靈異。”其中“頗稱靈異”四字,明代并無記載,可見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換,龍泉觀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才得到的評語。也正是這種神圣性的構(gòu)建與地理環(huán)境的結(jié)合的方式,賦予了龍泉觀神秘性的特質(zhì),作為與能夠神靈進行溝通的場所,龍泉觀在昆明民間逐漸開始成為神圣性的中心,并以自身為基礎(chǔ),不斷擴大其影響的輻射面。

龍泉觀自明代時修建、興盛,并得以留存至今,除此地本身極具風貌特色之外,作為一座道教宮觀,它的建立與發(fā)展,還要歸功于道教在云南的傳播。

明代正是道教在云南蓬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長春真人劉淵然及其弟子對這一時期的云南道教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清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五《隱逸志》記載:“明劉真人,名淵然,漳州人,年十六師趙元陽,授大丹訣,能呼風致雨。洪武間被召,擢右正一。永樂初,遷左正義,尋謫滇,居北山龍泉觀,洪熙初召還,賜號長春真人?!眲Y然道法深厚,在謫居云南期間,“開宗創(chuàng)派、傳道收徒、興建宮觀、設(shè)立道官?!盵3]其創(chuàng)立的長春派,對云南道教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一直綿延至今。

龍泉觀,作為劉淵然在云南的主要活動場所,即是這一歷史的見證者,也是這一歷史的獲益者?,F(xiàn)存于龍泉觀的碑刻《龍泉觀長春真人祠記》記載:“龍泉觀在滇南商山之東北,長春真人劉淵然為正一謫滇南時棲息處也。其徒姑蘇邵氏以正于此得傳其道,迄今四十又五年矣。”[4]《通妙邵真人祠堂碑記》記載:“滇南龍泉山龍泉觀,乃真人遇劉長春授道之所?!盵5]可見長春派兩代高道,長春真人及其弟子邵真人,都曾在龍泉觀進行過修行及傳道活動。

郭武教授更是在其書中指出:“〔劉淵然〕被謫龍虎山,尋移滇南,凡滇民有大災患者,咸往(龍泉觀)求濟,無不得所愿欲。”[6](P155―156)可以推測,這一期間,長春真人是深受當?shù)孛癖姷膼鄞鞯?,道教在當?shù)厥怯绊懢薮蟮?。通過長春真人的系列傳道活動,長春派成功擴大了在云南地區(qū)的影響力,受到當?shù)匕傩盏膿碜o,發(fā)展了眾多的信徒。此時作為高道休憩、傳道、濟民之所的龍泉觀,想必也是香火旺盛,成為廣受當?shù)鼐用裣矏鄣淖诮虉鏊iL春派高道的一系列活動,不但促進長春道法一脈在云南地區(qū)的傳播,更賦予了龍泉觀世俗世界所不具有的神圣價值與意義,作為神圣性事件發(fā)生的場所,龍泉觀開始在信徒心中構(gòu)建出了神圣空間的門檻。這一時期,龍泉觀作為宗教場所,其空間的神圣性得到了極大的強化,并且通過長春派的發(fā)展,在當?shù)匦磐街g不斷擴大其輻射范圍。龍泉觀的神圣性從這一時期開始正式確立,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基本完成。并通過道教的傳播,與當?shù)厥浪咨鐣粩嗳诤戏只?,在不斷鞏固其宗教職能的基礎(chǔ)上,逐漸發(fā)展出其新的職能。

三、龍泉觀神圣空間的社會功能

“廟宇(寺廟、教堂)、修道院、圣地等這些宗教器物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為宗教實體提供了一個宗教活動最佳的組合凝聚空間。能把宗教的信仰者,神職人員和各種宗教禮儀活動容納和凝聚在一個特定的宗教意念的空間中?!盵7](P101)龍泉觀作為一個絕佳的宗教場所,在其構(gòu)建的神圣空間的基礎(chǔ)上,發(fā)揮的首要神圣性職能便是為宗教活動提供神圣性場所。清康熙《云南府志》(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卷十七《方外志》記載:“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因滇亢旸不雨,總督范承勛,巡撫王繼文,按察使許弘勛,臨彼祈禱,雸霖大霈,頗稱靈異。復建龍王廟祀之?!笨梢婟埲^最初便有祭祀祈雨的宗教功能。此外,作為神圣空間與神職人員(道士)的結(jié)合體,龍泉觀通過其建筑本身所蘊含的神圣意蘊,道家高士之風范,為身處其間信徒營造出超凡脫俗、恍入仙境之感,是宗教神圣性感受的絕佳體驗地。在這種具有實體標記功能的宗教空間之中,清幽古樸的自然風光與道教所倡導的“見素抱樸”之思想完美融合,使道徒們能夠獲得“返璞歸真”之感。這種特殊的,具有神秘性的感召力,正是龍泉觀神圣空間力量內(nèi)部輻射的體現(xiàn)。

除去基本的空間凝聚功能,龍泉觀在其歷史發(fā)展之中,還通過宗教活動與當?shù)孛耖g風俗的結(jié)合,完成了其神性強化功能的蛻變。清雍正《云南通志》卷七《風俗志》記載:“二月三日,會城游龍泉觀,還憇石嘴莊為臨江之飲,歌詠為樂,各郡于其勝地,效修褉事。”清光緒《昆明縣志》(清光緒二十七年刻本)卷二《風俗志》記載:“歲元日曉起,人家張燈燭、塾香楮,設(shè)米花、黃果干之屬,以供天地祖先?!湃?,謁城南之玉皇閣。二月三日,謁寶城門外文昌宮,觀劇,游龍泉觀,還憩石觜莊,臨江醵飲,觴誅為樂。”民國《昆明市志》(民國十三年昆明市政公所總務(wù)科鉛印本)又記當時昆明風俗云:“一般人士最好登山玩水,常遠游山寺古廟以聚會,如正月七日東岳廟,九日金殿,二月二日張仙會,三月三日西山,二十三日黑龍?zhí)?龍泉觀)?!笨梢婟埲^自古時起,便成為當?shù)孛袼谆顒拥闹匾攸c,成為當?shù)匚幕曀椎囊粋€標志。道教的神圣空間開始對世俗活動敞開大門,借助風俗活動不斷提高其在民眾心中的分量。與此同時,神圣力量也借由民俗活動慢慢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使得道教文化、道教信仰成為當?shù)匕傩盏纳钏琛W鳛樽诮虉鏊?,龍泉觀在神仙方士的神力加持和道長信徒的不斷宣傳之下,開始逐漸發(fā)揮其神性強化功能,使得龍泉觀成為當?shù)匚幕囊环N象征。

龍泉觀的神圣空間是宗教場所的空間效應(yīng)與神圣效應(yīng)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并在道教傳播、凝聚組織和增強影響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綜合效用。這是神圣空間獨有的職能,也是神圣性與世俗環(huán)境互相融合妥協(xié)又各自獨立發(fā)展的產(chǎn)物。

其實單就傳播形式而言,這種宗教與世俗結(jié)合的宗教活動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發(fā)展到現(xiàn)在,此類活動更是多不勝數(shù)。郭武先生在《道教與云南文化》一書中也寫到“云南人民在節(jié)日期間舉行各種崇道活動時,往往還舉辦其他一些娛樂性節(jié)目以吸引廣大群眾,由此而形成了在當?shù)赜绊懨骖H大的“廟會”?!皬R會的參與者已不限于那些虔誠向道的教徒了,而是擴展到一切喜好熱鬧的群眾中?!盵6](P222)可見龍泉觀這種宗教民俗活動并不是單一的,反而是具有普遍性的。

龍泉觀現(xiàn)為云南省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觀內(nèi)今存唐梅、宋柏、元杉、明茶等古木,各種明清詩文碑文,已被列入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傳承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受宗教文化屬性的影響,宗教場所自古以來也多為文化場所。龍泉觀依山傍水,遠離鬧市,且不論道教宮觀的建筑之美,其自然風光也是盛名在外。此等人間盛景,仙人之境,再加上宗教場所神圣屬性的加持,自然成為吸引眾多文人墨客、清修雅士結(jié)伴游覽之地。自明代時起,龍泉觀風光成為不少文人墨客的吟誦對象,龍泉觀也成為詩人們游覽觀景,揮毫潑墨的好去處。

明應(yīng)大猷撰《容菴集》(民國二十四年排印本)卷二《五言律詩》有《龍泉觀》詩云:

滇池逢地主,兩月在灜洲。鶴背余高興,龍津恣遠游。鳶魚晴倚閣,燈火夜流舟。醉愛文樓月,山河影未收。

清劉大紳撰《寄庵詩文鈔》(民國三年《云南叢書》本)之《詩鈔續(xù)附》卷四有《憶龍泉觀梅花》詩云:

四五百里池水真,人言此地宜神仙。丹成乘鸞去不見,遺兩梅樹臨龍淵。東傾西斜歲多少,苔蘚螻蟻閱人早。世間尤物休相知,相知相思人以老。梅不思人不枯槁,安得神仙亦相思。大藥為返年少時,樹頭花開萬千朵。樹底來游許有我。十日五日無不可,嗚呼此事計非左。

又《二十三日宿龍泉觀》詩云:

夙愛游仙詩,松喬不我顧。名山近咫尺,群真入道處。來游愧笻笠,登高未能賦。所見無佳人,獨對兩梅樹。落日半潭水,悠悠送歸去。今來此山中,遂愜平生趣。下榻神仙樓,深深煙霧。云中雙白鵠,矯矯復相遇。

清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九《藝文志》有《歸自龍泉觀道中紀興》詩云:

斜日陰陰照野田,青浮麥隴細生煙。虹山遠勢斜連蜀,龍渚分流盡入滇。柳色孤村宐雨后,梅花十月似春前。明朝擬別千峰去,回首同游已判年。

這些優(yōu)美的詩文,無不贊揚龍泉觀景色之美,表達了對神仙道法的崇敬之感。這一方面體現(xiàn)出龍泉觀作為文化交流場所,是非常受古代文士的歡迎的。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神圣空間環(huán)境對文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吸引力。龍泉觀仙境般的空間環(huán)境,為詩人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素材與優(yōu)良的創(chuàng)作場所,而文士詩文的傳播又進一步擴大龍泉觀的影響力,通過藝術(shù)性與宗教神圣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神圣力量的對外輻射。

龍泉觀作為具有神圣性的藝術(shù)場所,還有許多與道教本身密切相關(guān)的文學作品、碑刻作品流傳于世。例如《龍泉山道院記》《重修龍泉觀記》《新建龍泉觀玉皇殿碑記》《龍泉觀新置常住田記》,還有關(guān)于長春派高道的傳記文學碑刻作品:《龍泉觀通妙真人祠堂記》碑、《龍泉觀長傳真人祠堂記》碑等。這些記錄著龍泉觀道教傳承歷史的文學作品,不但是我們研究當時道教發(fā)展的重要史料,也是當時龍泉觀興盛發(fā)展的文學體現(xiàn)。

此外,神圣空間的藝術(shù)美感主要是通過建筑藝術(shù)來表現(xiàn)的,在進行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時,需要通過建筑藝術(shù)的特殊運用,來達到創(chuàng)立一個神圣的世界中心的目的。通過建筑去構(gòu)建具有宗教體驗的神圣空間,使得神圣性能夠在世俗空間的多樣性中突破,建立與超凡世界的聯(lián)系,成為神圣的空間。這種特殊的建筑方式,在龍泉觀的建筑布局形式上能夠得到印證。

清李澄中撰《滇行日記》(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下卷記載了龍泉觀周圍的環(huán)境:“有龍泉觀,觀后一洞,深可三四里,居人屢用避兵焉。洞中有水,下注為龍?zhí)?,廣二丈余,西倚石壁不復流,為小龍?zhí)吨袡M一埂,水分為二第淺狹耳。滇志板橋堡有山,皆奇石,兩龍湫疉出焉?!饼埲^依山而建,因山下有一汪碧潭,相傳為黑龍居所,故又名黑龍?zhí)?。黑龍?zhí)兜涝悍譃樯舷聝捎^,隱于綠蔭深處的龍泉觀稱為上觀,臨于壁潭深水的黑龍宮稱為下宮。上居山,下臨水,山勢陽剛,水勢陰柔,暗含陰陽相抱,太極和合之象。龍泉觀共有大小院落十三所,建筑分布順山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觀內(nèi)古樹蔥郁、茂林修竹,頗有“道法自然”之意。行至北山之頂,另有一座高十三米的七層八角密檐式實心定風塔,塔身多處有碑文刻印,還有幾道道家神符。此塔歷史悠久,年代已不可考。相傳定風塔鎮(zhèn)云南一方風水,使之風調(diào)雨順,溫暖如春。

龍泉觀位于黑龍?zhí)杜裕埲较?,依山傍水,就選址而言是符合道教風水學的。再有龍泉觀黑龍?zhí)吨端差H具陰陽融合之道,據(jù)清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九《藝文志》記載:“龍泉觀之黑龍?zhí)?,會白龍?zhí)?,水?jīng)商山麓,亦繞城東南,曲折入海。”可見此處水系也頗具特色,清濁兩大水系交匯于此,陰陽匯合,可謂先天之奇觀。在宮觀建筑方面,龍泉觀在遵循了傳統(tǒng)建筑前后遞進、左右均衡的布置手法基礎(chǔ)上,因地制宜,使得宮觀建筑與山水樹木相映成趣,自然之道得以彰顯。[8]

龍泉觀宮觀建筑外表主要為朱紅色,為傳統(tǒng)對稱軸式建筑,紅墻朱瓦,古樸大氣。現(xiàn)存祖師殿、北極殿、雷神殿、三清殿、玉皇閣、斗姆閣等,殿內(nèi)均供奉神像,莊嚴肅穆,香火不絕。每間大殿外有都有游廊空間,其上多藍、黃、綠、紅等彩色壁畫,門廊上有祥云圍繞,青龍護佑,雕欄畫棟,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沖擊。龍泉觀觀內(nèi)建筑多門廊,且門檻較高,道教信徒通過門檻進入神殿內(nèi)部上香,講究不可踩踏門檻,需從旁跨過。通過這些簡單的儀式和建筑空間的布局,龍泉觀的神圣空間便慢慢在我們眼前顯現(xiàn)。

目前,龍泉觀得以保存的殿宇有祖師殿(供白玉蟾)、北極殿、雷神殿、三清殿、玉皇閣、斗姥閣等,在這些并不算多的建筑基礎(chǔ)上,龍泉觀利用樹木等自然景觀進行了庭院空間的營造,進入觀中,令人有幽靜抱樸之感。龍泉觀以其特殊的建筑美感為前來祭拜神靈的信仰者營造出了一個風景優(yōu)美、道義深厚的人間仙境,身處其中,或進行宗教活動,或休閑小憩,頓生遺世獨立之感。

龍泉觀內(nèi)不單有唐梅、宋柏、元杉、明茶等古木,各種建筑雕塑、彩繪壁畫更是多不勝數(shù)。從建筑藝術(shù)上來說,龍泉觀是一座集實際功用與藝術(shù)美學為一體的傳統(tǒng)宮觀建筑,其完美的實用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對現(xiàn)代道教宮觀的建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更重要的是,在宗教建筑的基礎(chǔ)上,龍泉觀通過對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充分利用,以及道教元素在建筑設(shè)計中的巧妙運用,使得這里成為一個絕佳的宗教體驗地。當我們看著山水掩映之間的黑龍、麒麟、玉蟬等靈獸雕塑,在一座座香爐中升起的裊裊青煙里游覽時,這種撲面而來的“道”的氣息,正是那穿越百年依然獨具韻味的宗教神圣感。龍泉觀中的神圣空間的構(gòu)建,早已隨著歲月的打磨,融進了這片山水庭院之間。宮觀建筑為神圣空間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神圣空間又通過建筑藝術(shù)賦予了這邊世俗實體更深層次的意義,神圣與世俗再次在這里達成統(tǒng)一與融合。

四、余論

龍泉觀作為長春派的重要傳教場所之一,從明代至今歷經(jīng)幾百年的發(fā)展,期間幾經(jīng)破敗,又多次重建,除去上文提到的明景泰年間重修、清乾隆時期重修外,清光緒《云南通志》(清光緒二十年刻本)卷一百十二《職官志》載:“光緒間,總督岑毓英,巡撫杜瑞聯(lián)又有修建?!泵駠鴷r期更名為龍泉公園,成為游覽觀光之所。到新中國,又遭文革毀壞,致“龍泉觀的建筑至今猶存三清殿、玉皇殿、祖師殿等,但已無道士住持,神像也幾乎全遭毀壞。”[6](P306)一直到2007年,龍泉觀歸還給道教協(xié)會管理后,通過協(xié)商,自2009年,昆明市開始對龍泉觀展開大型的修繕工作。到筆者撰寫此篇文章時,該工程已基本完成,開始進入收尾階段??梢哉f即將修繕完成的龍泉觀,馬上就要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關(guān)于如何發(fā)揮龍泉觀在宗教、文化、藝術(shù)以及旅游開發(fā)方面的作用,其實可以借鑒龍泉觀神圣空間的建立與發(fā)展。龍泉觀能夠在歷史的長河里發(fā)展至今,可以說與其神圣空間的作用是分不開的。作為文化場所的地方可以被破壞,作為建筑藝術(shù)的宮觀可以被損毀,但是作為宗教神圣空間的性質(zhì),由于其本身是超脫世俗而存在的,因此能夠避免物質(zhì)損壞而帶來的損傷。這種神圣性尤其表現(xiàn)在對世俗力量的滲透上,它融入了當?shù)氐奈幕?、風俗、建筑、藝術(shù)、文學等方方面面,同時又把這些世俗的種子整合成為超凡脫俗的神圣力量,在龍泉觀這個特定的空間中發(fā)揮出來。這種空間的神圣性,一旦成功構(gòu)建,在宗教力量的加持下,是可以長期存在的。因此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要格外注意宗教場所神圣性的強化,不斷擴大其神圣空間的輻射范圍,增加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就龍泉觀具體情況而言,重新發(fā)揮其宗教的神圣性功能,空間建筑的修復與重建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在此基礎(chǔ)上,還需要具有深厚宗教素養(yǎng)的道士,對龍泉觀進行管理與經(jīng)營。在具體的發(fā)展措施上則一定要充分利用當?shù)仫L俗習慣,定期舉辦宗教節(jié)日或宗教活動,通過民俗活動、文化活動對宗教活動進行宣傳推廣。此外考慮到現(xiàn)代社會旅游開發(fā)模式的興起,在對游客經(jīng)濟進行接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持龍泉觀宗教場所空間的神圣性,可以通過適當?shù)亩Y儀或禁忌行為把神圣空間與世俗活動進一步區(qū)分開來,切忌為了牟利而忽視對龍泉觀神圣性的保持。究其根本,宗教的生命力便在其神圣性、神秘性之上。因此在利用世俗活動進行宗教發(fā)展的同時,保持宗教空間、宗教活動的神圣性是其發(fā)展的核心問題。

[1](羅)米爾恰·伊利亞德著.神圣與世俗[M].王建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張澤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明代云南道教[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4):73―78.

[3]蕭霽虹.明代高道劉淵然在滇碑刻輯錄[A].林超民主編.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C].云南: 云南大學出版社, 2011:271―281.

[4](明)陳循撰.龍泉觀長春真人祠記[A].蕭霽虹主編.云南道教碑刻輯錄[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36―37.

[5](明)商輅撰.通妙邵真人祠堂碑記[A].蕭霽虹主編.云南道教碑刻輯錄[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40.

[6]郭武著.道教與云南文化:道教在云南的傳播、演變及影響[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7]陳麟書,陳霞著.宗教學原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8]王祖力,朱勇,胡曉顏.昆明黑龍?zhí)兜澜虒m觀園林分析[J].現(xiàn)代園林,2013,(4):61―66.

(責任編輯 朱和雙)

On Construction of the Sacred Space of the Kunming Longquan Taoist Temple and Its Social Functions

ZHANG Jichi

(InstituteofReligiousStudie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 610000,SichuanProvince)

The Longquan Taoist Temple is an important activity venue for Yunnan’s Taoists in Kunming. Its story best tell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us sacred space. A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Longquan Taoist Temple reveal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cred space of the Taoist temple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sacredness and secularity and, consequentl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acred space is the result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religious factors and the vernacular factors. The Longquan Taoist Temple is not only the unity between sacredness and secularity, but also the unity of religion,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Kunming; Longquan Taoist Temple; sacred space; social function

2017 - 04 - 18

張繼馳(1995―),女,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宗教。

K928.75

A

1671 - 7406(2017)04 - 0104 - 06

猜你喜歡
神圣龍泉世俗
話說齊緣堂龍泉鐵壺
神圣大陸(下)
FOR YOU, O DEMOCRACY
美從極致簡中來——淺析“龍泉”紫砂壺
神圣的使命 光榮的擔當
龍泉鐵壺 文化傳承中的一抹驚艷
不愿向世俗投降
神圣的簡約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