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成
(內蒙古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
賀新成
(內蒙古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
體操教學能力是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學能力.通過對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的分析和探討,提出對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主要是依據培養(yǎng)目標,調整教學計劃,整合知識結構,設立專題模塊,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體操;教學實踐;能力培養(yǎng);高校;體育教育
體操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一門主干課程,體操課程在培養(yǎng)合格的體育教師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體操課程不僅能促進人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開拓競爭意識.因此,培養(yǎng)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是當前形勢的迫切需要,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課程內容的設置應依據培養(yǎng)目標,在教學改革思路上和課程內容設置上都應重點考慮對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體操課程內容的設置要緊緊與中學體育教學實踐相聯系,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探索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體操課程內容的設置,把純“理論與技術型”的教學作重新調整.
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計劃有所不同,教學時數存在差異,因此,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計劃必須調整結構,使高校體操教學理論課程與體操術科實踐課教學的比例達到教育部關于專業(yè)課程設置的要求[2].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要以中學體操教學實踐為主線組織教學,保證體操教學的銜接連續(xù)性.高校體操專業(yè)教師要經常深入中學調研,掌握中學體操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在調整教學計劃后新型的知識整合方式,強調體育科學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的知識整合.
高校體操教學就是讓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掌握體操的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根據體操教學培養(yǎng)計劃,在體操教學實踐中要設立“體操教學方法”的專題模塊,堅持課程改革,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使體操術科課程逐步向能有效增強學生體質和掌握體育鍛煉手段與方法上轉變,體現出體操教學既有獨立性,又有廣泛性、獨立性和學科交叉性的特點.
在體操教學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內容、程序、規(guī)律和方法體系,在體操教學中應對學生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培養(yǎng).體操教學能力應包括:(1)教學設計能力;(2)編寫教案能力;(3)語言表達能力;(4)直觀演示能力;(5)技術觀察能力;(6)保護幫助能力.因此,在高校體操教學中必須加強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上的特殊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體操教學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的能力.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水平,確定某一教學階段或某項目技術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順序,教學方法和手段,最后寫出完整的教學方案[1].
2.1.1 體操教學設計的要求
(1)確定教學目的.在確定某一教學階段或某個項目技術的教學目的時,要充分研究和分析體操教學大綱和體操教材所編排的教學目標,教學項目和教學順序等內容,根據體操教材以及技術為主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在教學中的一個單元、項目以及一個具體動作的技術教學與能力的發(fā)展.
(2)精選教學內容.體操教學內容比較繁雜,項目動作多,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有系統(tǒng)的符合體操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對體操教學內容安排要有順序,突出重點.為此,教師必須要鉆研體操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科書.鉆研教學大綱,就是要認清體操課程的教學目的,了解體操課程的教材體系和基本內容;鉆研教學計劃,就是了解體操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學順序,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理解體操課程安排的統(tǒng)一性、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鉆研教科書就是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全部內容,對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的主次有序的選擇和調整.
(3)組織教學過程.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精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合理組織好體操教學過程,在課時比重和各項的調節(jié)配合上,都應認真組織安排,使動作技能教學科學化合理化.
(4)選擇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學生順利掌握體操理論與技術的關鍵和保證.在選擇動作技術教學方面,首先抓住動作的技術性質,特點和技術關鍵,重點,難點等方面;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這些問題的先后順序,采取分解與完整練習的教學方法,促進體操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程度.
2.1.2 體操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
(1)研究教材.對體操教材的研究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首先要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及特點,掌握全部內容,清理教學系列;然后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最后確定處理方法.
(2)綜合設計.體操教學綜合設計是對一次課的完整設計,它包括了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即教學目的任務,教學重點,難點,課的結構,教學方法步驟,教材配備及保護設施等.綜合設計是在單項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需要加強學生的理性認識和感性經驗.對學生的綜合設計培養(yǎng),要逐步提高設計水平,最后達到教學設計標準化的程度[3].
編寫教案是書面的表達能力,是培養(yǎng)專業(yè)學生理論水平與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措施之一.
2.2.1 體操教案的編寫要求
(1)編寫的目的性.編寫教案的目的要明確,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編寫教案,一般會出現目的不明確,教案內容不突出等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加指導.
(2)編寫的計劃性.編寫教案的計劃性,是指在教案中對各個動作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對教學方法的具體選擇以及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在編寫教案過程中應做到計劃周密,完整有序,既體現了教案本身的質量,更重要的還關系到教學課堂的質量.
(3)編寫的科學性.所謂的科學性,是指在教案中對知識內容,動作技術和原理的講述及運動量的安排上都要準確無誤,符合體操學科的科學性和有關學科的科學性.因此,在教案上文字表達和語言敘述,都要明確條理清楚,書寫工整.
2.2.2 體操編寫教案能力培養(yǎng)
教案的編寫練習,要著重練習教案編寫的內容和格式,教案中要用準確、簡明的文字和標準的繪圖.這種練習一般在教學的單項設計、綜合設計和練習之后進行,在編寫體操教案時,對主要的教學手段,重點練習等,都要在教案中特別醒目清晰,有時可變換字體和放大字體;可用符號做標記;可用彩筆做記號.編寫教案后,還可以結合模擬教學進行教學實習.通過試教,驗證編寫教案的正確性,對教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修改.
在體操教學中,直觀演示是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直觀演示形式包括示范動作的演示,模像掛圖的演示和電教手段的演示等.這些演示各有特點和效果,其中最常用的是示范動作演示.
2.3.1 體操直觀演示要求
(1)直觀演示目的性.在體操教學中,直觀演示的形式、特點與作用有所不同,因此,在具體運用某種形式時,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2)加強感知覺參與.體操動作復雜變化大,使人體處于不同的空間位置和位移,在運動時間和節(jié)奏上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學生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感知器官,體會和理解動作,形成運動技能.
(3)加強直觀正確性.示范動作是學生獲得動作形象的重要來源,因此,要求示范動作必須規(guī)范,示范動作的正確與否,在于教師做示范動作的熟練性.
(4)加強完整與分解結合.在直觀教學中,完整和分解示范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是先對動作進行完整示范,讓學生獲得完整的動作形象和了解動作的特征;為了改進和加強動作的某一細節(jié)和技術,可采取分解示范,分解示范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明察動作的細節(jié).在動作示范的過程中,還要加強示范與講解的結合.
2.3.2 體操直觀演示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體操直觀演示中,最常用的是動作示范,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和訓練,關鍵是熟練、規(guī)范、高標準的掌握體操各項中的基本動作,并且要經常練習,保持良好的演示能力.另外還要運用掛圖、教具和投影片的演示,這些直觀手段在教學中也能發(fā)揮良好的作用.
在體操教學中的語言表達和口頭講解,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技能的重要手段.語言表達能力水平的高低,是體現一個體操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標準.語言表達形式包括:講述、講解、口令、提示、評價、要求等.
2.4.1 語言表達的要求
(1)表達準確、清楚、簡練、生動.準確是指在體操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時,每一個概念都要準確、判斷要合理、推理要有邏輯性;清楚指在講述體育技術時,要把理論、原理和技術深入淺出、弄清楚把抽象的東西講的具體和清楚;簡練指在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既要全面、又要簡明,在講解時,一定要抓住重點和關鍵,突出重點,提倡體操術語、口訣的運用;生動指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啟發(fā)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2)語言表達有節(jié)奏.在體操教學中,教師語言表達要有節(jié)奏,一般情況下講話的語速要控制,語速應快慢結合,語調應高低、長短結合.在講解重點、難點時,語言可重復,一般提示語速可加快.
(3)語言表達有啟發(fā)性.在體操教學中,教師的講解要有啟發(fā)性,要用語言去調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想力,加快對動作的理解.
2.4.2 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形式和方法
(1)提問訓練.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要經常采用提問,這種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既簡單又實用效果好.在體操教學中,提問要有計劃性、重點和層次.提問訓練一般有:鞏固性提問、強化型提問、檢查性提問.
(2)試教訓練.試教訓練是在提問的基礎上,到課程學習的結業(yè)階段,讓學生試教講課,一般是試教課的準備部分.在試教前,教師應安排好試教的主要內容和順序,學生要提前編寫好教案,做好準備,教師要審查教案并給學生指導,學生輪流試教,主要看指揮隊列調動隊伍和口令呼喊的能力,教師觀察后講評,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提高學生試教能力[4].
在體操教學中,為了配合教學內容的需要,經常運用直觀教學法,進行示范動作,讓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一個項目的技術觀察,技術觀察方法是體操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動作和改進技術的基本技能.
2.5.1 體操技術觀察的要求
體操動作技術觀察,一般要一分為二.一方面是在教學訓練中,對示范動作和學生練習動作的分析觀察;另一方面是通過掛圖,影視,磨具或者表演,比賽,對體操技術進行觀察.
(1)觀察位置要正確.如果觀察的位置不正確,觀察的角度不合適,就看不清楚完整動作的過程,更看不出動作技術的主要部分.
(2)觀察距離要適合.觀察的位置,角度要正確,同時觀察的距離也要合適,一般在體操教學中,觀察器械、技巧和支撐跳躍的完整動作距離大約三至五米.
(3)觀察要有針對性.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不同的教學特征觀察的重點也不相同,有時是觀察動作的整體過程,有時是觀察動作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動作技術.
2.5.2 體操技術觀察能力的培訓
(1)整體觀察法.整體觀察就是對完整動作技術觀察,在教授體操動作時,就是讓學生對動作進行整體觀察,使學生形成視覺表象完整概念.
(2)部分觀察法.部分觀察就是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對完整動作某一部分或幾部分,指示學生對其動作技術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觀察,鑒別動作技術細節(jié)部分的特征.
(3)對比觀察法.在體操教學中,有時采取對比觀察,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保護與幫助是體操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又是保護練習者安全和預防運動損傷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體操專業(yè)課中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
2.6.1 保護與幫助的要求
(1)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保護與幫助操作中,教師要耐心細致、全神貫注,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麻痹.
(2)要熟悉動作技術.熟悉體操動作技術是正確運用保護與幫助的基礎.體操各個項目具有不同的技術特點和要求,各類動作也有一定的技術特征和規(guī)律,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練習者的情況,掌握動作的一般規(guī)律,維護練習者的安全.
(3)掌握扎實的保護與幫助技能.保護與幫助是體操教學訓練中的顯著特點和基本技能之一,這一技能形成來源于實踐.在體操教學中,方法、時機和位置是保護與幫助的“三要素”,具體教法是分組讓學生之間實踐操作,實習過程注意安全,反復體會用力三要素,注意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部位.
2.6.2 保護與幫助的正確運用
(1)要正確站位、靈活移動.在體操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選擇好站立的位置,充分發(fā)揮保護與幫助的作用.實踐證明,體操不同項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只要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正確選擇手法和站位,充分發(fā)揮靈活移動的步伐,才能使保護與幫助發(fā)揮實效.
(2)要時機恰當、助力適度.在體操教學中,掌握好保護與幫助的助力時機和助力適度,是獲得實效的關鍵,一般情況下,新授課初學階段助力要大些,隨著技能的提高,逐步減少助力,直到最后獨立完成動作.
(3)要部位準確、適時脫保.在體操教學實踐中,助力部位要準確,合理選擇脫保時機是學生盡快掌握動作的關鍵.過早脫保,容易造成傷害事故,過晚脫保,會使練習者產生依賴性而延緩完成動作的時間.所以,判斷練習者在練習中是否具備脫保條件十分重要.
體操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體操基本理論、技術與技能,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在體操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研究和探索體操動作的基本形式,要從傳習式教學轉入傳導式教學,不斷拓展能力培養(yǎng)的廣度和深度,達到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1〕韓宏飛.現代體操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210-228.
〔2〕吳靈萍,蔣國強.對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2):82-84.
〔3〕李衛(wèi)東,等.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5):4-5.
〔4〕馮奇榮.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體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16-118.
G807.4
A
1673-260X(2017)12-0177-03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