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幾種常用清詩研究文獻(xiàn)訂補(bǔ)
——以清初十位河南詩人為中心

2017-03-29 03:31:56黃治國
關(guān)鍵詞:詩文集清人總目

黃治國

(信陽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幾種常用清詩研究文獻(xiàn)訂補(bǔ)
——以清初十位河南詩人為中心

黃治國

(信陽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在清代詩歌的文獻(xiàn)學(xué)研究領(lǐng)域,《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清人別集總目》等書是學(xué)者們廣泛使用的研究資料,對其中難免存在的一些疏誤進(jìn)行訂正與補(bǔ)充是一項(xiàng)很有意義的工作。同時(shí),清代河南詩歌研究是一個(gè)十分重要又有待關(guān)注的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有許多基本問題,諸如著名作家的生卒年、行跡、詩集的卷數(shù)等,都值得認(rèn)真考索。這些問題的厘清,也將有助于河南詩歌研究的開展。

清代詩歌;《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清人別集總目》;河南;訂補(bǔ)

在清詩文獻(xiàn)學(xué)領(lǐng)域內(nèi),有幾部作品學(xué)術(shù)價(jià)值很高,沾溉后世學(xué)者極大。其中鄧之誠先生所著《清詩紀(jì)事初編》,可以稱作是當(dāng)代第一部專門的清詩研究著作。它著錄了清初詩人六百二十二家,每一詩人名下均附有詳細(xì)小傳對其生平、著述及詩作加以介紹,保存了很多清代詩人的資料和對詩歌的精辟見解。繼而袁行云先生的《清人詩集敘錄》,著錄清代詩家兩千五百十一家,所列詩集三千一百余種,對詩人生平、詩集版本均多有考訂。近年來,又相繼出版了李靈年、楊忠兩位先生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和柯愈春先生所著的《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兩種巨著,各著錄清代作家近兩萬人,別集約四萬種,可以稱作是該領(lǐng)域的集大成之作。以上幾部作品在研究清代詩文的學(xué)者中間使用廣泛,幾乎是必備之書。另外,江慶柏先生編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收錄清代人物約兩萬五千家,為清人疑年錄的代表之作,亦足以嘉惠學(xué)林。

然而,由于涉及對象眾多,加之清代文獻(xiàn)浩如煙海,即便這幾部作品已足稱功力深厚、見解精到,但不可避免地會偶有缺失、疏漏甚至是錯(cuò)誤。對它們加以訂正和補(bǔ)充,使其更趨完善,自然是非常有意義的。

河南居天下之中,自古為文化名區(qū),詩歌創(chuàng)作素稱發(fā)達(dá)。漢魏唐宋,名家輩出,指不勝屈。元明兩代,略為遜色,但亦有李夢陽、何景明等,為明“七子”領(lǐng)袖,主盟詩壇。清人楊淮在纂輯《國朝中州詩鈔》時(shí)就曾推轂鄉(xiāng)邦詩歌云:“中州地邇畿輔,被化尤先。兼復(fù)詩圣故里,近在鞏洛;弘治‘七子’,半居兩河。梁園高會,想見鄒、枚風(fēng)流;鄴下多才,尚存曹、劉詞賦。”[1]11從中不難見出河南詩歌文化的豐厚和綿長。清代河南詩歌發(fā)展雖不及前代輝煌,但其成就依然不可小覷??咨腥卧凇豆倜诽迷娂颉分蟹Q:“吾閱近詩選本,于吳越得其五,于齊魯、燕趙、中州得其三,于秦晉、巴蜀得其一,于閩、楚、粵、滇再得其一?!保?]1165孔尚任為清代文壇大家,他的描述有力地證明了中州詩歌發(fā)展至清雖難以抗衡江浙,但仍可比肩山東、河北等創(chuàng)作較為繁榮的地區(qū),居于清詩版圖的第二層級,在天下角逐中占有令人矚目的一席。清代河南詩歌作為整個(gè)清代詩歌的重要一環(huán),對它展開研究,在宏觀層面,有助于推動(dòng)整個(gè)清代詩歌研究的深入;在微觀層面,亦可為河南地域文學(xué)與文獻(xiàn)的研究貢獻(xiàn)力量。

在此之前,有不少關(guān)于詩人詩集的基本問題需要厘清,同時(shí)也需對常用清詩研究資料中的有關(guān)記載進(jìn)行必要的訂補(bǔ)和辨正。筆者寫有若干札記,本文即取其中幾則厘為一束,依照人物生年為序排列,主要以清初十位河南詩人為中心。

一、朱世繡的生卒年

朱世繡,字桐音,自號逸休道人,固始人,明侍御史朱冠四世孫。為人高潔,明末中舉,入清隱居。著有《適我集》??掠合壬肚迦嗽娢募偰刻嵋肪砭胖浻写巳?,但按照該書體例要求,尚缺生卒年。

另外,《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稱朱世繡為“順治八年[辛卯,1651]舉人”[4]226,恐有誤。吳訥為朱世繡同鄉(xiāng),其所撰朱世繡傳記末尾稱:“予自謂能知道人,遂為之傳?!焙蟾劫澽o曰:“若逸休道人之清操勁節(jié),庶幾子陵、幼安之遺風(fēng)乎!”[3]575又,近代張其淦撰《明代千遺民詩詠二編》,卷三詠及朱世繡,有云:“己卯領(lǐng)鄉(xiāng)薦,五年即甲申[崇禎十七年,1644]?!吲P逸休園,逸休稱道人?!保?]491詩后有朱世繡小傳,亦稱其“負(fù)氣節(jié),……甲申后杜門不出”[5]492。吳訥所作傳記應(yīng)可采信,朱世繡為守節(jié)之士,明亡后隱居于家。其中舉當(dāng)在甲申之前的己卯(崇禎十二年,1639),而非之后的辛卯(順治八年,1651)。

二、王鑨生卒年再考

王鑨,字子陶,號大愚,孟津人,王鐸弟。順治元年甲申(1644)豫王考授貢生,官江蘇昆山知縣,累遷刑部侍郎,出為山東提學(xué)道按察司僉事,罷歸。有詩集《大愚集》行世,另有傳奇《秋虎丘》《雙蝶夢》等。《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四稱其卒年不詳,《清人別集總目》著錄其卒年為1677年。二者有疏誤。

朱則杰先生《清詩考證》對王鑨的生卒年已做過詳細(xì)的考辨。不過,鑒于古人所稱的“甲子一周”,在實(shí)際使用中,有著六十年和六十一年兩種用法,且二者均普遍存在;所以出于謹(jǐn)慎起見,該書并未對王鑨的生卒年給出確定的結(jié)論,只是在兩種說法中較為傾向于“1607-1671”一種[6]95-97。

筆者近來閱讀王鐸《擬山園選集》(八十二卷),找到了一些新的材料。王鐸有弟兄五人,按照年齒依次為鐸、鏞、鑨、鏌、鐔。王鐸為王鏌所作《太平府知府匡巒四弟墓志銘》稱:“弟年止四十,終于丙戌年二月日?!保?]158則王鏌卒于清順治三年丙戌(1646),據(jù)此倒推,得出王鏌生于明萬歷三十五年丁未(1607)。如此,則與《清詩考證》所稱之王鑨生于1607年,有所齟齬。因?yàn)橥蹊x有詩《思我母》云:“昆弟五人,一母所將。誕我陽月,飲冰履霜。”[8]94其《年五十寄懷》又云:“年過五旬頭半白,歲逢十月眼先昏?!保?]243“陽月”指的是農(nóng)歷十月,可見王鑨是十月所生。這樣來看,一母所生的五人中,作為四弟的王鏌不大可能與三哥王鑨同樣生于1607年。兩者必有一誤。

另據(jù)王鐸《王氏譜》記載,王鏌“年三十九,病終”[7]306。結(jié)合上文提及的卒年,可推其生年為明萬歷三十六年戊申(1608)。以上兩條材料相比,前一則稱王鏌“年止四十”,推其文意,此處的“四十”,當(dāng)作約數(shù)解。而后一則所稱“年三十九,病終”則語詞確鑿,可作依據(jù)。由此,王鏌的生卒年可定為1608-1646。此結(jié)論亦可支撐王鑨的生年為1607年,則再無抵牾。再結(jié)合康熙《孟津縣志》所記王鑨“年六十五歿于家”①此則材料陸萼庭、鄧長風(fēng)先生在考證王鑨卒年時(shí)已經(jīng)使用。具體參見朱則杰《清詩考證》第一輯《文獻(xiàn)專書類》之四《〈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訂補(bǔ)》第三條“王鑨”,第95-96頁。,其生卒年基本可定為1607-1671。

原發(fā)性甲狀腺淋巴瘤(PTL)起源于淋巴細(xì)胞及其前體細(xì)胞,感染、免疫缺陷、物理或化學(xué)因素及遺傳傾向等均可能與PTL的發(fā)生有關(guān),但其確切的病因及發(fā)病機(jī)制目前并不明確。Watanabe等報(bào)道,與未患橋本甲狀腺炎的人群相比,患有橋本甲狀腺炎者發(fā)生PTL的風(fēng)險(xiǎn)相對較高[5]。屈兵等認(rèn)為,橋本甲狀腺炎可被認(rèn)為是甲狀腺癌的癌前病變,研究發(fā)現(xiàn)二者有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及免疫功能缺陷的共同發(fā)病基礎(chǔ)[6]。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PLT的發(fā)生是1個(gè)慢性過程,從慢性淋巴炎發(fā)展為黏膜相關(guān)組織淋巴瘤,最后轉(zhuǎn)變?yōu)镻LT[7]。

三、韓則愈、韓程愈的生卒年

韓則愈,字叔夜,號秋巖,鄢陵人。明末貢生,率邑士立“及社”,與復(fù)社聲氣相應(yīng)。清順治八年辛卯(1651),以歲貢應(yīng)廷試,十六年己亥(1659)授永嘉知縣,康熙元年壬寅(1662)去官。著有《秋巖集略》等。

韓則愈在明末蜚聲復(fù)社,與商丘侯方域、賈開宗等結(jié)詩社,常相唱和。侯方域有《題韓叔夜膝廬》等詩贈之?!吨兄菹日軅鳌肪矶挠许n則愈小傳,稱其康熙元年去官后“稽杭州十二年始還,踰歲卒,年六十五”[9]54。于此尚不足以確定其生卒年。蘇源生《鄢陵文獻(xiàn)志》卷二十八《人物志》第五《文苑》“韓則愈”條稱其“康熙壬寅冬去職,……甲寅正月卒,年六十五”[10]27,與《中州先哲傳》吻合。據(jù)此可知其卒年為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由此逆推,則韓則愈生于明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此則也可訂正《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及《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的相關(guān)記載。

韓程愈,字幼平,號智度,則愈之弟。少聰敏,年十三為諸生,入“及社”,有聲名。明亡,避地東南。入清官廣東瓊山知縣。不久掛冠去,隱居兩粵間,后北歸,終于家。著有《白松樓集略》等?!钝沉晡墨I(xiàn)志》卷二八《人物志》第五《文苑》“韓程愈”條稱其“康熙戊寅正月卒,年八十四”[10]32。《中州先哲傳》卷二十四韓程愈小傳亦稱其“康熙三十七年卒,年八十四”[9]55。由此可定,韓程愈生于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1615),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柯愈春先生《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六相關(guān)記載可據(jù)此訂正。

四、李繼白的卒年與宦跡

李繼白,字荊品,號夢沙,臨漳(清代屬河南彰德府,今屬河北邯鄲市)人。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兩河文士大會于輝縣蘇門山,繼白掉鞅其間,為眾所推服。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中進(jìn)士,授山西陽城知縣。以卓異著,升戶部主事。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任蘇州滸墅關(guān)主事,政聲清廉。有《望古齋集》行世。

李繼白的生年,江慶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李繼白”條著錄為1618年,出處為《順治十二年乙未科會試進(jìn)士履歷便覽》[11]291。卒年闕如。陳汝潔先生有《王士禛與丁耀亢》一文,文后注釋第二條,據(jù)王家禎《研堂見聞雜錄》所記李繼白因涉“《明史》案”被殺之事,得出其卒于康熙二年癸卯(1663)。此點(diǎn)當(dāng)可補(bǔ)足《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的缺失。

關(guān)于李繼白的宦跡。鄧之誠先生《清詩紀(jì)事初編》卷八稱其曾“榷北新關(guān)”[12]906,袁行云先生《清人詩集敘錄》卷四也有相同記載[13]120。北新關(guān)位于杭州市的北郊,是清代設(shè)置在大運(yùn)河上的鈔關(guān)之一,主要目的是征收國內(nèi)關(guān)稅;同時(shí)并列的還有天津、臨清、淮安、揚(yáng)州、滸墅等關(guān),而北新關(guān)處于大運(yùn)河的最南端。檢李繼白《望古齋集》,卷十一有《滸墅關(guān)署題名記》一文,起首云:“題名者何?題榷使者之名也?!保?4]729又,汪琬為李繼白《江南游草》所作序中亦稱:“臨漳李使君夢沙,榷關(guān)滸墅,既用,厘奸剔蠹,著聲吳中,而又以政事之余閑,數(shù)偕四方賢士大夫,肆情山水,一觴一詠,若欲與騷人寓公爭其幽深秀潤可喜之觀者。”[15]635由此可知,李繼白曾任滸墅關(guān)主事這一點(diǎn)是可以確定的。那么,他是否也有北新關(guān)的任職經(jīng)歷呢?我們可以通過梳理李繼白的前后宦跡來解決。在榷關(guān)之前,他自陽城知縣升任戶部主事,《中州先哲傳》卷二十四稱其任職戶部期間“遍交海內(nèi)名士,與王士禛、王士祿、曹申吉、梁熙唱和日下。及士禛司理揚(yáng)州,繼白亦出榷滸墅?!保?]52則其在“出榷滸墅”之前,并未有北新關(guān)的經(jīng)歷。王士禛赴揚(yáng)州推官任在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那么李繼白“出榷滸墅”亦在是年。其在滸墅關(guān)任職兩年,道光《滸墅關(guān)志》記載:“(李繼白)十七年任,十八年去?!保?6]125此后,順治十八年“《明史》案”發(fā),李繼白以購藏“逆書”于康熙二年此案審訊定讞后被殺。那么,其“出榷滸墅”之后也不可能有任職北新關(guān)的經(jīng)歷。另外,清代的榷關(guān)使屬于肥差,至少在清初,多由滿人把持,我們從關(guān)志記載的關(guān)使名單中也不難看出端倪,聯(lián)系這一情況,李繼白作為漢人,更不可能擔(dān)任過滸墅關(guān)、北新關(guān)兩處的榷關(guān)使。綜合上述所言,可以得出,李繼白擔(dān)任關(guān)使之職是在位于蘇州的滸墅關(guān),而非位于杭州的北新關(guān)。

五、張沐的生卒年

張沐,字仲誠,號起庵,上蔡人,清初理學(xué)家。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進(jìn)士,授內(nèi)黃知縣。在任五年,有政聲,因故免官。再起官四川資縣令,一載告歸。從孫奇逢游,潛心理學(xué),主講游梁書院。晚年辟白龜圃授徒,人稱“上蔡夫子”,與孫奇逢、湯斌、耿介、冉覲祖、張伯行、竇克勤、李來章并稱“中州八先生”。著有《前川樓文集》《前川樓詩集》等。

江慶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著錄張沐生卒年為1630-1712,有誤[11]376。

按,張沐《前川樓詩集》內(nèi)有《生孫》四首,題下自注云:“壬寅年三月廿一日,生孫。時(shí)予年四十二,鬢白一根。”[17]323此處壬寅年為清康熙元年(1662),則其生于明天啟元年辛酉(1621)。又,徐世昌《清儒學(xué)案小傳》卷三《起庵學(xué)案》載張沐生平,稱其“卒年八十三”[18]510。結(jié)合上述生年,可定其卒年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六、此“劉佑”非彼“劉佑”

《清人別集總目》第一卷收錄有作家“劉佑”。其名下別集著錄有《尋遠(yuǎn)樓近詩》一卷、《悅柳軒近詩》一卷、《學(xué)益堂詩稿初編》十六卷、《學(xué)益堂文稿初編》六卷、《玉臺雜著》一卷等。所附作者簡介云:“劉佑,字孟孚,號云麓,曲周人。”[19]499

按,此處混淆了河北曲周劉佑與河南鄢陵劉佑。

河北劉佑,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卷十九有傳,載其“字孟孚,號云麓,曲周人?!矠樵姡瑳_夷淡雅,秀發(fā)自然,有《尋遠(yuǎn)樓》、《悅柳軒》二集各一卷”[20]505-506。河南劉佑,生于崇禎七年甲戌(1634),卒年不詳,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進(jìn)士。蘇源生《鄢陵文獻(xiàn)志》卷二十八《人物志》有傳,載其“字伯啟,太守賁卿之孫,清河令漢藜子也。賦性明敏,苦志力學(xué),登順治己亥進(jìn)士,益肆力于詩古文詞。任臨洮同知,才識練達(dá),政暇即潛心學(xué)問,著有詩文稿若干卷”[10]35。該書卷二十《經(jīng)籍志》載其著有《燕游詩稿》《省侍草》《學(xué)益堂詩稿》《學(xué)益堂文稿》等,編有《杜詩錄最》《選詩鈔》[10]71-81。對照二者可知,《清人別集總目》所錄當(dāng)為河北劉佑,但誤將河南劉佑的著作歸入其名下。

七、高一麟的生年

高一麟,字玉書,號矩庵,登封人??滴踔袣q貢。以諸生教授生徒,門弟子甚眾,高徒有盧見曾。著有《矩庵詩質(zhì)》等。

袁行云先生《清人詩集敘錄》卷十稱其生于崇禎五年壬申(1632)[13]328,有誤。

按,高一麟《矩庵詩質(zhì)》卷四有《甲戌元日,時(shí)年甲子一周》,頷聯(lián)云:“作賦難逢世,問年已杖鄉(xiāng)。”[21]33甲戌為康熙三十三年(1694),若此詩中“甲子一周”指的是六十歲,則其生于崇禎八年乙亥(1635)。該卷又有《丁丑時(shí)年六十有三》[21]34,丁丑為康熙三十六年(1697)。卷七有《秋興八首》,詩題下自注:“乙酉秋七月二十九日作,時(shí)年七十有一?!保?1]72乙酉為康熙四十四年(1705)。據(jù)此二者,逆推之,均可定其生于崇禎八年乙亥(1635)。又,卷六《乙亥元日偶成》有句云:“生我之年逢此歲”、“齒過六旬未抱孫”[21]57,亦可作其生年為乙亥年的旁證。

八、高玢的生卒年及詩集卷數(shù)

高玢,字荊襄,號蕓軒,別號玉汝堂主人,柘城人??滴跞晷廖矗?691)進(jìn)士,官內(nèi)閣中書,遷刑部主事。四十七年戊子(1708),御試暢春苑,以第一記名。尋典試山東,遷員外郎,監(jiān)督通州大西倉。差滿授廣東道御史,協(xié)理江南、山東、陜西三道,稽查戶、刑、工三部及通政司等七署,有政聲。六十年辛丑(1721),偕同官十二人上言建儲獲罪,謫戍忒斯河都統(tǒng)圖喇軍營。雍正三年乙巳(1725),移拜達(dá)里振武將軍傅爾丹軍營,翌年賜還本籍。后主文正書院,從游者甚眾。所著《三素堂文集》已佚,今存有《出塞集》。

關(guān)于高玢的生卒年,諸書記載頗多歧異,莫衷一是。今為厘定如下。按,錢儀吉《碑傳集》卷五十五有李志魯所撰《高玢傳》,記載高玢事跡甚詳:“戊辰[康熙二十七年,1688]捷禮闈,辛未[康熙三十年,1691]成進(jìn)士?!脸螅劭滴趿辏?721]奏請建儲,奉旨西藏運(yùn)糧,居塞上六年,雍正丙午[四年,1726]始召還,以本職歸田。閉門卻掃,教子課孫外,日惟讀書為事。后應(yīng)郡守王公聘,主文正書院,從游之士云集?!鬃樱矍【拍辏?744]冬,感痰疾終,壽八十一。”[22]229-230根據(jù)其中交代的卒年,不難據(jù)以推得,高玢生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十五,稱高玢于“雍正四年賜還,旋卒”[4]397,并記其生于康熙元年壬寅(1662),卒于雍正四年丙午(1726)?!肚迦嗽娂瘮洝肪硎?,稱高玢“雍正四年召還,抵歸化城卒,年六十五,參看楊鐘羲《雪橋詩話三編》”[13]593。二書致誤之由,當(dāng)在于此。高玢并不卒于雍正四年,關(guān)于這點(diǎn),有不少證據(jù)。《出塞集》卷首自序落款為“雍正甲辰[二年,1724]秋月,玉汝堂主人題于板升旅寓”[23]361,則“玉汝堂”為高玢堂名。而高岑《眺秋樓詩》卷首有高玢《寶氣亭集原序》,落款為“乾隆七年[1742],歲在壬戌,十月上浣,愚兄玢書于玉汝堂”[24]796,說明其在乾隆朝尚在人世。另外,《中州先哲傳》卷四高玢小傳記其“歸主文正書院,從游者甚眾,越十九年卒,年八十一”[9]491,亦可作旁證。

關(guān)于《出塞集》的卷數(shù)。今所見高玢《出塞集》,為道光二十六年刻本,共三卷,收錄于《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2冊。前二卷為詩,第三卷為詞,標(biāo)目為“出塞集詩余卷三”。而《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十五,著錄《出塞集》“詩三卷,附詩余一卷,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胡希周依鈔本刻”[4]397。此二者應(yīng)是同一刻本。那么卷數(shù)為何不同?

據(jù)《碑傳集》所錄《高玢傳》,其于“雍正丙午[四年,1726]始召還”,而《出塞集》卷首自序落款為雍正二年甲辰(1724),且該集卷首田叔度序中言:“吾友高子荊襄官御史,以正言天下事,持矛萬里之外,逾二年,書至,寄《出塞集》四卷屬予為序?!保?3]360則高玢尚在謫戍期間,即編訂有《出塞集》示人,當(dāng)時(shí)該集編定為四卷。后世傳本為詩二卷附詩余一卷,則或?qū)俸髞碛纸?jīng)刪定分合,或?qū)倨浜笥钟猩⑹鲐?。而《出塞集》卷首張?jiān)傻男蚪o出了答案,其序云:

余于癸卯[道光二十三年,1843]夏捧檄來柘,……久耳高侍郎蕓軒先生名,于其裔孫鐘處得《出塞集》。……今讀《出塞集》,慷慨激越,時(shí)與古人相頡頏。雖其他文詞已不可得而見,推類以思,其人必蹇蹇諤諤,其文必洋洋灑灑。即謂是集,尤其生平精力所專注,獨(dú)自寶惜,傳諸孫子也,亦無不可。鐘家已零替,才智不逮先人,舊稿經(jīng)霉蠹,鐘以己意錄存,字多舛訛,為辨而正之,付諸梓人。詩若干首,分為二卷,詩余若干闋,別附一卷?!淖忠蚓壢粲星岸?,豈遽以是任表章之功哉?刻竣為識其緣起如右。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孟冬山右張?jiān)尚?。?3]363

詳述了自己發(fā)現(xiàn)《出塞集》,以及將其重新編定刊刻的過程。另外,《中州藝文錄校補(bǔ)》卷十三“高玢”條錄有錢儀吉《出塞集序》一篇,稱其“居塞外六年,有詩二卷,曰《出塞集》,久無傳本。太谷張君象山[即張?jiān)桑菰资且?,訪其后裔,得先生族孫鐘,而視之甚厚,因?qū)僖詫ぴL。已乃于他姓田更家,先得詩一卷,驗(yàn)之,良是,已又得一卷,合之,自始奉命至還,先后略具,當(dāng)為完書。又詩余一卷,象山并校付梓,屬予為序。”[25]268所述大體與張?jiān)上嗪?。綜合以上幾條可以推測,《出塞集》原為四卷,因保存不善,為蟲蠹蝕,存本為高鐘抄錄,道光二十六年張?jiān)筛惰鲿r(shí)合為二卷,附詩余一卷。而錢儀吉所言“當(dāng)為完書”,可能與事實(shí)不符,更加詳盡的結(jié)果當(dāng)俟以后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

附帶提及,至此不難看出,《出塞集》的刊刻者并非《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所言之胡希周,而是時(shí)任柘城令的張?jiān)?。其序中已述及刊刻緣起甚為明晰。另外,《出塞集》前有胡希周道光二十六年所作序,亦稱:“山右張象山孝廉宰是邑[柘城]亦已三年矣,手《出塞集》見示,曰:‘此柘故侍御高蕓軒先生所著,后裔名鐘者所鈔,鈔之人不甚淹貫,字體多舛誤,擬校正而授諸梓。’……象山搜訪文獻(xiàn)校讎鐫刻得與侯、劉、徐、賈等集相輝映,何其賢也!……故樂濡筆而為之序。”則刊刻此集的確為張?jiān)?,胡希周僅是應(yīng)張?jiān)伤垶橹餍蚨选?/p>

綜合上述考證可得,《出塞集》原本四卷,現(xiàn)今傳本為詩二卷,附詩余一卷,道光二十六年張?jiān)煽瘫尽?/p>

九、高岑的生卒年

高岑,字峴亭,商丘人。宋犖外孫,高玢弟。雍正間由教習(xí)出知江西豐城縣,恤民訓(xùn)士,治績稱優(yōu)。解組后,貧不能歸,稽留豐城八年,登山臨水,寄諸吟詠。于時(shí)擅詩名,著有《眺秋樓詩》。

高岑《眺秋樓詩》卷三有《北蘭寺》一詩,句下有注云:“先外祖宋西陂公開府西江。歲在辛未,構(gòu)煙江疊嶂堂于寺,今額猶存,是年余始生?!保?4]822按,宋犖《漫堂年譜》康熙“三十年辛未”條記:“五月,于北郭外北蘭寺修復(fù)列岫亭、秋屏閣,建煙江疊嶂堂。”[26]599他還作有《辛未夏五月過北蘭寺,時(shí)煙江疊嶂堂初成,漫賦五首》??芍螤斡诮餮矒崛紊?,曾建煙江疊嶂堂,時(shí)在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據(jù)高岑自述,其生于是年?!肚迦嗽娢募偰刻嵋肪矶Q其生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4]507[4]507,誤。

《眺秋樓詩》是按時(shí)間順序編次的,最末一卷為《和月泉吟社田園雜興詩》,張庚《和月泉吟社田園雜興詩原序》云:“[高岑]乾隆壬戌之春,取‘月泉吟社’諸人詩和之,其于田園之景物情致纖悉畢備,而運(yùn)以雋詞清氣、風(fēng)情雅調(diào),令讀者心曠神怡,不復(fù)知身在塵寰間,移人情矣?!保?4]798則高岑至少活到乾隆七年壬戌(1742)。具體卒年待考。

十、呂守曾的生卒年

呂守曾,字待孫,號松坪,新安人,著名詩人呂履恒第三子。少即穎異,雍正二年甲辰(1724)進(jìn)士,授河北完縣知縣,二載后,晉宣化府知府,官終山西布政使。與袁枚為友。著有《松坪詩草》。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二十一未載呂守曾生年。按,《松坪詩草》卷三有《秋葉篇敬呈兩兄》,詩云:“憶昔歲辛卯,府君尹奉天。時(shí)兒始十齡,依依戲膝前?!保?7]189辛卯為康熙五十年(1711),是年呂守曾十歲,則其生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松坪詩草》卷首陳浩序稱:“乾隆二十有三年,歲次戊寅,余以退歸游于汴。次年,余同年友新安呂方伯[即呂守曾]之子公溥來從余游,奉方伯所著《松坪詩草》請為之序?!嘧x君之詩而為之序,蓋后君之歿凡十有九年?!庇纱丝芍?,此序作于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在呂守曾卒后十九年,則可推定其卒于乾隆六年辛酉(1741)。上述兩條考證結(jié)果與江慶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中關(guān)于呂守曾生卒年的著錄相合[11]137,但所據(jù)資料不同,可兩相參證。

又,袁枚《隨園詩話》記:“己未年[乾隆四年,1739],余乞假歸娶,見呂觀察守曾于完顏臬使署中。讀其《松坪集》,樂府最佳。……未二年,署布政使,以盧[指盧焯]案受內(nèi)臣周內(nèi),憤而雉經(jīng),非其罪也。”[28]450則呂守曾為非正常死亡。其中談及的年份亦可證呂守曾卒年。

[1]楊淮.中州詩鈔[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2]徐振貴.孔尚任全集輯校注評[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4.

[3]李桓.國朝耆獻(xiàn)類征初編[M]//清代傳記叢刊:第187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4]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5]張其淦.明代千遺民詩詠二編[M]//清代傳記叢刊:第66 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6]朱則杰.清詩考證[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7]王鐸.擬山園選集[M]//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8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8]王鑨.大愚集[M]//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第2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9]李時(shí)燦.中州先哲傳[M]//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第3 冊.揚(yáng)州:廣陵書社,2007.

[10]蘇源生.鄢陵文獻(xiàn)志[M]//浙江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5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11]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12]鄧之誠.清詩紀(jì)事初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4.

[14]李繼白.望古齋集[M]//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五輯第28 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5]李圣華.汪琬全集箋校[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

[16]凌壽祺.(道光)滸墅關(guān)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鄉(xiāng)鎮(zhèn)志專輯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17]張沐.前川樓詩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7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8]徐世昌.清儒學(xué)案小傳[M]//清代傳記叢刊:第5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19]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0]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M]//清代傳記叢刊:第199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21]高一麟.矩庵詩質(zhì)[M]//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八輯第22 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2]錢儀吉.碑傳集[M]//清代傳記叢刊:第109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

[23]高玢.出塞集[M]//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2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0.

[24]高岑.眺秋樓詩[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57冊.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25]申暢.中州藝文錄校補(bǔ)[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26]宋犖.西陂類稿[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7]呂守曾.松坪詩草[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8]袁枚.隨園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

Some Corrections of and Supplements to Several Commonly Used Research Works on the 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Centered on Ten Henan Poe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HUANG Zhiguo
(School of Literature,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The books such as Qingren Shiwenji Zongmu Tiyao and Qingren Bieji Zongmu are commonly used by scholar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It is meaningful to both make some corrections of the mistakes found in the books and add some corresponding supplements to them.The study on the poetry of Henan in the Qing Dynasty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and it needs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There are a lot of basic issues to be explored.For example,the famous writers’birth and death years,activity trajectory,volumes of poems and so on,are worth careful investigation.Th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Henan poetry.

the Poetry of Qing Dynasty;Qingren Shiwenji Zongmu Tiyao;Qingren Bieji Zongmu;Henan;corrections and supplements

I207.22

A

1008-2794(2017)01-101-06

2016-10-1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規(guī)劃項(xiàng)目“清詩續(xù)考”(13YJA751074);信陽師范學(xué)院博士科研啟動(dòng)項(xiàng)目“清初河南詩歌演進(jìn)研究”(902/15043)

黃治國(1983— ),男,河南焦作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yàn)槊髑逦膶W(xué)與文獻(xiàn)。

猜你喜歡
詩文集清人總目
總目次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48
第36 卷總目次
論清人對紅樓十二釵的認(rèn)知差異及其成因
草根詩文集第三卷征稿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11-15 03:53:48
天花與清人日常生活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邵懿辰詩文集版本考述
曹學(xué)佺研究綜述
文教資料(2016年28期)2017-02-23 23:14:25
《清人詠大石山詩》書法
2014年第1—6期總目次
盱眙县| 大埔县| 怀安县| 朔州市| 镇远县| 闽侯县| 读书| 内乡县| 贵德县| 丹江口市| 新蔡县| 康乐县| 哈尔滨市| 大方县| 商都县| 德兴市| 全州县| 平顶山市| 镇安县| 延长县| 双流县| 应城市| 耒阳市| 峡江县| 育儿| 宜都市| 崇文区| 贵州省| 全南县| 凤翔县| 长沙市| 广平县| 炎陵县| 巴中市| 四平市| 深圳市| 古浪县| 荥阳市| 德州市| 都昌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