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要】 隨著課程改革實驗的逐步深入,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逐漸走向成熟,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得以較好的體現(xiàn),從而使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課程目標也落到了實處.
【關鍵詞】 課程改革;中學數(shù)學
【課堂實錄】
一、精心設置問題,開啟學生思維
師:誰能說說具有怎樣特征的多邊形是相似多邊形?
生:邊數(shù)相同的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這兩個或多個多邊形叫作相似多邊形.
師:很好.那么最基本的多邊形是什么?
生:三角形.
師:本節(jié)課我們先從相似三角形入手來探索相似多邊形的性質.
師:(出示兩個全等的三角形讓學生觀察、感受)它們相似嗎?追問,如果相似你有什么辦法知道相似比為多少呢?
生:(思考)可以借助比例尺測量,然后計算.
師:你在三角形中都學習過哪些特殊的線段?
生:高線,中線,角平分線.
師:全等三角形對應高線、對應中線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等于多少?與它們的相似比有什么關系?
生:(思考、討論)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等于1的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對應高線、對應中線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1,等于相似比.
師:那么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線、對應中線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與它們的相似比有什么關系呢?
(生沉思)
師:這就是本節(jié)課我們將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合理有效主導,有效探索新知
(探索問題1)鉗工小王按照比例尺為3 ∶ 4的圖紙制作三角形零件.(下圖)圖紙上的△ABC表示該零件的橫斷面△A′B′C′,CD和C′D′分別是它們的高.對應高線比為多少?
生:(討論交流、組內代表發(fā)言)△ABC與△A′B′C′相似,相似比為3 ∶ 4.CD和C′D′分別是它們的高.在圖中還能找出兩對相似的三角形,CD和C′D′分別是它們的對應邊,并且CD與C′D′的比等于3 ∶ 4,等于△ABC與△A′B′C′的相似比.從而得出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師:(探索問題2)相似三角形對應角平分線的比與相似比有何關系?
[實例]已知:△ABC∽△A′B′C′,相似比為4 ∶ 5,若CD和C′D′是它們的對應角平分線,那么,CD ∶ C′D′等于多少?
生:相似三角形對應角平分線的比與相似比相等.
師:根據(jù)前面的學習,猜想:相似三角形對應中線的比與相似比有何關系?
師:你能驗證你的猜想嗎?生:(討論、建立模型、求證)結論:相似三角形對應中線的比也等于其相似比.
三、典型例題強化,鞏固提升能力
1.填一填
(1)如果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高的比為8 ∶ 5,那么對應角平分線的比是 ,對應中線的比是 .
(2)已知相似三角形對應邊上的中線分別為5 cm和7 cm,那么它們的相似比為 ,對應角平分線的比為 .
2.選一選
如圖,在△ABC中,DE∥BC,BC邊上的高AG交DE于點F,DE=2,BC=4.則AF與AG的比為( )
A.1 ∶ 1
B.2 ∶ 1
C.1 ∶ 2
D.3 ∶ 1
3.考一考
如圖,電燈P在橫桿AB的正上方,AB在燈光下的影子長為CD.AB∥CD,AB=2 cm,CD=5 cm,點P到CD的距離為 3 cm,求點P到AB的距離.
四、提綱挈領總結,重視學法指導
師: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知識小結(略).
師:(總結) 學習方法:類比遷移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復雜問題明確化,簡單化;特殊到一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探索數(shù)學規(guī)律、本質的重要思想方法—“猜想-驗證”.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本節(jié)課首先以三角形和多邊形關系“問題串”形式引入,開啟學生思維之門,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境之中,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動機,培育學習興趣,產(chǎn)生了較好的學習動力.
2.有效引導,師生良性互動.只有教師合理的、恰如其分的引導,學生才能順著科學的思路,積極思維.本節(jié)課自始至終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有效減少無意義的環(huán)節(jié),極大地提高了教學、學習效率.
3.合理探究,提高學生能力.本課教學由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變?yōu)橐詫W生的探究活動為主,不是讓學生記住“是什么”,而是探究“為什么”.整節(jié)課都在教師有效問題的引導下,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猜想、驗證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獲得知識,訓練數(shù)學技能.
4.巧設問題,拓展學生思維.本節(jié)課從引入開始,都圍繞教學目標巧設問題,提高了學生的靈活多變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拓展了學生思維.
總之,本節(jié)課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自始至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問題帶著他們朝著目標投入學習,學生帶著懸念、疑惑、猜想積極思維,最后,達到新的認知.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能力得到開發(fā),發(fā)散思維得到訓練,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得以形成,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得到共同發(fā)展,為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提供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