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敏
摘 要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旅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認識到其教學方法需要改革的迫切性,提出將項目教學法運用到該門課程的教學之中,以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為前提,進行特色化的教學設計,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期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 旅游心理學 高職教育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2.049
Abstract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an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ourism psychology" course, understanding the urgency to the need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put forward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o step by step teaching is the premise of teaching desig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for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tourism psychology;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旅游心理學”這門課程是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yè)中開設的專業(yè)必修基礎課程,主要是以心理學基礎知識、旅游從業(yè)人員心理、游客心理等作為研究主體,以旅游這一社會現(xiàn)象中與人相關的心理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形成的原理和成果應用到旅游行業(yè)中的過程,①是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基礎組成部分。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1 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1 培養(yǎng)目標滯后,學生基礎薄弱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而高等院校的整體氛圍相對封閉,接收外界信息不夠敏銳,并不能很好地緊跟社會最新動態(tài),因此導致了在制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帶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知識基礎相對薄弱,而且大多缺乏好學的精神,就造成了其既沒有相關心理學的知識基礎,也沒有主觀能動地積極學習實踐的局面,因此要求他們在課時安排的短時間內掌握理論知識點并且學會運用到實踐工作中的確并非易事。
1.2 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缺乏興趣
長期以來,“旅游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一直是以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為主,教師們仍然停留在最古老的“填鴨式”方法進行教學,現(xiàn)代的學生早已經(jīng)對這種被動式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給教師的反饋信息非常有限,整個課堂氣氛顯得極其沉悶。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整體積極性不高。而且由于教師采用了“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占用了幾乎所有的課堂時間,使得師生課堂互動減少,導致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掌握了解不夠準確,教學效果甚微。
1.3 偏重理論考核,忽視實踐運用
目前本門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是教師對心理學基本理論的闡述非常詳細,而指導旅游工作的實踐內容則相對薄弱,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運用遠遠不夠??己朔绞揭话憔怨P試考核為主要方式,這種考核方式雖然能夠易于以量化的方式來衡量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程度,但是并不能證明學生亦掌握了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最終導致了教師和學生都只注重分數(shù),流于形式,而恰恰忽視了最為關鍵的學以致用。
2 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和特征
2.1 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項目教學”概念在教育界的正式運用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學家Kilpatrick于1918年在《項目教學法在教育過程中有目的的活動的應用》一文中提出。②雖然項目教學法在國際上早已廣泛應用,但是在我國的高職教育教學中才剛剛興起。特別是伴隨著國家教育部對高職教育發(fā)展定位做了調整以后,強調高職教育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應用型的技能人才,由此觸動了各所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項目教學法得以逐步推廣起來。我國的很多學者亦對項目教學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對其概念有很多不同版本,其中歸納概括較全面的概念為:以實際問題為依托,以開展項目為手段,學生有更多自主空間的教學方法。③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選擇教學主題,進行教學設計,得出研究結論。整個教學過程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點評的作用。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潛能被完全激發(fā),不僅學會了理論知識,還鍛煉了實踐能力。
2.2 項目教學法的特征
2.2.1 注重啟發(fā),鍛煉學生思考能力
項目教學法注重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在整個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啟發(fā)學生去完成研究、討論、分析、判斷、總結等一系列步驟,并做總結點評。從確立主題到最終得出研究結論,每經(jīng)歷一次項目教學的完整過程,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都得到一次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小組成員們在討論交流時,通過觀點的碰撞,也會有利于專業(yè)知識創(chuàng)新點的迸發(fā)。
2.2.2 聯(lián)系實踐,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既掌握理論知識,又獲得實踐技能。因為每一個項目主題的研究,都是學生的一次模擬實習。學生只有熟練靈活地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才能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得出最終的研究結論,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系。徹底轉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式學習模式,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還有效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加深了對專業(yè)的感性認識和熱愛,達到了知識、能力、素質等多方面均衡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
2.2.3 打破傳統(tǒng),翻轉傳統(tǒng)角色定位
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徹底翻轉了傳統(tǒng)教學里教師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每個項目小組的成員都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共同探討、出謀劃策,而教師只是承擔步驟指引和解答咨詢的工作。通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學習和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會得到快速提高,而這些特質和能力都是一名優(yōu)秀的旅游專業(yè)學生所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
2.2.4 改革考核,完善綜合評價體系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高職院校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但是這種忽視日??己?,僅僅注重期末卷面成績的考核方式,其結果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只會造成學生投機取巧,考試前突擊復習的現(xiàn)狀。這是極端錯誤的形式,也不是教師們所希望見到的。通過大幅度提高平時學習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重,可以讓學生懂得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應用知識,而絕不僅僅是為了通過考試。真實有效的考核,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出發(fā)點,也能夠衡量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程度。
3 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設計
3.1 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設計準則
3.1.1 以學生為根本的準則
傳統(tǒng)教育模式剝奪了學生最靈性、最活力、最豐富的情感因素,注重的只是機械的智力訓練,甚至簡單的知識灌輸,大大打擊和毀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④項目教學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自主選題、研究、展示和評價的權利,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對知識的靈活學習和掌握,是教師對學生的用心引導和交流,是學校對師生的換位思考和協(xié)助。
3.1.2 以社會為導向的準則
項目教學法始終堅持以社會為導向的準則,學生在選擇和確定項目任務時,其內容及主題必須是與社會熱點密切相關的,只有具有較強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意義的項目,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促使其認真完成項目研究,鍛煉提升自我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為將來畢業(yè)走上社會時,可以最快最好地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3.1.3 以能力為目標的準則
教育的出發(fā)點不是炫耀學生本身的智商有多高,而是如何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其變得更加聰明,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⑤項目教學法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能力,雖然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色的個性和能力,個體之間也會各有所長,而項目教學法就是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發(fā)現(xiàn)和協(xié)調能力,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項目任務,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能力特點,賦予其在小組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使每個人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實現(xiàn)綜合素質最優(yōu)化的培育目標。
3.2 高職“旅游心理學”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步驟
3.2.1 前期準備工作
項目教學法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有主題的選擇確立、計劃的具體制定、資料的收集篩選、實踐的調研練習等四個組成部分。主題的選擇確立是整個項目教學個案的出發(fā)點,要求學生和教師根據(jù)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選擇適合的主題任務。計劃的具體制定中需要注意進行分組及明確小組里每位成員的具體分工,并且做出整個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資料的收集篩選或者實踐的調研練習,這一部分可以采取單一或者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資料收集、社會實踐或者企業(yè)觀摩學習,靈活組合、交互進行。
3.2.2 中期分析工作
在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學生就可以對收集回來的資料進行閱讀和篩選,即對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的過程,這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們對知識技能的組織融合能力。在資料分析結束后,學生即可以按照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來撰寫項目研究報告。例如以旅游營銷心理分析為例,學生就需要最終設計一份全面完整的旅游營銷方案,其中配以文字、圖表、游客群體心理分析、旅游線路安排及費用預算等。
3.2.3 后期評價工作
項目主題研究完成后,進入最后評價和總結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各小組的成果展示和講解,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分享心得,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自己。教師則利用對各小組的評價總結,引導出課本中的知識點。項目教學的評價需要客觀公正,包括每位學生在項目開展中所承擔的角色、參與程度等,對于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則應該請其多給同學分享經(jīng)驗,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行業(yè)對從業(yè)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加細化。結合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作為專業(yè)課教師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為目標,時常更新自己的知識,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到教學相長,從而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需要的優(yōu)秀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
注釋
① 李祝舜.旅游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 Kilpatrick.W.H.1918.The project method[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
③ 徐小貞.中國高職英語專業(yè)教育理論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④ 鐘啟泉.研究性學習理論基礎[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⑤ 王軼.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