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017年中國經濟核心指標預測*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016 年,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勢頭減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全年運行平穩(wěn),保持在 6.7% 水平上。物價延續(xù)了 2015 年溫和上漲走勢,漲幅較 2015 年同期有所擴大,全年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約為 2.1%。預計 2017 年我國經濟將呈現(xiàn)“穩(wěn)中略降,穩(wěn)中向好”態(tài)勢,全年 GDP 增速約為 6.5% 左右。物價繼續(xù)保持溫和上漲的態(tài)勢,2017 年全年 CPI 漲幅2.3% 左右。三大需求中,進出口將繼續(xù)表現(xiàn)為負增長。以美元計價,預計 2017 年進出口總額下降約 5.4% 左右,出口同比下降約 6.9%,進口同比下降約 3.4%。消費將保持平穩(wěn)增長,預計 2017 年最終消費增速在 9% 左右。投資增速將略有上升,預計 2017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 8.5% 左右。
經濟增長,物價,投資,消費,進出口,預測
2012 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總體復蘇較慢、我國經濟三期疊加壓力并存,以及結構性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呈下行態(tài)勢。面對此種態(tài)勢,中國政府適時開啟了經濟轉型之路。經過艱苦努力,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勢頭得到減緩。2016 年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長 6.7%,預計第四季度和全年 GDP 增速均為 6.7%。盡管該增速是 2009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在世界范圍內仍然屬于高增長,體現(xiàn)了中國經濟強韌的增長動力。
展望 2017 年,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均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國際環(huán)境看,美國特朗普勝選、英國脫歐、意大利公投等事件,顯示出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民族主義抬頭,給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世界經濟整體而言復蘇依然緩慢,新興經濟體動蕩有可能加劇。從國內環(huán)境看,盡管 2016 年我國經濟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經濟結構轉型效果喜人,新動能成長超預期,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問題和高杠桿問題依然嚴峻,金融領域的風險進一步聚集。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中科院預測科學中心在系統(tǒng)性分析和定量測算的基礎上,完成了“2017 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本文對該報告中有關經濟增長、物價、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核心指標的走勢進行總結。
相對于經濟下行壓力,2016 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經濟運行平穩(wěn),轉方式、調結構穩(wěn)步推進,去庫存、去產能取得較好的成就,企業(yè)效益有所回升,金融市場總體平穩(wěn)運行,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持續(xù)增加,人民生活繼續(xù)改善。這些為 2017 年中國經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國經濟整體上仍然處于下行區(qū)間,經濟結構中一些深層次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弊病頗多的舊的經濟增長模式慣性很大,缺乏強有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金融系統(tǒng)性風險繼續(xù)聚集。
2017 年,中國經濟更大的不確定性來自外部。除美國、印度等少數(shù)國家以外,世界經濟總體低迷,西方國家保守主義、民粹主義有所抬頭,特朗普當選為新一屆美國總統(tǒng),給中美關系以及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帶來很大不確定性。預計中國的外貿形勢將較為嚴峻,變數(shù)較大。
結合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經模型測算,預計2017 年我國 GDP 增速為 6.5% 左右,增速較 2016 年的6.7% 略低[1]。全年來看,2017 年全年經濟將平穩(wěn)發(fā)展,呈微笑曲線的形態(tài),但起伏波動變化不大。第一季度由于前期基數(shù)較低等因素影響,預計 GDP 增速為 6.6% 左右,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由于 2016 年房地產調控的時滯效應逐步顯現(xiàn)和外部因素對我國外貿等的影響,經濟增速有所下降,預計為 6.4% 左右。經中央采取“穩(wěn)增長”措施,第四季度增速將趨穩(wěn),并略有上升,預計為 6.5%左右。
從三大產業(yè)看,預計 2017 年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增速約為 3.7%,比 2016 年增加 0.1 個百分點;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增速分別為 6.0% 和 7.5%,較 2016 年均降低0.1 個百分點(表1)。
從三大需求來看,預計 2016 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對我國 GDP 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約為 70%、36% 和 -6%(表2),分別拉動 GDP 增長 4.5、2.4和 -0.4個百分點。和 2016 年相比,最終消費的貢獻率有小幅的上升,而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有所下降。
2016 年我國物價走勢整體平穩(wěn)。CPI 延續(xù)了2015 年溫和上漲態(tài)勢,漲幅較 2015 年有所擴大。造成 2016 年CPI 漲幅擴大的直接原因是鮮菜類和肉禽制品類食品價格周期性上漲,且上漲周期重疊,短期內帶動 CPI 快速上漲,醫(yī)療保健及服務品價格持續(xù)快速上漲,對 CPI 上漲形成長期支撐。但上游物價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工業(yè)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shù)(PPIRM)雙雙走跌,跌幅較 2015 年縮小,直到 2016 年 9 月和 10月先后止跌回升。上游物價的整體水平走低,抑制了CPI 物價的快速上漲動力,使得 CPI 全年處在溫和上漲的態(tài)勢。
表1 2015—2017 年我國 GDP 增速以及三次產業(yè)增加值增速(單位:%)
表2 2015—2017年我國GDP增長率以及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率和拉動(單位:%)
2016 年 PPI、PPIRM 前三個季度延續(xù) 2015 年的下跌勢頭,但跌幅收窄,到 9月份、10月份分別由跌轉升。PPI、PPIRM 前三季度的下跌慣性,主要是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增速處于下行區(qū)間以及產能過剩等因素造成的,而以原油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止跌回升顯著遏制了 PPIRM 和 PPI 的下降走勢,房地產銷售熱潮和國有資本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穩(wěn)定了投資增速,“去產能”和“去庫存”效果顯著,對 PPIRM 和 PPI 下跌走勢形成較強抑制。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止跌反彈上漲,對我國 PPIRM 和 PPI 止跌回升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2017 年,一方面我國宏觀經濟整體繼續(xù)趨穩(wěn)、消費和投資增速與 2016 年持平、寬松的流動性環(huán)境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xù)回升、人民幣處于貶值通道等因素對物價水平構成上漲推力;而公眾對宏觀經濟前景信心不足、房地產差異化調控措施效果逐步顯現(xiàn)、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壓力長期存在等因素則對整體物價水平形成較大抑制;此外,國際多邊投資和貿易協(xié)定、世界經濟走勢、國際事務及自然氣候條件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增加了2017 年物價走勢的變數(shù)。綜合考慮[2],預計 2017 年我國 CPI 總體上仍將保持溫和上漲,增幅略高于 2016 年 0.2—0.3 個百分點,PPI、PPIRM 較 2016 年有顯著的提高, 2017 年全年 CPI 上漲 2.3% 左右,PPI、PPIRM 上漲 2.4% 左右。CPI 走勢上半年平穩(wěn),下半年漲幅有所上升,而 PPI 和 PPIRM 走勢全年先揚后抑。
2016 年,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市場需求持續(xù)低迷,中國對外貿易形勢比較嚴峻。基于此,中國政府出臺了進一步支持外貿穩(wěn)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總體上,進出口呈現(xiàn)回穩(wěn)向好勢頭,2016 年 1—11月,全國進出口 21.8 萬億元人民幣,下降 1.2%。其中,出口12.5萬億元,下降 1.8%;進口 9.4 萬億元,下降 0.3%,降幅和 2015 年同期相比均較大幅度收窄。
展望 2017 年,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依然艱難,貿易保護主義強勢回歸,全球化進程面臨新的挑戰(zhàn)。美國貨幣政策回歸常態(tài),歐洲面臨分裂風險,日本深陷通縮和增長停滯的困境,新興市場難以突破增長阻力,這些因素將導致全球貿易繼續(xù)處于蕭條期,對我國出口增長的國際需求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進口方面,預計 2017 年全球商品市場價格基調為溫和上漲,價格對進口的拉動作用有限;國內經濟仍處于下行通道之中,內需低迷,加之加工貿易持續(xù)轉移使得加工貿易進口減少,綜合考慮國內需求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2017 年進口增長不容樂觀。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對2017 年我國進出口的主要預測結果如下[3]:2017 年下半年的進口值和出口值增速均高于上半年,呈現(xiàn)前低后高的趨勢,進出口總值仍將繼續(xù)保持負增長,但降幅較 2016 年略有回升。預計 2017 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約 5.4% 左右;其中出口同比下降約 6.9% 左右,進口同比下降約 3.4% 左右;貿易順差約為 4 500 億美元。2017 年第四季度進口增速有望轉正。
2017 年中國外貿形勢仍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屢次攻擊中國向美國傾銷商品,“竊取”美國就業(yè)機會,宣稱他當選后要將中國定為貨幣操縱國,對中國商品征收 45% 的關稅等。2016 年12月21日,特朗普宣布成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任命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彼得·納瓦羅擔任該委員會主任。納瓦羅是美國最強硬的對華貿易“鷹派”,2017 年中美貿易對抗的風險十分嚴峻。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不僅可能出現(xiàn)在對外貿易領域,而且可能出現(xiàn)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由于美國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中國的一些貿易伙伴可能追隨美國的戰(zhàn)略,惡化中國的對外貿易環(huán)境。此外,中國國內運行成本的增加,以及美元強勁帶來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變化,都有可能造成中國對外貿易產業(yè)外流,導致加工貿易出口的下降。眾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得 2017 年中國對外貿易的走向充滿了變數(shù)。
就投資來看,進入 2016 年以來,中國經濟緩中趨穩(wěn)的特征逐漸顯現(xiàn),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斷實現(xiàn),經濟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的下滑態(tài)勢也得以遏制。2016 年 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38 548 億元,同比增長 8.3%。
展望 2017 年,我們認為固定資產投資緩中趨穩(wěn)、穩(wěn)中向好的態(tài)勢仍將持續(xù)。2017 年固定資產投資走勢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1)民間投資慣性延續(xù),以助力“穩(wěn)增長”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會不斷出臺;中央政府近期對資本市場杠桿收購和理財產品市場的治理,有助于引導資金更多流向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投資增長;(2)新型城鎮(zhèn)化和“一帶一路”的布局,將使得基建 PPP 持續(xù)發(fā)力,各級政府促進投資增長的動力充足;(3)市場環(huán)境的改善與企業(yè)經營狀況的好轉,為投資的穩(wěn)定增長提供了保障;(4)2016 年 12 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市場提出了新的定位和工作部署,有助于房地產業(yè)的平穩(wěn)發(fā)展和房地產業(yè)投資的穩(wěn)定增長??傮w而言,2016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速回落的態(tài)勢已經結束并基本實現(xiàn)了筑底企穩(wěn),2017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xiàn)穩(wěn)中有升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 8.5% 左右[4]。
就消費來看,受對外貿易和投資減緩而消費開支增加的影響,2016 年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了平穩(wěn)增長的態(tài)勢。2016 年 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00 560 億元,同比增長10.4%,比 2015 年同期略有下降。2016 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 71.0%,比 2015 年同期提高了13.3 個百分點。消費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在增強。展望 2017 年,緩中趨穩(wěn)、穩(wěn)中向好的經濟增長態(tài)勢,將保持我國居民的消費熱情,城鄉(xiāng)居民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欲望仍然十分強烈,房地產的平穩(wěn)增長有利于拉動對相關產業(yè)的消費需求,互聯(lián)網消費等新型消費繼續(xù)處在蓬勃高漲階段,總體上我國最終消費將保持穩(wěn)定增長趨勢。基于對消費總額及其結構的變動趨勢和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應用分項加和預測方法,預計 2017 年我國最終消費同比名義增長約 9%左右,和 2016 年預測基本持平[5]。
為保障 2017 年中國經濟的平穩(wěn),應著力落實 2016 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著力建設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簡政放權,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改善政治治理,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財富的熱情;繼續(xù)加強去產能、去杠桿,調整經濟結構,加強創(chuàng)新性國家建設,防范系統(tǒng)性風險,妥善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特別地,需要重點做好下面幾方面工作。
5.1 積極、穩(wěn)妥地進行房地產調控工作,防止經濟增速較大幅度下滑
房地產業(yè)的重要特點是產業(yè)鏈特別長,它的發(fā)展對中國經濟發(fā)展起重要作用。2016 年房地產銷售額大增帶動了很多產業(yè)的發(fā)展,增加了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初步測算,前三季度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 8% 左右。鑒于部分城市,主要是一線和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度上升,2016 年10月開始,很多城市采取一系列措施調控房地產業(yè)。我們認為對房地產業(yè)進行適度調控是必要的,但調控措施要得當,力度要合適,應當事先測算調控措施的正向作用和負向作用。需要繼續(xù)鼓勵和保護剛需,即無房戶購房和改善型購房。在稅收和信貸等方面予以優(yōu)待和支持。應吸取香港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問題的經驗,實行 “居者有屋住”,而不是“居者有其屋”。面對數(shù)量龐大的住房困難家庭,特別是 2 億多農民工及其家屬,政府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無房戶或住房困難戶的居住問題,發(fā)展廉租房。此外,需要改變我國當前的房地產調控中注重需求調控,而忽視供給方面調控的問題。需求調控應當與供給調控結合,短期調控應當與長期調控相結合,要處理好房地產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5.2 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wěn)定,防止資本外流過度,降低我國貿易風險
受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對外貿易規(guī)模持續(xù)下降、美國經濟溫和復蘇,美國加息預期以及美國當選總統(tǒng)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等影響,人民幣貶值預期進一步加大。最近幾年我國出口下降主要受到海外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不僅無助于促進我國出口貿易增長,反而會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較為明顯的負向沖擊,誘發(fā)資本外流,影響我國經濟轉型和平穩(wěn)發(fā)展。因此建議:(1)加強對外貿企業(yè)匯率風險的指導,積極引導企業(yè)調整資產配置,有效匹配資產和負債結構,積極采取措施化解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外債規(guī)模較大的外貿企業(yè)帶來的財務負擔,防范現(xiàn)金流風險;(2)積極引導國內外市場預期,合理管理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wěn)定,重視匯率波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防范對外貿易持續(xù)縮水,進一步加劇人民幣貶值預期;(3)增強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減少企業(yè)匯兌風險。
5.3 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鼓勵企業(yè)“走出去”,打造以我為中心的全球生產網絡
在貿易保護主義在全世界,特別是歐美發(fā)達國家抬頭,傳統(tǒng)全球價值鏈不斷萎縮的“逆”全球化之際,我國政府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鼓勵國內企業(yè)利用自身優(yōu)勢,在全球布局,構建以我為主的新型全球價值鏈。應堅持“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鼓勵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我國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以垂直專業(yè)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打造以我為中心的全球生產網絡,實現(xiàn)我國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
1 陳錫康, 祝坤福, 王會娟, 等. 2017年我國GDP增長速度預測與分析. 2017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楊曉光, 楊翠紅, 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7.
2 程建華, 許坤, 楊曉光. 2016年物價走勢分析及2017年物價預測. 2015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楊曉光, 楊翠紅, 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7.
3 崔曉楊, 魏云捷, 張珣, 等. 2016—2017年我國進出口形勢分析與預測. 2017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楊曉光, 楊翠紅, 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7.
4 張同斌, 孫靜, 陳磊. 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態(tài)勢分析與2017年走勢展望. 2017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楊曉光, 楊翠紅, 主編.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7.
5 劉秀麗, 翟珂昕, 鄭杉, 2017年我國消費形勢分析與預測. 2017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 楊曉光, 楊翠紅, 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7.
Forecasting China’s Major Economic Indexes for 2017
(Division of Macro-economy Study, Center for Forecasting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In 2016, the downward speed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ecame slow, GDP growth in the whole year ran smoothly. It may reach about 6.7% annually. Prices kept the moderate upward trend of 2015, and CPI might be about 2.1% in 2016. We expect that, in 2017, China’s economy will stay in a steady state with a slight decline, but turn to a good position. The annual GDP growth rate may reach about 6.5%. Prices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moderate upward trend, and the annual CPI probably increases about 2.3%. The import and export will have a negative growth, the total volume of import and export is expected to decline by about 5.4%, exports fell by about 6.9%, imports fell by about 3.4% respectively. The consumption will maintain steady growth in 2017, and the final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is expected to around 9%. The investment growth rate might rise slightly in 2017.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reaches around 8.5%.
economic growth, price, investment, consumption, foreign trade, forecasting
*資助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125005、7167 3269、71431008),國家社科基金(15ZDA011)
本文系根據(jù)中科院預測科學中心發(fā)布“2017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中部分報告整理而成。執(zhí)筆人:楊曉光(xgyang@iss.ac.cn)、楊翠紅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12月25日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17.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