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偉善
摘 要:隨著生活物質條件的豐富,青少年一代在源源不斷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對個人毅力的塑造逐漸在退化。青少年心理脆弱、經不起打擊、缺乏頑強的個人毅力等問題頻頻出現,這就要求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要重視對學生生命教育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命教育;語文教學
生命教育是一切學科教育的基礎,它不僅是對學生關于生命的教育,還包括對學生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社會教育。而語文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感情的教育,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愛自然、愛他人、愛自己、愛社會等。正是語文所具備的這種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是滲透生命教育的最好載體。本文主要對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對策。
一、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1.過于強調統(tǒng)一,忽視生命的獨特性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生命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出生命個體具有的不可重復性、不可替代性。然而,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的是標準和統(tǒng)一。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方式的統(tǒng)一、目標的統(tǒng)一等,但事實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具備不同的知識接受能力。這種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必然是不合理的,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還沒有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對外界的經驗和感受。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滲透生命教育理念時,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生命的獨特性,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獨特性的健康環(huán)境。
2.評價方式忽視生命價值取向
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步,新課改要求評價要發(fā)揮多方面的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而滲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評價上要注重遵循生命價值取向的原則。把學生視為有無限發(fā)展?jié)摿Φ纳w,評價過程要學會尊重和欣賞學生、包容和理解學生,評價要因人而異,靈活變通。從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來看,教師依然采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對所有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單一,只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對學生個人情感的培養(yǎng)。其次,評價語言簡練缺乏針對性,學生無法從教師的評價中得到有效的反饋信息。
3.學生主體意識的喪失
素質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看作是有思想、有個性的主體,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不能得到相應的保障。而語文這種可以豐富人的情感、培養(yǎng)人的社會責任感的學科已經逐漸脫離學科的趣味性,朝著灌輸理論知識的枯燥課堂轉變。學生無法真實體會語文教學陶冶情感和情操的作用。因此,這種理論化的課堂不僅剝奪了學生體驗生命情感的空間,而且使學生習慣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課堂主體意識逐漸淡化。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1.更新語文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
首先,語文教師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引導者,而生命教育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以尊重人的生命尊嚴為前提,實現對生命價值的教育。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是一個有生命情懷的教師,只有語文教師具備對生命的熱愛和執(zhí)著,才會將這些理念傳授給學生;其次,語文教師作為給學生成長和學習提供重要資源和支持的關鍵者,必須擺脫狹隘的教育教學觀念,注重關注學生的生命和生活感悟,把生命教育融進學科教學中,構建學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最后,教學理念的更新體現在教學行為上,教學行為的改善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而教學技能不僅在于經驗的積累,還需要專門的訓練。所以要想更好地滲透生命教育理念,語文教學觀念的改變是至關重要的。
2.更新評級理念,豐富評價方式
改變評價理念是改善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評價的發(fā)展性原則,評價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應該更多地指向激勵和促進。同時,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評價要采用多種標準,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再次,評價要注重整體性原則,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要關注學生在生命情感、生命認識上的提高。最后,在語文教學中應盡量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和體驗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在教學評價中充分感知生命的活力。
3.多種形式滲透生命教學理念
生命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是通過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實現的,在閱讀教學模塊、寫作教學模塊等都可以具體滲透生命教育理念。比如,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挖掘文章背后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借此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改變學生原來的生命觀,加強學生對生命的重視。而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生命的題材作為寫作資料提供給學生,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通過寫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其次,教師還可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定期舉辦關于生命話題的辯論賽等活動,用以指導和糾正學生的生命觀。
綜合上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感悟生命、體驗生命和尊重生命。但是,由于受到教師教育理念以及評價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還不充分,需要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爭取為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生命教育實踐的困境與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0(1).
[2]徐鴻躍.生命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