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認為善與惡是有階級區(qū)別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善惡觀,對于被壓迫被剝削的無產(chǎn)階級與人民大眾來說,行善不能脫離除惡,除惡是行善的前提,只有鏟除社會上的各種惡行,建立起新制度,才能為行善創(chuàng)造必需的社會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后,毛澤東在讀《西游記》第二十八回時,批了下面一段話:
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常有余。“鄉(xiāng)愿思想也。孫悟空的思想于此相反,他是不信這些的他的行善即是除惡,他的除惡即是行善。
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吳玉章,是“延安五老”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首任校長。194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央大禮堂隆重慶祝吳玉章六十壽辰,毛澤東親臨致祝詞: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我們的吳玉章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人!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臨終遺言,告誡其子劉禪要進德修業(yè),不要以善事少少就不努力做了,也不要以為惡事小小就可以任性妄為,他在遺詔中寫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英國18世紀的詩人威廉·柯珀, 是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詩人和浪漫主義詩歌的先行者,他在一首表達對道德、人生看法的詩歌中寫道:
真正的慈善是神靈培植的作物。
中國臺灣企業(yè)家、作家溫世仁信奉“工作是使命感,也是享受”的道理,在我國西部建設(shè)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用愛與關(guān)懷,用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奉獻,在55載的人生舞臺完成了最精彩的演出。他曾說:一個人有再大的權(quán)力、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沒有學會去關(guān)懷別人、去愛別人,那他的生命還有多少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