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泰伯實驗學校 殷 明 陸 潔
“梅開三度”做知音
——芻議小學語文文本的有效解讀
江蘇省無錫市泰伯實驗學校 殷 明 陸 潔
文本解讀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就是以教師解讀為基礎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解讀文本、語言實踐,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從這一角度來說,“解讀”可以成為閱讀教學的全部。所以筆者覺得作為一個教者,首先自己要充分解讀文本,要做文本的知音。
閱讀教學是通過一篇篇課文的教學實現(xiàn)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安排在一定學段教材的特定單元中的。教師要通過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來逐步落實課程目標。語文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首先要服從于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標體系。教師要根據(jù)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實際把文本的意義內(nèi)化到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中去,制定出明確、具體、可操作、易檢測的閱讀教學目標。
例如,《鄭和遠航》(蘇教版第十冊)一課學段訓練目標該落實在哪呢?那就是在敘事的“條理清楚”和“詳略得當”上。條理清楚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對第一次遠航的描寫分“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zhàn)勝兇險”三方面展開;二是對寶船的精確、真實的描寫。列舉數(shù)據(jù),它是通過一種求真求實的寫作手法,此時任何的其他修辭都會顯得虛無,真實的才是最有震撼力的;三是對被訪國的反應,分別從君臣、老百姓、商人這幾個方面進行了描寫。詳略得當主要是在對整個文本的處理上,詳寫第一次,略寫其余六次。這些表達方式的處理都是作為高年級教學不能忽視的地方,我們要落實在我們的課時教學之中。
這里的廣度是指我們讀文本的時候,不應只關注文字文本,還應該關注文本插圖、文本作者、文本后的習題等等,他們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解讀對象,甚至可以改變和完善我們的認識。
1.讀作者?!痘议xB》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一篇課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跟一般寫景的文章還有所不同,因為此文的作者是“徐秀娟”,是個特殊的人物,她是我國環(huán)境保護戰(zhàn)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革命烈士。1987年9月16日,她為尋找飛失的小丹頂鶴,涉水時不幸遇難犧牲,年僅23歲。 因為她所從事的工作使她對貌不驚人、鳴叫聲音單調(diào)刺耳的灰椋鳥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事實這還是在她看了一次電視錄象后才產(chǎn)生的沖動。我們?nèi)ゼ毤毜刈x課文,能感受到灰椋鳥的美嗎?反正我沒有感受到,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呢?是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場面,是灰椋鳥在林中快樂自由的生活。(要想讓學生的情感能投入,也對灰椋鳥產(chǎn)生如作者那樣濃厚的興趣,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對作者的愛和崇敬進入文本,這樣學生就能以作者的眼光以一個林業(yè)工作者的眼光去欣賞灰椋鳥,這一點在此課的教學中特別重要。)聯(lián)系作者的工作和經(jīng)歷,她寫此篇文章的物在灰椋鳥,可意也是灰椋鳥嗎?都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作者寫灰椋鳥的意不在灰椋鳥,而在于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作者是要通過對灰椋鳥的描繪來表達對林業(yè)工人辛勤工作的贊美,在鳥和人之間架起來的橋梁應該是被大多數(shù)人忽視的林。
2.讀插圖。不久前在鳳凰語文網(wǎng)上讀到了一個語文教研員的課例,我引用一下:《北風和小魚》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在翻看教材,發(fā)現(xiàn)此課一共有三幅插圖,在教學時,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充分利用了第一、二幅插圖,一是北風吹來,大自然的景觀發(fā)生了變化;一是北風和小魚對話圖??伤械慕處煻己雎粤宋闹械牡谌鶊D:白茫茫的雪覆蓋在大地上,屋頂白了,樹白了,麥苗在厚厚的雪下美美地睡了……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插圖啊。無須多說什么,一幅插圖改變了孩子的認識,這比千言萬語的說道要強多了,可見讀圖是多么重要,插圖也是我們教學的指路燈啊。
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語文只能是字詞句訓練,認為把握住了語言文字也就把握住了語文的本原。因而語文課堂較少強調(diào)思維含量和思想深度。其實文本解讀的深度直接決定教學的高效程度。倘若我們對文本總是滿足于膚淺的表層解讀,匆匆忙忙地走過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也變得膚淺,那么,我們怎能指望語文有打動心靈的力量?怎能實現(xiàn)“用語文教人”的意義?因此,我們在解讀文本時,要讀懂、讀深、讀透,深層地關注文本精神和文化層面,要善于利用文本創(chuàng)設思考之境,聚焦學生的思維與情感,拓展他們的思維疆域,提升他們的心靈境界。
前幾年特級教師孫雙金上《落花生》一課時,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上獨辟蹊徑,堪稱經(jīng)典。在通讀了課文之后,他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一個科學性錯誤,經(jīng)師生幾番斟酌,終見端倪。原來“它的花落了,能鉆進地里結(jié)了果實”句中“花落”和“鉆進”確有不妥之處,落花生的“花”沒有“落”,而是它的子房特別,像一根管子插入地里把果實(花生)結(jié)在泥土里。這是解讀的第一梯層——正確性;接下去學生仔細研讀了課文,在研讀中感受落花生那種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精神,這是解讀的第二梯層——尋找文本的價值肯定;課文學到最后,孫老師又提出一道開放性辯題讓學生辯論:“當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一反傳統(tǒng)的一味推崇落花生式默默無聞的人,樹立了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價值觀:既要像落花生那樣不計名利,踏實肯干,又應像蘋果、石榴那樣在適當?shù)臅r候展示自己的才華,最終被社會所認可。這是文本解讀的第三梯層——辯證性。應當承認,這種辯證的人生觀并非許地山當初撰文的初衷,但在現(xiàn)代社會,《落花生》被賦予了新的涵義,使文本的解讀價值既有了創(chuàng)新,又有了深度。
文本解讀,語文教學之根,這一步走好了,我們的語文教學定能“詩意地棲居”,定能讓人文之光照亮學生成長的心田。
【1】竇桂梅.做一名有專業(yè)尊嚴的教師【J】.漓江出版社,2007(9)
【2】吳勇.讓文本解讀充盈著生命的力量【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