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jì)夫在《青春的倦怠》一文中寫道:
“所謂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種東西的狀態(tài),就是渴望的狀態(tài),憧憬的狀態(tài),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態(tài)。他們眼前展現(xiàn)著人生廣袤的原野和恐懼,盡管他們還一無所有,但他們偶爾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種擁有一切的感覺。把這種感覺同倦怠的定義兩相對照,就會明白所謂青春的倦怠,是語言本身的矛盾。實際上,青春是不可能有倦怠的,而且倦怠這種感情同青春的意義是相反的?!?/p>
二十多年前,校園歌手沈慶曾用低沉的嗓音略顯落寞地唱過:“青春的花開花謝,讓人疲憊卻不后悔……”而這些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及《誰的青春不迷茫》等影視劇更是密集呈現(xiàn)出青春的別樣光芒。
渴望、可能性、廣袤、一無所有、幻想、精神、肉體、疲憊、不后悔……這種種的關(guān)鍵詞仍然不足以定義青春,本期話題我們僅僅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應(yīng)景目的,來輕輕觸碰一下這一生中最令我們百感交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