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葛浩文英譯《浮躁》中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

2017-03-23 23:24:07雷春曾景婷
關(guān)鍵詞:葛浩文原文譯文

雷春,曾景婷

(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鎮(zhèn)江,212003)

葛浩文英譯《浮躁》中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

雷春,曾景婷

(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鎮(zhèn)江,212003)

文學作品的翻譯不僅是語言轉(zhuǎn)換,更是文化轉(zhuǎn)換。以賈平凹鄉(xiāng)土小說《浮躁》及葛浩文英譯本為切入點,以奈達對文化負載詞的分類為基準,探究葛浩文對《浮躁》原文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適當處理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負載詞,能使譯本在保持原文風采的同時關(guān)注到譯語讀者的期待視野,進而將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介紹給外國讀者,并為之所理解和接受。

《浮躁》;葛浩文;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

一、引言

“從古至今,翻譯在世界文明進程中都扮演著重要而獨特的角色,翻譯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更是一種文化轉(zhuǎn)換?!保?]翻譯是異質(zhì)文化間交流匯通的變壓器,更是本土文化更新、傳播的驅(qū)動器。翻譯不僅印刻了文化碰撞、沖突、協(xié)商、吸納的軌跡,還記錄了文化間相激相蕩的悠遠回響。同時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guān),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寫照,語言不僅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亦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宗教、風俗、思維范式等。然而,在語言系統(tǒng)中,最能體現(xiàn)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的詞匯就是文化負載詞。這些詞匯反映了某個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慢慢積累的,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獨有的活動方式,而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負載詞最能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的印記,正是文化負載詞所蘊含的獨特性和差異性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人們在外語學習、跨文化交際中的困難和障礙。故而如何翻譯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負載詞,使原作中的文化能夠很好地適應(yīng)譯入語文化,使其被廣大的外國讀者所理解和接受,譯者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了。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是這樣一位把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推介到西方且頗具影響力的譯者,其被公認為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之首席翻譯家。本文以賈平凹小說《浮躁》及葛浩文譯本為切入點,以奈達對文化負載詞的分類為基準,探究葛浩文對《浮躁》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也探討葛浩文在譯本中如何將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介紹到國外,并為英語世界的讀者所接受。

二、文化負載詞定義及其分類

在語言系統(tǒng)中,最能體現(xiàn)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的社會生活的詞匯就是文化負載詞。廖七一認為“文化負載詞匯(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習語、成語和典故。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有別于其它民族的獨特的生活方式。”[2]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對于譯者來說,如何處理文化負載詞是一個難題,然而文化負載詞翻譯的難點并不在詞匯本身,而在于文化負載詞所承載的文化,我們應(yīng)堅持“文化傳真”的翻譯基本原則。若文化負載詞翻譯得不好,不明白原作語言和文化的譯作讀者便會覺得作品晦澀難懂,相反,若翻譯得好,譯作讀者就能很好地理解原作及其所蘊含的文化。

奈達認為在令人滿意的翻譯中,二元文化比雙語能力更重要。文化負載詞承載著特定的文化背景,在翻譯的時候,如果譯者不考慮文化背景,就挖掘不出這些詞匯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奈達在《語言、文化和翻譯》中詳細闡明了五大文化因素:(1)生態(tài)文化,包括季節(jié)、植被、沙漠、高山、河流等自然因素;(2)物質(zhì)文化,包括工具、物品等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的具體物品;(3)社會文化,包含任何社會組織、社會實踐以及社會行為等;(4)宗教文化,涉及神明的名稱和教規(guī)教義等;(5)語言文化,指特定語言的特定特征。[3]基于這五大文化因素,奈達將文化負載詞分為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社會文化負載詞;宗教文化負載詞;語言文化負載詞。[3]筆者認為奈達對文化負載詞的分類更加有條理,更適合于文學作品中文化負載詞的分類。

三、《浮躁》英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研究

《浮躁》譯者葛浩文根據(jù)譯作讀者文化認知語境以及自己對于原作的理解,翻譯了小說中各類具有陜西特色的鄉(xiāng)土文化負載詞,主要采用直譯法、意譯法、替代法等多種翻譯技巧和策略,在譯作Turbulence中成功再現(xiàn)了原作《浮躁》的藝術(shù)意境和文化氣息。譯文化負載詞時,“葛浩文往往會根據(jù)目的語讀者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對譯文進行調(diào)整?!保?]下面就《浮躁》中各類文化負載詞及其葛譯本作分析研究。

(一)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及其例析

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不僅包括季節(jié)、植物、風雨、山川、河流、湖泊等各種自然因素,還包括人類及其所居住的環(huán)境等,這些詞匯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氣候特征、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由于不同的氣候和地理特征,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呈現(xiàn)不同的生態(tài)文化。因此在翻譯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時,譯者必須要清楚地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態(tài)和地理特征。葛浩文一般運用直譯加注和意譯法來譯此類文化負載詞,將原作中的生態(tài)文化介紹到國外,為外國讀者所理解和接受。

例1.“籬笆上生就無數(shù)的木耳。”[5]

“Sturdy wooden fences in front are covered with edible wood-ear fungus.”[6]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生長于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菌類植物,可食用。譯文中葛浩文將“木耳”直譯為“wood-ear”并加注“edible、fungus”解釋。單看“木耳”譯文“wood-ear”,對于熟知中國文化的讀者,都知道木耳是從腐木上長出的菌類,形似木頭的耳朵,譯文“wood-ear”直觀、明白、形象、易理解。但葛浩文譯本的讀者主要還是英語世界的讀者,對于中國文化,他們都不是很了解,如果將“木耳”直譯為“wood-ear”而不加注,外國讀者對于“木耳”就沒有概念,不僅會感到迷惑和不解,同時“木頭的耳朵”甚至會使讀者感到害怕和詫異。“對于相對較普通、文體標記不明顯的詞匯,葛浩文則更傾向于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保?]筆者認為此生態(tài)文化負載詞葛浩文處理得當,將“木耳”譯為“edible wood-ear fungus”,直譯加注釋,譯文既不失忠實、保留原文特色,又適合譯入語文化,將“木耳”很好地介紹給外國讀者,讓讀者直觀地明白木耳是一種可食用的菌類植物,形似木頭的耳朵,所以叫木耳(wood-ear)。

例2.“桃花水便漲起來。”[5]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spring rains.”[6]

桃花水即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開時江河里暴漲的水。漢語含蓄朦朧,漢語中桃花水一詞給人優(yōu)美、典雅、含蓄之感,亦有春暖花開、生機勃勃之意,但其內(nèi)在深層含義就是春雨或春水。為忠實原文,葛浩文大可將“桃花水”高度直譯為“peach water”,但事實卻相反,他認為“在此種情況下,雖然字面忠實,但意義不忠實,就譯文讀者而言,譯文不順暢,不自然,難理解。”[8]筆者認為葛浩文將“桃花水”譯為“spring rains”而不是“peach water”,說明葛浩文是讀懂、讀透了原作及其表達的深層含義,雖然譯文沒做到字面忠實,但做到了意義忠實,葛浩文采用“偽忠實”翻譯法,拉近了原文本與譯本、讀者與譯本、讀者與原文本之間的距離。葛浩文采用替代法,用外國讀者熟知的春雨(spring rains)來替代陌生的“桃花水”,譯文達到與原作中一樣的效果,從而讓譯文讀者更好地了解到原作中“桃花水”的真正含義。

(二)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及其例析

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主要涉及人類文明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有文化中的物質(zhì)部分,包括衣、食、住、行,以及生產(chǎn)工具、裝備、產(chǎn)品等,如餃子、四合院、旗袍等。這些詞匯反映了一個地區(qū)或國家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各個民族所處地域不同,各個民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使用的器械也不盡相同。對于這類物質(zhì)文化詞,若沒有足夠的文化基礎(chǔ),外國讀者就很難理解其中的意味,這時譯者就是讀者和原作之間的橋梁。為減少讀者迷惑和閱讀障礙,葛浩文在譯《浮躁》中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時,主要采用替代法和直譯加注的翻譯方法。

例3.“老了老了趕個時興吧,現(xiàn)在中央領(lǐng)導都穿了西服,中山服咋著他不順眼了?!保?]

“I'm getting old.Time to try for a little fashion.All the member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re wearing them these days,and Mao jackets are out.”[6]

“中山服”就是平時所說的“中山裝”,中山服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對很多外國讀者來講,他們對孫中山并不熟悉,自然對“中山服”也沒有概念,由于新中國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主席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西方也習慣稱呼中山裝為“毛裝”,同時外國讀者對毛主席也非常熟悉,所以這里葛浩文用外國讀者熟知的“Mao Jackets”(毛裝)來替代“中山服”這一極具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負載詞,使得譯文更加地道、流暢,減少外國讀者閱讀障礙。筆者認為從“中山服”的英譯來看,翻譯十分妥當,也反映出葛浩文不僅非常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理解了原作文化,領(lǐng)會了小說精髓。

例4.“這種叫‘貴妃餃’,是相傳楊玉環(huán)娘娘當年專吃的?!保?]

“These are called Imperial Concubine dumplings,named after Yang Guifei,the imperial concubine.Tradition has it that they were her favorites.”[6]

貴妃餃,乃中國傳統(tǒng)美食餃子的一種,相傳是楊貴妃專吃,故命名為“貴妃餃”。貴妃餃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象之一,傳達特殊的文化涵義,往往這種詞匯背后都含有故事情節(jié),在英語中就很難能找到對應(yīng)的詞語來翻譯,若翻譯不好,譯作讀者就會感到困惑不解。這里葛浩文采用直譯加注的翻譯方法,忠實原文,這也體現(xiàn)出葛浩文一直堅持的“忠實”原則,他將“貴妃餃”直譯為“Imperial Concubine dumplings”,而后加注“named after Yang Guifei,the imperial concubine”解釋說明餃子以楊貴妃命名,故得名“貴妃餃”,筆者認為此處翻譯在形式上,譯作保留與原作大體一致的形式和風格;內(nèi)容上,完全再現(xiàn)原作中文化色彩,由此譯作讀者能夠很好理解“貴妃餃”的由來和文化含義。

(三)社會文化負載詞

社會文化負載詞涉及與社會相關(guān)的習俗、風俗、稱謂語等非物質(zhì)文化層面,比如常說的犯月、藥引、下人、殯、秀才等,這些詞匯反映一個地區(q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長時間的社會發(fā)展,一個民族會形成自己獨有的社交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模式、親屬關(guān)系及價值觀等,所有這些社會特征都由社會文化負載詞反映出來?!陡≡辍分懈鸷莆淖g此類詞匯主要采取替代法和意譯法。

例5.“認親的風俗是出世的第二天,一早,抱嬰兒出門,第一個逢上誰誰就是干爹干娘?!保?]

“Since it was customary to choose godparents on the day after the baby was born,early the next morning she carried him outside vowing to ask the first people she me to be his godparents.”[6]

在中國文化中,“干爹干娘”的稱呼是一種民間習俗,盡管在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但都帶有較為濃厚的迷信色彩和感情因素,目的是為了讓小孩好養(yǎng)和順利成長。“干爹干娘”的稱呼在西方世界是不存在的,葛浩文在處理本詞匯時用西方人熟知的“godparents”來替代“干爹干娘”,通過意象轉(zhuǎn)換,使譯本通俗易懂,譯作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小說。但讀者會出現(xiàn)一些理解偏差,不能完全理解原作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筆者認為,“干爹干娘”在中國就是尊稱,不含有宗教信息,但葛譯本譯為“godparents”(教父教母),將該信息宗教化了,帶基督教色彩,此處葛譯本有待商榷。

例6.“這件寶必須經(jīng)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有隆重的儀式之后方能贈予某一個男人的?!保?]

“A girl’s parents alone could make that decision.Only after the match was made and a ceremony completed could she give herself to a man.”[6]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嫁娶習俗,中國古代婚姻制度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風俗,如果直譯,外國讀者必然理解困難,此處葛浩文采用意譯法,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譯為“A girl’s parents alone could make that decision.Only after the match was made”,根據(jù)譯作讀者的文化背景和譯語語境,將其翻譯成讀者熟悉的表達法,符合譯入語文化,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真正含義,理解原文內(nèi)容。正如孟祥春所說:“葛浩文往往會根據(jù)目的語讀者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對譯文進行調(diào)整?!保?]

(四)宗教文化負載詞

宗教文化負載詞涉及神明的名稱和教規(guī)教義等,宗教味道濃郁。語言含有宗教的印記,是人類文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響較大,而中國文化受道教、佛教影響較大,故東西方文學作品中宗教文化負載詞有較大的差別?!陡≡辍分谐霈F(xiàn)的宗教文化負載詞也主要是與佛教相關(guān)的一些意象,比如菩薩、佛、閻王等,對此類文化負載詞葛浩文主要采用直譯加注法,力求譯本適合譯入語文化,更容易為讀者所理解和接受。

例7.“批各階層的牛鬼蛇神?!保?]

“ox demons and snake spirits of all classes were attacked.”[6]

“牛鬼蛇神”原是佛教用語,說的是陰間、神人等,后比喻邪惡丑陋之人或物。這里賈平凹用“牛鬼蛇神”比喻各個階層心懷鬼胎、心腸歹毒之人。而此處葛浩文采用直譯法,將其譯為“ox demons and snake spirits”,字字對譯,形式同原文相同,忠實原文,強烈體現(xiàn)出該詞的宗教色彩。但是筆者認為此處葛浩文若采用加注或意譯,將“牛鬼蛇神”加注“the evils”或意譯為“the evils”,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語境,能減少讀者閱讀障礙,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內(nèi)容和原作者意圖。

例8.“幾年里的水上飯,皆在閻王爺?shù)娘堝伬飺尦缘摹!保?]

“For several years those who made their living on the river had to snatch their food out of the pot of Yama,the king of hell.”[6]

閻王爺,亦稱“閻王”,閻王原為佛家語。佛教掌管陰間的主神,掌管著陰曹地府,“閻王爺”帶有強烈的中國文化意象。此處葛浩文采用直譯加注法,譯為“Yama,the king of hell”,通過加注“the king of hell”,體現(xiàn)出濃郁的宗教色彩,同時用西方人熟知的“the king of hell”(地獄之王)來表達“陰間主神——閻王爺”,采用譯入語讀者熟悉的表達法,能夠幫助外國讀者理解佛教語“閻王爺”的內(nèi)涵,筆者認為此處葛譯十分妥當。

(五)語言文化負載詞

語言文化負載詞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語言積淀精煉而成,一般都有隱含意和節(jié)奏感。漢語重意合,往往幾個簡單的字就能表達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比如漢語的歇后語。由于漢英兩種語言屬于不同語系,差別巨大,文學作品中語言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就顯得尤其困難。葛浩文譯《浮躁》中語言文化負載詞時,主要采用直譯法,形式和內(nèi)容都與原文保持一致。

例9.“男雙旋,拆房賣磚”,金狗不是敗家子,卻也絕不是安生人?!保?]

“A man with two whorls tears down his house and sells his bricks.Golden Dog was no spendthrift,and he wasn’t made for a life of leisure.”[6]

“男雙旋,拆房賣磚”是漢語里一個俗語,表層意思是若男人頭上有兩個旋,就會拆房子賣磚頭,比喻一個人沒出息,敗家。此處葛浩文將“男雙旋,拆房賣磚”直譯為“A man with two whorls tears down his house and sells his bricks”,字字對譯,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辭風格及組句形式,緊接著葛浩文用“spendthrift”一詞,又很好地解釋說明了“男雙旋,拆房賣磚”這一諺語的隱含義即敗家。筆者認為此處葛譯在完整保留原作文化的同時,也向讀者傳播了中國文化。

例10.“有買主就說:‘會開它的會,我做我的生意,井水不犯河水嗎?’”[5]

“Let them take care of their ceremony,”one of the entrepreneurs replied“and I will take care of my business.Well water doesn’t get in the way of river water.”[6]

“井水不犯河水”是漢語里的一個成語,井水和河水互不侵犯,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對于此成語,為保證原文的文化色彩和表達效果,葛浩文采用直譯法,將成語譯為“well water doesn’t get in the way of river water”,字字對譯。葛浩文就曾批評韋利譯的《西游記》(Waley,1942)“雖勝尤敗”,因為“似乎是他那維多利亞時代情感特質(zhì)的緣故,韋利刪去了中國原文讀者頗為喜愛的片段和詩句,使英語讀者無緣欣賞?!保?]再者,在“井水不犯河水”之前,葛浩文譯文“I will take care of my business”,很好地解釋了“井水不犯河水”的比喻義,外國讀者不會感到困惑。筆者認為葛浩文直譯成語,保證了原文文化色彩,不會給西方讀者帶來困擾,反而向讀者介紹了中國成語表達法和中國文化,一舉兩得。

譯者將文學作品翻譯成其他語言介紹到世界各地,在文化傳播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一部文學作品能否被外國讀者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譯者的譯作符合譯入語文化。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往往翻譯文化負載詞是一大難點。賈平凹在《浮躁》中大量使用了陜西特色的文化負載詞,葛浩文在譯《浮躁》中的文化負載詞時,主要用了直譯法、意譯法、替代法等多種翻譯技巧和策略。雖然葛浩文翻譯的《浮躁》被認為是成功翻譯的模型,但是譯文中某些文化負載詞的翻譯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值得商榷。從總體上來說,葛浩文譯本基本保持了原作的風采,譯本大體上符合譯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和期待視野,能使譯文讀者理解和接受中國的文學作品和特色文化,這對于中國文化走出去有著重要作用。

[1]魏哲哲.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翻譯不僅是語言轉(zhuǎn)換[EB/OL].[2015-03-19].http://culture.people. com.cn/n/2015/0319/c87423-26716375.html

[2]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孟祥春.葛浩文論譯者——基于葛浩文講座與訪談的批評性闡釋[J].中國翻譯,2014(3):72-77.

[5]賈平凹.浮躁[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6]Goldblatt·Howard.Turbulence[M].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1.

[7]李文靜.中國文學英譯的合作、協(xié)商與文化傳播——漢英翻譯家葛浩文與林麗君訪談錄[J].中國翻譯,2012(01):57-60.

[8]Goldblatt·Howard.The Writing Life[N].Washington Post:Sunday,2002-04-28.

[9]Goldblatt·Howard.Why I Hate Arthur Waley’s Trans?lating Chinese in a Post-Victorian Era[J].Translation Quarterly,1999:33-48.

H059

A

2015年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YCX15S-23)

雷春(1991-),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翻譯學與比較文學。

曾景婷(1979-),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學與比較文學。

猜你喜歡
葛浩文原文譯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譯文摘要
省譯策略指導下的葛浩文《狼圖騰》英譯本研究
翻譯家葛浩文研究述評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讓句子動起來
I Like Thinking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長江叢刊(2016年30期)2016-11-26 23:12:57
從認知隱喻角度解讀葛浩文的“隱”與“不隱”——以《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為例
嘗糞憂心
賣身葬父
重庆市| 滁州市| 甘德县| 丁青县| 桓台县| 丰都县| 平度市| 民乐县| 竹溪县| 吴堡县| 怀来县| 黄梅县| 镇坪县| 家居| 武邑县| 赤壁市| 安乡县| 龙口市| 井冈山市| 靖远县| 鄯善县| 井研县| 湖南省| 唐河县| 安达市| 顺义区| 增城市| 福清市| 贵南县| 南漳县| 托克逊县| 辰溪县| 天津市| 海门市| 黔江区| 皮山县| 牙克石市| 崇州市| 来宾市| 紫阳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