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城頭實驗學校 莫靜靜
中學詩歌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
——針對蘇教版初中語文中的詩歌
江蘇省泗洪縣城頭實驗學校 莫靜靜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已經(jīng)沿用好長時間了。古詩文在該教材中所占的份量很大。特別是九年級。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果在教學中能交給學生理解詩歌的方法,學生學起來輕松,老師教起來也很輕松。本文就是針對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歸納的一些審美意象。
蘇教版 詩歌教學 審美能力
筆者從事初中語文一線教學已經(jīng)有12個年頭了。一直使用的是蘇教版的語文教材。隨著對蘇教版語文教材的一步步深入了解,筆者愈發(fā)覺得古詩文在這本教材中的重要地位??v觀每次考試,能考到書本上的知識大部分是古詩文。古詩文默寫,古詩文賞析等的分值越來越大。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古詩文的掌握僅僅停留在背誦,默寫上。大部分學生都是死記硬背,背誦速度慢,遺忘速度卻很快,學習效率甚低。大部分學生甚至在做無用功。這就導致老師教起來難,學生考起來更難的“兩難”境地。鑒于此,筆者在一線教學中發(fā)現(xiàn),如果讓學生抓住詩文中的意象,加入古人對意象的理解,就能很快地找到理解詩文的方法,很快熟讀成誦,而且只有會背誦就很難再遺忘了。并使學生在意象的理解上感受古詩文中所蘊含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推動作用。結(jié)合多年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種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入手,從而解決問題:
1.柳:送別、留戀、傷感。①“柳”、“留”二字諧音,經(jīng)常暗喻離別。如:王昌齡的《閨怨》“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中少婦對夫君的懷念之情躍然紙上。② “柳”絮飄忽不定,暗指身世的浮沉。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就寫出了作者對自己一生遭際的一種無奈。
2.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如:李煜的《相見歡》中“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深切地寫出了南唐后主被囚之后的無奈,悲哀之情滲透在字里行間。
3.松柏:正直,高潔、傲岸,常青、頑強的生命力)詩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塑造了一個正直高潔的男子形象。
4.竹:氣節(jié)、正直、虛心、高潔、積極向上、頑強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如:鄭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本詩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1.梅花:氣節(jié)、高潔、堅韌、頑強的生命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如:王冕的《白梅》 。梅花還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如: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彼麄兌荚趯γ坊ǖ拿鑼懼屑耐辛艘环N高潔的品格。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菊花:隱逸、高潔、脫俗。多贊其品格堅強,氣質(zhì)清高。如: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寫出了一位歸隱田園,鄙視官場,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3.蓮花:用于表達自己的美好品質(zhì)。如:陸龜蒙的《白蓮》“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寫出了白蓮的“孤芳”的境遇,表達了對白蓮的憐愛與欣賞。周敦頤的《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者以“蓮”自比,生動地寫出了蓮高潔的品性。
4.蘭:高潔。蘇軾在《浣溪沙》中就描繪了一幅“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的美景,正是這樣的景色引發(fā)了詩人無盡的想像,發(fā)出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感嘆。
5.牡丹:富貴、美好。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就那世人對牡丹的愛與對蓮的愛進行了對比。“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刻地反映了使人對富貴的追求。
1.子規(guī)(杜鵑、杜宇):悲慘、凄惻、思鄉(xiāng)懷歸。還是蘇軾的《浣溪沙》“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還有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真切地反應出李太白送別友人時的惆悵,不舍。
2.鴻雁:理想,追求,思鄉(xiāng)懷歸、 思親、音信,消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親人的思念。
3.燕:溫馨,和諧,家的溫暖。葛天民的《迎燕》“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的溫馨,“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的溫暖力透紙背。
4.鷓鴣:離愁別緒,思鄉(xiāng)懷歸。鄭谷的《鷓鴣》“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巧借典故,表達了作者深切的離愁別緒。
1.水:①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②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
2.雨:雨所清洗的是空間世界,也是人的心靈世界,詩人在雨的靜觀和沉思中領悟到豐富的人生哲理。①喜雨——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②苦雨——傷春、悲秋、離愁、別恨、寂寞、無奈之時,雨飄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與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內(nèi)涵。③雅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④禪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⑤暴雨:殘酷、熱情、政治斗爭、掃蕩惡勢力、蕩滌污穢的力量。
3.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fā)展趨勢。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4.春風:曠達、歡愉、希望。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耧L: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5.霜:人生易老、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霜重鼓寒聲不起”極言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
6.雪:純潔、美好、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幅北國風雪圖躍然紙上。
7.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8.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xiāng),思親。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何事長向別時圓,但愿人能長久,千里共嬋娟”就表達了作者遠方親人的思念,盼望早日團圓的感情。
以上就是筆者根據(jù)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進行的一個簡單的歸納。學生準確把握作品中的具體事物,找到這些事物代表的意蘊,就可以準確地品評一首詩。從而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感受她所蘊含的內(nèi)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