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今年五十五歲,兩年前孫子出生后提前內退幫兒子兒媳帶孩子??墒请S著孩子慢慢長大,我跟兒子兒媳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有一次氣得我都不想幫他們帶孩子了,只是因為舍不得孫子才作罷。我這么大年紀了,養(yǎng)孩子方面肯定比他們有經驗,難道還有什么可懷疑的。
山西 吳女士
吳女士您好!
您在信中提到在養(yǎng)育第三代的問題上與子女 之間產生的矛盾,當前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第三代出生后,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沒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照顧孩子,所以不得不依靠家里的老年朋友。但由于兩代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觀念不同,在養(yǎng)育孩子的問題上難免出現(xiàn)差異,導致有些家庭因此產生矛盾。從祖輩的角度來說,在養(yǎng)育第三代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永遠是最重要的人,不要干擾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是一個人在個體社會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最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對于未成年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和影響最為重要,特別是在孩子3歲之前;長時間與父母,特別是與母親分離,會導致內心安全感喪失,對孩子一生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孩子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學習”與“模仿”的過程,而父母則是他們最好的榜樣。老年朋友在養(yǎng)育第三代的過程中難免會與子女觀念相左,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在孫子面前尊重他父母的權威,認為不恰當?shù)牡胤娇梢运较吕锱c子女溝通協(xié)商,避免給孫子造成認知混亂,甚至導致孩子利用祖父母與父母之間的分歧“鉆空子”。
其次,老經驗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要注意學習并接受科學育兒觀念。很多老年朋友認為自己生活經驗豐富,又養(yǎng)大了自己的孩子,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更有發(fā)言權。實際上,隨著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以及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老一輩的很多育兒觀念并不符合現(xiàn)代科學的理念,有些甚至是錯誤的。比如有些老年朋友總是擔心孩子冷就會給孩子多穿衣服,殊不知小孩子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太多衣服反倒更容易著涼生病,并且降低了孩子自身對于寒冷的抵御能力。俗話說“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給孩子吃得過飽、穿得過多,都容易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
再次,愛不是無條件呵護與溺愛。老年朋友在養(yǎng)育第三代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對孩子過于溺愛。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孩子疼愛有加,過分關注,真的是“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以至于事事代勞、處處遷就,不肯讓孩子多行一步路,不愿讓孩子多吃一點虧,導致孩子出現(xiàn)任性、自私、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因此,祖輩在養(yǎng)育孩子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此外,有的祖輩因為過于疼愛孩子,會出現(xiàn)“親子嫉妒”,即祖輩與父輩之間出現(xiàn)“搶奪”孩子的現(xiàn)象。實際上,孩子不管年紀多小,本質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對待孩子,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盡可能多接觸家庭里其他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簡而言之,養(yǎng)育孩子不是某一位或幾位家庭成員的責任而是整個家庭的使命。不管是祖輩還是父輩,初衷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在這個前提下,兩代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有效溝通是解決矛盾分歧的關鍵。祖輩應該尊重父輩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的主導權,而父輩也應當理解并體諒祖輩的辛勤付出。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每一位成員間的尊重和支持,在充滿愛與溫情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孩子才會幸??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