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時計 長空傳奇真力時Pilot飛行員腕表系列
俯瞰Sangatte沙灘,仿佛是地平線上的一條飄帶。離開地面是踏上冒險旅程的第一步。將沿著海岸線設置的標記拋在腦后,向穹蒼深處飛去,也許在那里,霧靄與天空融為一體,靜看濤生云滅。戰(zhàn)勝強風、噪音、恐懼和重力。小如滄海一粟,大如巨鵬鴻鳥。猶如一只挑戰(zhàn)湍流的蜻蜓,輕輕地掠過布朗內岬角(Cap Blanc Nez)。仿佛藍天中的一個小點,從遠處望去,比海鷗更小。多佛港險峻的峭壁吸引了視線。向彼岸英格蘭的蔥郁原野飛去。30分鐘的航程,漫長如人生。記憶所及,海峽是一片汪洋的世界;向最為奇妙,最為原創(chuàng)的“比空氣還重的”的飛行員致敬。
加萊(Calais),1909年7月25日,早上4點15分。布列里奧駕駛著Blériot XI飛機準備就緒,蓄勢待發(fā)。夜晚風勢增強,英國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提出駕駛飛機橫跨英吉利海峽的挑戰(zhàn),此刻似乎是回應這個挑戰(zhàn)的最佳時機。航程為40公里……對一些人而言,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然而布列里奧卻以37分鐘完成了這趟冒險旅程。人們一直將其稱為“突破極限之王”,但從這一刻起,布列里奧成為不容置疑的“航空之父”。當時,他手腕上佩戴的正是一枚Zenith腕表……
“ZENITH 是注定為飛行員而誕生的品牌!在美麗表殼內配備所有腕表的必備優(yōu)點,您確應擁有一枚Zenith!”此贊嘆之詞出自莫蘭(Léon Morane)之口,這位在1910年首次創(chuàng)下飛行時速超過100公里紀錄的飛行員對Zenith贊譽有加,使品牌在航空界和太空科技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20世紀初起,由于航空運輸的蓬勃發(fā)展,開始出現橫跨大洋和飛越極地的飛機和飛船,對航空工具上高精準度儀器的需求也因此日益增長。Zenith是第一家生產飛機儀器的制造商之一。
真力時20世紀初的飛行員腕表氣勢恢宏的橫紋表冠,以及夜光指針和數字皆是當時飛行員腕表的典型特征。腕表固定于儀表板上,表殼以輕合金制成,搭配經過滾壓處理的表圈,方便使用者掌握并對腕表進行上鏈和調校。表盤含蓄大方,并配備一圈特別加粗的夜光數字,讀時清晰可辨。小秒針設于6時位置,夜光時針和分針令時間一目了然。為了符合航空業(yè)所要求的可靠度和準確度,腕表機心特別配備雙金屬擺輪,并搭配具有抗磁性的自動補償游絲,以及瑞士叉瓦式擒縱裝置。
20世紀初的布列里奧飛行員腕表
真力時制作的儀器符合航空業(yè)的技術要求:不但可承受溫度變化、磁場變化和機身震動,還持久保持準確可靠、堅固耐用、清晰易讀。Zenith飛行員腕表不僅是機上儀器,也是協(xié)助飛行員的好幫手,盡力保護飛行員的安全。正因如此,在上世紀的30和40年代,Zenith Type 20飛行員腕表曾作為許多飛機的機載儀器,其中包括著名的Caudron飛機。1912年3月19日,布列里奧(Louis Blériot)表示:“我很滿意這枚日常佩戴的Zenith腕表,我會將其推薦給追求高精準度的人士?!辈剂欣飱W的Zenith腕表搭配夜光指針和數字,令時間清晰易讀。此外,腕表表冠易于操作,即使戴著手套也可輕松地調校使用。設于6時位置的秒鐘計時器使時間資訊更為完整。Zenith Type 20飛行員腕表的動力儲存長達36小時,自1939年起,大部分法國飛機已開始使用此精密儀器。這款腕表堅固可靠、準確無誤,深得航空制造商和專業(yè)人士的好評。許多飛機的儀表板上皆安裝此儀器,其中包括Caudron Simoun C.635型飛機。此型號飛機不僅是法國空軍的訓練飛機,也是Air Bleu郵遞公司用于國際和跨大西洋運輸的飛行器。
1939年的Zenith Type 20飛行員腕表
2013年一款向其卓越先驅致敬的腕表誕生, Type 20飛行員腕表直徑達57.5毫米,英姿颯發(fā)的設計讓人想起20世紀初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飛行偉業(yè)。表殼內的組件均顯示航空儀器特質,表殼直徑達57.5毫米,特別采用鈦金加工,以平衡所搭載的機心的重量。腕表的槽口表冠讓人想起就式飛行員腕表的表冠,此特殊設計使飛行員即使戴著手套也可輕松調校腕表。27毫米的表耳間距飾以環(huán)柄裝飾,設計簡潔明朗,配備完全以手工縫制和滾邊的復古皮革表帶。復古風格從表帶延伸至黑色表盤,表盤上的夜光組件佩戴者可一目了然地讀出時間。在堅固厚實的雙面防眩處理藍寶石水晶玻璃下,覆有Superluminova超級夜光物料的浮雕時標清晰可見,指針上亦覆有螢光物料。小秒針計時器設于9時位置,動力儲存顯示設于3時位置,使時間清晰易讀。
Type 20飛行員腕表
Type 20配置5011K型手動上鏈機心,直徑:50毫米,厚度10毫米,組件134個,寶石:19顆,震頻18,000次/小時,動力儲存:48小時,COSC:瑞士天文臺認證。
海拔高度、極端溫度、劇烈溫差、引擎和飛機儀器產生的磁場都可能對飛行員造成威脅。因此,飛行員必須擁有精確可靠的高品質腕表。為滿足飛行員的要求,Zenith的飛行儀器不僅使用夜光物料,以提供絕佳易讀性,更經過一系列嚴苛的檢驗。在獲得生產和行銷許可之前,每枚儀器每天都會被放在垂直位置進行檢測和溫度測試,如40度高溫或零下30度等,在此情況下,腕表每日的運作誤差不得連續(xù)三天超過45秒。在處于大幅度震動和加速的情況下,腕表不得發(fā)生任何停止運作的問題。此外,品牌也會對腕表的防水深度、磁力惰性和可讀性進行逾24小時的嚴苛檢測,旨在避免發(fā)生任何危險和走時誤差。
Zenith手動上鏈計時腕表于1960年代初期問世,當時專為歷史悠久的意大利空軍供應商A. Cairelli企業(yè)而生產。表背刻鐫Tipo CP-2,表明腕表作軍事用途。黑色表盤與夜光數字和指針形成鮮明色彩對比,兩個計時器分別設于9時和3時位置。大氣恢弘的表殼嚴密保護機芯運作并不受磁場影響,表殼直徑達45毫米,搭配60分鐘刻度的旋轉表圈,盡顯現代風范。
146DP機芯于Zenith Ponts-de-Martel工坊內制作而成。此款計時腕表共制作2,500枚,由于其清晰易讀,又完全符合人體工學,隨著時間流逝,這款腕表已成為收藏家趨之若鶩的經典作品。意大利軍隊使用至1980年代初期的軍事風格腕表的表背上鐫刻AMI(Aeronautica Militare Italiana)或MM(Marine Militare)字樣,旁有腕表編號。
于1960年制造的Zenith手動上鏈計時腕表,裝置146DP型機心
Pilot Big Date Special大日歷腕表與生產于1960至1980年代的歷史性計時腕表一脈相承,著重于腕表的功能性。腕表內置El Primero 4010型自動上鏈機心,動力儲存:50小時。黑色啞光表盤經五次噴砂處理,使時間數據更為清晰易讀,展現絕佳的視覺平衡。小秒針計時器設于9時位置,30分鐘計時器設于3時位置,兩者完美對稱,皆經蔚藍染色處理。覆有Superluminova超級夜光物料的黑色鍍釕時、分針,指針造型充滿活力,極具運動風范,與阿拉伯數字的簡潔風格完美呼應,以含蓄莊重的設計向1960年間的計時腕表致敬。
一直以來,人類總是希望發(fā)掘新領域,擴大探索極限。1924年,美國探險家Smith和Arnold乘搭飛機完成世界上首次環(huán)球之旅。1957年,三架B-52轟炸機在中途不著陸的情況下,完成相同的航程。1964年,美國飛行員Geraldine Mock單獨駕駛Cessna Type 180飛機“哥倫布精神號(Spirit of Columbus)”環(huán)游世界,成為首位達成此壯舉的女性。
Marcel Brindejonc des Moulinais于1913年寫道:“腕表是飛行時不可或缺之物,透過腕表,可掌握飛機的航向,以及燃料消耗的情況。事實證明,必須要有一枚絕佳腕表才能完成上述之事,Zenith腕表的確無懈可擊?!边@位著名飛行員在1913年完成環(huán)游歐洲各國首都之壯舉,飛行里程達5,000公里,是名副其實的環(huán)歐之旅。這次飛行讓他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勛章,當時年僅21歲。在其飛行儀器中,配帶著一枚Zenith腕表。
今天,旅行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透過腕表,人們即可輕松便捷地掌握各地時區(qū)。然而,一直要到19世紀末,世界各國才開始采用世界性時間。自1820年開始,就有學者委員會建議以86,400秒的平太陽日為基準,建立全球通用的時間單位。1833年,美國成為第一個以時區(qū)系統(tǒng)管理各州的國家。1884年,在華盛頓國際會議上,經過激烈的討論后,終于決定以英國格林威治的經線為零子午線,地球正式被劃分為24個時區(qū)。在1972年由世界時間(UT)取代格林威治時間之前,在二十世紀的大多時間內,格林威治時間一直是世界計時標準。之后,開始出現顯示時區(qū)的腕表。
在1950和1960年代,長途航班日漸普及,航空運輸也逐漸趨于大眾化。1955年,Zenith計時腕表搭載世界時間顯示功能,展現其高瞻遠矚的先鋒精神。只需一眼,佩戴者就可了解世界各地的時間。這款腕表搭載計時功能,表盤中央設計時指針,45分鐘計時器設于3時位置,小秒針設于9時位置。各國城市圍成時圈,以復古風格的指針指示時間。
昨天在開羅,今天在東京,明天在莫斯科,腕表的時區(qū)跟著您旅行的步伐而轉換。只要一個簡單的操作,Pilot Doublematic腕表的世界時間功能就可瞬間顯示全球各地的時間。Pilot Doublematic 腕表的指針在表盤上環(huán)游世界,雖然世界如此廣闊無涯,但腕表機心卻能準確無誤地掌握不同時區(qū)時間。操作簡單的世界時間功能,令腕表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陪伴旅行者行遍全球。
第一個淺色調移印圓盤顯示城市時間,第二個圓盤則顯示晝夜。Pilot Doublematic腕表不只是計時腕表,這枚腕表搭載兩個發(fā)條盒,一個用于計時,另一個則供鬧鈴功能使用。設于8時位置的按鈕和表冠分別用于啟動和設置鬧鈴。表盤上以鏤空雕刻的紅色和黑色釕金屬指針顯示驅動裝置,設于8時半的窗口用來確定啟動功能。鬧鈴儲存顯示則設于7時位置,隨發(fā)條盒的運作而運行。
30分鐘計時器設于3時位置,其上為大日歷視窗。中置計時指針飾有覆 Superluminova超級夜光物料的箭頭,時針和分針的設計體現21世紀的運動風格。夜光數字宛如在黑色啞光或銀色表盤上翩翩起舞,極富動感的設計不但讓時圈更為出色,亦使表盤清晰易讀。表盤以拋光打磨的精鋼或玫瑰金制成,直徑為45毫米,表殼內搭載El Primero 4046型自動上鏈機械機心,透過透明藍寶石水晶玻璃表背,擺陀鏤空裝飾之美一覽無遺。機心由439枚組件構成,震頻為每小時36,000次,動力儲存則長達50小時。
全新Pilot Doublematic腕表
為了向曾于1909 年實現穿越英吉利海峽壯舉的航空之父路易·布萊里奧致以敬意,真力時表廠推出了這款獨特的隕石表盤腕表,并點綴有這名傳奇人物的肖像。
此枚腕表有著豐盈的60 毫米表徑,由整塊藍寶石水晶雕琢而成,搭配表鏡、表耳和碩大的白金凹槽表冠,盡展非凡品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的深灰色隕石表盤,天然紋理與細密的綆帶裝飾完美融為一體。這塊隕石源自Muonlionalusta 小行星的碎片,它穿越大氣層,著落在瑞士和芬蘭之間距北極圈140 公里的區(qū)域。
藍寶石水晶表殼完美再現飛行員系列的陽剛線條與獨特造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雕刻杰作,內部搭載一枚全手工雕琢而成的5011K 機心。這款古董機心一經問世,便打破了同類機心的所有精準度記錄。1967 年,納沙泰爾天文臺為它頒發(fā)了精準計時獎,以表彰它前所未有的精確計時性能。自此,這款機械機心一躍成為業(yè)界經典,并在航海表和懷表中大顯身手。
真力時在表廠的典藏部找到了多枚5011K 型原裝古董機心,工匠們將其裝飾一新,使之在全球限量發(fā)售的飛行員系列Type 20 腕表中再次大放異彩。腕表透明表底蓋將5011K 機心令人驚艷的美妙雕工盡展無疑,它再現了真力時腕表陪伴路易·布萊里奧于1909 年在英吉利海峽上完成的驚人壯舉。
飛行員系列在真力時于航天工業(yè)起步時制作的儀器汲取靈感,旨在向航空先驅致上崇高敬意。一個世紀后,真力時所制造的機械裝置和誕生之初一樣,始終保持高精準度和可靠性,在當代穹蒼中扮演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