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
在電影《長城》中,著名導演張藝謀把奧運會開幕式搬到長城上。但是大家都知道,長城當然不是用來對付怪獸饕餮的,是中原農耕民族用來對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長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最先修長城的不是秦始皇
在許多國人的印象中,最先修長城的是秦始皇,實際上并非如此。戰(zhàn)國時,為了對抗北方的匈奴、林胡、東胡、樓煩等少數民族入侵,秦、燕、趙等諸侯國就已經開始修筑長城。不過戰(zhàn)國諸國在修筑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長城的同時,在互相之間的邊境上也修筑了長城。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之后,一方面將各國北方長城加以修繕,并連接成為一體;而另一方面,則將中原諸國之間的長城加以毀壞,讓地方割據勢力再也無法憑借,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國內統(tǒng)一。
秦始皇30年(公元前217年),派蒙恬率軍30萬北逐匈奴,然后“因地形,用險制塞”,花了9年時間,耗費無數人力,建起了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因地形,用險制塞”七個字,非常精煉地概括了設計長城線路的基本原則,因為這樣可以用最少的人力、資金和材料,取得最好的防御效果。這一原則在后來歷朝的修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漢武帝為什么要修長城
秦滅漢興,匈奴正是由冒頓當單于,空前強盛,大舉南侵。漢高祖劉邦率兵32萬迎擊,結果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包圍,險些不能逃脫。漢朝統(tǒng)治者由此知道暫時無法對抗匈奴,所以就只好采取和親的政策,來暫時獲取一種屈辱的和平。在文帝與景帝時期,開始修繕長城,加強北方防務。
著名大臣晁錯,在一篇策論中非常精辟地分析了漢朝與匈奴之間由生產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作戰(zhàn)方式的不同。漢朝發(fā)兵反應的速度根本就跟不上匈奴的節(jié)奏。晁錯指出,對付匈奴這種流動性戰(zhàn)爭方式的最好辦法,就是精修防御工事,高城深塹,在險要之處設置城邑,從內地徙來人民,充實這些城邑。這樣,利用邊民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守護邊境的任務,不用再老是從遠方調兵過來屯戍了。
經過長時期的積累,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的經濟實力已經非常雄厚,開始了與匈奴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在這種情況下,也開始了大規(guī)模地修筑長城,把秦始皇時所修的長城加以修繕。在奪取河南地(今河套地區(qū))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地區(qū)之后,還開始修筑新的長城以鞏固。除了城墻本身,還建了許多亭障、列城、烽燧,形成一個完善的防御體系。
明長城的東起點
不是山海關而是鴨綠江畔
在明朝推翻元朝的統(tǒng)治以后,蒙古貴族逃回漠北。后來在東北,女真族又重新興起。中原農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游戲。明代十分重視北方的防務,所以兩百多年間一直沒有停止對長城的修筑和鞏固。明朝修長城的規(guī)模,是秦漢以來最大的,而且其工程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修筑出來的長城包磚砌石,更加雄偉堅固,防御能力更加強大。
明代把長城沿線劃分成九個防守區(qū)段,稱之為“九邊”,每邊設一個鎮(zhèn)守,也就是總兵官。我們今天在北京周邊地區(qū)看見的這些雄偉的古長城,基本上都是明長城。
其實,明朝從山海關往東,一直把長城修到了鴨綠江畔的丹東虎山。這一段工程較為簡單,后來毀壞較為嚴重,遺跡留存不多。再加上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有意掩蓋明代在東北境內修建長城的歷史,所以我們一般人往往以為明長城的東端起點在山海關。
萬里長城的修筑,始于先秦,終于明代,前后延續(xù)了兩千年。清朝的疆域也很廣大,所以沒有再修長城。
1933年3月至5月,中國軍隊在長城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發(fā)動了抗擊侵華日軍的“長城抗戰(zhàn)”。在1937年正式爆發(fā)的抗日戰(zhàn)爭中,長城最后一次發(fā)揮了抵御外辱的作用。隨著軍事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長城已經基本失去了軍事價值,但是其文化象征意義則永遠不會褪色。它走過漫長的歷史,其蘊含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和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會陪伴我們一直走下去。
(孫正薦自《北京晚報》)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