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英+石妍
摘要:藥物分析實驗是制藥工程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實踐課程,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102-02
《藥物分析》被作為我制藥工程專業(yè)所開設的主干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其特點是需要融合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劑學以及藥物化學等多個學科的基礎知識,根據所建立和新開發(fā)的各種科學技術和方法,為保證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藥品的開發(fā)研究、生產及臨床使用執(zhí)行嚴格的質量標準,為藥物分析建立科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一、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制藥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在經過《藥物分析》理論課和實驗課程的學習后,可以在生產實踐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從而對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藥物分析方法的原理抽象,需要掌握的分析方法眾多,如包括有與微生物知識相關的無菌檢查;有需要化學知識基礎的藥物鑒別原理;而僅僅一個含量測定項目,就可能要用到分析化學的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或氣相色譜法等,并且在進行藥物分析時所使用的儀器種類繁多,而且有些儀器設備操作也比較復雜[1]。所以藥物分析方法是多學科多方面知識的綜合應用。
在目前藥物分析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學生由于對藥學領域相關知識認識不足,對省或市藥品檢驗機構的藥物分析工作或藥品生產企業(yè)一線的質量管理理解不深,對藥物分析在藥物檢驗與生產過程中實際運用了解不夠全面,從而學生學習的針對性與目的性不強,學習的積極性有所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不夠,上實驗課時基本還是停留在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就好,沒有真正認識到上實驗課的目的和體會從實驗課中的收獲,每個學生未必能親自動手操作。
二、國內外對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經驗
在美國,制藥工程專業(yè)的藥物分析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為制藥工程專業(yè)學生全面介紹關于制藥操作中的過程分析技術,使學生在藥典、GMP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指導下,能夠明確監(jiān)測藥品生產質量的最重要和最適用技術參數[2]。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實例來討論分析技術在藥品生產以及產品質量控制的作用。國外教材能根據新藥申報中的藥物分析任務來制定教材內容,這樣編寫出來的教材實用型很強,以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真正掌握好藥物分析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藥物分析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對復雜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有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藥品生產、檢驗的現場環(huán)境比實驗室教學要更為復雜,要求分析檢測過程快速、準確而不影響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授課教師可將現有的研究成果和實際應用報道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積極開展學校與企業(yè)聯合編寫相關課程部分內容的工作。已與企業(yè)進行了生產實踐、實踐基地建設的活動,也可以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進一步加強,使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和技能以及就業(yè)方面得到更多幫助[3]。四川大學制藥與生物工程系在藥物分析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藥物分析技術在制藥領域的工程應用的實際情況介紹,從而對藥物分析的應用學生有更具體、更清晰的理解[2]。所以對于具有典型實用性特點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需要從實踐生產為指導,致力于培養(yǎng)應用能力強的人才是時代和社會的需求。
三、具體改革措施
為了體現藥物分析的實踐性和制藥工程工科特點,使培養(yǎng)的學生具有藥品分析、檢測和質量控制能力,并且能在實踐生產中快速、準確地完成藥物分析工作。從實踐應用和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整體出發(fā),以藥物分析的學科發(fā)展和藥品質量標準檢驗為依據,以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實踐應用操作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為導向,對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了改革。
1.設置與生產實踐應用聯系緊密的實驗項目。制藥工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我們的學生必須是要基礎好、知識面廣,特別是實踐能力強的專業(yè)人才,要有藥品質量分析與檢驗的過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術,從而更好地服務當地的醫(yī)藥經濟發(fā)展。以藥品生產企業(yè)和檢驗機構的實際應用需求為參考,以崗位為導向,以《中國藥典》為依據,增加設計性實驗和補充更多較新分析方法內容。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走出去”,深入到制藥工程系已經建立的實習生產基地,實際調查和了解生產,明確在生產中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另外也可以“請進來”,在藥物分析的學術知識和實踐經驗方面,加強與企業(yè)中的質量管理人員或藥物分析領域的專家教授的溝通與交流,并在藥物分析教學中多融入他們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思想。緊扣實際,從而設置相對應的實驗項目,以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這些生產中需要的技能,采取這樣的“學產”一體化教學,最終可實現教學與企業(yè)的“無縫對接”。《中國藥典》是藥物分析的依據,而《中國藥典》每5年修訂1次,因此藥物分析實驗的內容必須追隨藥典,與時俱進,及時充實和修正才能做到積極地超前適應社會的變革。具體實驗項目內容可增加如藥品生產中的無菌檢查、劑型分析和藥品研發(fā)過程中液相色譜檢查的條件摸索等項目,增強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2.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在過去的實驗課中,學生不需要參與實驗試劑的準備,而只要進行藥物的分析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并不能系統地掌握實驗課的所有技能。改變這種由老師講解和學生只負責操作的教學模式,可以多給予學生啟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出實驗方案,自己準備實驗儀器和試劑,試驗完成后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經驗。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將對整個實驗過程有個全面了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工作的能力[4]。在每次上實驗課前一周向學生布置實驗要求,全班分成3組,提供3套實驗的實施方案,通過綜合分析評價,確定最后操作的方案。再把全班學生隨機分成7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實驗項目的藥品準備、配制和所需儀器設備的配備,教師全程進行現場指導。
3.開設儀器設備的專項培訓。為了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實現學生和企業(yè)的無縫對接,將開展大型高端精密檢測儀器的專項培訓,在周末或假期這些學生空余時間,培訓紫外分光光度儀、高效液相色譜及紅外分光光度儀等儀器設備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驟以及簡單的維護等問題[5]。在培訓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從而設計出實驗方案,通過與教師共同探討后再確定最終方案并加以實施,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實現了學以致用,直觀地了解了所學儀器設備的實際應用價值,同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最終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動手能力和提高了創(chuàng)新意識。
4.建立科學合理的實驗考核體系。對于藥物分析實驗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考核。傳統的實驗課程考核主要包括學生的實驗課堂的操作和課后的實驗報告書寫兩個方面。這種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方法存在多種弊端。比如傳統的驗證性的實驗報告的書寫會存在抄襲現象,根本不能全面體現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也無法了解學生對實驗技能的實際的掌握情況。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加實驗方案設計、儀器操作、實驗報告分析等多方面考核,由此來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各方面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探討,我們將對制藥工程專業(yè)的藥物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等進行重新設計,按照藥物分析主線選擇實驗內容,以學生主動學習參與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面掌握藥物分析的系統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解決藥物分析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靜,楊燕云,何凡英,等.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探索與改革[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5):91-92.
[2]姚舜,宋航,黃文才,等.國內制藥工程專業(yè)藥物分析課程現狀與分析[J].藥學教育,2012,28(5):24-28.
[3]王智民,張啟偉.美國云閱粵產業(yè)指南:創(chuàng)新的藥物開發(fā)、生產和質量保障框架體系——PAT[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56-62.
[4]朱倩,張群林,李搖俊,等.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建議[J].安徽醫(yī)藥,2013,17(2):357-358.
[5]馬麗,余露山,姚彤煒.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藥物分析綜合設計性實驗的設置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