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帥,盛懷森,李先文,亓文明,李 睿,李向明
(煙臺大學環(huán)境與材料工程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水資源危機和糧食安全是我國21世紀面臨的重大課題,采用節(jié)水、節(jié)能的灌溉方法是緩解水資源危機和保證糧食安全的必然選擇[1,2]。20世紀末,塑料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塑料的灌水器、滴頭、噴頭、接頭、管道大量涌現(xiàn),極大促進了節(jié)水灌溉技術(shù)的進步。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塑料的灌溉產(chǎn)品存在諸多不足:易老化、使用壽命短;親水性差、與土壤的相容性差;殘留水難以排出,冬季易被凍裂;易遭受蟲鉆、鼠咬而失效;堵塞后難以清洗;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基于塑料灌溉產(chǎn)品的灌溉技術(shù)雖然節(jié)水效果顯著,但后期維護費用較高[3]。
滲灌是一種將灌溉水輸入到作物根系附近土壤中供作物吸收的方法[4-6],節(jié)水節(jié)能效果顯著。針對塑料灌溉產(chǎn)品的不足,近年來一些學者開始嘗試使用陶罐和陶管進行滲灌[7-10]。由于微孔陶瓷內(nèi)部大量相互連通的微孔道具有很好的毛細作用,灌溉水在經(jīng)由微孔道消能后可穩(wěn)定入滲到土壤中,因此將微孔陶瓷制成灌水器用于滲灌不僅節(jié)水效果顯著,而且經(jīng)久耐用、造價低廉,至今在印度和中東一些干旱地區(qū)仍被廣泛使用[11-14]。截至目前,微孔陶瓷灌水器的規(guī)范化制備[15-19]、水力性能[19-22]和灌溉效果[23-25]等方面的研究均證實了微孔陶瓷滲灌的可行性,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微孔陶瓷灌水器需逐個安裝于塑料管道上,因此即便采用微孔陶瓷灌水器替代了塑料灌水器,塑料管道的不足對滲灌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Siyal將高溫燒制的微孔陶瓷管首尾相連埋入地下,構(gòu)建成微孔陶瓷滲水管道,研究了微孔陶瓷滲水管道的灌溉效果[26,27]。盡管該研究使用的微孔陶瓷管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燒制溫度也未嚴格控制,但該研究仍然充分體現(xiàn)了微孔陶瓷滲灌的優(yōu)點。重要的是,該研究隱含了一種微孔陶瓷滲灌系統(tǒng)構(gòu)建的新思路,即避免在塑料管道上逐個安裝灌水器,將微孔陶瓷管首位相連直接構(gòu)建滲水管道。由于這種滲水管道沒有任何塑料部件,因此可從根本上消除塑料制品對滲灌的負面影響。
近幾年隨著材料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各種高性能微孔陶瓷大量涌現(xiàn),但較高的原料價格和制造成本限制了微孔陶瓷在農(nóng)業(yè)滲灌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為了滿足農(nóng)業(yè)推廣的低成本要求,筆者制備了一種水力性能優(yōu)異的微孔混凝土灌水器,并詳細研究了原料配比和形狀參數(shù)對其水力性能的影響[19,21]。該微孔混凝土灌水器除具有微孔陶瓷灌水器的優(yōu)點之外,由于制造原料為價格低廉的砂子和水泥,而且制備過程無須高溫燒結(jié),因此制造成本遠低于微孔陶瓷灌水器。本文基于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提出一種灌溉水輸送和滲流同步進行的滲灌方式。以砂子和水泥為原料,采用干壓法制備具有一定長度的微孔混凝土圓管,研究系統(tǒng)了水頭變化對微孔混凝土圓管單位長度流量的影響規(guī)律;將微孔混凝土圓管首位相接構(gòu)建成滲水管道,研究系統(tǒng)了水頭變化對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沿程水頭的影響規(guī)律,擬合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計算公式,以期為微孔混凝土滲灌系統(tǒng)的科學構(gòu)建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微孔混凝土圓管制備使用的原料有砂子、水泥、硅溶膠。標準砂購自廈門艾思歐標準砂有限公司,水泥(強度等級P.O52.5)購自浙江三獅集團特種水泥有限公司,硅溶膠(S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SiO2平均粒徑為10~20 nm,Na2O質(zhì)量分數(shù)≤0.1%)購自山東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向硅溶膠中添加去離子水并攪拌,得到S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釋硅溶膠。將標準砂過篩選出粒徑范圍為1.0~1.7 mm的砂子。將水泥和砂子按18∶82的重量比混合,倒入水泥膠砂攪拌機(JJ-5型,華錫,中國無錫)中,邊攪拌邊噴灑硅溶膠,每100 g水泥噴灑30 g硅溶膠。將攪拌好的粉料模壓成長度為500 mm、外徑為70 mm、內(nèi)徑為50 mm的微孔混凝土圓管,然后在微孔混凝土圓管的一端插入一根長為40 mm、外徑為50 mm的PVC短管,PVC短管插入微孔混凝土圓管的深度約為20 mm。圖1給出了微孔混凝土圓管的照片。在陰涼的地面鋪一層厚度為20~30 mm的細沙,將制備好的微孔混凝土圓管整齊擺放在細沙上,每天定時向微孔混凝土圓管表面噴水進行養(yǎng)護,連續(xù)養(yǎng)護28 d。
圖1 微孔混凝土圓管的照片
在PVC管表面涂抹熱熔膠,依次將微孔混凝土圓管首位相接,將微孔混凝土圓管連接成2根長20 m的滲水管道,然后將滲水管道與水力性能測試平臺連接。圖2給出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與水力性能測試平臺的連接示意圖。如圖2所示,測試系統(tǒng)由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水箱、水泵、過濾器、閥門、壓力表、燒杯、回水槽組成。在進行水力性能測試時,水箱中的水依次經(jīng)過水泵、過濾器、閥門1、壓力表1進入滲水管道中,由滲水管道流出的水依次經(jīng)過閥門2和壓力表2落入回水槽中,然后由回水槽導(dǎo)流至水箱中循環(huán)使用。
圖2 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與水力性能測試平臺的連接示意圖
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流量采用稱重法測試。測試時,待滲水管道各處的流量穩(wěn)定后,在距離滲水管道進水口0、2、4、6、8、10、12、14、16、18、20 m的位置下方各放置一個燒杯,將滲水管道滲出的水接在燒杯中進行稱重。每次測試時間不少于3 min,每個位置重復(fù)測試3次取平均值。
將微孔混凝土圓管切割成長約150~200 mm的短管,組裝成灌水器。圖3是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照片和示意圖。如圖3
圖3 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實物照片和組裝示意圖
所示,灌水器由上外殼、下外殼、微孔混凝土短管三部分組成,短管位于上、下外殼中間,短管與上、下外殼采用熱熔膠密封,上外殼設(shè)有進水口,下外殼封閉。在進行流量測試時,水流由進水口進入灌水器,然后經(jīng)由短管內(nèi)部的微孔道向外滲流,最后沿短管外壁匯流而下。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流量同樣采用稱重法進行測試。測試時,每個灌水器的流量取3次測試結(jié)果的平均值,每次測試時間不少于3 min。
本文構(gòu)建的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長達20 m,水在進入滲水管道之后,一邊向前流動一邊沿管壁內(nèi)的微孔向外滲流,因此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和流量都將逐漸減小。為了準確研究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沿程水頭和流量的變化規(guī)律,須先了解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隨水頭的變化規(guī)律。由于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尺寸相對較小,進入灌水器的水只能沿管壁內(nèi)的微孔向外滲流,因此灌水器不同位置的滲水情況相同[19]。綜上所述,微孔混凝土圓管單位長度流量隨水頭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通過測試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流量后計算獲得。為此,本文對微孔混凝土圓管進行切割后組裝了5個灌水器,然后測試了5個灌水器在不同水頭的流量。
表1給出了5個微孔混凝土灌水器在不同水頭下的流量。如表1所示,隨著水頭的增大,所有灌水器的流量均呈線性增大。例如,隨著水頭由0.5 m增至4.5 m,編號為G1的灌水器流量由2.02 L/h線性增至16.79 L/h,編號為G5的灌水器流量由2.39 L/h線性增至21.41 L/h。表1中5個灌水器對應(yīng)的圓管長度有所差異,在水頭不變的情況下,圓管長度的增加也會使得灌水器的流量增大。例如,隨著圓管長度由15.6 cm增至19.5 cm,當水頭為2.0 m時,灌水器的流量由7.36 L/h 線性增至9.76 L/h,當水頭為4.0 m時,灌水器的流量由15.16 L/h線性增至18.76 L/h。
表1 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流量 L/ h
為了消除圓管長度對灌水器流量的影響,將表1中5個灌水器的流量除以各自對應(yīng)的圓管長度,得到5個灌水器的單位長度流量,然后對5個灌水器的單位長度流量取平均值,作為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圖4給出了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與水頭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圖4所示,隨著水頭由0.5 m增至4.5 m,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由126 mL/(h·cm)線性增至1087 mL/(h·cm)??梢钥闯?,隨著水頭的增大,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呈線性增大。根據(jù)圖4的結(jié)果,擬合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與水頭滿足公式(1)的線性函數(shù)關(guān)系。后續(xù)研究中,將公式(1)作為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沿程水頭和流量的計算依據(jù)。
Q=240.3H+5.7
(1)
式中:Q為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mL/(h·cm);H為微孔混凝土圓管內(nèi)部的水頭,m。
圖4 微孔混凝土圓管單位長度流量與水頭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
在測試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水力性能時,由于灌水器的長度相對較短,水會很快充滿灌水器,然后沿灌水器管壁內(nèi)的微孔道向外滲流,因此微孔混凝土灌水器表面不同位置幾乎同時被水潤濕,而且灌水器表面被潤濕后立即有水滲出。而在測試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水力性能時,由于滲水管道較長,水在進入滲水管道之后,一邊沿滲水管道向前流動,一邊沿管壁內(nèi)的微孔道向外滲流,因此滲水管道進水口處首先被潤濕,然后沿水流方向依次被潤濕,出水口處最后被潤濕。另外,在滲水管道剛通水時,滲水管道前段處于剛充水狀態(tài),而滲水管道后段尚處于無水狀態(tài),因此當滲水管道某一位置剛被潤濕時,該位置內(nèi)部的水頭很小,該位置表面只有很少的水滲出。隨著該位置后方的滲水管道逐漸充滿水,該位置內(nèi)部的水頭逐漸增大,該位置表面的滲水速率逐漸加快;隨著該位置后方更長的滲水管道被充滿水,該位置內(nèi)部的水頭進一步增大,該位置表面的滲水速率會變得更快。
以1 m水頭為例,圖5給出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滲水照片。照片中的2根滲水管道位置為距離進水口10 m處,第1根滲水管道為穩(wěn)定滲流狀態(tài),第2根滲水管道為剛被水潤濕的狀態(tài)。拍攝時,將相機對準距離進水口10 m處的滲水管道,將滲水管道進水口的水頭調(diào)為1 m,打開第1根滲水管道的進水口閥門,讓第1根滲水管道穩(wěn)定工作3 min后,打開第2根滲水管道的進水口閥門,待第2根滲水管道上相機對準的位置剛被水潤濕時,按下相機快門進行抓拍。對比圖5中2根滲水管道下方的水滴數(shù)量可以清楚看出,剛被水潤濕的滲水管道下方水滴很少,水滴下落頻率較慢;而處于穩(wěn)定滲流狀態(tài)的滲水管道下方水滴數(shù)量明顯較多,水滴下落頻率較快。因此,在測試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流量時,須等到壓力表1的讀數(shù)和滲水管道各處的流量穩(wěn)定之后再進行測試。
圖5 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滲水照片
在對滲水管道的流量進行測試時,滲水管道的沿程流量變化非常明顯,即便是滲水管道處于穩(wěn)定滲流狀態(tài),滲水管道前段的水滴下落頻率明顯高于后段,尤其是滲水管道進水口處的水滴下落頻率遠高于出水口處。表2給出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單位長度流量。通過對比表2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隨著系統(tǒng)水頭的增大,滲水管道上每個被測位置的單位長度流量均增大。例如,隨著系統(tǒng)水頭由0.5 m增至4.5 m,在滲水管道4、10、16 m處的單位長度流量分別由80、58、43 mL/(h·cm)增至435、130、83 mL/(h·cm)。通過對比表2的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在系統(tǒng)水頭不變的情況下,隨著被測位置沿水流方向后移,滲水管道的單位長度流量逐漸降低。例如,當系統(tǒng)水頭分別為1.0、2.5、4.0 m時,隨著被測位置由2 m處后移至18 m處,滲水管道的單位長度流量分別由174、407、619 mL/(h·cm)逐漸降至45、61、72 mL/(h·cm)。
表2 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單位長度流量 mL/(h·cm)
根據(jù)圖4的結(jié)果已知,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與水頭滿足公式(2)的線性函數(shù)關(guān)系。因此,在測得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單位長度流量后,根據(jù)公式(2)可準確計算出滲水管道不同位置內(nèi)部所對應(yīng)的水頭,繼而得出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變化規(guī)律。
圖6(a)給出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隨系統(tǒng)水頭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6(a)所示,隨著系統(tǒng)水頭的增大,滲水管道上所有被測位置的水頭均呈線性增大。分別以4、10、16、20 m被測位置為例,隨著系統(tǒng)水頭由0.5 m增至4.5 m,滲水管道4、10、16、20 m處的水頭分別由0.31、0.22、0.15、0.13 m線性增至1.79、0.52、0.32、0.26 m。根據(jù)圖6(a)的結(jié)果進一步發(fā)現(xiàn),隨著系統(tǒng)水頭由0.5 m增至4.5 m,雖然滲水管道進水口處的水頭增大了8倍,但是滲水管道出水口處的水頭僅增大了1倍,在滲水管道4、10、16 m處的水頭增幅依次減小,分別為4.8、1.4、1.1倍。根據(jù)上述規(guī)律可以看出,在沿水流方向上,系統(tǒng)水頭變化只對滲水管道前段的水頭影響較大,對滲水管道中段的水頭影響逐漸減小,對滲水管道后段的水頭影響很小。
圖6(b)給出了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隨被測位置的變化情況。如圖6(b)所示,分別以1.0、2.5、4.0 m的系統(tǒng)水頭為例,隨著被測位置由進水口處后移至6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分別由1.0、2.5、4.0 m快速減至0.41、0.78、1.01 m;隨著被測位置由8 m處后移至14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分別由0.32、0.53、0.67 m逐漸減至0.20、0.29、0.34 m;隨著被測位置由16 m處后移至2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分別由0.18、0.25、0.31 m緩慢減至0.16、0.22、0.25 m。根據(jù)上述規(guī)律可以看出,在系統(tǒng)水頭不變的情況下,滲水管道的水頭沿水流方向減小,其中滲水管道前段水頭減小速度很快,中段水頭減小速度逐漸變慢,后段水頭減小速度則非常緩慢。
圖6 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隨系統(tǒng)水頭和被測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
根據(jù)圖6(b)的結(jié)果進一步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水頭較小時的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曲線,實際上是系統(tǒng)水頭較大時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曲線的一部分。分別以0.5 m和4.5 m系統(tǒng)水頭為例,當系統(tǒng)水頭為0.5 m時,隨著被測位置由0 m處后移至1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0.5 m緩慢減至0.22 m,水頭減小了0.28 m;當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隨著被測位置由10 m處后移至2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0.52 m緩慢減至0.26 m,水頭減小了0.26 m。再分別以2.5 m和4.0 m系統(tǒng)水頭為例,當系統(tǒng)水頭為2.5 m時,隨著被測位置由0 m處后移至18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2.5 m緩慢減至0.23 m,水頭減小了2.27 m;當系統(tǒng)水頭為4.0 m時,隨著被測位置由2 m處后移至2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2.55 m緩慢減至0.25 m,水頭減小了2.3 m。通過上述2個例子的對比結(jié)果可以看出,不論系統(tǒng)水頭如何變化,只要在滲水管道上找到具有相同水頭的位置,在此位置后方滲水管道上的水頭變化規(guī)律完全一致。綜上所述,只要擬合出系統(tǒng)水頭較大時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變化函數(shù),系統(tǒng)水頭較小時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變化函數(shù)可同時獲得。
在本文的研究范圍內(nèi),根據(jù)圖6(b)的結(jié)果,公式(2)給出了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變化函數(shù)。
H=[4.5+(0.1L)4.6] e-0.235 L
(2)
式中:H為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被測位置的水頭大小,m;L為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被測位置到進水口的距離,m。
圖7對比了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滲水管道沿程水頭的計算值和實測值。如圖7所示,根據(jù)公式(2)計算得到的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曲線與實測結(jié)果非常吻合。由此可見,在本文滲水管道長度為20 m的研究范圍內(nèi),公式(2)完全能夠用于計算系統(tǒng)水頭小于等于4.5 m時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水頭。
圖7 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與被測位置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假設(shè)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長度大于20 m,當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根據(jù)公式(2)計算滲水管道在10 m處和30 m處的水頭分別為0.52 m和0.14 m,即隨著滲水管道由10 m處后移至3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0.52 m逐漸減至0.14 m,水頭減小了0.38 m。而根據(jù)圖6(b)的實測結(jié)果可知,當系統(tǒng)水頭為0.5 m時,隨著滲水管道由0 m處后移至20 m處,滲水管道的水頭由0.5 m逐漸減至0.13 m,水頭減小了0.37 m。對比上述計算結(jié)果和實測結(jié)果可以看出,對于長度大于20 m的滲水管道,根據(jù)公式(2)計算的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規(guī)律與實測值仍然保持非常高的一致性。綜上所述,對于長度大于20 m的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公式(2)同樣能夠準確計算其在系統(tǒng)水頭小于等于4.5 m時不同位置的水頭。
(1)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與系統(tǒng)水頭滿足Q=240.3H+5.7的線性函數(shù)關(guān)系。隨著系統(tǒng)水頭由0.5 m增至4.5 m,微孔混凝土圓管的單位長度流量由126 mL/h線性增至1 087 mL/h。在已知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某個位置的水頭后,根據(jù)該線性函數(shù)可準確計算出滲水管道相應(yīng)位置的流量。
(2)隨著系統(tǒng)水頭的增大,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水頭均呈線性增大。系統(tǒng)水頭變化只對滲水管道前段水頭影響較大,對滲水管道后段水頭影響較小。隨著系統(tǒng)水頭由0.5 m增至4.5 m,滲水管道進水口處水頭增大了8倍,出水口處水頭僅由0.13 m增至0.26 m。在系統(tǒng)水頭不變的情況下,滲水管道前段沿程水頭減小速度較快,中段沿程水頭減小速度較慢,后段沿程水頭減小速度緩慢。當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滲水管道前段沿程水頭由4.5 m快速減至1.1 m,中段沿程水頭由0.71 m逐漸減至0.36 m,后段沿程水頭由0.32 m緩慢減至0.26 m。
(3)當系統(tǒng)水頭為4.5 m時,微孔混凝土滲水管道的沿程水頭滿足 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由于系統(tǒng)水頭較小時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曲線,是系統(tǒng)水頭較大時滲水管道沿程水頭變化曲線的一部分,故該函數(shù)同樣可用于計算系統(tǒng)水頭小于4.5 m時滲水管道不同位置的水頭。
[1] 康紹忠,李永杰. 21世紀我國節(jié)水農(nóng)業(yè)發(fā)展趨勢及其對策[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1997,13(4):1-7.
[2] 孫景生,康紹忠. 我國水資源利用現(xiàn)狀與節(jié)水灌溉發(fā)展對策[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0,16(2):1-5.
[3] 何 華,康紹忠. 地下滴灌的經(jīng)濟與環(huán)境效益研究綜述[J]. 西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0,28(1):57-61.
[4] 張增志,王曉健,薛 梅. 滲灌材料制備及導(dǎo)水性能分析[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4,30(24):75-76.
[5] 仵 峰,李王成,李金山,等. 地下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試驗研究[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3,19(2):85-88.
[6] Niwas S, Celik M. Equation estimation of porosity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Ruhrtal aquifer in Germany using near surface geophysics[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12,84:77-85.
[7] Xu P, Yu B. Developing a new form of permeability and Kozeny-Carman constant for homogeneous porous media by means of fractal geometry[J].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8,31(1):74-81.
[8] Fallico C, De Bartolo S, Troisi S, et al. Scaling analysi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porosity on a sandy medium of an unconfined aquifer reproduced in the laboratory[J]. Geoderma, 2010,160(1):3-12.
[9] Abu-Zreig M M, Abe Y, Isoda H. The auto-regulative capability of pitcher irrigation system[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6,85(3):272-278.
[10] Simonis J J, Basson A K. Evaluation of a low-cost ceramic micro-porous filter for elimination of common disease microorganisms[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A, 2011,36(14):1 129-1 134.
[11] Abu-Zreig M M, Atoum F M.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pitchers produced in Jordan[J]. Canadian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4,46(1):15-20.
[12] Ashrafi S, Gupta A D, Babel M S, et al. Simulation of infiltration from porous clay pipe in subsurface irrigation[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02,47(2):253-268.
[13] Bainbridge D A. Buried clay pot irrigation: a little known but very efficient traditional method of irrig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1,48(2):79-88.
[14] Morin R H.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sand-and-gravel aquifers at Cape Cod, Massachusetts, USA[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6,316(1):43-52.
[15] Hajjaji M, Mezouari H. A calcareous clay from Tamesloht (Al Haouz, Morocco): Properties and thermal transformations[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1,51(4):507-510.
[16] 蔡耀輝,吳普特,朱德蘭,等. 黏土基微孔陶瓷滲灌灌水器制備與性能優(yōu)化[J].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5,46(4):183-188.
[17] Li X, Gao M. A kaolinitic clay from Yantai (China): Improvement of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6,132-133:161-166.
[18] 蔡耀輝,吳普特,朱德蘭,等. 硅藻土微孔陶瓷灌水器制備工藝優(yōu)化[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5,31(22):70-76.
[19] 李向明,楊建國. 微孔混凝土灌水器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6,47(7):176-182.
[20] 李向明,楊建國. 微孔陶瓷灌水器的流量影響因素研究[J].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6,47(4):73-78,89.
[21] 李向明,楊建國. 微孔混凝土灌水器形狀及其尺寸對流量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7,33(10):130-136.
[22] 蒲文輝,張新燕,朱德蘭,等. 制備工藝對微孔陶瓷灌水器結(jié)構(gòu)與水力性能的影響[J]. 水力發(fā)電學報,2015,36(6):48-57.
[23] 任改萍. 微孔陶瓷滲灌土壤水分運移規(guī)律研究[D]. 陜西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
[24] 蔡耀輝,吳普特,張 林,等. 微孔陶瓷滲灌與地下滴灌土壤水分運移特性對比研究[J].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7,48(4):242-249.
[25] Lamm F R, Trooien T P.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for corn production: a review of 10 years of research in Kansas[J]. Irrigation Science, 2003,22(3-4):195-200.
[26] Siyal A A, Skaggs T H. Measured and simulated soil wetting patterns under porous clay pipe sub-surface irrig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96(6):893-904.
[27] Siyal A A, van Genuchten M T, Skaggs T H. Solute transport in a loamy soil under subsurface porous clay pipe irrigatio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3,121: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