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良
漁山島看日出
我們四點鐘起床
爬到山頂,準備看日出
遠處打漁的人,還沒有回來
天是慢慢亮的
像一條大魚翻過身子
魚肚的白,掀開夜的眼瞼
波濤撲向礁石,浪花四濺,以自己的輕
日夜不息追逐那些高出生活的重
天是亮了。但一顆火球躥出水面的瞬間
誰也沒抓住
大海像喝醉了酒的漁民
滿面紅光。一直等到六點
我們抬起頭來,太陽已經(jīng)明晃晃懸在半空
怎么會這樣呢
我們熬盡寒夜,光明以如此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
它不贈予我們狂歡和驚喜
陽光下的萬物
一切都司空見慣
我們似乎沮喪地離開山頂
只聽到幾塊山石松動后
急速墜落海面的聲音
天地之間,我行走在一條線的孤獨
很遠的路上就望見江郎山
凌空獨立
像是擋住了目光所及的群山
走近了,是一座巨巖
一分為三。是一群人
行走在天地之間的一線孤獨
每一級臺階
仿佛都伸向天堂
抬頭仰望
塵世的草木依然搖曳在眼前
我爬不上郎峰的頂端
匍匐在那條狹縫里
抓著一條線一樣的光明
準備度過余生
其實就在郎峰的腳下
有一座開明禪寺
門口冷冷清清
一口晨鐘掛在梁上
斑駁鐵銹長滿鐘壁
站在寺門外閑逛的禪師
似乎每天開啟了佛性的門戶
卻敲不下生活之鐘上的病銹
無論通達還是兇險
一條路總要走到頭
我的余生,并沒有在那條狹縫中度盡
奉化巖頭村
如果還有機會
我想再一次走進巖頭村
群山環(huán)抱,兩條老街夾一道溪河
平滑的河床,看不到一絲污泥
自上而下一路向東
它放下了所有糾纏和羈絆
歸于寬廣的大海
走在溪河邊
古老的楓楊樹一路陪著向前
一層厚重的綠
躥上天空又落在水面
那些村里婦女,順著臺階下到溪里
洗洗涮涮,與一群紅斑溪魚打了一個照面
就像鄰居碰個頭,然后各自分開
也到過那個因了男人和兒子
無意中載入史冊的女人的舊居
門口一塊寫著名字的石碑
顯示她在這座村莊的分量
或者,僅僅是一個時代
留在記憶中的一塊傷疤
最喜歡的
還是人家墻角的一口古井
青苔附在石壁
水質(zhì)清冽使人不敢觸碰
井不深也不大
一個細微的泉眼
從來沒有洶涌澎湃
它只是找對了自己的位置
懂得用不竭的源頭
支撐一口井自身的命運
路過藥行街天主堂
把車停下后
我們好像在等一個人
無意中抬頭,一座別樣的建筑慢慢靠近
再靠近,看見高大的門洞上有三個字
這三個字我剛好認識
但并不了解它的含義
或者說,我從來
就沒想去了解它的含義
大門敞開著
三三兩兩路人
可能也包括信徒
邁上高高的臺階踱進里面
他們走到門口的高度
我才發(fā)覺,一個個
都高于臺階邊耶穌和圣母的塑像
真像那本書里所言——你進了此門
即高于永生
我不談論宗教,也不關心政治
一個人連自己也管不了的時候
往往與信仰失之交臂
就像在南塘老街,與一件貴重物品一晃而過
無可救藥的罪人
沉淪于一頓乏善可陳的午宴
據(jù)說在1702年,這座建筑
就立在此地,那時還沒有藥行街這個名稱
1723年,大清朝趕走了傳教士
市民搬來治病的藥
充填了空虛的房子
那時走進店門的人,只帶著病痛
他們遺忘了頭頂上
一度注視人世苦難的
那雙我難以形容的眼睛
深邃、悲憫
洞徹一切羔羊的病因
我今天帶著羞愧和疾病路過此地
我的罪孽是
只知道這是一條藥行街
不知道所有的藥,都曾經(jīng)
安置在這座高大的建筑中
今天不是主的安息日
沒有神父在布道
哥特式的穹頂上,畫著救主的圣像
湖藍色的圣袍
讓世界歸于寧靜
這場景,與剛才臺階上的情形
有了天壤之別
現(xiàn)在,你無論坐在哪個醒目的位置
你都必須
對著他仰視
母親
父親在墳墓里
已經(jīng)休息二十余年
他的遠去,并沒有使母親
放下追趕的腳步
她只是
老得邁不開步子
她像是
重新回到了童年
——飯?zhí)?。菜太?/p>
一顆半牙齒
發(fā)出漏風的抗議
飯后,找個有陽光的墻角
她吃力地坐下
想把一生的苦累
安頓在一張靠背椅上
坐下后
她毫無想法。她也許想過
抱著一把陽光
回到黑漆漆的小屋
而此時,那根
上了年紀的拐棍
也趁勢倚在身旁
兩個命運相同的老人
仿佛相依為命
母親的耳朵,已經(jīng)聽不清
兒女匆匆路過的問候
她將歲月的大門緊緊關上
母親的視力
也加速撤回瞳孔的安全地帶
拒絕一切色彩的撫慰和醫(yī)治
只留一頭白發(fā)
與頭頂依然深藍的天空
形成對峙
到了夜深人靜,我聽到她起床的動靜
一根拐棍
緩慢而沉重地擊打地面
——母親拒絕了兒女的問候
但她依然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