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滋雨
摘要:在先秦哲學中,天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不同于陰陽家將災異福瑞歸于天道運行之說,在荀子的思想體系中,他將天看作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認為其運動變化具有固定法則,并對傳統(tǒng)中將天看作人格神的觀點提出了批判。由此出發(fā),荀子又具列天職、天功之說,天情、天官、天君、天養(yǎng)及天政之論,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由天道順承至人事,鋪敘社會治亂之道,強調(diào)要“制天命而用之”,重視人的作用。
關鍵詞:天論;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
在中古社會的進程中,“陰陽”與“五行”說歷來被人們認作是解釋世界相關奧妙的基本模式,以陰陽、四時、五行等相互關系來解釋宇宙圖式與社會現(xiàn)象的做法屢見不鮮?!妒酚洝贩Q陰陽家“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①除此以外,陰陽家又以人世間的福瑞災異比附于天道運行,漢代的天人感應說即淵源于此。而在名目眾多的天人關系解讀譜式中,荀子對于天人關系的理解與看法可謂是思想界的一股清流。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②《荀子·天論》在一開篇便言簡意賅地表達了荀子對于天人關系的理解。于荀子而言,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天道運行有其固定的法則——“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③——這一系列變化莫不是自然界根據(jù)自身迭代更替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展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故而人們只有遵循順應自然界的規(guī)律才能有效治理社會人事,如其不然,則會招致不好的下場。
一、明于天人之分
不同于以往人們將天當作人格神來對待,荀子以為天是沒有情志的客觀存在。天是天,人是人,所謂的天的喜怒哀樂都不過是受制于生產(chǎn)力水平和認識水平局限的人們所做出的臆測。在荀子看來,人們不該將天神化,更不該將人世間所有的福禍歸結(jié)于天的意志,以此而全然臣服于天的淫威之下??陀^世界有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而人類也具有自身的職分。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參。
天有化萬物而生的天職,也有生養(yǎng)萬物不自顯的天功,這些是天道運行準則的核心所在,于此人們不該過多地干預,只需順應自然變化規(guī)律即可。荀子雖花大量筆墨為人與天道的關系劃出了一條清晰的界限,但是他尤為關注的還是在人事治理方面。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荀子由天道順延至人事,認為社會治亂之道應從自身尋找原因,而不應迷信天譴天瑞之說。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既是萬物之靈長,便應當在社會治理方面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將治亂之道歸于天意天命,只有打破這樣一種迷信,人們才能夠樹立正確的自信心,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樣的思想并非完全獨立于于中國古代哲學的范疇之外??梢哉f,荀子的唯物,是辯證的唯物,是一種更健全,更現(xiàn)實,更令人贊嘆的唯物主義精神。
他對于“百姓雩,百官筮”的迷信現(xiàn)狀,既用唯物主義觀點指出其“猶不雩而雨”、“以文之也”的實質(zhì),又說“以為文則吉”,這實際上是承認了當時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合理性。這不能僅僅被看作是荀子對現(xiàn)實的妥協(xié),相較之下,我們更應深入考察荀子生活的時代大環(huán)境,并從荀子的文風中推測他的處事性格,感悟荀子明于哲學,更明于治人的政治智慧,他的學說毫不例外地浸淫了中華傳統(tǒng)的辯證思想。
在論述君人者治理國家時,荀子更是時刻不忘結(jié)合自己“隆禮”的思想。荀子既把禮視作道德的最高原則,這便也注定了他將以禮統(tǒng)攝社會治理問題的堅定決心。事實上,荀子論禮絕非單純?yōu)榱死碚撎接?,他是奔著明確的現(xiàn)實目標而去的。
《天論》云: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又云:禮者,表也;非禮,昏世也;昏世,大亂也。
在破除人們對于天意的過分依賴,將人們的目光從天命拉回至社會人事之后,荀子用禮儀規(guī)范以及禮義道德準則為國君統(tǒng)治國家,為人民治理社會提出了切實的職分要求。
二、知天耶?不求知天耶?
荀子在《天論》一篇中備述詳盡,明確細致地提出了天職、天功以及天情、天官、天君、天養(yǎng)及天政之論。
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
按荀子之言,天職即不為而成、不求而得的造化作用,上天自然生成萬物是一個潤物細無聲而又潛移默化的過程,一切人事均在天職的作用下達至習焉不察的浸潤之中。天的作用雖然深奧、廣大、精微,卻是人所不應該加以染指干預的,不然就是與天爭職。
天功則是天職在作用萬物時的表現(xiàn)成果。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
世間萬物在天時地利的調(diào)和以及風日雨露的滋養(yǎng)下達到調(diào)順的狀態(tài),但是人們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天職造化萬物所展現(xiàn)的功能是無跡可尋的,只能讓人們于無形之中去體認感悟。
在敘述天職、天功之時,荀子指出“唯圣人為不求知天”。而天職既立,天功既成之后,荀子又如此表示: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yǎng),順其天政,養(yǎng)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yǎng)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
前文荀子言“不求知天”,此處又言“知天”,這兩者之間是否會造成一種矛盾呢?徐復觀先生以為,荀子的不求知天,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只利用天所生的萬物,而不必去追求天是如何而生萬物。另一是天的功用,與人無關。不必由天的功用、現(xiàn)象,以追求它對于人有何指示,有何要求。人只站在人的現(xiàn)實上,盡自己應盡的職分,而不必在天那里找什么根據(jù)。④對于“不要為了了解天之所以然而求知天”這一條,陳大齊先生也在其文集中予以指明,并且他還提供了另一則理由,即觸及到荀子整個天論思想的問題意識,就是要解除圍繞于天的各種神秘主義的遐想和幻想,再次確認天是昧然無知、不具意志,不能參與世間的治亂,不能予人以禍福的特征。⑤
而荀子言“知天”則是承接自天君、天官、天養(yǎng)、天政、天情而來。圣人心知(天君)清朗明凈,感官機能(天官)維持正常,參透養(yǎng)生之道,順遂生活需要,情感得以適度的抒發(fā),這樣便可保全天地生養(yǎng)之功,若能做到如此,便可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意即盡人事而不與天爭職。圣人盡力于人事,即可使天地盡職,萬物供役,皆為所用。而圣人知其所為所不為,故一切措施皆合乎治道,其養(yǎng)人之術(shù)皆周遍適當,其生長萬物皆無傷害,這就叫做“知天”⑥。
實際上,考較“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說,荀子還是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所展開的闡述。通過揭示圣人所當為與不當為,于無形中為知天與不求知天劃定了一條界限。
三、制天命而用之
由“天人相分”的中心論點,荀子在《天論》一篇中還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進步思想。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既然天是沒有意志的客觀存在,不會因為情志而對人世造成福禍祥異,那么人們便不該神化它,思慕它,更不該叩首臣服,反而應當積極發(fā)揮能動作用,善加利用自然規(guī)律,從而造福人類社會。但是應當注意,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并不是全然無條件的,因為這一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明于天人之分”,“不與天爭職”的基礎之上的。在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可操作性范圍內(nèi),人們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對大自然,對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然其中所追求的應是一種和諧有序的張力。由此可知,荀子既吸收了道家的無為思想,人類不應與天爭職,要順應自然守則,而另一方面,荀子也發(fā)揚了儒家的有為傳統(tǒng),表明應重視人的作用,制天命而用之。⑦
若與古希臘的智者學派做一個不很恰當?shù)谋容^,我們甚至可以稱其為一種“溫和而務實的人文精神”。當然,這只是一種朦朧而漸發(fā)端的唯物覺醒意識,由于當時沒有科學技術(shù)所提供的基礎性保障,荀子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一種以教化為目的的經(jīng)驗主義層面上。雖然如此,在當時以輔佐現(xiàn)實政治為重要目的的中國古代思想體系中,荀子的思想就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為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前進道路帶去了恒久的光芒。
注釋
①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華書局,2013年
②荀子:《荀子·天論》
③荀子:《荀子·天論》
④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
⑤陳大齊:《荀子學說》,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⑥李滌生:《荀子集釋》,學生書局,1979年
⑦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著):《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參考文獻
[1]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2013年
[2]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著):《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4]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
[5]陳大齊:《荀子學說》,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