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秦淮花街位置考

2017-03-17 11:28張默予
卷宗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秦淮河明代南京

摘 要:富樂院是明初建國時見于文獻記載的教坊,內(nèi)有官妓。舊院是常見于明中后期文人筆記等史料中南京最繁華的花街所在。富樂院在明初有地點的變遷且與舊院位置基本重合,但文獻中未有對此二者的關(guān)系進行考辨。筆者認為,舊院就是地點改變后的富樂院,且由于位置的變遷至武定橋附近與夫子廟為中心的文教區(qū)隔河相望,對于明中后期妓業(yè)的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明代;南京;秦淮河

1 富樂院與舊院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始建明朝,定都南京,隨即在都城設(shè)立富樂院,內(nèi)有官妓以供富商大賈消費,官員禁止入內(nèi)。劉辰在《國初事跡》中記載到:

太祖設(shè)富樂院于乾道橋,男子令戴綠巾,腰撃紅褡膊,足穿帶毛豬皮靴。不容街中步,止于道傍左右行。或令作匠穿甲,妓婦戴皂冠,身穿皂楷子,出入不許穿華麗衣服。專令禮房吏王迪管領(lǐng)。此人熟知音律,能作樂府,禁文武百官及舍人不許入院,止容商賈出入院內(nèi)。夜半忽遺火,延燒脫歡大夫衙,係寄收一應贓物在內(nèi)。太祖大怒,將庫官及院內(nèi)男子婦人,處以重罪,復移武定橋等處。太祖又為各處將官妓飲生事,盡起赴京入院居住。[5]

雖然此段并未記載建造富樂院的時間,不過據(jù)材料可知,富樂院的位置最初位于南京城內(nèi)西方乾道橋附近,而后富樂院移到了武定橋附近。陳作霖《運瀆橋道小志》對此番的記載如下:

紅土橋者,南乾道橋之俗名也。……橋東為千章巷,舊名銀倉巷。道北有富德巷,俗呼瓦子巷。本宋和熙樓故址。明因之建北市樓,又謂之富樂院。后移武定橋,而樓遂廢。[13]

明中后期的舊院是南京花街最繁榮的地方,其地點也在武定橋附近。據(jù)余懷《板橋雜記》卷上《雅游》載舊院的前門建在武定橋,后門建在鈔庫街:

舊院人稱曲中,前門對武定橋,后門在鈔庫街。妓家鱗次,比屋而居。[9]

清陳文述記載舊院臨近長板橋,直通往中山王的東花園(現(xiàn)白鷺洲公園)?!讹髁昙肪砹芭f院篇”中提到:

舊院遺址,在東花園之右。一河為界,建長板,以通行人。后橋廢,筑石埂,名曰石壩園,亦曰石壩街,今與東園皆成菜圃,土人猶稱東花園。明初為曲中女郎所居,統(tǒng)于教坊司。街東南有樂(樂)王廟,后人誤為藥(藥)王廟也。[11]

陳作霖《東城志略》中對于東花園位置的記載是在武定橋旁,對舊院位置的記載也是位于長板橋附近,但更一步的指出回光寺在舊院中:

……武定橋,徐中山王達,謚武寧,橋適當王府第后,故曰“武寧”,以避宣廟諱,用今名。……

明留守后倉,在赤石磯下,俗呼“蟒蛇倉”。其轉(zhuǎn)輸之道,則引淮水為渠,謂之小運河,自金陵閘東北傍白塔巷而流。塔木在回光寺,永樂時,回光所建。萬歷中,以寺近舊院以去,而白塔猶存。……長板橋所跨也。橋西為教坊。明初,以勝國俘孥罪臣妻女沒入其中,最稱弊政。然煙花南都,點綴陪京,舊院聞歌,奈何輒喚,渡江名士有樂而忘歸者,如顧橫波之眉樓、李香君之媚香樓,皆足曲中生色。[13]

顧炎武印證了回光寺在舊院中的說法?!墩赜蛑尽旄に略骸份d:

回光寺在舊院內(nèi),舊院國朝初設(shè)教坊與此。[12]

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金陵諸園記》關(guān)于東花園的位置記載也是在武定橋,但比《東城志略》更為詳盡:

已所記諸園凡有十六:一曰東園,記稱近聚寶門,稍遠,園在武定橋東城下,西與教坊司鄰,今廢圮。[3]

綜上材料的梳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舊院的位置也是在武定橋附近,并且根據(jù)余懷的描述,舊院前門對著武定橋,后門對鈔庫街,所以舊院應是在武定橋以南的方向。史料中關(guān)于舊院位置的記載提到幾個地點:武定橋、鈔庫街、東花園、長板橋、回光寺。而根據(jù)以上材料所述這些地點的相對位置可以繪簡圖如圖1。

另據(jù)記載南京城洪武年間風貌的《洪武京城圖志·樓市》所載:

富樂院,一在武定橋東南,舊鹿苑寺基。一在聚寶門外東街。

構(gòu)欄,一在武定橋東,一在會同橋南。[6]

《金陵梵剎志》卷二十二《青溪鷲峰寺·回光寺》篇中記載回光寺就是鹿苑寺:

在都城南隅,中城地東北去所領(lǐng)鷲峰寺一里。梁天監(jiān)間創(chuàng),蕭子云飛白大書寺額,名“蕭帝寺”。唐保大中改法光寺,宋太和中改鹿苑寺。[2]

富樂院遷至武定橋東南,在舊鹿苑寺新建教坊,鹿苑寺是回光寺的舊稱,而回光寺在舊院之中。綜上幾個標志性建筑名稱的變遷可知,國初富樂院在移到武定橋后改名為舊院,并且依舊有官妓在其中。

富樂院的改變密切關(guān)系到日后秦淮河風月場所的繁榮。根據(jù)余懷《板橋雜記》序文中的記載,明末時乾道橋附近稱為“南市”,是“鄙屑所居”[9]。自明初富樂院移至武定橋后,武定橋附近則成為沿秦淮河發(fā)展的妓館區(qū)的重心。

2 夫子廟與花街

夫子廟又稱學宮,祀奉孔子的廟堂一般稱為孔廟或孔子廟,南京當?shù)靥貏e稱之為夫子廟。南京夫子廟從宋景祐元年(1034)開始在此供奉孔子,在東晉咸康三年(337)在此設(shè)立太學,唐代亦設(shè)有縣學。明初,在此地設(shè)立國子監(jiān),未久,南京國子監(jiān)轉(zhuǎn)至城內(nèi)北側(cè),后成為應天府學,清朝建立后則改成了江寧及上元兩縣縣學。相鄰處建有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可見,夫子廟此處自古就是文教區(qū)。夫子廟后方建有學校的相關(guān)建筑,如祭孔的大成殿、相當于圖書館的尊經(jīng)閣、天下文樞的牌坊、聚星亭等。故夫子廟連同這些建筑在內(nèi)又稱為學宮。

至于貢院,即是考場。南京貢院位于孔子廟東側(cè),往北可至奇望街,向南則至秦淮河。明代的江南貢院是全國劃分為14個考區(qū)中舉行鄉(xiāng)試的南直隸的考場。江南鄉(xiāng)試囊括了南京、蘇州、揚州等地的考生,考生水平居全國之冠。為了消除地區(qū)不平衡,故而各個考區(qū)的錄取名額不同。而各地舉人的名額限定,根據(jù)《續(xù)文獻通考》卷三十五《選舉二》記載,明英宗正統(tǒng)二年(1437)時的名額分配情況如下:

從全國的分配情況來看,應天府亦即江南地區(qū)的鄉(xiāng)試想定名額是數(shù)量最多的,由此可知此地區(qū)的考生之多、教育水平之高。

秦淮河的兩岸,一邊是風光霽月的南京花街,另一邊則是以夫子廟為中心,是貢院和學府聚集的文教區(qū),以及和文教區(qū)相鄰的書店街。甚至夫子廟的門前市街上則聚集了許多商家和娛樂設(shè)施,可見,夫子廟附近也是南京的繁華地帶?!肚鼗粗尽肪戆恕胺皇小敝袑际杏幸欢勿埜蝗の兜挠涊d:

東牌樓沿秦淮東岸,北抵學宮貢院,南達下江考棚。大比之年,商販云集,凡考試所需,書籍而外,各縣著名文物物產(chǎn),若徽之筆墨、宣之紙、歙之硯、宜興之竹刻陶器、金陵之刻瓷。乃至常之箆梳、蘇之糖食、揚之香粉,意義歸貽細君者,鮮弗備,名之曰考市。[15]

每三年一次的鄉(xiāng)試舉行期間,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莫過于夫子廟門一帶、伺機向考生們打撈一筆的考市了。

而文教區(qū)與花街的搭配堪稱微妙,明末南京貢院舉辦三年一次的鄉(xiāng)試,來自江南各地的秀才賢士匯聚此地,他們是花街柳巷的常客。若趕考之時有紅袖添香,以緩解趕考的壓力或落地的失意,故書香美色在秦淮河畔也算是相得益彰。

那么,該如何從貢院走向花街呢?連通花街與貢院的分別是武定橋和文德橋。

據(jù)《建康志》載,武定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舊時稱“嘉瑞浮橋”或“上浮橋”。后者名字中的“上”字是為了和下游的“長樂渡”作對比,最初似乎是座浮橋。武定橋的南端是秦淮舊院所在的鈔庫街的入口。鈔庫街的名稱是由明初當時的紙幣“大明寶鈔”的制造地點而來。

從武定橋往北逆流而上便到了文德橋。文德橋是夫子廟前的架橋,若穿越文德橋就可從夫子廟前直接來到鈔庫街和舊院,是二者間最短的距離。但是此橋的歷史并不久遠,《秦淮志》載文德橋建于萬歷十四年,萬歷年間又修整過。所以,在沒有文德橋之前,若想從夫子廟通往對岸則必須繞到相當下游的武定橋,因此,在明末全盛時期能夠連貫夫子廟與花街的這項工程,意義十分重大。

3 余論

經(jīng)以上考證可知,明初富樂院遷至武定橋附近后,幾經(jīng)發(fā)展成為有明一代極富盛名的秦淮風月之地——舊院。秦淮八艷美名遠揚,才子佳人的故事流傳至今,這與區(qū)位條件的得天獨厚密不可分。舊院與江南貢院為中心的文教區(qū)隔河相望,其后修成的幾座石橋?qū)εf院妓業(yè)發(fā)展具有帶動效應。

參考文獻

[1](明)陳沂撰:《金陵世紀》,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

[2](明)葛寅亮撰、何孝榮點校:《金陵梵剎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年

[3](明)顧起元撰、孔一校點:《客座贅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第212頁。

[5](明)劉辰撰:《國初事跡》,明泰氏繍石堂鈔本,引自中國基本古籍庫,第10頁。

[6](明)禮部修纂、歐陽摩一點校:《洪武京城圖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7](明)明太祖實錄,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8](明)周暉撰、張增泰點校:《金陵瑣事》,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第29頁。

[9](明末清初)余懷著、薛冰點校:《板橋雜記》,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10]清高宗敕撰:《續(xù)文獻通考》卷35《選舉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11](清)陳文述撰:《秣陵集》,揚州:淮南書局,光緒十四年版

[12](清)顧炎武撰、譚其驤、王文楚、朱惠榮等點校:《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清末民初)陳作霖、陳濟民點校:《金陵瑣志九種》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14]陳田輯撰:《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5]夏仁虎撰、楊獻文點校:《秦淮志》第8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作者簡介

張默予(1992-),女,北京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明清經(jīng)濟史。

猜你喜歡
秦淮河明代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夜航
南京·九間堂
秦淮河水冷,戰(zhàn)事幾回傷
南京城與秦淮河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gòu)及生活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秦淮河流域土地覆蓋格局模擬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