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能有效推動我國基層文化的大力發(fā)展。新農村的建設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乎整個國家的和諧、發(fā)展,只有促進農村文化的建設,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關鍵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途徑;探析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目前,農村文化發(fā)展比較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不相適應,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用健康文明的活動來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群眾文化擺在正確的位置,從而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一、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新時期,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農村文化建設是推動經濟發(fā)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建設和諧社會,就要將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與農村群眾文化充分地結合起來,為建設和諧新農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文明保障;其次,群眾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力量。對新農村的建設,除了政府對其投資、扶持之外,還需要農民自己發(fā)揮主觀作用,對建設新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是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性的需要。在進行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時,需要相關部門用先進的思想來引導農民,提升農民對新思想的認識,以此來推動新文化的建設。
二、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地方政府積極牽頭引導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在擺脫貧困并向小康邁進的時候,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要給予有力的引導與扶持,使群眾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熱情高漲,加快文化建設的腳步。各級政府以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領導干部要積極的為群眾普及“十八大”會議的精神,讓群眾解放思想、堅持與時俱進,以此來鞏固和擴大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政府還應開展科技等方面的文化宣傳,以此來提高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
例如:某地在進行農村文化建設時,政府為了幫助農民提高農業(yè)技術、擁有現代化技能,在鎮(zhèn)上開設了農民技能培訓班,還建了圖書館,在幫助農民解決難題的同時提升了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同時,政府工作人員還召集了各村代表,對他們的需求做合理的計劃,并在第一時間幫助他們籌集物資,為進一步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做出了大的貢獻。
(二)村民委員會高效參與推動文化建設
在農村文化建設中,村委會應該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投身到新農村文化建設中來,帶動群眾發(fā)展高科技農業(yè),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從而促進農村文化的建設。除此之外,村委會還應積極配合政府完善建設所需設施,為開展群眾文化提供合適的場所。還要領導農民整合當地的文化資源,促進當地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才能使群眾文化得以長期有效的進行。
例如:某市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村委會積極配合政府,培養(yǎng)民間各類藝人,給他們提供更大的舞臺。此舉充分調動農民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將農村文化建設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通過舉辦各種藝術活動,不斷充實著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動了農村文化建設。
(三)農民群眾立足實際投身文化建設
進行農村文化建設時,政府應充分帶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為建設新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農民可利用政府給予的經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定期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使政府對其重視力度加強,更好的促進文化的建設。另外,各村應該組織有文化的人到政府指定的地點進行培訓,并且定期的進行考核,對合格的人給與一定的獎勵,以此來帶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快文化建設的步伐。
例如:在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村干部幫助農民結合實際,組織文藝賽事,并讓農民自己進行主持,表演。在豐富了農民生活的同時,陶冶了農民的情操,讓農民明白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另外,村長還組織一些有文化的農民到鎮(zhèn)上參加專門的農民科技培訓班,在有限的時間里可以學到無限的知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水平,對推進文化的建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結語
總之,文化建設要走三位一體的道路,以群眾為基礎,以村民自治委員會委為核心,以地方政府為引路人,結合自身條件立足實際狠抓落實。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政府只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農村文化就能得到長遠的發(fā)展,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會得到滿足。此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我們還應充分發(fā)揚“十八大”精神,使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丁建華. 積極探索有效途徑 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 吉林農業(yè),2015,18:123.
[2]傅曉東. 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思路[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5:276.
[3]盧穩(wěn)超,石承業(yè). 淺談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