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荷蘭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荷蘭議會二院(眾議院)選舉15日舉行,開啟歐洲“超級大選年”的序幕。此次選舉被視為檢驗歐洲反體制情緒和極右翼政黨力量的風向標。荷蘭現任首相呂特領導的自由民主黨與極右翼自由黨之間的激烈對決,引來歐洲緊張注視。德國新聞電視臺15日稱,歐洲民主勢力與右翼民粹主義勢力的緊張決戰(zhàn)開始了。如果自由黨獲勝,將引發(fā)連環(huán)效應,給法國和德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一劑“強心針”。
此次荷蘭議會二院選舉投票于當地時間15日上午7時30分開始,晚9時結束,投票初步結果有望在當地時間16日凌晨公布。法新社稱,荷蘭是歐盟元老,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經歷去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這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事件后,現在,人們把目光投向荷蘭。此次荷蘭大選,28個政黨角逐150個議席,極右翼黨派的崛起不容小覷。極右翼自由黨領導人威爾德斯對選民承諾,將對穆斯林移民關閉邊界,關閉清真寺,禁止銷售《古蘭經》,他還表示,若成為首相將推動荷蘭“脫歐”。在難民危機中,威爾德斯的立場得到一些荷蘭人的支持?,F任首相呂特則在選戰(zhàn)中強調,他執(zhí)政六年期間,荷蘭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呂特還強調,此次大選將成為荷蘭選民“戰(zhàn)勝錯誤的民粹主義”的契機。
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的荷語大報《晨報》認為,荷蘭大選牽動著歐洲政壇的敏感神經,塑造著歐洲政治的未來格局?!董h(huán)球時報》記者15日在荷蘭海牙多個投票點都看到全球各大主流媒體記者的身影,他們最為關切的是,有著“荷蘭版特朗普”之稱的威爾德斯會否贏得大選,成為西方世界飛出的又一只“黑天鵝”?尤其是作為歐洲大選年打響的第一槍,荷蘭大選會給歐洲帶來多大震動?
直到投票前一周,自由黨的人氣指數一直領先于參選的其他政黨,有望拿下32個議席,一舉成為荷蘭第一大黨,但在最近一周該黨的支持率開始下滑。法新社稱,14日晚公布的民調顯示,自由民主黨獲得的議席預計在24至28個左右,名列第一,自由黨為19至22個議席,位列其后。自由黨目前在議會二院有12個議席,即便最終結果如民調顯示的那樣,也將是對自由黨力量極大的提振。
路透社認為,自由黨和自由民主黨的得票率差距并不大,大約四成選民在選舉頭一天仍未拿定主意,最終誰獲得的議席更多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獲得多數議席,勝者還需要與其他黨派聯合組建政府。由于所有大黨都拒絕與自由黨聯合組閣,威爾德斯成為首相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如果自由黨獲勝,仍將向歐洲釋放沖擊波。
“德國之聲”稱,近年來,荷蘭經濟穩(wěn)健增長,財政收支平衡,民眾就業(yè)率高,堪稱“歐洲模范”,但各種盤根錯節(jié)的問題仍令民粹主義在該國乘虛而入。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5日的報道認為,荷蘭大選結果將顯示出右翼民粹主義者到底有多強?德國基民盟外交政策專家諾廷根警告說,右翼民粹主義者在荷蘭和法國的大選中可能會成功,這對歐洲具有破壞性后果。威爾德斯和勒龐的崛起表明“歐洲接近分裂的程度”。
路透社稱,荷蘭選舉是歐洲今年的第一場關鍵大選,其中能反映出歐洲的反體制情緒,這場大選結果甚至關乎歐盟的生存。歐洲接下來的兩場重要選舉同樣籠罩在民粹主義浪潮的陰影之下,一個多月后的法國總統(tǒng)大選中,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主席勒龐有望贏得第一輪投票;9月,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或將在德國聯邦議院中贏得議席。同時,被認為是西方民主價值觀“舉旗者”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面臨嚴峻挑戰(zhàn)。福沙輿論調查所1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默克爾所領導的基民盟支持率僅比社民黨領先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