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娣+王勇
小學教育是人的生命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階段,老師應改變教育思想,以科學的方法教育轉化后進學生。后進生的后進是暫時的、相對的,只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重視對后進生的轉化,后進學生是可以成為先進學生的。那么班主任應注意如何教育轉化后進生呢?筆者結合平時工作實踐談以下幾點:
一、找“亮點”,給予鼓勵,細心“護花”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后進學生雖然有許多缺點,但是他們身上也確實有一些既“少”又“隱”的長處和特點,這些往往是他們極可寶貴的“閃光點”。班主任應該像敏銳地淘金工人一樣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學生身上有價值的“礦藏”。當然,后進生身上這些閃光點往往在他們身上隱藏得很深,沒有耐心、愛心的班主任是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在很多時候即便是后進生自己也不能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獨特的價值。因為他們常被忽略,常是老師、家長批評指責的對象,同學嘲笑的人。因此,班主任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珍惜后進生的閃光點,因為這樣的閃光點將成為激勵后進生不斷前進的火種,使其最終成為先進生。
二、多交流,溫暖心靈,真情“護花”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教育經驗也表明,教師對后進學生的愛是開啟這些學生心靈的鑰匙,也是連接師生之間感情的紐帶和橋梁。因為班主任只有給予后進學生誠摯的愛,才能感化學生,使其自然地受到感動,產生積極肯定的情感反應,從而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班主與其他科任老師可以通過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做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如跑步、跳繩、踢毽子、打球、下棋等,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在批改后進生的作業(yè)時要認真,同時給以他們人性上的關懷。比如,可以在他們做錯作業(yè)的時候寫上鼓勵的批語,畫上一個笑臉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任課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應注意加強培養(yǎng)自己與學生的感情,尤其是與后進學生的感情。
后進學生一般具備戒心,自尊同時也自卑,敏感且多疑。他們對自己的一些過失尤其是道德品質方面表現(xiàn)得非常敏感,害怕別人揭他們的傷疤。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自尊心,后進生更是如此。班主任應當善于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后進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揭傷疤、擺丑事。古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边@話的確道出了關愛、保護后進學生的必要性。
三、循規(guī)律,因勢利導,耐心“護花”
后進生的轉變是一個過程。這一過程一般伴隨著這樣幾個階段:醒悟、轉變、反復、穩(wěn)定。其中,轉變是最關鍵的階段,是后進生前進中的重要轉折點。因此,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應該珍惜、把握好這個轉折點,使其成為后進生及時轉化的重要契機。那么,我們該如何捕捉后進生轉化的有利時機呢?比如,在學生進入新學年、新學期時,幫助這些后進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鼓勵后進學生從頭開始,迎頭趕上;在事物剛剛出現(xiàn)苗頭的時期,做到發(fā)揚好的方面,及時制止壞的方面;在后進學生期望獲得關懷時,作為班主任應及時給他們送去溫暖與溫馨,使其增強信心和決心,獲得勇氣和安全感。
四、重親情,指導家教,合力“護花”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極其重要。孩子需要一個給自己的心靈帶來溫暖的家。有人曾說:“培養(yǎng)孩子美好的心靈比讀書考試更重要?!卑嘀魅螒蠹议L耐心傾聽孩子說話。告訴他們不要習慣于自己說話,要求孩子什么都聽父母的。這樣,孩子說心里話的機會就很少。要讓家庭成為孩子說心里話的地方,特別是后進學生,班主任應該引導家長鼓勵孩子多說心里話。比如,在每天的餐桌上,家長和孩子可以聊一些輕松的話題來度過一段短暫的但美好溫馨的時光;晚上睡覺前,家長可以主動到孩子的房里找他們聊天,詢問他們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對于孩子不愉快的經歷,家長可以適當開導,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節(jié),使孩子的壓力得到緩解。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不要苛求孩子。 尤其是后進生的家長更應該多表揚、鼓勵孩子,而不是過分要求他們考高分。
家庭教育中要鼓勵孩子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放學后讓孩子在戶外自由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進社區(qū)做一名志愿者,參加社區(qū)舉辦的兒童類節(jié)目,培養(yǎng)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愛心,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完善自己的人格。
五、多方式,自我調節(jié),巧勁“護花”
班主任要常常鼓勵后進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比如,學會放松——通過轉移注意力、深呼吸、體育鍛煉、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睡覺等方式調節(jié)自己郁悶的情緒;與人溝通——當遇到情感上的問題時知道找誰求助,在學??梢哉依蠋?、家長、自己的好朋友談心、寫日記等。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讓每一個從自己身邊走出去的人,都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作為班主任,我們有責任使學生在愛的環(huán)境里生活,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活得有尊嚴,有幸福感。后進生更應成為我們關愛的對象,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應樹立這樣的信念: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為先進生的。讓我們各位班主任攜起手來,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作者單位:高郵市送橋鎮(zhèn)郭集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