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霞,李麗杰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呼和浩特 010080)
蒙古族諺語中的隱喻研究
栗 霞,李麗杰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呼和浩特 010080)
諺語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jié)晶,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在蒙古族文化中,諺語的地位舉足輕重,正如蒙古族諺語所說:“蒙古人馬背上馱著兩件寶,一頭是歌,一頭是諺語和好來寶。”以蒙古族諺語中表示需求、理想、愛情和光陰的諺語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中的隱喻表達,旨在發(fā)現(xiàn)這些諺語是如何通過隱喻的方式被表達的,以揭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認知方式及認知來源。
蒙古族諺語;隱喻表達;認知方式;認知來源
“諺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被定義為:“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薄?〕諺語短小凝練卻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且寓義深厚,因而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蒙古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因“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被譽為“草原驕子”,因其擅長騎射,所以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在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多彩的屬于本民族特有的諺語,其內(nèi)容涉及生產(chǎn)、生活、真理、理想、品德、勤奮、用途、家庭、愛情、時間等等,被視為“民族瑰寶”。蒙古族諺語中存有大量的隱喻表達,有關(guān)民族諺語中的隱喻,之前學者主要研究過維吾爾族諺語、白族諺語、藏族諺語、壯族和傣族諺語,鮮有研究者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對蒙古族諺語中的隱喻進行研究,大多學者主要側(cè)重對其文化特點和傳播進行探討,因此,本文選取蒙古族諺語中含有隱喻的典型諺語進行研究,運用概念隱喻分析這些諺語是如何通過隱喻的方式被表達的,以揭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認知方式及來源。
隱喻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它不僅是語言文字的特征,而且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所依據(jù)的概念系統(tǒng)本身是以隱喻為基礎(chǔ)的。我們的感知由支配我們思想的概念建構(gòu)而成,這些概念構(gòu)成了我們?nèi)绾卧谶@個世界生存以及我們與其他人的關(guān)系,可以說,隱喻存在于我們的概念系統(tǒng)、思維方式及日常所經(jīng)歷的一切。正是因為人的概念系統(tǒng)中存在隱喻,隱喻才能通過語言的形式被表達出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隱喻性表達和隱喻性概念緊密相連,隱喻性語言表達就能被用來研究隱喻性概念的屬性,進而了解我們行為活動的隱喻性本質(zhì)。可以說隱喻的本質(zhì)是通過熟知的、有形的、具體的概念來認識、思考、對待無形的、陌生的概念,進而形成一個不同概念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認知方式〔2〕。因此萊考夫和約翰遜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提出了概念隱喻,即隱喻是人們思維、行為和表達思想的一種系統(tǒng)方式〔3〕。
在概念隱喻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即始發(fā)域和目標域。始發(fā)域又稱始源域,較具體,目標域則比較抽象。由始源域到目標域的跨域映射建立了隱喻認知機制,利于我們通過始源域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相關(guān)知識等去構(gòu)建和理解目標域。一個始源域可以對應(yīng)多個目標域,一個目標域也可以與多個始源域相關(guān)聯(lián)。始源域與目標域的結(jié)合由我們的身體經(jīng)驗、社會經(jīng)驗和文化經(jīng)驗促成〔4〕。
蒙古族喜歡用諺語傳授知識、啟迪智慧、警策人生等,蒙古族諺語林林總總,數(shù)以萬計,涉及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方面,蒙古族思想文化通過高度凝練且易于記憶的諺語歷代相傳,蒙古族諺語中蘊藏著大量的隱喻表達,折射了其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蒙古族諺語中隱喻的分析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例①若是沒有太陽,宇宙就一片黑暗;若是沒有牛羊,草原就一片荒涼。〔5〕546
例①意為牛羊?qū)Σ菰闹匾跃拖裉枌τ钪嬉粯?,宇宙沒有太陽會變得黑暗無光,草原沒有牛羊就會變得沒有生機。以太陽對宇宙的重要性來解釋牛羊?qū)Σ菰闹匾?,前者為始源域,后者為目標域,這樣會讓即使對蒙古族沒有任何了解的人也能明白諺語里蘊藏的深刻內(nèi)涵。眾所周知,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大草原是他們游牧的天堂,他們極為重視放牧和牲畜,作為主要牲畜的牛羊是他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資料,他們對于牛羊和草原的特有認知來源于這種特殊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及在這個過程中總結(jié)的經(jīng)驗。
例②茶水雖淡是食物的“德吉”。〔6〕
“德吉”原本是蒙古語中的一個普通名詞,用來表示物品中的第一件,食物的第一份,酒的第一壺,作為貢品獻上,以示尊敬,后來,“德吉”由這個意義又引申出“良”“精華”“珍品”等義。以“德吉”為始源域,來解釋目標域茶,“德吉”與茶之間的映射,體現(xiàn)了茶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飲品中的第一份,充分反映了其吃炒米、喝奶茶的民族和區(qū)域特色。
例③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37
鳥之所以能夠飛翔,歸功于擁有一雙翅膀,人的理想要想實現(xiàn)需要擁有志向,有志者事竟成,以鳥的翅膀為始源域,志向為目標域,翅膀?qū)B的作用成功映射了志氣對實現(xiàn)理想的重要。在蒙古族諺語中涉及鳥的諺語有很多,比如“雄鷹飛臨的地方,小鳥豈能飛到?”“歸鳥的飛翔與平時不同,戀人的眼神與常人不同?!薄?〕201-222等等,可見蒙古族人民非常喜歡甚至崇拜鳥,他們還會用自己最喜愛或崇拜的鳥作名字,當姓氏,命地名、動物名、馬名等等。這源自于蒙古族人民對圖騰的崇拜,例如鷹就是蒙古族圖騰中的一種,在對它進行探討之前,先看一個含有鷹的蒙古族諺語:
例④雄鷹絕不會去捕捉蒼蠅,英雄不會去計較小事。〔5〕42
例④意為具有遠大志向的人絕不會去計較與自己事業(yè)毫不相干的小事。以雄鷹喻英雄,蒼蠅喻小事,在這里始源域為雄鷹和蒼蠅,目標域是英雄和小事。雄鷹不畏艱險,開拓沃土,擁有堅強意志與奮爭精神,從雄鷹到英雄的映射很好地體現(xiàn)了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堅毅品質(zhì)。之所以會形成英雄是雄鷹的概念隱喻,是因為蒙古族人民敬畏和崇拜雄鷹,鷹被布里雅特蒙古人視為原始圖騰、薩滿的祖先。
例⑤籠鳥難忘藍天,駿馬常念草灘?!?〕43
例⑤意為被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渴望藍天,良馬時常惦念馳騁的草灘,以籠鳥和駿馬為始源域,深陷囹圄但仍向往自由的人為目標域,從始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對馬的崇拜。馬對于蒙古族人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因為有馬,才能了解廣闊大草原的內(nèi)涵,為下一次游牧選出理想的草場;因為有馬,才能使分散居住在一望無際大草原上的牧民相互往來和交流;因為有馬,才能在無垠的大草原上成群地放養(yǎng)五大畜(五大畜有牛,馬,山羊,綿羊,駱駝)〔8〕。此外,蒙古族人民把馬當成他們最忠實的伙伴,由于他們對馬有著特殊的情感,他們以馬為形象做成了馬頭琴〔9〕。
“愛”作為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擁有非常豐富的象征性涵義。如果沒有隱喻,愛情這一抽象概念就無法被充分闡釋,也很難被充分理解。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為我們把愛概念化為“旅程”“戰(zhàn)爭”“物理力”“容器”“植物”等等,這些概念隱喻詳細闡述了“愛”的各方面〔10〕。在蒙古族諺語中,愛情又被概念化為什么呢?從下面的例子中我們會找到答案。
例⑥左右失調(diào)的馱載,使駱駝痛苦。忽冷忽熱的愛情,使精神痛苦。〔5〕377
例⑥意為不專一的愛情會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以左右失調(diào)的馱載比喻不專一的愛情,馱載為始源域,愛情為目標域,駱駝在負載物體時,如果左右物體的重量不平衡,駱駝行走起來會很艱難,這會讓駱駝很痛苦,同樣,在愛情里,如果愛人不專一,忽冷忽熱,會帶給彼此很大的傷害,從馱載到愛情的映射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蒙古族為什么會形成愛情是馱載這樣的概念隱喻呢?這是因為駱駝也是他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接觸的,而且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五畜之一。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對蒙古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貢獻很大,被用于乘騎和馱載,在馱載的過程中會遇到左右重量不均的情況,使駱駝不易前行,于是蒙古族人民由駱駝馱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想到了愛情的不專一、不穩(wěn)定。
例⑦愛情和火光一樣都是隱藏不住的。〔5〕378
例⑦意為愛情是難以隱瞞的。在這句諺語中,始源域為火光,目標域為愛情,火是可以燃燒、熄滅和存儲的,用具體的火來闡釋抽象的愛情,從火到愛情映射,反映了愛情有開始、發(fā)展、存在和結(jié)束??梢哉f“火”是一個很恰當?shù)膼矍殡[喻詞,因為火傳播速度快而且潛在破壞性強〔11〕。蒙古族人民之所以會形成愛情是火的概念隱喻是因為他們對火格外崇拜,認為火神可以賜予幸福與財富,他們把火、火神或灶神視為驅(qū)妖避邪的圣潔物〔12〕。此外,蒙古族還有祭火神的風俗。
例⑧山羊肉,趁熱吃的好。趕路人,趁早起的好?!?〕423
例⑧意為人們在食用山羊肉時需要趁熱,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膻味,而且味道會更鮮美,趕路的人,要早點起來動身,才能走更遠的路。在這句諺語中山羊肉和趕路人是始源域,時機是目標域,用山羊肉和趕路人解釋時機,說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時機,宜早不宜遲。山羊肉和蒙古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是其主要食物之一,可以說這種概念隱喻的形成來源于蒙古族人民對日常生活的認識。
例⑨奔騰的江河不會倒流,失去了青春不復再來?!?〕424
例⑨意為青春如奔騰的河流,一去不復返。河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青春則是抽象的復雜的,因此在這里河流為始源域,青春為目標域,河流是無法倒流的,青春是短暫易逝的,從河流到青春的映射體現(xiàn)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哲理。蒙古族人民在諺語中,用河流比喻青春,形成青春是河流的概念隱喻,可見江河在他們眼里也很重要。蒙古族是我國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他們生活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這里不僅有大片的沙漠戈壁,肥美的草原,還有眾多的河流。和漢族“擇水而居”相同,游牧民族自古就是“逐水草而居”,在水草豐美之處放牧、漁獵,古人稱其“種類資給,惟籍水草”。青草為畜群的主要食物,在古代,蒙古牧民還沒有掌握穿井取水技術(shù)的時候,青草只能依賴自然生長,在河流沿岸、湖泊周圍、溪泉經(jīng)過之處也是青草生長茂盛的地方,沒有水,牧草就無法生長得茂盛,也就不能游牧、漁獵,更不能生存繁衍〔13〕。
“水滴聚多成大海,諺語聚多成學問。”“馬頭琴會說話,好諺語會勸人?!薄?〕2可見,蒙古族人民通過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總結(jié)出了擁有獨特民族色彩的,屬于他們自己的諺語。諺語雖然短小精煉,卻朗朗上口,意蘊頗深。本文通過對蒙古族諺語中含有隱喻表達的典型諺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諺語里他們喜歡用五畜、河流等來表達需求、理想、愛情、時間等概念,這些概念性隱喻表達的形成源于他們作為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因此別具一格,廣為流傳。
〔1〕呂叔湘,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1453.
〔2〕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106.
〔3〕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何文忠,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4-9.
〔4〕藍純.從認知視角看佛經(jīng)《寶積經(jīng)》中的比喻〔J〕.中國外語,2012(4):25-33.
〔5〕朱榮阿,材音博彥,蘇利婭.蒙古族格言俗語集萃〔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6〕巴特爾.蒙古族諺語特點淺談〔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2):20-22.
〔7〕陳龍山.蒙漢合壁蒙古族諺語〔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5.
〔8〕360百科:蒙古族馬文化〔EB∕OL〕.〔2017-05-02〕.http:∕∕baike.so.com∕doc∕3565136-3749273.html.
〔9〕劉文慧.蒙古族馬文化的發(fā)展與保護〔J〕.西部皮革,2016,38(4):188.
〔10〕齊振海,鞏玉環(huán).“愛情”隱喻的認知闡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5(2):82-84.
〔11〕賀杰,周流溪.認知語言學視域下英漢愛情隱喻的哲學基礎(chǔ)與文化映射〔J〕.當代外語研究,2015(11):30-35.
〔12〕薩仁圖婭.蒙古族〔M〕.2版.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141.
〔13〕黃治國.蒙古族水文化的歷史記憶及意義分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2):126-128.
(責任編輯 黨紅梅)
A Study on Metaphors in Mongolian Proverbs
Li Xia,Li Li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80,China)
Proverb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wisdom,which can reflect the distinct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In Mongolian culture,pro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Just as the saying goes,quot;There are two treasures carried on the horseback:the songs on one side and the proverbs or holboos on the other.quot;Through studying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in Mongolian proverbs about need,dream,love and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how the essence of the proverbs are conveyed by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nd therefore to reveal the unique cognitive way and source of Mongolian people.
Mongolian proverbs;metaphorical expressions;cognitive way;cognitive source
H033
A
2096-2266(2017)11-0025-04
10.3969 ∕j.issn.2096-2266.2017.11.005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重點科研項目(ZD201230);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第八批中國外語教育基金資助項目(ZGWYJYJJ2016B84)
2017-05-24
2017-09-10
栗霞,副教授,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