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on+Butler
隨著機器學習、無服務器計算和容器技術的發(fā)展,企業(yè)越來越依賴于云計算
隨著企業(yè)對云計算的重視程度的日趨加深,市場上云計算的運營商更是風起云涌,服務種類更是豐富繁多。跟蹤IaaS(基礎設施)云計算市場的分析師們普遍認為,亞馬遜網絡服務、微軟Azure和谷歌云平臺,這三家平臺在2016年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局面,也為多數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服務——可以在全球各地托管其數據,更多的虛擬機實例配置以優(yōu)化其工作負載,以及管理和分析云中已有數據的新方法。
現(xiàn)在,越來越的企業(yè)習慣于使用它們,更有公司關閉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將其最重要的應用遷移到IaaS上。
那么,2017年IaaS會有什么樣的發(fā)展趨勢呢?以下是2017年IaaS云市場的10大趨勢:
規(guī)模繼續(xù)攀升
全球著名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預計,2017年公有云市場將以22%的速度增長,規(guī)模將達到1460億美元,2020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360億美元。這遠遠高于2015年的870億美元。
同時,F(xiàn)orrester還預測,基礎設施和平臺云在2017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20億美元,以35%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這比SaaS市場快得多。
Forrester表示,AWS(亞馬遜網絡服務)的收入將達到130億美元,而微軟Azure的收入只有AWS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谷歌的規(guī)模將在5億到10億美元之間。
“我們不得不更新我們的預測。它的增長速度比我們在2014年預期的快?!盕orrester分析師Dave Bartoletti說,云應用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當初的虛擬化技術,這種高增長勢頭在2017年還會繼續(xù)。
云2.0的黎明
鑒于這種快速的增長,IDC首席分析師Frank Gens認為該行業(yè)進入到了云2.0的黎明階段。
它正在跨過了實驗階段,向大規(guī)模企業(yè)應用發(fā)展。Gens預測,到2018年,60%的企業(yè)IT企業(yè)完成了數字化轉型,85%的企業(yè)為了提高企業(yè)效率,將使用多云體系結構模型;到2020年,超過70%的云服務提供商的收入將是由渠道合作伙伴/代理促成的。
“即使是那些已經熟悉云的企業(yè),也要準備好面對云的升級與變化——云將變得更加分散、可信、智能和行業(yè)專業(yè)化。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企業(yè)應考慮將如何應對?!盙ens說道。
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最重要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云服務供應商未來一年最為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三家大供應商也在2016年發(fā)布了與此領域有關的重要公告。谷歌發(fā)布了TensorFlow開源機器學習平臺;微軟推出了一款基于云的機器學習平臺;亞馬遜則在re:Invent大會上宣稱將提供三項全新的機器學習服務。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新聞在2017年仍會層出不窮,開發(fā)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容易使用這些技術,并將工作移到這些云平臺上的應用程序中去。
無服務器計算掀起浪潮
作為誕生于2015年,興起于2016年的新浪潮,無服務器計算在2017年仍然會保持旺盛的發(fā)展勢頭。
所謂無服務器計算,是指完全脫離任何基礎設施資源實現(xiàn)應用程序運行的概念。代碼由事件觸發(fā)—— 例如,物聯(lián)網設備將信息上傳到數據庫中。
然后,無服務器計算平臺將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例如,將該數據由數據庫復制到數據倉庫中。
AWS的Lambda平臺于2015年首次推出所謂的事件驅動,無服務器計算資源。AWS的這項業(yè)務一直都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直到IBM、谷歌和微軟各自推出了自己的版本。
目前無服務器計算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預計在2017年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應用案例——特別是圍繞物聯(lián)網的應用。
容器技術進入主流
雖然無服務器計算和機器學習在2016年非常流行,但云服務供應商們這一年最熱衷的則是容器技術。
IDC分析師Deepak Mohan將無服務器計算和容器技術統(tǒng)稱為 “下一代計算”,預計將全面超越傳統(tǒng)的虛擬機和服務器時代。
他預計2017年容器管理平臺將不斷涌現(xiàn),以Kubernetes(Google開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統(tǒng))為代表的管理平臺以及各類工具將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容器技術網絡、安全與存儲的功能。
重要的是,云服務供應商已經構建起自己的平臺——谷歌有它的容器引擎,AWS有彈性容器服務,而微軟則有Azure容器服務。
Forrester的分析師 Bartoletti說,現(xiàn)在只有約10%的企業(yè)在產品中使用了容器技術,但是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企業(yè)正在著手進行測試。他們在2017年的應用會獲得成功。
私有云和超融合型基礎設施將實現(xiàn)統(tǒng)
不是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公有云中進行的,即使是內部基礎設施領域,也出現(xiàn)了結構化轉型。
Forrester 的分析師Research在2017年的展望中預測“2017年,私有云市場將從傳統(tǒng)私有云套裝轉向更精簡、更便宜的解決方案,包括和整合了PaaS功能、云管理以及容器支持?!?/p>
Research表示,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私有云將越來越多地構建在超融合型平臺之上,即預先封裝了計算、網絡和存儲資源的基礎設施。此外,還有其他模型,如私有云即服務,供應商控制基礎設施和軟件,但它位于客戶的防火墻后面。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最近推出了Azure Stack,與Azure公有云兼容的一款融合型基礎設施產品。它預計將在2017年年內供貨。
混合云——公有云的過渡
企業(yè)雖然為其私有云構建了下一代基礎設施,但他們仍然希望能夠有一種方法,使在私有云上運行的工作也能在公有云中運行,這就形成了混合云。
自推出Azure以來,混合云計算一直是微軟云戰(zhàn)略的中心。AWS基本上不太看好私有云和混合云計算概念,但它在re:Invent 2016上發(fā)布了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將數據上傳到云中。這些包括一臺新的Snowball Edge設備,可以執(zhí)行本地計算,然后將數據發(fā)送到AWS。
Snowmobile是最引人注意的例子—— 它是一個45'的容器,可以一次將10 PB數據載入到AWS中。
讓我們期待谷歌的2017年混合云戰(zhàn)略。
管理你的云,
否則要付出代價
客戶想在云中添加更多應用,就必須學會管理云。
Forrester表示,客戶有責任管理IaaS資源,用以確保沒有過度配置虛擬機;確保未使用的虛擬機已經關閉;盡可能多的預購容量以節(jié)約成本;確保使用多重身份驗證來保護訪問控制;盡可能通過自動化手段確保一致性,提高效率,減少人為錯誤。
這些只是IaaS平臺用戶管理云的一些方法。
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幫助客戶管理他們的云平臺,預計這些后期服務的市場也會隨之增長。
數據中心仍然會迅速擴建
隨著IaaS云計算市場的突飛猛進,供應商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建數據中心以滿足客戶需求。但是,除了擴大云規(guī)模之外,供應商還要在特定地理位置上增建數據中心,以符合當地數據主權法律要求。
預計2017年,新地區(qū)、可用區(qū)域和數據中心這股浪潮仍然會繼續(xù)。例如,谷歌宣布計劃將其云區(qū)域覆蓋面擴大一倍以上。
市場不會只有三家?
IaaS云市場的競爭會怎樣演繹?IDC分析師Mohan說,答案取決于玩家的角度。
在美國,市場已經基本定型,他認為后來者很難占有大份額。他說,“但在美國以外,仍然是非常分散的市場?!?/p>
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供應商都有機會搶占這些地區(qū)大量的市場份額。這種潛在的國際競爭會蔓延到美國市場嗎?2017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