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娣
(上海電力學(xué)院 上海 200062)
明傳奇《雙烈記》作者的考述與辨誤
夏太娣
(上海電力學(xué)院 上海 200062)
戲曲創(chuàng)作在中國古代被當(dāng)做不入流的“小道”,不惟著者沒有版權(quán)意識,錄者于各家姓氏名號也只略書大概,因此一部作品被著錄在多位作者名下,抑或張冠李戴之現(xiàn)象常有發(fā)生。研究者如若不察,難免被其誤導(dǎo)。關(guān)于明傳奇《雙烈記》的作者著錄,幾部較為權(quán)威的辭書之間多有相悖之處,本文結(jié)合文獻資料加以考述,并從戲曲文本著手加以分析比照,力圖糾其錯謬,還原事實。
雙烈記 張四維 作者 南京
《雙烈記》,又名《麒麟記》,全劇四十四出,上下卷,各二十二出。記敘韓世忠結(jié)緣青樓娼女粱紅玉,平方臘、定苗劉;大敗金兀術(shù),夫妻一同立功受封,后歸隱西湖的故事。事見《宋史》卷364《韓世忠傳》。是目前所見最早搬演韓世忠、梁紅玉故事的戲曲作品。明呂天成《曲品》、清高奕《新傳奇品》、清佚名《傳奇匯考標(biāo)目》、清黃文晹《曲海目》、清姚燮《今樂考證》、王國維《曲錄》并見著錄。現(xiàn)存明末汲古閣原刻初印本,《古本戲曲叢刊二集》據(jù)之影??;汲古閣《六十種曲》也收入;另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吳郡甘淡道人抄本,別題作《麒麟記》;舊抄本。關(guān)于《雙烈記》作者,呂天成《曲品》、高奕《新傳奇品》,以及佚名《傳奇匯考標(biāo)目》、姚燮《今樂考證》均著為張午山所作。但張午山究竟何人,一些權(quán)威辭書說法不一。
譚正璧先生編《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張四維條(約公元1567年前后在世):“字治卿,(一作子維)號午山,又號五山秀才,元城人(元城,今河北大名),一作蒲州,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穆宗隆慶初前后在世,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萬歷間以張居正薦,得為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入贊機務(wù)。謹事居正,不敢相可否。居正卒,四維當(dāng)國,力反前事,時頗屬望,謚文毅。四維能為曲,著有雙烈記、章臺柳傳奇各一本,(《曲錄》),傳于世?!盵1]1153無獨有偶,吳文治先生的《中國文學(xué)史大事年表》一書中共有三處提及:一謂:明嘉靖四年1525乙酉,張四維生(—1585);第二條則謂: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三月,曹大章、孫應(yīng)鰲、張四維、羅汝芳、姜寶登進士第;第三條:萬歷十一年,張四維以丁酉歸去,申時行為內(nèi)閣首輔;萬歷十三年張四維卒(1526—),年六十。四維字子維,號鳳磐,蒲州人,嘉靖進士,授編修。萬歷間,以張居正薦,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居正卒,四維為首輔當(dāng)國,能詩文,有《條麓堂集》;工作曲,有傳奇《雙烈記》、《章臺柳》、《璃璋記》等三種,散曲集《溪上閑情集》[2]。
譚正璧和吳文治兩位先生的記述中,有個共同點,他們都認為《雙烈記》作者張四維曾任過嘉靖年間的內(nèi)閣首輔。參之《明史》,其中確有類似記載:“張四維,字子維,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隆慶初,進右中允,直經(jīng)筵,尋遷左諭德。四維倜儻有才智,明習(xí)時事。楊博、王崇古久歷邊陲,善談兵。四維,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習(xí)知邊務(wù)。高拱深器之?!盵3]5769
吳文治的《中國文學(xué)史大事年表》關(guān)于此人生平,字、里居與《明史》基本相合,但“字”與前述呂天成等各家著錄有出入。而譚正璧先生編的《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所載此人字號雖與各家著錄相同,但關(guān)于他的仕宦經(jīng)歷卻與《明史》和《中國文學(xué)史大事年表》相差無幾。另外《明史》直言這位首輔張四維習(xí)知時事和邊務(wù),并未提及他有任何戲曲著作。張四維《條麓堂集》也未收入,考諸時人為其所制之神道碑、墓表、墓志銘及行狀等鈞未見提及。那么呂天成等人著錄的《雙烈記》的作者張午山與這位張四維會不會是不同的人?這一懷疑從兩本刊刻于萬歷年間的南京人的著作得到了證實。一為明顧起元的《客座贅語》:“盛伯年敏耕,工小令;段虎臣文柄,文學(xué),著小令;張治卿四維,文學(xué),有《溪上閑情集》。今傳其《雙烈記》、《章臺柳》二記?!盵4]244一為周暉的《金陵瑣事》:“張四維字治卿,號五山秀才,有《溪上閑情集》藏于家,友人刊其《雙烈記》、《章臺柳》兩種戲文行之?!盵5]83比照一下這兩部筆記,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之處有這幾點:一是張四維字治卿;二是該人除兩部傳奇《雙烈記》和《章臺柳》外,尚有《溪上閑情集》;另外,二書一稱之為秀才,一名之為“文學(xué)”,顯然這一位“張四維”沒有出仕的經(jīng)歷,只是一位普通的讀書人。也就是說,他與《明史》所傳的首輔張四維名雖同,而字號有異,經(jīng)歷也大不同。這兩本筆記的作者都活動于萬歷年間,周暉生于1546年,首輔張四維去世的1585年,他已人近中年;顧起元稍晚,生于1565年,也已成年。如此接近的年份,加之首輔又是當(dāng)朝有名的人物,自然不可能造成身份上的誤會;況且顧起元曾于萬歷二十六年(1596)高中一甲第三名,后授翰林院編修。身為京官的他不可能把去世僅十年的前任首輔的名號弄錯。另外,還有一條記錄可作為佐證。據(jù)清代陳作霖的地方志《金陵通傳》記載,張五山曾經(jīng)參與過南京人李登組織的白社等社集活動[6]525。白社成立于萬歷二十年,作過首輔的蒲州人張四維早已于萬歷十三年去世,顯然與參加白社的張五山是兩個人。另外我們也注意到《金陵瑣記》與《金陵通傳》中一稱其“號五山秀才”,一稱其為“張五山”。與呂天成等著錄的“張午山”一字之差,這很可能是呂天成等人筆誤,而后來的著錄者們未加更正,遂沿襲之?!督鹆晖▊鳌分兴盏膫髦骶鶠樽婕鹆昊蛘技鹆甑娜耸浚信e的李登、王元坤、陳所聞、姚汝循、盛時泰、上黃祖儒(叔初)、朱之蕃等人也都是上元或南京當(dāng)?shù)氐闹氖?,張五山(四維)名列其中,顯然是被作為金陵當(dāng)?shù)厝耸繉Υ摹_@一判斷同樣適用于《金陵瑣事》和《客座贅語》。而顧起元和周暉以當(dāng)時人的身份記同時代的人、事,可信度較大,陳作霖的地方志《金陵通傳》考證南京故實,很是精核可信。故而他們關(guān)于張治卿四維的相關(guān)記錄分別為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7]、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8]351和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9]79所采納?;究梢源_定為《雙烈記》的作者當(dāng)是活動在南京的秀才張四維。
除了地方志中的記載可以提供證明外,從對《雙烈記》的解讀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jié)論:一、這是一部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傳奇作品,可以推斷作者是南京人或長期活動在這里的人;二、劇作雖然寫韓、梁得志故事,但處處透露出不遇之嘆,時時有逃離世事之感,可以推斷寫作者本人當(dāng)是一位不得志的人。
首先,從作品的取材來看,這部傳奇摹寫韓世忠、梁紅玉夫妻在黃天蕩大敗金兵的故事。黃天蕩就在南京近郊,對于一位長期活躍在南京的戲曲家而言,選擇發(fā)生在當(dāng)?shù)氐氖穼嵶鳛閭髌娴念}材,既有憑借這一題材獲得當(dāng)?shù)赜^眾認可的創(chuàng)作動機,也有作家本人與有榮焉的地域認同心理。另外劇中很多有關(guān)妓院的情節(jié)描寫,非是熟知此間者不能得此三味。如第三出『引狎』寫老鴇粱氏系東京教坊人,隨駕南渡,僑居京口,親生女兒粱紅玉生得甚好,卻不愿操持娼家營生。老鴇找丑妓賽多嬌作說客,說服粱紅玉接客,紅玉堅決不肯,一心從良。賽多嬌自言院中行妓如何坑害嫖客,非常詳盡,“是個小娘,那里曉得吹彈歌舞百般技藝,歪筆頭撇幾枝墨蘭,強扭捏寫兩個歪字?!侔愕男纳捎?,紅馥馥燒個香疤,血漓漓賭個大咒,……今日郊游,明日家中作戲,纏的他腦悶頭混,哪怕他聰明伶俐?!尴㈠X只是本等,全靠泒差才有生意。買衣服試個水頭,做生日上頭也是小事。上手就娶小娘,還要他蓋房置地。不怕他不著十兩金,不上一年二年了,無錢我就無情……做小娘的法兒盡有,只是子弟們見棄。”[10]這段描寫撕開了妓女和文士間溫情脈脈的面紗,露出了錢色交易中丑惡的本質(zhì),帶有濃烈的市井氣息。呂天成《曲品》因此將《雙烈記》列入中下品:“傳韓蘄王事,甚英爽生色。但前段梁國之母作梗,近套,亦無味,必當(dāng)刪去?!盵11]241出于文人尚雅的口味,呂天成認為這一節(jié)描寫應(yīng)該刪去。但是這段描寫自有其妙處所在,真實地摩畫出梁紅玉成長的妓院環(huán)境和身邊姐妹們生存的方式,突出了女主人公雖出自市井卻識見非凡,不與俗同的“奇”之所在,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實、飽滿。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這段文字雖屬規(guī)諫,卻透露出這樣一個事實,系出自熟悉妓女生涯和嫖客處境的文士手筆。進士出身且位居首輔的蒲州人張四維不會有這種經(jīng)歷和體驗,而熟悉南京生活并擅于寫曲作劇的秀才張四維完全有可能時時出沒于風(fēng)月場所,有較多機會接觸秦淮歌姬,從而熟知她們的生存之道。
其次,從劇中的抒情曲白和人物塑造也能推測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創(chuàng)作心理。借韓世忠發(fā)憤于草莽,終能位列三公的經(jīng)歷發(fā)抒自己有志難酬的不平之氣。
在劇本開頭和結(jié)尾處借劇中人之口直接抒發(fā)對世事的不滿,較為隱晦地透露了作者的身份信息。第一出『開宗』中,作者便以一首“青玉案”直抒胸臆:“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飛絮。造化小兒無定據(jù),翻來覆去,倒橫直豎,眼見都如許。伊周實業(yè)何須數(shù),不學(xué)淵明便歸去??仓沽餍须S所寓,玉堂金馬,竹籬茅舍,總是無心處?!逼渲髦际强畤@命運無常,人事如同飛絮,難以把握,無法強求,不如隨遇而安。此類話語看似灑脫,實則難掩失意之情。而劇末結(jié)語:“夫忠婦義誰為伍,全始全終天下無,達者須知幾早圖?!盵12]對劇中人物的艷羨之意溢于言表。很容易推測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羨慕韓、梁二人出身貧賤而能奮起于草莽,終成蓋世功業(yè),同時也為自身落魄不雨而報怨嗟嘆。較為符合一個功名不揚,聲譽不顯的普通秀士落拓的心境。這種處世態(tài)度和落拓心境是三十歲不到就高中進士,之后一直仕途順利,直至坐到內(nèi)閣首輔這把交椅的張四維所無法體味,也不能茍同的。
劇本塑造了兩位出身貧賤的傳奇人物。韓世忠從軍鎮(zhèn)江,平定方臘,后對抗金兵,為保南宋偏安一隅立得汗馬功勞。粱紅玉出身樂籍,助夫勤王,封兩國夫人,故得與世忠并稱“雙烈”。在作者的筆下,這兩位人物出身貧賤,卻奇跡般地實踐了平民階層“王侯將相寧有種焉”的奮斗理想。歷史文獻中關(guān)于韓世忠的家境記載不一,《宋朝南渡十將列傳》稱其“家富產(chǎn)業(yè),嗜酒尚氣,不可繩檢?!盵13]但其時也有文獻記載韓世忠“家貧,無生產(chǎn)業(yè),嗜酒,豪縱不治繩檢?!盵14]《雙烈記》顯然采納了后說,未遇之時,他與知交張俊相約江南投軍,身無分文,在鎮(zhèn)江困居小店,因無錢給還店錢,不得已代店主挑米償債。一錢難倒好漢。雖“少負屠龍志,想伊周功業(yè),丈夫余事?!痹跄巍吧n天苦何意,使英雄困屈,半生淹滯。袖中三尺劍,嘆空自光芒貫日。倘一時離匣,風(fēng)馳電掣,掃除妖魅?!盵15]這段自述道出了英雄末路之時窘困落魄之狀??胺Q是為普天下有大志而困厄于時事的文士作寫照。韓世忠起自寒微,出身行伍,全憑個人奮斗,建立卓著功業(yè)。這一人物的塑造暗含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深寓寄托之意。
對于巾幗英雄粱紅玉的塑造,突出了兩點。一是“夢虎奇緣”。她雖落籍青樓,卻見識不凡。元宵佳節(jié),她早起應(yīng)官身,見韓世忠酣臥府衙廊下,疑為虎伏,后知為生,心覺奇異,遂邀至甘露寺,訊明姓氏,邀請至家,表明愿從之志。鴇嫌韓貧,百般阻撓,粱以死相挾,老鴇不得已同意招韓為婿。一是“擂鼓助戰(zhàn)”。韓世忠平定苗劉叛亂,粱紅玉為探聽敵情,深入虎穴,麻痹頑敵,全身而還,黃天蕩一戰(zhàn),她身先士卒,親自擂鼓助戰(zhàn),堪稱是女中豪杰。劇中這位女性奪目的風(fēng)彩,顯然不是正史記載的人物原型所賦予的,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獨立特行的秦淮歌姬的身影。而作者不以出身論英雄,毫不隱諱粱紅玉的妓女身份,寫她巾幗不讓須眉,為女子揚眉吐氣,頗有惺惺相惜之感。這種性別觀在當(dāng)時的社會足以新人耳目,竊以為只有混跡市井、理解平民生存之道的人才會有如此胸懷和眼界。
《雙烈記》除人物塑造上較為出彩之外,在曲詞運用和安排上也頗見匠心。比如二十三出『道逢』寫韓世忠率領(lǐng)軍隊進京勤王,粱紅玉完成使命,離京回鄉(xiāng),夫妻一南一北,各訴心曲,用南北合套出之。生以北曲,旦用南曲。依次交叉,分別為【北新水令】【南步步嬌】【北折桂令】【南江兒水】【北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南僥僥令】【北收江南】【南園林好】【北沽美酒帶太平令】最后為【意不盡尾】,生表忠心為國,不憚劬勞,英雄意氣,以北詞出之,慷慨激昂,詞氣鏗鏘。旦嘆宮闕蒙塵,帝后陷賊,夫婿未見,兼家鄉(xiāng)迢遠,老母久別,以南曲出之,更顯情辭凄惻,婉轉(zhuǎn)纏綿。南北曲合套的形式受到《荊釵記》的部分影響,在時人的作品中也偶或出現(xiàn)。但能如此切合彼時情境也符合各自身份、性別之特點,實屬少見,可見作者是位浸淫其間的當(dāng)行作家。雖然關(guān)于南京的張四維生平資料不多,但他創(chuàng)作過《溪上閑情集》,南京散曲家陳所聞與他有過唱和。足證他在曲詞創(chuàng)作方面不是外行。
種種跡象表明,《雙烈記》應(yīng)該是南京秀才張五山四維的作品,與萬歷年間的首輔山西蒲州人張四維無關(guān)。這個案例也提醒我們,身世遭際相差很大的兩個人,不過碰巧名同,研究者如若不察,此類張冠李戴的錯誤便難免會出現(xiàn),及至以訛傳訛,誤導(dǎo)后人。
在數(shù)目眾多的明清傳奇中,《雙烈記》聲名不顯,確實有其自身局限。劇本既敘生旦遇合之巧,又述及建功立業(yè)之艱。穿插進平方臘,定苗劉之亂,敗兀術(shù)等情事。最后又加上岳飛遭誣,韓世忠辨冤,遭秦檜陷害,最后夫妻歸隱西湖,悠游山水一節(jié),關(guān)目繁復(fù),情節(jié)豐贍,故而也產(chǎn)生針線不密的缺陷。如第十二出粱紅玉新婚甫過,就拋夫別母,獨自到南海進香,與情理不合。純粹是為粱母設(shè)計趕世忠出門鋪墊,強為扭結(jié)。另外第十九出寫世忠平方臘回家方才得嗣,公子取名韓彥直。世忠坐甫未定,已報苗劉反叛,隨即起兵平亂,命妻攜子進京,以惑賊心。韓彥直隨母剛一陛圣,即刻長大成人。何其迅速?張俊與韓世忠一起投軍,患難與共,后同平苗劉叛亂,建立勛功。秦檜謀害岳飛,張俊忌賢妒能,為誣陷岳飛為奸臣出謀劃策;致使岳飛身陷囹圄。前后形象大不一致;韓世忠英雄相惜,為岳飛鳴冤,則韓、張二人在政治上已經(jīng)為仇敵,但劇中沒再交代。此也是一大疏漏。瑕不掩瑜,《雙烈記》的影響不應(yīng)忽視。它將韓梁的題材引入戲曲領(lǐng)域,近世京劇、河北梆子有《玉玲瓏》、《抗金兵》,川劇有《黑虎緣》,滇劇有《粱紅玉》,皆演韓粱遇合事;京劇、川劇有《戰(zhàn)金山》;漢劇有《黃天蕩》,徽劇有《娘子軍》,桂劇《梁紅玉》等皆演韓、粱抗金事,實受《雙烈記》的影響。
即使與同題材作品相比,它也自有優(yōu)勢。明陳與郊就曾據(jù)此改編為《麒麟罽》,陳與郊自認己作超越了《雙烈記》:“韓王小傳原奇妙,奈譜曲梨園草草,因此上任誕軒中信口嘲?!盵16]但時人認為《麒麟罽》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并沒有超越原作?!肚贰吩u價為:“此劇情節(jié),較之《雙烈記》,反見蕪雜?!盵17]明代流傳甚廣的戲曲選本《群音類選》、《樂府紅珊》、《月露音》等,均收錄了該劇散出。說明該劇在當(dāng)時有一定的演出市場和觀眾群。
[1]譚正璧.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M].上海書店印行,1981.
[2]吳文治.中國文學(xué)史大事年表[M].黃山書社出版,1987年12月第一版,三條引文分別見于第2227,2274,2333頁.
[3]張玉書,等.《明史》卷一百十九,列傳第一百七:張四維(子泰徵甲徵) 馬自強(子怡 慥) 許國 趙志皋 張位硃賡(子敬循),中華書局,1974.
[4]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九“詞曲”[M].南京出版社,2009.
[5]周暉.金陵瑣事·續(xù)金陵瑣事·二續(xù)金陵瑣事卷二“曲品”[M].南京出版社,2007.
[6]陳作霖《金陵通傳》一八“李登傳”:“(李登)又與姚汝循起白社、經(jīng)社、游社、長干社。同社耆舊四十人。可知者王元坤、陳所聞、王文耀、叢文蔚、王元貞等輩。其余若陳宏世、尹鳳、武尚耕、許恒吉、薛應(yīng)和、孫謀、朱衣、盛敏耕、金鑾皆自有傳。若吳新麓、柴養(yǎng)素、黃叔初、常鴻江、陳翼善、程精堂、徐澹明、孔魯川、薛文居、王肖淮、王筠池、羅惟一、張五山、鄭象老、張鯨川、胡楓橋、王小石、張懷南、侯菊齋、黃安值、李盱山則皆未詳其生平也?!鼻骞饩w刻本.
[7]《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張四維:字治卿,號午山,別署午山秀才,河北元城人。約明萬歷元年前后在世。嘗與陳所聞以曲相贈答。有散曲《溪上閑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一五九二壬辰萬歷二十年,南京張四維(五山)此際參加白社。(《金陵通傳》一八)四維所著有《雙烈記》、《章臺柳》、《螭璋記》等傳奇三種、散曲集《溪上閑情集》一卷?!鄙虾9偶霭嫔?,2008.
[9]《明清傳奇綜錄》:“張四維,字治卿,號午山,別署五山秀才。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僑寓金陵(今南京)。生平事跡未詳?!焙颖苯逃霭嫔?,1997.
[10]《雙烈記》第44出《冊封》『尾聲』,明刻本.
[11]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M].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12]《雙烈記》第三出『引狎』,明刻本.
[13]章穎撰.宋朝南渡十將列傳·韓世忠傳卷五,清光緒十年廣東巴陵方氏刻本.
[14]孫覿《鴻慶居士集》卷三十六《咸安郡王致仕贈通義郡王韓公墓志銘》,《文淵閣四庫全書》別集類。另外李幼武所撰《名臣言行錄別集》卷六的《太師韓蘄王世忠傳》也說“世忠家貧無生業(yè),嗜酒豪縱,不拘繩檢,人呼為潑韓五?!?/p>
[15]《雙烈記》第2出《訪道》『瑞鶴仙』,明刻本.
[16]《麒麟罽》第36出《忠勇褒封》【尾】云,明萬歷間刻本.
[17]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M].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The Exa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bout the Author of the Opera“Shuanglie Ji”in Ming Dynasty
Xia Taid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62,China)
The Chinese opera work was known as low-class in ancient China,thus not only the writer didn’t have copyright protection awareness,but the recorders just mentioned them roughly.Then one piece ofdrama work was put down in different writers’names usually,or sometimes a writer was confused with the other.If the researchers weren’t careful enough,they would be misguided.As for the writer ofShuanglie Ji,an opera in Ming dynasty,several famous lexicographical books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this essay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text of this opera,trying to correct the wrong and offer the truth.
huanglieji;Zhang Siwei;writer;Nanjing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9.33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城市人文生態(tài)與明代南京劇壇研究”(13CB090)。
夏太娣,上海電力學(xué)院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史。
J820.9
A
2017-01-09